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zhàn)場里的韓信,料敵如神,攻無不克,是不可多得的帥才。史書里的韓信,大起大落,結局凄慘,是傳奇色彩的人物。成語世界里的韓信,竟然也是個明星、大腕,以他為男主的成語典故竟然有三十多個,數(shù)量之大,令人震驚。其中好幾個還是高頻詞匯,就算在兩千多年后的現(xiàn)代社會,仍然被廣泛使用,但使用者不一定知道這些成語來源于韓信。比如前幾日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逝世,許多網(wǎng)友在社交平臺上使用“國士無雙”來評價他,意為國家獨一無二的人才,這個成語最早就是贊美韓信的。平時聊天、作文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背水一戰(zhàn)”、“獨當一面”、“功高震主”、“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竟然都和韓元帥有關。這與他戲劇性的人生經(jīng)歷、不拘一格的軍事謀略是分不開的,當然,他也遇到了很多牛人,比如劉邦、蕭何、項羽、李左車、蒯通,彼此相愛相殺、你爭我奪,不知不覺也創(chuàng)造了好幾個成語。接下來讓我們分類介紹:
早年經(jīng)歷:胯下之辱、一飯千金、一竿之微韓信年輕的時候,家里非常貧窮,常常跑到別人家里混吃混喝,因此被嫌棄。有一次,韓信被一群惡少欺負,要求他從胯下鉆過去,韓信見對方人多勢眾,不敢硬拼,只好乖乖從胯下鉆過,有了“胯下之辱”,形容極大的侮辱。因為缺少經(jīng)濟來源,韓信常常拿著魚竿到河邊釣魚,偶爾沒有收獲,就只能餓肚子,衍生出“一竿之微”,形容地位低下。洗衣服的漂母非常同情韓信,雖然自己也不富裕,經(jīng)常給韓信送飯送菜,做點人道主義關懷。韓信十分開心,說以后一定會好好報答。聽罷,這位婦女非常生氣,得了吧!就你這慫樣還報答我?一個大男人連自己都養(yǎng)不活,我可憐你,施舍點吃的,根本不指望能有回報!若干年后,韓信發(fā)達了,真的拿一千兩黃金報道漂母。“一飯千金”比喻重重報答對自己有恩的人。
與劉邦的關系:解衣推食、金石之交、鄉(xiāng)利倍義韓信在楚、漢兩個陣營都干過,為項羽工作時,言不聽,計不從,“官不過郎中,位不過執(zhí)戟”,沒有存在感,也沒有得到重用。后來投靠漢王,劉邦起初也不重視韓信,一開始讓他做連敖,也就是負責接待的小官,后來又做治粟都尉,當糧食管理員。韓信感覺自己不受重視,心灰意冷,不辭而別,被蕭何月下追回,重新向劉邦舉薦。面試過后,劉邦十分認可韓信的才能,在沒有任何軍功的基礎上,拜他為大將,為鄭重其事,還特意造了個拜將臺,其他將領都很震驚,沒想到上位的領導竟是位曾經(jīng)的跨夫。韓信非常感激劉邦的知遇之恩,后來項羽派使者武涉策反韓信,勸他投靠霸王,或者三分天下:“今足下雖自以為與漢王為金石交,然終為漢王所禽矣”,“金石之交”比喻交情深厚,像金子、石頭一樣牢不可破,您自以為和漢王關系很硬,殊不知最后還是會被他抓起來!韓信堅決不從:“漢王授我上將軍印,予我數(shù)萬眾,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聽計用,故吾得以至于此。夫人深親信我,我倍之不祥,雖死不易”,“解衣推食”意為把身上的衣服脫下來給別人穿,把正在吃的飯讓給別人吃,比喻熱情關懷。漢王待我這么好,我就算死了也不會變心!武涉走后,齊人蒯通也勸韓信單干,與劉邦、項羽三分天下,被韓元帥再度拒絕:“吾聞之,乘人之車者載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懷人之憂,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吾豈可以鄉(xiāng)利倍義乎!”“鄉(xiāng)利倍義”比喻圖謀私利而背信棄義。
