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便秘(FC)的患病率呈上升趨勢。FC 患 病 率 為 6%。城市女性 FC 患病率為15.2%,農(nóng) 村 為10.4%,城市高于農(nóng)村[5]。
概念
····
功能性便秘屬于功能性腸病的一種,主要表現(xiàn)為排便困難、排便次數(shù)減少或排便不盡感,且不符合便秘 型 腸 易 激 綜 合 征 的 診 斷 標準[6]。屬于中醫(yī)學“便秘”、“后不利”、“大便難”、“脾約”、“秘結(jié)”等范疇。
西醫(yī)診斷
····
診斷標準
排除腸道及全身器質(zhì)性因素、藥物及其他原因?qū)е碌谋忝夭⒎弦韵聵藴省?nbsp;
(1)必須符合下列2個或2個以上的癥狀
①至少25%的時間排便感到費力;
②至少25%的時間排便為塊 狀 便 或 硬 便 (參照布里斯托糞 便量表 1-2型);
③至少25%的時間排便有不盡感;
④至少25%的時間排便有肛門直腸梗阻或阻塞感;
⑤至少25%的時間排便需要手法輔助(如用手指協(xié)助排便、盆底支持);
⑥每周自發(fā)性排便少于3次。
(2)不使用瀉藥時很少出現(xiàn)稀便。
(3)不符合IBS-C的診斷標準。診斷之前癥狀出現(xiàn)至少6個月,且近3個月癥狀符合以上診斷標準。如患 者 符 合 阿 片 引 起 的 便 秘的診斷標準,就不應(yīng)該診斷為FC,但臨床醫(yī)生要注意FC 和阿片引起的便秘二者可重疊。
循序漸進的步驟:①臨床病史;②體格檢查;③實驗室檢查;④結(jié)腸鏡檢查或其他檢查;⑤特殊的檢查用以評估便秘的病理生理機制
功能性便秘的鑒別診斷
····
對近期內(nèi)出現(xiàn)便秘、或便秘伴隨癥狀發(fā)生變化的患者,鑒別診斷尤為重要。對年齡>50歲、有報警征象者,應(yīng)進行必要的實驗室、影像學和結(jié)腸鏡檢查,以明確便秘是否為器質(zhì)性疾病所致、是否伴有結(jié)直腸形態(tài)學改變。
報警征象
包括便血、糞隱血試驗陽性、大便變細、貧血、消瘦、明顯腹痛、腹部包塊、有 結(jié)直腸息肉史和結(jié)直腸腫瘤家族史等。
治療
····
一般治療
功能性便秘患者應(yīng)保證攝入充足水分以及足夠的膳食纖維 推薦成人每天1.5~2.0L 的液體攝入。成人膳食纖維的推薦量是每天至少20~30g,指導(dǎo)患者“小劑量開始和緩慢增加”的策略。適量食用能潤腸通便的食物,如芝麻、蜂蜜、甜杏仁等。
適度運動可改善便秘
有規(guī)律的有氧運動可以幫助緩 解 便 秘,有 利 于 腸 道 氣 體 排 出,改 善 腹脹??蛇m 當 進 行 如 揉 腹、提 肛 運 動、步 行、慢 跑、太極、八 段 錦 等。尤其對久病臥床、運 動 量 少的老年患者更有益。
建立良好的排便習慣
結(jié)腸活動在晨醒和餐后時最為活躍,建議患者在晨起或餐后2h內(nèi) 嘗試 排 便,排 便 時 集 中 注 意 力,減 少 外 界 因 素 的干擾。
藥物治療
····
容積性瀉藥(膨松藥)
通過滯留糞便中的 水分,增加糞便含水量和糞便體積,促進腸道蠕動, 從而起通便作用;主要用于輕度FC患者,服藥時 應(yīng)補充足夠的液體。常用容積性藥物包括歐車前、 聚卡波非鈣、非比麩等。
