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詩歌復(fù)習(xí)總結(jié)專題教案
形象
1.概說
*詩歌最具抒情性和形象性。
*抒情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間接抒情的方式又可分為敘事抒情、借景抒情、借聯(lián)想抒情、類比抒情等。
*意象,具有一定思想內(nèi)容和藝術(shù)感染力的具體生動的人、物和自然景象。
*意境:“意”是詩人在詩中抒發(fā)的思想感情,“境”是詩中所描繪的生活圖景。
*詩的形象與意境的關(guān)系:通過描繪形象創(chuàng)造意境,表現(xiàn)主題。
***詩歌的形象傾注了詩人的思想感情,因此,只有真正了解了詩歌的形象,才能深入領(lǐng)會詩人思想感情。
2.鑒賞詩歌的意象
抒情詩往往是借助客觀事物形象(景物、山川草木等)表現(xiàn)詩人的主觀的感情。客觀事物形象,不僅是現(xiàn)實(shí)生活中的事物,更是含有“意”(情感)的形象,即“意象”。意象是詩人情感顯現(xiàn)的載體。
鑒賞詩歌的意象
1.抓景物特點(diǎn)。
【示例】
山居秋暝(唐王維)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意象:“新雨”、“明月”、“清泉”、“竹喧”、“蓮動”等。
意境特點(diǎn):清新、寧靜、純潔、美好。
思想感情:追求安靜純樸生活,反襯對污濁官
場的厭惡。
2、抓意境特點(diǎn)。
常見意境特點(diǎn):
雄渾壯麗: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幽清明凈: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沉郁孤愁:野曠天底樹,江清月近人。
和諧靜謐:渡頭余落日,墟里上孤煙。
開闊蒼涼: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高遠(yuǎn)遼闊: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意境常見概念:
宏闊——蒼涼、雄渾、莽蒼、遼闊、高遠(yuǎn)、壯闊、深遠(yuǎn)
細(xì)膩——空寂、纏綿、幽靜、幽美、寧謐、婉轉(zhuǎn)、朦朧
繁復(fù)——繁麗、熱烈、高亢、繁華、淳樸、喧鬧
清冷——暗淡、渺茫、寥落、蕭條、荒涼、冷寂
意境特征:
思想感情和生活場景融合
3.透過表面意義,挖掘深層含義
【示例】謁金門(唐.馮延巳)
風(fēng)乍起,吹皺一池春水。
閑引鴛鴦香徑里,手挼紅杏蕊。
斗鴨闌干獨(dú)倚,碧玉搔頭斜墜。
詩人借助具有某種特定內(nèi)涵的事物來表明自己的心跡或某種情感。如詠物抒情詩。
3.抓意象的特殊內(nèi)涵。
在中國古代詩歌中,詩人常用一些特定的事物來表達(dá)主題思想及感情,這些事物在漫長的歷史進(jìn)程中詩人賦予了某種特定的內(nèi)涵。分析古代詩歌可以從這些事物的特有內(nèi)涵入手。
①以冰雪的晶瑩比喻心志的忠貞、品格的高尚。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唐.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②對月思親——引發(fā)離愁別緒,思鄉(xiāng)之愁。
小樓昨夜又東風(fēng),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南唐.李煜《虞美人》)
③以折柳表惜別。
秦樓月,年年柳色,霸陵傷別。”
(李白《憶秦娥》)
笛中聞?wù)哿?,春色未曾看?/span>(李白《塞下曲》)
④以蟬喻品行高潔。
垂委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yuǎn),非是藉秋風(fēng)。
(虞世南《蟬》)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那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露重飛難進(jìn),風(fēng)多響易沉。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
(駱賓王《詠蟬》)
⑤以草木繁盛反襯荒涼,以抒發(fā)盛衰興亡的感慨。
過春風(fēng)十里,盡薺麥青青。(姜夔《揚(yáng)州慢》)
階前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杜甫《蜀相》)
⑥菊花——堅(jiān)貞高潔的品質(zhì)
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唐人元稹《菊花》)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人鄭思肖《寒菊》)
⑦梅花——傲霜斗雪,不怕打擊挫折,純凈潔白
