現(xiàn)在較為常用的ACEI、CCB和腎上腺素能受體阻滯劑:
1、ACEI叫做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最早出現(xiàn)的是卡托普利(開博通),此類藥物直接抑制可導致血管收縮的血管緊張素II的生成,降壓療效確切,并具有極好的保護腎臟和心臟的作用。此后開發(fā)出的同類藥物有福辛普利(蒙諾)、培哚普利(雅施達)、苯那普利(洛汀新)等,服用更為方便。
2、CCB也就是鈣離子拮抗劑,最早最常用的是硝苯地平(心痛定),降壓較為迅速,但血壓波動比較大,不符合平穩(wěn)降壓的原則。因此現(xiàn)在又開發(fā)出各種緩控釋制劑或作用較為緩和的品種,如硝苯地平控釋片(拜新同)、氨氯地平(絡活喜)、非洛地平(波依定)。
3、腎上腺素能受體阻滯劑主要有美托洛爾(倍他樂克)、卡維地洛(達利全),它們主要作用于血管和心臟上的受體,使血管舒張,心舒出量減少,從而達到降壓的目的。
此外,臨床上醫(yī)生會根據(jù)高血壓的輕重緩急以及是否有并發(fā)癥來選擇其它幾類藥物如:利尿劑、血管擴張劑、中西藥復合制劑等。
一、目的與原則 原發(fā)性高血壓目前尚元根治方法,但大規(guī)模臨床試驗證明,收縮壓下降10~20mmHg或舒張壓下降5~6mmHg,3~5年內腦卒中、心腦血管病死亡率與冠心病事件分別減少38%、20%與16%,心力衰竭減少50%以上,奠定了降壓治療的臨床地位。降壓治療在高?;颊吣塬@得更大益處,例如老年單純收縮期性高血壓、糖尿病和腦卒中史患者。雖然降壓治療不是治本,但也不僅僅是對癥,降壓治療的最終目的是減少高血壓患者心、腦血管病的發(fā)生率和死亡率。
高血壓患者發(fā)生心、腦血管并發(fā)癥往往與血壓高度有密切關系,因此降壓治療應該確立血壓控制目標值。另一方面,高血壓常常與其它心、腦血管病的危險因素合并存在,例如肥胖、高膽固醇血癥、糖尿病等,各種危險因素與高血壓協(xié)同加重心血管危險,為此,治療措施是綜合性的。
高血壓治療原則如下:
(一)改善生活行為 適用于所有高血壓患者,包括使用降壓藥物治療的患者。①減輕體重:盡量將體重指數(shù) (BMI) 控制在<25。體重降低對改善膜島素抵抗、糖尿病、高脂血癥和左心室肥厚均有益。②減少鈉鹽攝入:膳食中約80%鈉鹽來自烹調用鹽和各種腌制品,所以應減少烹調用鹽,每人每日食鹽量以不超過
(二)降壓藥治療對象 高血壓2級或以上患者(≥160/l00mmHg),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或者已經有心、腦、腎靶器官損害和并發(fā)癥患者;凡血壓持續(xù)升高6個月以上,改善生活行為后血壓仍未獲得有效控制者。從心血管危險分層的角度,高危和極高?;颊弑仨毷褂媒祲核幬飶娀委煛?
