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自由之路》這本書開篇說到,我們個體最重要的是成長,但是起點差不多的人,為什么多年之后會有不同的際遇呢?
個體的成長有差異。這種差異的怎么造成的呢?
人與人最大的差別的認知的差別,很多人沒有想清楚一些基本的概念。比如說成長,一開始,成長是很緩慢的,但是突破成本線之后,后面的成長就很快了。突破成本線的時間可能會很長,就像一個人從出生到能走上工作崗位,需要讀小學、中學、大學,甚至還要讀碩士、博士,大部分人沒有耐心,早早的放棄了,直接躺平,后面再也沒有成長。
如果稍微對復利有一點了解的人就知道,復利(Compound Interest),是指在計算利息時,某一計息周期的利息是由本金加上先前周期所積累利息總額來計算的計息方式,也即通常所說的'利生利','利滾利'。
人的成長類似于復利,一開始大家擁有相同的本金,假設以7年為限,決定最終結果多少的是利率。利率就像是人的見識,誰的見識更高,誰就能獲得更多的成長。
怎么提高見識呢?首先我們要知道自己的個人商業(yè)模式。對的,個人也有商業(yè)模式。
第一種模式:一份時間出售一次。
第二種模式:同一份時間出售很多次。
第三種模式:購買他人的時間,打包出售很多次。
這里有個概念要弄清楚,我們個人最寶貴的資產(chǎn)不是其他任何東西,而是時間。想想就知道,我們都是通過出售自己的時間,獲取收入。打零工是零售自己的時間,上班是批發(fā)自己的時間,但是如果你寫了一本書,錄了一個視頻,或者做了一門網(wǎng)課,那你當時花費在這上面的時間理論上是可以出售很多次的。因為寫下來的文字,錄制的影像,都是可以長期保存的。更厲害的是,如果你能夠通過購買他們的時間,大家共同開發(fā)一個游戲,或者制作一部電影、電視劇,或者投資創(chuàng)業(yè)公司,你就能通過購買更優(yōu)秀的人的時間,源源不斷的出售同一份時間,即使你在睡覺,也有人會為你工作,為你創(chuàng)造收入,你是真正的自由之人。
但是我們能運用第二和第三種商業(yè)模式的畢竟是少數(shù)人。普通人怎么優(yōu)化第一種商業(yè)模式呢?
第一是提高單位時間售價,第二是延長售賣時間。
我們都知道讀書可以提高單位售價的方法,于是大家都不停的卷學歷,導致現(xiàn)在求職的門檻越來越高,但是沒辦法,這是普通人的進身之階,大家都要卷學歷,為了提高見識也得不停讀書、學習。
延長售賣時間或者時候提高時間銷售數(shù)量事實上不可長期持續(xù),因為大家一天都是只有24個小時,大部分時間你都用來工作的話,就沒有多少時間用來學習成長了,也沒有多少時間陪伴家人,自己休息的時間也不多,長期來看是不可持續(xù)的。
那我們怎么優(yōu)化自己的第一種商業(yè)模式呢?
你最少可以把自己的一份時間出售兩次。一次出售給老板,用來工作,一次出售給自己,讓自己成長。不要僅僅為了工作而工作,或者認為老板給了我多少錢我就只干多少錢的事,要關注且只關注自己的持續(xù)成長。
如何啟動第二種個人商業(yè)模式呢?
李笑來分享的是自己寫書的經(jīng)歷,并告訴我們寫什么內(nèi)容。寫的內(nèi)容要滿足消費者的剛需,而且是消費者心里真正以為的剛需。比如他說英語最重要的是閱讀和寫作,但是消費者心里真正以為的剛需是記單詞,于是他出了一本《TOEFL核心詞匯21天突破》,這本書一直長期暢銷。
我們知道了如何啟動第二種商業(yè)模式,即將同一份時間售賣多次,那就是學習寫作,寫消費者的剛需,消費者心里真正以為的剛需。
如何優(yōu)化第三種個人商業(yè)模式?
第三種個人商業(yè)模式是購買他人的時間,然后打包出售很多次。當我們花錢購買服務的時候,就從本質上避免了將自己的時間花到那些只能將“一份時間出售1次”的人所做的事情上。我們要樹立一個概念,花錢夠買別人的時間也能成為一種個人商業(yè)模式?!澳鼙桓笠?guī)模地批量賣出去的時間”更值 得夠買,比如書籍。
很多窮人都是人忙著,錢閑著,富人大多是人閑著,錢忙著。我們要想實現(xiàn)財富自由,就要讓錢忙起來,購買別人的時間為我們服務,為我們創(chuàng)造財富,我們只需要專注自己的成長。
說到成長,我們通常都會說心智,所謂“心智”,形象點講,就是我們每個人腦子里的那個可以不斷升級的操作系統(tǒng)。
我們的操作系統(tǒng)由如下幾個層面構成:
概念與關聯(lián)
價值觀與方法論
實驗與踐行
所謂“概念”,無非是你對某個事物( 不管它是抽象的還是具體的)的清楚認知。你要清楚的知道:
它是什么,不是什么?
