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枳槿
生活中的10%是由發(fā)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組成,而另外的90%則是由你對所發(fā)生的事情如何反應所決定。
前幾天,一則關(guān)于天王劉德華的采訪視頻被網(wǎng)友頂上了微博熱搜榜。
點開視頻, 不禁由衷贊嘆:天王依舊是那個天王,時光只會讓他更加閃光。
采訪中記者問道:
“您之前說改掉缺點就可以做一個既成功又可愛的成功人士,但在我們眼里您是沒有缺點是完美的,您之前是有自己刻意改掉過什么缺點嗎?”
劉德華回答說:
“每一個人都知道缺點在哪,現(xiàn)在好像流行什么真我,其實真我不包括你的壞。
現(xiàn)在有很多人覺得,我是容易發(fā)脾氣的,這種如果我要把發(fā)脾氣壓起來,那個不是真我了。
其實我覺得發(fā)脾氣等這些缺點是可以透過你自己的道德,你的理性去改變的。
因為如果你又厲害又善良,那我覺得這個是會讓大家覺得你更可愛?!?/p>
質(zhì)樸又中肯的話語,直擊我們的內(nèi)心。誰沒有這樣那樣的缺點呢?
然而能真正看到自己的缺點,并愿意真心改正的人又有幾個呢?
《左傳·宣公二年》里說:“人非圣賢,孰能無錯;知錯能改,善莫大焉?!?/p>
古人告訴我們,人都有可能犯錯誤,犯了錯誤,只要勇于改正了就仍是最好的人。
最怕是我們不僅抱持著自己的缺點不放,還將其標榜為自己的個性與獨特,那樣就容易貽笑大方了。
收斂脾氣,你會更有信服力
生活中有一些人,以顯示自己的火爆脾氣為榮。他們遇到事經(jīng)常一點就著,從來不知道冷靜思考是什么概念。
更不要說與旁人的爭執(zhí),他們?nèi)莶坏脛e人的一點指責,受不住外界給的一點委屈,處處必須與人爭個高下,理論個徹底才算解氣。
旁人勸他們收斂些脾氣,他們卻在心里鄙夷他人不懂自己的個性與真性情,沒有自己的底線和鋒芒。
這樣的人,往往聲音最大,力度卻是最小。
王陽明曾說:“凡人言語正到快意時便截然能忍默得,意氣正到發(fā)揚時便翁然能收斂得,憤怒嗜欲正到勝沸時便廓然能消化得,此非天下之大勇者不能也?!?/p>
與人爭論,人人都會。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和得失欲,人們會在沖突中刻意提高嗓門,向別人宣誓自己看似強大的權(quán)威,甚至會在與他人的爭執(zhí)中無理賴三分。
而真正智慧的人,不會與人爭這些無妄的錯對,他們會在爭執(zhí)面前三緘其口,因為事實會說明一切,刻意地提高嗓門不過是給虛弱的內(nèi)心增加底氣。
誰都不會青睞于一個遇事只懂得扯著嗓子與人爭高下的“厲害角色”,被壓迫的人即便迫于壓力暫時忍耐,內(nèi)心也不會真正地信服于這樣的人。
南懷瑾先生在《論語別裁》中講:“上等人有本事沒脾氣,中等人有本事有脾氣,下等人沒本事有脾氣。”
處處要與人爭個高低,不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隨意發(fā)脾氣,看起來活得肆意快活,個性鮮明,卻不知是在自毀前程,處處樹敵。
因為真正厲害的角色從來不動聲色,他們只是安靜認真地做著自己該做的事,行好自己該行的路,高下自有眾人定論。
祛除傲氣,你會擁有更多的底氣
劉德華在接受魯豫的一個采訪中,談到自己以前拍戲時,導演要求10點開拍,自己往往9點就會趕到片場開始準備。
被網(wǎng)友大贊敬業(yè),劉德華卻說:
“不是我敬業(yè),而是現(xiàn)在的標準變了,可能現(xiàn)在跟以前不一樣,所以連準時、記臺詞都是優(yōu)點。我覺得是我錯,因為世界改變了我還停留在以前。”
同時表示自己不會強迫他人跟著自己的節(jié)奏去做。