(三)血壓控制目標值 原則上應將血壓降到患者能最大耐受的水平,目前一般主張血壓控制目標值至少<140/90mmHg。糖尿病或慢性腎臟病合并高血壓患者,血壓控制目標值<130/80mmHg。根據(jù)臨床試驗已獲得的證據(jù),老年收縮期性高血壓的降壓目標水平,收縮壓(SBP)140~150mmHg;舒張壓(DBP)<90mmHg但不低于65~70mmHg,舒張壓降得過低可能抵銷收縮壓下降得到的益處。
二、降壓藥物治療
(一)降壓藥物種類 目前常用降壓藥物可歸納為五大類,即利尿劑、β受體阻滯劑、鈣通道阻滯劑(CCB)、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 (ACEI) 和血管緊張素Ⅱ受體阻滯劑(ARB),詳見下表。
常用降壓藥物名稱、劑量及用法
藥物分類 藥物名稱 劑量 用法(每日)
利尿藥 氫氯噻嗪 12.5mg 1~2次
氯噻酮 25~50mg 1次
螺內酯 20~40mg 1~2次
氨苯蝶啶 50mg 1~2次
阿米洛利 5~10mg 1次
呋塞米 20~40mg 1~2次
吲達帕胺 1.25~2.5mg 1次
β受體阻滯劑 普萘洛爾 10~20mg 2~3次
美托洛爾 25~50mg 2次
阿替洛爾 50~100mg 1次
倍他洛爾 10~20mg 1次
比索洛爾 5~10mg 1次
卡維洛爾 12.5~25mg 1~2次
拉貝洛爾 100mg 2~3次
鈣通道阻滯劑 硝苯地平 5~10mg 3次
硝苯地平控釋劑 30~60mg 1次
尼卡地平 40mg 2次
尼群地平 10mg 2次
非洛地平緩釋劑 5~10mg 1次
氨氯地平 5~10mg 1次
拉西地平 4~6mg 1次
樂卡地平 10~20mg 1次
維拉帕米緩釋劑 240mg 1次
地爾硫桌緩釋劑 90~180mg 1次
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 卡托普利 12.5~50mg 2~3次
依那普利 10~20mg 2次
貝那普利 10~20mg 1次
賴諾普利 10~20mg 1次
雷米普利 2.5~10mg 1次
福辛普利 10~20mg 1次
西拉普利 2.5~5mg 1次
培哚普利 4~8mg 1次
血管緊張素Ⅱ受體阻滯劑 氯沙坦 50~100mg 1次
纈沙坦 80~160mg 1次
依貝沙坦 150~300mg 1次
替米沙坦 40~80mg 1次
坎地沙坦 8~16mg 1次
(二)降壓藥物作用特點
1.利尿藥 有噻嗪類、袢利尿劑和保鉀利尿劑三類。各種利尿劑的降壓療效相仿,噻嗪類使用最多,常用的有氫氯噻嗪和氯噻酮。降壓作用主要通過排鈉,減少細胞外容量,降低外周血管阻力。減壓起效較平穩(wěn)、緩慢,持續(xù)時間相對較長,作用持久,服藥2~3周后達高峰。適用于輕、中度高血壓,在鹽敏感性高血壓、合并肥胖或糖尿病、更年期女性和老年人高血壓有較強降壓效應。利尿劑能增強其它降壓藥的療效。利尿劑的主要不利作用是低血鉀癥和影響血脂、血糖、血尿酸代謝,往往發(fā)生在大劑量時,因此現(xiàn)在推薦使用小劑量,以氫氯噻嗪為例,每天劑量不超過25mg。不良反應主要是乏力、尿量增多。痛風患者禁用。保鉀利尿劑可引起高血鉀,不宜與ACEI合用,腎功能不全者禁用。袢利尿劑主要用于腎功能不全時。