它和什么東西很像,但在哪些地方完全不一樣?
它可以用在哪里,不可以用在哪里?
在用它的時候,怎么用是對的,怎么用是錯的,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其實,衡量一個人是否足夠“聰明”的依據(jù)很簡單:
看他腦子里有多少清晰、準確、必要的概念。
看他腦子里那些清晰、準確、必要的概念之間有多少清晰、準確、必要的的關聯(lián)。
概念和關聯(lián)構成了操作系統(tǒng)的底層核心,其他部分都依賴于它們究竟有多清晰、多準確、多必要。進而,一些價值觀會自然形成或自然進化。你得先知道“什么”究竟是什么,才能知道“這個”和“那個”孰優(yōu)孰劣。而所謂“價值觀”,無非是一個“小”問題的真實答案。這個“小”問題是:
什么更重要?
認為“金錢比時間更重要”是一種價值觀,認為“時間比金錢更重要”是另外一種價值觀。價值觀決定選擇,選擇促成行動,行動構成命運——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
有了清晰的價值觀,就會有決斷(而不是面對選擇猶豫不決)。同時,當決斷擺在哪里的時候,我們會研究方法論,因為選擇要配合行動才有意義。因此,我們要錘煉自己的方法論,以指導緊隨決斷的行動——實驗與踐行。
踐行很容易理解,可為什么要有實驗呢?因為我們的“操作系統(tǒng)”并不是一個一成不變的系統(tǒng),它和人類所使用的的另外一個操作系統(tǒng)——科學——是一樣的??茖W不是“永恒正確的”??茖W是一套具備可證偽性的操作系統(tǒng),因此它可以在不斷否定自我的同時不斷進化。而所謂“實驗與踐行”,幾乎完整對應著科學方法論中的“實證”過程。為了進化,我們總是要用實驗與踐行去檢驗我們的價值觀與方法論,把好的留下繼續(xù)打磨,把不合適的去掉——這就是升級的過程。
若實驗與踐行的結果不盡人意,我們就要重新審視自己的方法論與價值觀:更進一步,為了糾正自己的價值觀,改進自己的方法論,我們還要深入一步,去審視我們大腦中存在的概念與關聯(lián),甚至需要重新定義它們,讓它們更清晰、更準確,或者干脆拋棄一些已然沒有必要存在的概念,否則就無法從“根”上完成“升級”(即,“進化”)。
在此之前,你對自己的操作系統(tǒng)有這樣清晰、準確、必要的理解嗎?更可能的事實是,在此之前,你的腦子里甚至沒有“我的操作系統(tǒng)”這個概念。如果連最核心的東西都沒有,那么后面的一切就都不見了:
關聯(lián)——用在哪里?啊,還要“升級”?(“操作系統(tǒng)”與“可升級”的關聯(lián)。)
價值觀——哪個操作系統(tǒng)更好?
方法論——如何升級自己的操作系統(tǒng)?
實驗——可能要試用多個操作系統(tǒng)才能作出更優(yōu)質的選擇。
踐行——通過持續(xù)的“理論指導行動”獲得更好的結果。
以上是我第一階段的讀后感。以前看完書,沒有這么深入的寫過讀書筆記,帶來的后果就是看書的時候很激動,看完之后一動不動。這也側面印證了:知道很多道理,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歸根結底,就在于,道理是好道理,但如果不轉化為行動,道理依然是道理,我還是那個我。只有把知道的道理轉化為實實在在的行動,才能把道理、雞湯變成我的行動策略。
前不久學習了古典老師的卡片讀書方法,第一步是用自己的話把核心概念復述出來,第二步,把讀過的書的內(nèi)容和個人體驗結合起來,讓他們產(chǎn)生關聯(lián),這樣才能讓知識為我所用,第三步,制定行動導向,行動是最重要的。
單純的讀書,你只是一個讀者,但如果你看了書,還能思考,你是一個思考者,如果你進一步把思考的內(nèi)容寫下來,你就是一個創(chuàng)作者,你把寫下來的內(nèi)容發(fā)表出來,讓更多的人看見,你行動起來,證明給別人看讀書是有用的,你就能影響很多人,那時你就成為了一個影響者。
以上是我的一點雜亂的感悟,愿與各位一起探討。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