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晚唐著名詩人,與杜牧合稱“小李杜”。李商隱傳世作品極多,不過最被大家熟知的當屬《無題》《錦瑟》等入選語文課本的律詩。不過小佛最近在讀《李商隱詩集疏注》,覺得李商隱其實一個挺矛盾的人,讀愛情詩,小佛感受到李商隱是對女性的是同情,甚至贊美,尤其是他對亡妻的綿綿思念,不知道感動了多少人,“荷葉生時春恨生,荷葉枯時秋恨成。深知身在情長在,悵望江頭江水聲”。而在詠古詩中,小佛看到了另一個李商隱。李商隱的詠古詩大多數(shù)題材都與亡國君有關(guān),那么,在那些亡國君身邊的女子,也就成了以色禍國的人物,“巧笑知堪敵萬機,傾城最在著戎衣。晉陽已陷休回顧,更請君王獵一圍”。
當然,李商隱的詠古詩也不僅僅局限于帝王與禍國的女子,他也會通過詠古來感嘆自己的懷才不遇。李商隱生活的年代正好是唐中后期牛李兩黨相爭特別厲害的時期,而且深受其害??蠢钌屉[的人生軌跡,我們可以清楚的了解到李商隱原本是被牛黨令狐楚賞識,在令狐家的影響下,李商隱進士及第,而他后來卻改投李黨,成了王茂元的女婿,從此,李商隱成了牛黨眾人不待見的人,仕途屢屢受阻。期間雖有李黨受重用之時,可惜李商隱歸鄉(xiāng)守孝,錯失機會。
唐宣宗即位后,李黨被排斥,給事中鄭亞被貶,李商隱也被牽連其中,不過作為李黨的忠實支持者,李商隱選擇主動離開長安,給鄭亞做幕僚,一同前往被貶之地,途中路過長沙,這是賈誼當年被貶的地方,于是李商隱寫了一首《賈生》來抒發(fā)自己的心中的不快:
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diào)更無倫。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
“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diào)更無倫”,漢文帝求賢若渴,然而找不到有才能的人,于是想起了那些曾經(jīng)被貶的臣子們,于是在宣室召見被貶臣子,賈誼作為被貶臣子自然也就成了被召見之人。賈誼真的是一個有才能的人,放眼朝堂之上,無人可及。當我們聯(lián)想到李商隱離開長安的背景就知道,這句詩其實是在暗指唐宣宗即位之后,不滿朝堂之上都是李黨之人,于是下令將唐武宗其實被貶外地的牛黨之人一一召回,現(xiàn)在可能大家看明白了吧,這一句詩其實就是在反著寫,唐宣宗召回的都不是有才能的人,那么說賈誼有才,其實也就是在諷刺牛黨的無才。
“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奈何漢文帝與賈誼空談到半夜,不詢問賈誼治國安邦的良策,只是詢問鬼神之事,令人扼腕嘆息。唐武宗之前的皇帝特別崇尚佛教,每年都會因此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武宗即位之后聽從李德裕的建議,廢天下佛寺令僧人尼姑還俗,滅佛運動讓朝廷的腰包鼓了起來。武宗死后,宣宗即位,當即重尊佛教,重修寺院。李商隱借文宗問鬼神實際上是在諷刺唐宣宗復(fù)興佛教,君王沉迷于鬼神之說根本就不是一件好事。這兩句詩人們一直給予了極高的評價,千古流傳,依舊如此,“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皆宋人議論之祖。間有極工者,亦氣韻衰颯,天壤開、寶。然書情則凄愴而易動人,用事則巧切而工悅俗,世希大雅,或以為過盛唐,以眼觀之,不待其辭畢矣”。
當然,這首詩不僅僅在諷刺唐宣宗即位之后重用牛黨、復(fù)興佛教,還夾帶了李商隱對自己懷才不遇的感慨。賈誼的才能那么好,皇帝偏偏不感興趣,就知道問鬼神之事,漢文帝在史上有賢名,求賢卻不知賢,宣宗何其相似,改變朝廷卻重用牛黨一派,李商隱這種李黨中人只能避走,懷才不遇之情暗含整首詩中。在我們聯(lián)系李商隱寫這首詩之前的境遇,還能看到李商隱更深一層對自己懷才不遇的感慨,李商隱得到牛李兩黨的青睞,并非是因為他的經(jīng)世治國之才,僅僅是把他當作舞文弄墨的文人來對待,對于李商隱而言,這不能不算是人生的一件憾事。
參考資料:《李商隱詩集疏注》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