2.β受體阻滯劑 有選擇性(β1)、非選擇性(β1與β2)和兼有α受體阻滯三類。常用的有美托洛爾、阿替洛爾、比索洛爾、卡維洛爾、拉貝洛爾。降壓作用可能通過抑制中樞和周圍的RAAS,以及血流動力學自動調節(jié)機制。降壓起效較迅速、強力,持續(xù)時間各種β受體阻滯劑有差異。適用于各種不同嚴重程度高血壓,尤其是心率較快的中、青年患者或合并心絞痛患者,對老年人高血壓療效相對較差。各種β受體阻滯劑的藥理學和藥代動力學情況相差較大,臨床上治療高血壓宜使用選擇性。β1受體阻滯劑或者兼有α受體阻滯作用的β受體阻滯劑,使用能有效減慢心率的相對較高劑量。β受體阻滯劑不僅降低靜息血壓,而且能抑制體力應激和運動狀態(tài)下血壓急劇升高。β受體阻滯劑治療的主要障礙是心動過緩和一些影響生活質量的不良反應,較高劑量β受體阻滯劑治療時突然停藥可導致撤藥綜合征。雖然糖尿病不是使用β受體阻滯劑的禁忌征,但它增加膜島素抵抗,還可能掩蓋和延長降糖治療過程中的低血糖癥,使用時應加以注意,如果必須使用,應使用高度選擇性β受體阻滯劑。不良反應主要有心動過緩、乏力、四肢發(fā)冷。β受體阻滯劑對心肌收縮力、房室傳導及竇性心律均有抑制,加重氣道阻力,急性心力衰竭、支氣管哮喘、病態(tài)竇房結綜合征、房室傳導阻滯和外周血管病禁用。
3.鈣通道阻滯劑 又稱鈣拮抗劑,根據(jù)藥物核心分子結構和作用于L型鈣通道不同的亞單位,鈣拮抗劑分為二氫吡啶類和非二氫吡啶類,前者以硝苯地平為代表,后者有維拉帕米和地爾硫O藥物作用持續(xù)時間,鈣拮抗劑又可分為短效和長效。長效鈣拮抗劑包括長半衰期藥物,例如氨氯地平;脂溶性膜控型藥物,例如拉西地平和樂卡地平;緩釋或控釋制劑;例如非洛地平緩釋片、硝苯地平控釋片。降壓作用主要通過阻滯細胞外鈣離子經電壓依賴L型鈣通道進入血管平滑肌細胞內,減弱興奮收縮耦聯(lián),降低阻力血管的收縮反應性。鈣拮抗劑還能減輕血管緊張素Ⅱ(AⅡ)和αl腎上腺素能受體的縮血管效應,減少腎小管鈉重吸收。鈣拮抗劑降壓起效迅速而強力,降壓療效和降壓幅度相對較強,短期治療一般能降低血壓10%~15%,劑量與療效呈正相關關系,療效的個體差異性較小,與其它類型降壓藥物聯(lián)合治療能明顯增強降壓作用。除心力衰竭外鈣拮抗劑較少有治療禁忌證,對血脂、血糖等代謝無明顯影響,長期控制血壓的能力和服藥依從性較好。相對于其他種類降壓藥物,鈣拮抗劑還具有以下優(yōu)勢:在老年患者有較好的降壓療效;高鈉攝入不影響降壓療效;非甾體類抗炎癥藥物不干擾降壓作用;在嗜酒的患者也有顯著降壓作用;可用于合并糖尿病、冠心病或外周血管病患者;長期治療時還具有抗動脈粥樣硬化作用。主要缺點是開始治療階段有反射性交感活性增強,尤其使用短效制劑。引起心率增快、面部潮紅、頭痛、下肢水腫等。非二氫吡啶類抑制心肌收縮及自律性和傳導性,不宜在心力衰竭、竇房結功能低下或心臟傳導阻滯患者中應用。
4.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 根據(jù)化學結構分為O基、羧基和磷酰基三類。常用的有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貝那普利、賴諾普利、西拉普利、培哚普利、雷米普利和福辛普利。降壓作用主要通過抑制周圍和組織的ACE,使血管緊張素Ⅱ生成減少,同時抑制激肽酶使緩激肽降解減少。降壓起效緩慢,逐漸增強,在3~4周時達最大作用,限制鈉鹽攝入或聯(lián)合使用利尿劑可使起效迅速和作用增強。ACE抑制劑具有改善胰島素抵抗和減少尿蛋白作用,在肥胖、糖尿病和心臟、腎臟靶器官受損的高血壓患者具有相對較好的療效,特別適用于伴有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后、糖耐量減退或糖尿病腎病的高血壓患者。不良反應主要是刺激性干咳和血管性水腫,干咳發(fā)生率約10%~20%,可能與體內緩激肽增多有關,停用后可消失。高血鉀癥、妊娠婦女和雙側腎動脈狹窄患者禁用。血肌酐超過3mg患者使用時需謹慎。