一朵忽先變,百花皆后香。(陳亮《梅花》)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王安石《梅花》)
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陸游《詠梅》
⑧松——堅(jiān)貞高潔
愿君學(xué)長松,慎勿作桃李。(李白《贈書侍御黃裳》)
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劉楨《贈從弟》)
⑨蓮——表達(dá)愛情
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青如水。
(南朝樂府《西洲曲》)
霧露隱芙蓉,見蓮不分明。
(晉《子夜歌四十二首》之三十五)
⑩梧桐
1、高潔品格
鳳凰鳴矣,于彼高崗。梧桐生矣,于彼朝陽
(《詩經(jīng)•大雅•卷阿》)
2、忠貞愛情
梧桐相待老,鴛鴦會雙死。(唐孟郊《烈女操》)
3、孤獨(dú)憂愁
無言獨(dú)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李煜《相見歡》)
4、離情別緒
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溫庭筠《更漏子》)
(11)杜鵑鳥——凄涼哀傷的象征
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勝凄斷,杜鵑啼血。(宋人賀鑄《憶秦娥》)
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唐人秦觀《踏莎行》)
(12)鷓鴣鳥——離愁別緒
落照蒼茫秋草明,鷓鴣啼處遠(yuǎn)人行。
(唐人李群玉《九子坡聞鷓鴣》)
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13)鴻雁——游子思鄉(xiāng)懷親之情和羈旅傷感
人歸落雁后,思發(fā)在花前。(隋人薛道衡《人日思?xì)w》)
夜聞歸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華。(歐陽修《戲答元稹》)
殘星數(shù)點(diǎn)雁橫塞,長笛一聲人倚樓。(唐,趙嘏《長安秋望》)
詩中的抒情主人公,一般指“我”,即詩人自己。
1、知人論世,關(guān)注背景。
寄托是古人賦詩的普遍現(xiàn)象:或借詩歌以抒寫懷才不遇、沉居下位之苦;或感發(fā)其報(bào)國無門、不為當(dāng)?shù)浪刂畱?;或逞其離愁別緒、物是人非之感;或敘其命運(yùn)無常、孤苦無助之難等等。
【示例】
蟬(唐虞世南)
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yuǎn),非是藉秋風(fēng)。
【解析】
虞詩“垂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借蟬“垂緌”狀和“流響”聲;“清露”之潔、“疏桐”之高挺來喻其不與流俗相同的高潔品格。這樣,“居高聲自遠(yuǎn),非是藉秋風(fēng)”的寄托之筆,便水到渠成了。
詠蟬(唐駱賓王)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
霜重飛難進(jìn),風(fēng)多響易沉。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
【解析】
駱賓王的《詠蟬》由蟬及人,由人到蟬,從而達(dá)到物我合一的境界。“露重飛難進(jìn),風(fēng)多響易沉”既是指蟬,更是喻人,言在此而意在彼,別有興寄。我們自是不難從“露重”、“風(fēng)多”中窺見作者那因環(huán)境窘迫而自傷遲暮、無人理解的凄惻苦楚的心境。至此,“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余心”也就順理成章了。
蟬(唐李商隱)
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fèi)聲。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
薄宦梗猶泛,故園蕪已平。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
【解析】
李商隱借蟬的處境來抒寫自己的本性清高而孤苦無告的凄苦之情。“高難飽”和“恨費(fèi)聲”哀中有恨,“疏欲斷”之聲和“碧無情”之樹兩兩相對,無理反襯,暗表自己的身世遭際。
六、理解詩歌形象的途徑
一、明確意象,辨析意象的特征、冷暖色調(diào)、季節(jié)色彩、虛實(shí)動靜等存在狀態(tài)
二、解讀比喻、擬人、借代、雙關(guān)、襯托等修辭手法及托物言志等表達(dá)技巧,把握詩歌形象。
三、了解中華民族中的傳統(tǒng)審美心理,熟記一些特殊意象的含義。
四、串連意象,發(fā)揮聯(lián)想想象,整體感知,重視對抒情主體自身形象的分析。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