滲透性瀉藥
滲透性瀉劑產(chǎn)生的腸腔內(nèi)滲 透壓梯度可促進水和電解質(zhì)分泌,從而降低糞便的 硬度、增加糞便體積,繼而促進腸道蠕動。藥物包括 聚乙二醇、不被吸收的糖類(如乳果糖、拉克替醇、甘 露醇)和鹽類瀉藥(如硫酸鎂、檸檬酸鎂、磷酸鈉和磷 酸氫二鈉)。
刺激性瀉藥
刺激性瀉劑是一類通過刺激 結(jié)腸黏膜中的感覺神經(jīng)末梢,增強腸道蠕動和腸道 分泌的瀉劑。包括二苯基甲烷類(如比沙可啶,匹可 硫酸鈉,酚酞類),蒽醌類(如鼠李皮,蘆薈,番瀉葉, 大黃等)、蓖麻油等。
促動力藥
作用于腸神經(jīng)末梢,釋放運動性 神經(jīng)遞質(zhì)、拮抗抑制性神經(jīng)遞質(zhì)或直接作用于平滑肌,增 加 腸 道 動 力,對 慢 傳 輸 型 便 秘 有 較 好 的 效 果。研究表明,高選擇性5-羥色胺4受體激動 劑普蘆卡必利能縮短結(jié)腸傳輸時間,安全性和耐受 性良好。
氯離子通道激活劑
魯比前列 酮 能 激 活2 型氯離子通道,致大量液體進入腸腔,其常見的不良 反應(yīng)為惡心、腹瀉。但魯比前列酮在我國尚未被用 于臨床治療。
灌腸藥和栓劑
通過肛內(nèi)給藥,潤滑并刺激 腸壁,軟化糞便,使其易于排出,適用于糞便干結(jié)、糞 便嵌塞患者臨時使用。便秘合并痔者可用復(fù)方角菜 酸酯制劑。
微生態(tài)制劑
多項薈萃分析顯示益生菌能 夠改善 FC患者的臨床癥狀。
A 型肉 毒 素 注 射 治 療
A 型 肉 毒 素 注 射 可以在肌電圖或超聲引導(dǎo)下注射于恥骨直腸肌環(huán) 處,分別在截石位3、6、9點注射??梢詴簳r阻斷錯 誤的條件反射,降低肛管壓力。適用于肌張力較高, 肌肉彈性好,不伴有直腸感覺功能減退者。
精神心理治療
可給予合并精神心理障礙、睡眠障礙的慢性便 秘患者心理指導(dǎo)和認知治療等,使患者充分認識到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和睡眠對緩解便秘癥狀的重要性;可予合并明顯心理障礙的患者抗抑郁焦慮藥物治療;
非藥物治療
····
生物反饋治療
循證醫(yī)學證實生物反饋是 盆底肌功能障礙所致便秘的有效治療方法,可用 于短期和長期治療不協(xié)調(diào)排便,但尚不推薦將其用 于無排便障 礙 型 便 秘 患 者。生物反饋治療能持 續(xù)改善患者 的 便 秘 癥 狀、心 理 狀 況 和 生 活 質(zhì) 量, 且遠期療效穩(wěn)定。
骶 神 經(jīng) 刺 激 治 療
骶 神 經(jīng) 刺 激 治療功能性便秘的療效 尚 有爭議
中醫(yī)藥治療
····
中醫(yī)辨證治療
(1)熱積秘治則:清熱潤腸。方藥:麻 子 仁 丸 加 減;藥 用 火 麻仁、芍藥、杏仁、大黃、厚樸、枳實等。
(2)寒積秘治則:溫通散積。方藥:溫 脾 湯 加 減;藥 用附子、大黃、芒硝、當歸、干姜、人參、甘草等。
(3)氣滯秘治則:順氣導(dǎo)滯。方藥:六 磨 湯、四 逆 散(《傷寒論》)加減;藥用柴胡、白芍、炒枳殼、沉香粉、木香、烏藥、瓜蔞仁等。
(4)氣虛秘治則:益氣潤腸。方藥:黃芪(《金匱翼》)加減;藥用黃芪、生白術(shù)、火麻仁、陳皮、白蜜等。