劉德華短短幾句話,卻深深地折射出他極致的人格魅力。
一代天王不僅沒有一丁點架子,還用極其謙恭的態(tài)度,委婉地指出了當下演藝圈存在的一些問題。
在他的身上,我們看不到一絲傲氣,卻讓我們感受到他來自心底滿滿的底氣。
那底氣源于自己的謙恭態(tài)度,敬畏之心,以及腳踏實地取得的成績。這樣的人站在人群中根本不用言語,人們便已感知他的實力。
民諺常說,成熟的麥穗總是低著頭。一群人中最安靜的那一個,往往最有底氣,也是最厲害的。
時時透著傲氣,處處想要彰顯自己的人,往往沒有真正的實力。
因為自傲者往往心浮氣躁,難以沉潛下去認真做事,時刻憂心他人看自己的眼光,專注外界對自己的評價,想在任何領(lǐng)域達到一定造詣,都是一大難題。
而真正有底氣的人,往往才不外露。因為他們知道,無謂的顯示只能占用自己的時間和精力,分散自己專注做事的注意力,自然低下高傲的頭,安心做自己的事。
正如《菜根譚》中所說:“鷹立如睡,虎行似病,正是他攫人噬人手段處。故君子要聰明不露,才華不逞,才有肩鴻任鉅的力量。”
祛除內(nèi)心的傲氣,用踏實謙卑的作為,一點一滴積累起真正的實力。如此,方可在人生的下一段旅程中擁有充足的底氣。
涵養(yǎng)和氣,你會遇見更大的運氣
有位禪師非常喜愛蘭花,講經(jīng)弘法之余花費了許多心血栽種蘭花。
有次他外出云游,臨行前交待弟子好好照顧寺里的蘭花。
弟子們細心照料,但有一天,一個弟子澆水時不小心將花架碰倒了,所有的蘭花盆都摔碎了,蘭花撒了滿地。
禪師回來看到碎掉的蘭花盆和撒滿地的蘭花,不僅沒有責怪弟子,反而面帶微笑和氣地說道:
“我栽種蘭花,一是希望用來供佛,二是為了美化寺里環(huán)境,不是為了生氣而種蘭花的,你們不必擔心?!?nbsp;
弟子們聽完師傅的話,無不深深感激于師傅的平和與智慧,往后修行則更加謹慎勤懇,一個個深得師傅歡心。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費斯汀格有一個很有名的說法,被人們稱為“費斯汀格法則”:
“生活中的10%是由發(fā)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組成,而另外的90%則是由你對所發(fā)生的事情如何反應所決定?!?/p>
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會遇見大大小小的事,我們控制不了事情的發(fā)生,但卻能控制面對事情時的態(tài)度。
王小波說過:“人類一切的痛苦根源,本質(zhì)上都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p>
無論發(fā)生多大的事,和氣以對,理智地尋求解決辦法,總好過無明的憤怒與無力的抱怨。
《格言聯(lián)璧》有言:“意粗性躁,一事無成;心平氣和,千祥駢集。”
心性平和,做事才能沉得下去。遇事不慌亂,才能智慧應對人生溝坎。涵養(yǎng)和氣,不僅關(guān)乎我們平日的修身養(yǎng)性,更直接決定了我們是否能有所作為。
從古至今,真正的智者從來都是平和溫潤,不露半點鋒芒,卻令我們深深折服。
所謂“玉不琢,不成器”,希望我們在今后的生活中,能直面自己的缺點,勇于改正。
收斂脾氣,祛除傲氣,涵養(yǎng)和氣,靠我們的道德修養(yǎng)與內(nèi)在智慧,引領(lǐng)自己走向更好的人生境地,收獲人生更多更大的驚喜。
作者簡介:枳槿,富書專欄作者,富書寫作營學員,富小書的人,內(nèi)在成長探索者,揣有趣靈魂,攜率真精神,闖江湖,見凡塵,本文首發(fā)富小書(ID:fxsfrc),你身邊最好的閨蜜,富書2018重磅推出新書《好好生活》。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