5.血管緊張素Ⅱ受體阻滯劑 常用的有氯沙坦、纈沙坦、伊貝沙坦、替米沙坦和坎地沙坦。降壓作用主要通過阻滯組織的血管緊張素Ⅱ受體亞型AT1,更充分有效地阻斷血管緊張素Ⅱ的水鈉潴留、血管收縮與組織重構作用。近年來,注意到阻滯ATl負反饋引起的血管緊張素Ⅱ增加,可激活另一受體亞型AT2,能進一步拮抗ATI的生物學效應。降壓作用起效緩慢,但持久而平穩(wěn),一般在6~8周時才達最大作用,作用持續(xù)時間能達到24小時以上。低鹽飲食或與利尿劑聯(lián)合使用能明顯增強療效。多數(shù)ARB隨劑量增大降壓作用增強,治療劑量窗較寬。最大的特點是直接與藥物有關的不良反應很少,不引起刺激性干咳,持續(xù)治療的依從性高。ARB在治療對象和禁忌證方面與ACEI相同,不僅是ACEI不良反應的替換藥,更具有自身療效特點。
除了上述五大類主要的降壓藥物外,在降壓藥發(fā)展歷史中還有一些藥物,包括交感神經抑制劑,例如利血平 (reserpine) 、可樂定 (clonidine) ;直接血管擴張劑,例如肼屈嗪(hydrazine);α1受體阻滯劑,例如哌唑嗪 (prazosin) 、特拉唑嗪 (terazosin) 、多沙唑嗪(doxazosin),曾多年用于臨床并有一定的降壓療效,但因副作用較多,目前不主張單獨使用,但是在復方制劑或聯(lián)合治療時還仍在使用。
(三) 降壓治療方案 大多數(shù)無并發(fā)癥或合并癥患者可以單獨或者聯(lián)合使用唑嗪類利尿劑、β受體阻滯劑、CCB、ACEI和ARB,治療應從小劑量開始,逐步遞增劑量。臨床實際使用時,患者心血管危險因素狀況、靶器官損害、并發(fā)癥、合并癥、降壓療效、不良反應以及藥物費用等,都可能影響降壓藥的具體選擇?,F(xiàn)在認為,2級高血壓(≥160/100mmHg)患者在開始時就可以采用兩種降壓藥物聯(lián)合治療,處方聯(lián)合或者固定劑量聯(lián)合,有利于血壓在相對較短時期內達到目標值。
聯(lián)合治療應采用不同降壓機制的藥物。比較合理的兩種降壓藥聯(lián)合治療方案是:利尿劑與β受體阻滯劑;利尿劑與ACEI或ARB;二氫吡啶類鈣拮抗劑與β受體阻滯劑;鈣拮抗劑與ACEI或ARB。三種降壓藥合理的聯(lián)合治療方案除有禁忌證外必須包含利尿劑。采用合理的治療方案和良好的治療依從,一般可使患者在治療后3~6個月內達到血壓控制目標值。對于有并發(fā)癥或合并癥患者,降壓藥和治療方案選擇應該個體化,具體內容見下文。
因為降壓治療的益處是通過長期控制血壓達到的,所以高血壓患者需要長期降壓治療,尤其是高危和極高?;颊?。在每個患者確立有效治療方案并獲得血壓控制后,仍應繼續(xù)治療,不要隨意停止治療或頻繁改變治療方案,停服降壓藥后多數(shù)患者在半年內又回復到原來的高血壓水平,這是治療是否有成效的關鍵!在血壓平穩(wěn)控制1~2年后,可以根據(jù)需要逐漸減少降壓藥品種與劑量。由于高血壓治療的長期性,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十分重要。采取以下措施可以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醫(yī)師與患者之間保持經常性的良好溝通;讓患者和家屬參與制定治療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