軍旅生涯中的奇計: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問路斬樵,拔旗易幟,背水一戰(zhàn),置之死地而后生,十面埋伏“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問路斬樵”發(fā)生在漢軍出蜀攻打三秦的過程中。表面上是整修棧道,暗地里卻從陳倉偷襲。比喻用假象迷惑對方,實際上另有打算。在前往陳倉的半路中,韓信一度迷失方向,幸好遇見熟悉地形的樵夫為其指路,才沒有半途而廢。身為將領,韓信把戰(zhàn)略目標、軍隊安危放在第一位,擔心樵夫之后遇見敵人,把漢軍的行蹤暴露,導致奇襲功敗垂成,遂下令將樵夫處死。這件事情的評價,就要看站在什么角度了,從生命人權的角度出發(fā),韓信不知恩圖報,反而剝奪對方性命,應該被批判。如果站在軍事戰(zhàn)爭的角度,韓信為了保證軍事行動的成功,不得已而為之,也是可以理解的?!皢柭窋亻浴毙稳菀腥钟^念,權衡利弊,當斷則斷?!氨乘粦?zhàn)”“置之死地而后生”意思接近,指處于絕境中,為求生路而決一死戰(zhàn)。當時漢軍正與趙國交兵,韓信故意把軍隊布置在河流旁,提前切斷了退路,告訴士兵眼前只有兩種選擇,要不擊敗敵人,要不被趕到河里淹死,正常人肯定會選前者,因此士氣大增,個個用命,這是背水布陣的第一個作用。趙軍見韓信違背軍事常識,笑得合不攏嘴,都想主動出擊把漢軍消滅,使敵人放松警惕、誘導進攻是第二個作用。沒想到韓信偷偷留了一手,提前埋伏好兩千騎兵,等趙軍傾巢而出時,奇襲了對方營寨,把旗幟全部都換成漢軍的。趙國人在河邊遇到頑強抵抗,無法取勝,想撤回營寨休整,卻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被漢軍占領,還插上了至少兩千面敵國旗幟,頓時軍心大亂,草木皆兵,以為將領都被韓信俘虜了。漢軍兩面夾擊,大獲全勝,生擒趙王歇?!鞍纹煲讕谩北扔魅《!笆媛穹背鲎栽侗y盒》《前漢書平話》等文學作品,講的是垓下之戰(zhàn),韓信設伏兵于十面圍殲楚軍,現(xiàn)在用來形容在對方的謀劃下,己方四面受敵、生路渺茫。但是《史記》《漢書》的《淮陰侯列傳》中,對垓下之戰(zhàn)的記載非常簡略,只是說韓信、彭越、英布、劉邦等人大軍壓境,項羽四面楚歌,全線崩潰,并沒有“十面埋伏”這種提法,最接近的是《史記·高祖本紀》中的“高祖與諸侯兵共擊楚軍,與項羽決勝垓下?;搓幒顚⑷f自當之,孔將軍居左,費將軍居右,皇帝在后,絳侯、柴將軍在皇帝后,”上文所述的“過路斬樵”和“十面埋伏”情況接近,正史里面沒有相關字眼,主要見于元代之后的文學作品。
對韓信的評價:國士無雙、兵仙帥神、獨當一面、略不世出、勛冠三杰、多多益善、氣吞山河“國士無雙”是蕭何對韓信的贊美之詞,原文是:“諸將易得耳。至如信者,國士無雙。王必欲長王漢中,無所事信;必欲爭天下,非信無所與計事者?!毕耥n信這樣的人才,全天下找不出第二個,如果您只是想在漢中稱王,的確用不到韓信這種級別的,如果想奪取天下,除了他您也找不到更優(yōu)秀的。在蕭何眼里,韓信是全國最頂尖的軍事人才,事實上也是如此?!蔼毊斠幻妗笔橇艉顝埩紝n信的評價,他對劉邦說:“而漢王之將獨韓信可屬大事,當一面”,指單獨負責一個方面的工作,具備較高的領導、管理才能?!奥圆皇莱觥笔驱R國人蒯通對韓信的夸獎:“足下涉西河,虜魏王,禽夏說,引兵下井陘,誅成安君,徇趙,脅燕,定齊,南摧楚人之兵二十萬,東殺龍且,西鄉(xiāng)以報,此所謂功無二于天下,而略不世出者也”,總結了楚漢戰(zhàn)爭中,韓信立下的赫赫戰(zhàn)功,真是謀略出眾,世間罕有,這是對他軍事才能的高度肯定?!皠坠谌堋毙稳菀粋€人功勞很大,甚至超過了漢初三杰。平定天下后,劉邦曾經(jīng)對自己成功的原因進行總結,他說運籌帷幄,決勝千里,自己不如張良;安撫百姓,保證后勤,自己不如蕭何;統(tǒng)帥百萬大軍,攻無不克,戰(zhàn)無不勝,自己不如韓信?!