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浪漫主義文學之三:雨果2
40年代雨果因政治上與七月王朝妥協(xié),思想趨于保守、消沉、充滿神秘主義的劇本《衛(wèi)戌宮》(1843)上演失敗后,將近十年不再提筆。但1848年革命和1852年的波拿巴政變后,他的創(chuàng)作又出現(xiàn)了新的高潮,不但深度、廣度都是大為加強,藝術(shù)方法也明顯向浪漫主義和現(xiàn)實主義的有機結(jié)合轉(zhuǎn)換。這時期的主要作品有痛斥" 猶大" 或" 暴君" 拿破侖三世及其黨羽的政治諷刺詩集《懲罰集》(1853),描寫貧苦人民悲慘命運的著名長篇小說《悲慘世界》(1862),描寫漁民跟大自然頑強搏斗及其高尚品質(zhì)的長篇小說《海上勞工》(1866),揭露英國貴族陰險殘暴的長篇小說《笑面人》(1869),譴責德國侵略暴行的詩集《兇年集》(1872),以及描寫法國大革命時期共和國軍隊鎮(zhèn)壓反革命叛亂的長篇小說《九三年》等。這些作品對現(xiàn)實的批判揭露比前期更廣、更深,但雨果人道主義思想的進步性和局限性也表露得更為鮮明。其中,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當數(shù)《悲慘世界》和《九三年》。
創(chuàng)作時間前后長達20年的長篇小說《悲慘世界》,是雨果豐富多采的創(chuàng)作中的代表作。小說的貫穿情節(jié)是苦役犯冉阿讓、女工芳汀及其女兒珂賽特的悲慘遭遇。貧農(nóng)出身的零工冉阿讓只因偷了一塊面包去養(yǎng)活姐姐的挨饑的孩子,便被抓起來服苦役19年。后來他化名馬德蘭,勞動致富,全心救助貧困人民,還到法庭解救被錯認的囚犯,但仍被判苦役終身。芳汀因被浪蕩公子誘騙生下一個女兒,便被社會剝奪了做工的權(quán)利。為養(yǎng)活女兒,她受盡凌辱,被迫賣身,在極度思念女兒中生病死去。而她的女兒珂賽特名為在德納第家寄養(yǎng),實為德納第敲詐勒索芳汀的把柄和挨打受累的賤奴,年僅6 歲便承擔起種種力不勝任的雜務(wù),后幸得冉阿讓舍身救助才得逃脫虎口。小說廣泛反映了從拿破侖專政到七月王朝時期的法國資本主義社會生活,深刻揭露了資產(chǎn)階級法律、道德的不公,震撼人心地描寫勞動人民的悲慘處境,但同時也鮮明表現(xiàn)了作者的人道主義的有力和空想。
作者一方面從人道主義出發(fā)去認識和揭露社會的種種黑暗不公,描繪了一幅幅生動具體的資本主義社會的罪惡畫卷;另方面又把人道主義的仁愛和感化當作解決社會黑暗的藥方,寫冉阿讓在米里哀主教的感化下立地成佛,寫警長沙威在冉阿讓的感化下良心發(fā)現(xiàn),投河自盡;還寫同情革命的貴族青年馬里于斯在冉阿讓的感化下幡然懺悔。似乎只要施行以德報怨,仁愛待人,任何人都可棄惡從善,任何社會黑暗便可隨之消融。這一切,既表現(xiàn)了雨果人道主義的深刻和有力,也表現(xiàn)了雨果人道主義的軟弱和空想。不過,在描寫共和黨人起義時,雨果從革命是走向光明" 所必須繳納的通行證" 的認識出發(fā),對起義者的英勇獻身精神,仍進行了熱情歌頌。
小說的主要情節(jié),如冉阿讓的遭遇、芳汀的命運、德納第的狡賴、滑鐵盧和巴黎街壘的戰(zhàn)斗……等,都是十分切近現(xiàn)實的現(xiàn)實主義場景,而小說的許多場面和人物性格,如冉阿讓抱著珂賽特越墻避捕碰到的人恰是受過他恩惠的割風爺爺,冉阿讓從街壘上救出了馬里于斯在地下水道中碰到的人又恰是壞蛋德納第,以及冉阿讓能獨力托起滿載的馬車,能從戰(zhàn)艦高桅跳海逃脫,能徒手攀登懸崖峭壁……等,又都鮮明地具有離奇巧合和非凡性格的浪漫主義特征。此外,監(jiān)獄、牧場、下水道等非凡環(huán)境的著意描寫,象征和對比手法的普遍運用,也使小說始終籠罩在濃烈的浪漫主義氣氛中。
《九三年》是雨果的最后一部長篇小說,同時也是雨果人道主義的尖銳矛盾的最突出體現(xiàn)。小說揭示了反革命首領(lǐng)朗特納克侯爵的引狼入室、燒殺擄掠、十惡不赦的賣國賊和劊子手本質(zhì),歌頌了共和軍司令郭文和政務(wù)委員西穆爾登的智勇雙全、矢忠革命、堅守原則的人民英雄特征。但當革命軍節(jié)節(jié)勝利,最后把朗特納克匪幫包圍在一座古堡里,朗特納克也伺機從地道里逃脫時,小說卻描寫朗特納克被一個母親的呼救聲所感動,為從大火中救出被他從革命軍中搶來作人質(zhì)的三個小孩而返回被捕。出于對朗特納克的這種人道主義行為的敬重,郭文竟半夜私自把他放走。西穆爾登為維護革命紀律不得不下令槍斃郭文,但同樣出于對郭文的人道主義行為的敬重,在行刑的槍聲打響時,他也開槍自殺。這樣,雨果主觀上盡管意在宣揚" 在絕對正確的革命之上,還有一個絕對正確的人道主義" ,但客觀上卻形成了對革命行動的貶抑,而且出現(xiàn)了革命者主動放走反革命元兇和自我處死革命首領(lǐng)的荒謬現(xiàn)象。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