(5)血虛秘治則:滋陰養(yǎng)血,潤燥通便。方藥:潤 腸 丸加 減;藥 用 當歸、生地、火麻仁、桃仁、枳殼等。
(6)陰虛秘治則:滋陰潤燥。方藥:增液湯加減;藥用玄參、麥冬、生地、火麻仁、當歸、沙參、石斛等。
(7)陽虛秘治則:溫潤通便。方藥:濟川煎加減;藥用:當歸、牛膝、附子、肉蓯蓉、澤瀉、升麻、枳殼等。
針對主癥可適當加減,
兼便后下血者,加 槐 花、 地榆、仙鶴草、白及、白茅根;
大便干結(jié),觸及糞塊,腹 痛難下者,加大黃、芒硝、番瀉葉、火麻仁、柏子仁;
食滯胃腸者加萊菔子、焦檳榔、焦神曲、厚樸等消食導(dǎo) 滯;
咳喘便秘者,加蘇子、瓜蔞仁、杏仁;
憂郁寡言者, 加柴胡、白芍、合歡花;
素體肝旺,氣郁化火者,加桅子、龍膽草;
氣虛下陷脫肛者,加升麻、柴胡、黃芪、白 術(shù)、人參、桔梗。
中成藥治療
····
(1)麻仁潤腸丸:具有潤腸通便作用;用于腸胃積熱,胸腹脹滿,大便秘結(jié);
(2)黃 連 上 清 丸:清熱通便,散風止痛作用;用于上焦內(nèi)熱,癥見頭暈?zāi)X脹,牙齦腫痛,口舌生 瘡,咽 喉 紅 腫,耳 痛 耳 鳴,暴 發(fā) 火 眼,大 便 干燥,小便黃赤;
(3)麻 仁 丸:具有潤腸通便作用;用于腸燥便秘;
(4)枳實導(dǎo)滯丸:具有消積導(dǎo)滯,清利濕熱作用;用于飲食積滯、濕熱內(nèi)阻所致的脘腹脹痛、不思飲食、大便秘結(jié)、痢疾里急后重。
(5)木 香 檳 榔 丸:具有行氣導(dǎo)滯,攻積泄熱作用;用于積滯內(nèi)停,濕蘊生熱證;
(6)四 磨 湯:用于七情傷感,上氣喘息,胸膈滿悶,不思飲食;
(7)通 樂 顆 粒:具有滋陰補腎,潤腸通便作用;用于陰虛便秘,癥見大便秘結(jié),口干,咽燥,煩熱,以及習慣性、功能 性 便 秘;
中 醫(yī) 特 色 治 療
····
①針 灸 治 療
針 灸 是 治 療FC的可選擇治法。FC 的針灸取穴,常采用主穴加辨證取穴的 思 路。治 療 FC 的針刺常用取穴有:天樞、大 腸 俞、足 三 里、支 溝、上 巨 虛、腹 結(jié) 穴、八 髎穴;
②穴位埋線:
穴位埋線是治療 FC的可選擇治法。常用取穴為:天樞、大腸俞、足三里、氣海、關(guān)元、八髎穴等,羊腸線埋線,每15日1次;
③穴位貼敷:
穴位貼敷是治療 FC 的可選擇治法。穴位敷貼就是將藥物研末,用一定的溶媒調(diào)成膏狀或者糊狀,或?qū)⑺幬锛逯笕≈瓭饪s后,加入賦形劑,制成糊狀藥膏,敷貼固定于選定穴位或臍部。同時可據(jù)證酌情考慮中藥熨燙、摩腹等外治方法。臨床上可在辨證基礎(chǔ)上選擇具有通便或理氣作用的中藥復(fù)方制劑;
④中藥灌腸
中藥灌腸療法為是治療 FC的可選擇 治 法,可 在 辨 證 基 礎(chǔ) 上 選 用 中 藥 復(fù) 方 煎 劑灌腸。
手術(shù)治療
····
對極少數(shù)便秘癥狀嚴重的、對藥物治療無效的結(jié)腸無力患者來說,次全結(jié)腸切除術(shù)并回腸-結(jié)腸吻合術(shù)是一種治療選擇。
中西醫(yī)結(jié)合治療要點
····
功能性便秘的治療除了合理的膳食,多飲水、運動,建立良好的排便習慣等基礎(chