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人》,1924年
1911年,清華學堂成立。
但就是這么一所不起眼的新學堂,竟然和之后中國的命運緊緊勾連在一起,成為推動中國革新不可忽視的力量,不可不謂是一個傳奇。
清華學堂誕生之初,就顯現(xiàn)出不同于普通新學的氣象:她的教師延攬自歐美,她的經(jīng)費由返還庚款保障,她的學制全部仿照美國,更為特殊的是,她的學生全部輸送至美國大學留學……可以說,清華自誕生起,不惟與維新的大環(huán)境相連,更是與維新追尋的那個外部世界緊密相連。
如果說,“求新”“向外”是清華顯露于人的表象的話,那么清華真正的特殊內(nèi)核則在于其與眾不同的教育宗旨。早在1911年4月制定的《清華學堂章程》中就規(guī)定,清華學堂的教育宗旨為“培植全材,增進國力”,其教育方針為“進德修業(yè),自強不息”,在整個帝國教育目的還停留在培養(yǎng)“尊崇孔教,愛戴大清國之人”時,清華一誕生就超越了其時代束縛,早早抵達了教育的真諦。
正是在這樣的宗旨引導之下,清華由學堂而成學校,由學校而成大學,短短二十年的時間,就成長為中國最重要的高等教育機構(gòu)之一。也正是在這樣的教育宗旨的指引之下,一批一批的畢業(yè)生自清華而出,擔當起引領風潮,革新中國的重任。
1931年,清華早期畢業(yè)生梅貽琦就任清華大學校長,他在就職演說中再次重申了清華的理念:“辦學校,特別是辦大學,應有兩種目的:一是研究學術,二是造就人才。清華的經(jīng)濟和環(huán)境,很可以實現(xiàn)這兩種目的。”
而對于清華要造就怎樣的人才,梅貽琦胸有成竹。那就是服務于中國社會發(fā)展的各類人才,而簡單地說,就是可以學以致用的人才。達臻這一目標的路徑也很明確,那就是通識教育。讓學生們接觸盡可能廣闊的知識世界,然后選擇自己真正有興趣的專業(yè)。正如梅貽琦所說的,“通才為大,而專家次之”,這鼓勵學生們保持一顆自由而不封閉的心靈,同時,嚴謹?shù)膶W風又保證了學生不至于松懈散漫。
接近世界水準,年輕的大學,造就了整整一代各個領域的大家。梅貽琦、趙元任、胡適、竺可楨、梁思成、聞一多、羅隆基……這樣的畢業(yè)生陣容,可謂燦若星河,在中國的學校中幾乎無出其右。在1949年之后,清華所培養(yǎng)的專業(yè)人才,仍是中國現(xiàn)代化最重要的動力集團之一。
1931年梅貽琦曾說:“我希望清華今后仍然保持他的特殊地位,不使墜落。我所謂特殊地位,并不是說清華要享受什么特殊的權利,我的意思是要清華在學術的研究上,應該有特殊的成就,我希望清華在學術方面應向高深專精的方面去做。”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