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們的搞笑豫西八大碗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獲哦。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眾所周知,戰(zhàn)國時期,強大的秦國滅掉六國,實現了大一統(tǒng)。秦國能夠勝利的原因除去國力強盛之外,地理的戰(zhàn)略優(yōu)勢也是非常重要。細心的朋友如果仔細觀察,會得出一個驚人的結論??箲?zhàn)后方竟然和秦國的版圖高度吻合。
聯系近代,抗日戰(zhàn)爭期間,國家為了便于長期抗戰(zhàn),國共雙方都建立了以陪都為中心的后方。國民黨在重慶,共產黨在延安。形成了以川陜地區(qū)為主的抗戰(zhàn)大后方。
秦國與抗戰(zhàn)大后方的位置都處于國土腹地,以關中平原和四川盆地為中心,四周環(huán)繞著重山峻嶺。東部邊界線剛好處于地理地勢的第一階梯與第二階梯的交界處。走向自北向南,自黃河一線到秦嶺-大巴山-巫山,往西背靠青藏高原。
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不是偶然的。自古軍事講究地理戰(zhàn)略地位。這里相比東部平原,擁有地緣戰(zhàn)略優(yōu)勢。相比云貴高原,土地更加富饒,且四周沒有鄰國威脅??箲?zhàn)時期,日軍幾乎占領中國東半邊,但唯獨沒占領川陜一帶。在陜北地段,由于黃河的阻擋,使得日軍無法從容侵入,而在陜南四川一代,則有秦嶺、大巴山、巫山天險的攔手阻攔,地勢險峻,進口狹小,是天然的防守要塞,易受難攻。
日軍曾準備打開陜西的大門,總共20余次試圖突破黃河天險,最終都無功而反。前期從綏遠突破失敗。后來占領洛陽,又想突破潼關。潼關是日軍由華北平原進入關中平原的唯一通道。它北鄰黃河,南靠秦嶺,西鄰華山,只有東邊的狹長崤函通道可以通過。而崤函通道是一條羊腸小道,極為狹窄。古人曾以“細路險與猿猴爭、人間路止潼關險”來形容潼關地勢的險要??梢婁P地勢險要。結果也是沒有得逞。至此,陜西要塞全部被封,最終日軍沒能攻進陜西。日軍進攻重慶也是如出一折。日軍進攻重慶必須攻打宜昌的石牌要塞,而石牌要塞地處三峽天險,長江順流而過,寬僅百米,兩側山峰嶙立,十分險峻。日軍攻打石牌,也是以失敗告終。最終,抗戰(zhàn)大后方得以安定。
回到秦國。雖然在戰(zhàn)國混戰(zhàn)時期也有受攻,但也沒有大的影響。地勢險要是重要原因,其中函谷關的戰(zhàn)略要塞地位至關重要。函古關位于河南三門峽市,緊靠陜西,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雄關要塞之一。因為有它,才使其它國家不敢貿然侵入,保護了自己。很大程度避免了與他國的戰(zhàn)爭,避免了無畏的國力消耗。
以上是說川陜地區(qū)的軍事戰(zhàn)略地位。從國家發(fā)展的角度來說,川陜兩地占有關中平原、四川盆地兩大天然糧倉。此地豐衣足食,便于安民。秦國因此人力富足,兵強馬壯。安定的社會,優(yōu)沃的土地,為商鞅變法的成功提供了條件,為以后的統(tǒng)一奠定了物質基礎。
抗戰(zhàn)時期,陜西四川在后勤做出了重大貢獻。川陜都為為抗戰(zhàn)提供了充分的兵源,陜西當時1200萬人口,出兵150萬,占全省人口的9分之1,四川出兵350萬,位列各省第一。戰(zhàn)時,四川是財糧提供的支柱,支出位列全國第一。在全國條件最緊張的時候,錢財支出占整個財政的30%。
通過以上,可以看出川陜兩地在我國歷史的重要戰(zhàn)略價值意義。
它不光多次在歷史的發(fā)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整個華夏的繁珩生息都離不開它的色彩。三國時期蜀國曾建立于此,更有著八大古都之稱的西安、成都,有20朝在這兩地建都。
秦朝以川陜?yōu)榛A,滅掉六國,統(tǒng)一了中國。在民族最危機的時刻成為最堅實的后盾。每當國家重大變革時期,川陜地區(qū)都能起到基石作用,某種程度來說,對于國家地緣的象征意義,更甚于它的單純戰(zhàn)略價值。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