叭呓匀私?,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劉邦的優(yōu)勢是可以把頂尖人才網(wǎng)羅進來,發(fā)揮長處,知人善任,最后取得了勝利?!皠坠谌堋辈皇钦f韓信的功勞比蕭何、張良還要大,而是后人對功高者的一種比喻?!岸喽嘁嫔啤笔琼n信自己說的。劉邦曾經(jīng)和韓信討論各位將軍的才能,他就問韓元帥:“老韓,您看我能統(tǒng)帥多少軍隊呀?”韓信說陛下統(tǒng)軍能力小于等于十萬。劉邦又問:“那你能統(tǒng)帥多少軍隊呀?”回答:“臣多多而益善耳”,越多越好,上不封頂。劉邦納悶了,你小子能力比我強,最好怎么還是我當上了領導呀!韓信趕緊回答:陛下雖然不善帶兵,但是擅長統(tǒng)帥將領,所以我為陛下效力!再說陛下能成為天子,那是天意,非人力所為?!氨蓭浬瘛?、“氣吞山河”是后代文人對韓信的評價。明代茅坤在《史記鈔》中說:“予覽觀古兵家流,當以韓信為最,破魏以木罌,破趙以立漢赤幟,破齊以囊沙,彼皆從天而下,而未嘗與敵人血戰(zhàn)者”、“韓信,兵仙也”,夸獎韓信是武將中的神仙,生來就會打仗,天賦異稟。元代金仁杰在《追韓信》第二折寫道:“背楚投漢,氣吞山河”,評價韓信氣勢雄偉,可以吞掉高山與大河。
戰(zhàn)略分析中的成語:匹夫之勇,婦人之仁,傳檄而定,肝膽照人,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前三個是韓信、劉邦在出川前,討論敵我形勢時提到的,首先分析項羽,批判他是“匹夫之勇”“婦人之仁”,韓信說霸王雖然有萬夫不當之勇,卻不能知人善任,把身邊的將領都用好,只喜歡單打獨斗。平時和下屬說話,語氣是溫柔、是慈愛,遇到生病請假的,還會掉眼淚。可每當有人立下大功,需要加官進爵了,就非常小氣,該給的待遇不給,該封的官職不封。這完全就是婦人的仁慈,根本成不了大事?!皞飨ā笔钦f章邯等人不得民心,漢軍進攻三秦必然速成,當初巨鹿之戰(zhàn),項羽坑殺秦卒二十萬,使關中父老痛失親屬,劉邦入關后約法三章,秋毫無犯,贏得了人心,現(xiàn)在打回關中,必然得到群眾廣泛支持,只要發(fā)一篇檄文,就可以不戰(zhàn)而勝?!案文懴嗾铡笔秦嵬ǐI計時說的:“臣愿披腹心,輸肝膽,效愚計”,我會全心全意地為您付出,獻上我的計策,請一定要相信我。“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是李左車對韓信說的,再聰明的人也有出差錯的時候,再愚鈍的人提出的意見,也總有可取之處。當時的語境是韓信問計于李左車,李左車謙虛客氣,說了這句千古名言,把自己比作里面的“愚者”,“顧恐臣計未必足用,顧效愚忠”,我雖然愚笨,但還是給您說說自己的看法,因愚者之論,也總有些可取之處。
悲慘結局:功高震主、不賞之功、居常鞅鞅、偽游云夢、成敗蕭何、鐘室之禍“且臣聞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蓋天下者不賞”,功勞太大,聲望太高,能力太強,皇帝已經(jīng)沒有什么東西能夠賞賜,除非把皇位相讓,這恰恰是最不可能的事情。功勞過大的人往往會被猜忌,被君主殺死。當年越王勾踐稱霸后,文種被迫自殺,范蠡被迫逃亡,就是教訓。韓信當楚王后,有人告發(fā)他要謀反,劉邦就采納陳平之計,假裝要游覽云夢澤,實際上是為了攻打楚國,韓信沒有反叛,主動拜見劉邦,被貶為淮陰侯?!皞斡卧茐簟毙稳蓐幹\詭計。韓信也知道項羽死后,劉邦最忌憚他的才能,常常就稱病不出,整日郁郁寡歡,“居常鞅鞅”,但最終還沒有逃過劉家人的屠刀,因為涉嫌幫助陳豨謀反,韓信被蕭何騙進皇宮,處死于鐘室。當年幫助他聲名鵲起的是蕭何,死到臨頭配合呂后殺人的還是蕭何,“成敗蕭何”比喻事情的成敗都出自于同一人,而“鐘室之禍”比喻功臣遭到猜忌丟掉性命。
END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