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官”的由來與內涵
按照歷史唯物論的觀點,世界、包括世界上的一切財富,都是勞動人民創(chuàng)造的,稱勞動人民為衣食父母,是天經地義的事情,這是人們的共識。但為什么又有“父母官”之稱謂呢?帶著這個問題,查閱了一些歷史資料,原來這個“父母官”之稱謂,是出自兩漢時期南陽郡的兩位太守,一個叫召信臣,一個叫杜詩。
據《漢書》卷89載:“召信臣為人勤力有方略,好為民興利,務在富之。躬勸耕農,出入阡陌,止舍離鄉(xiāng)亭,稀有安居時。行視郡中水泉,開通溝瀆,起水門提閼凡數十處,以廣溉灌,歲歲增加,多至三萬頃……郡中莫不耕稼力田,百姓歸之,戶口增倍,盜賊獄訟衰止。吏民親愛信臣,號之曰召父?!?/p>
又據《后漢書》卷31載:“杜詩,七年(公元31年),遷南陽太守。性節(jié)儉而政治清平,以誅暴立威,善于計略,省愛民役。造作水排,鑄為農器,用力少,見功多……郡內比室殷足。時人方於召信臣,故南陽謂之曰:‘前有召父,后有杜母。’”
從以上史料可知,召信臣、杜詩是兩漢時期在南陽先后任職的兩位太守。由于政績卓著,勤政愛民,南陽人民稱他們?yōu)椤罢俑浮?、“杜母”。這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父母官”的由來。
這兩位太守的共同特點是:心底無私,勤政為民,務在富之;深入群眾,調查研究,興修水利,發(fā)展農耕,勤儉節(jié)約,省愛民役;敢于碰硬,為民除暴,給老百姓創(chuàng)造一個安居樂業(yè)的社會環(huán)境;廉潔奉公,兩袖清風,在外為官,家無田宅,臨終時“喪無所歸”。這樣的好官,老百姓愛戴是在情理之中。南陽人民為了紀念這兩位太守,在南陽城內專門修建了一座“二太守祠”,俗稱“父母祠”。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南陽知府佟應琦,又在南陽知府衙門前邊,修建了兩道牌坊,東邊是“召父坊”,西邊是“杜母坊”,以發(fā)揚光大召父、杜母的精神。由此可見,“父母官”本身包含了深厚的官愛民,民擁官的豐富內容,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
召父、杜母的事跡,體現(xiàn)了一條正直的為官之道。官者,就是為百姓謀利益的組織者和引導者,不是騎在人民頭上的老爺。官者的利益和老百姓的利益是一致的,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為官,就要和老百姓打成一片,要無私地擔負起為老百姓謀福利的重任,為官一任,造福一方,誠心誠意地當好人民群眾的公仆,這樣才不愧為“父母官”的稱號。南陽府衙內有一副對聯(lián)這樣寫道,上聯(lián)是“爾俸爾祿,民脂民膏”;下聯(lián)是“下民易虐,上天難欺”。揭示了正確的為官之道。南陽府內鄉(xiāng)縣衙也有一副對聯(lián),寫得更為明確,上聯(lián)是“得一官不榮,失一官不辱,勿說一官無用,地方全靠一官”;下聯(lián)是“吃百姓之飯,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這兩副對聯(lián)深刻地、全方位地揭示了官與民之間辯證的血肉關系。一切從老百姓的利益出發(fā),以民為天,是正確為官之道的最根本的觀點。一個地方官的品行、政績,與當地的社會風氣、百姓安危是休戚相關的。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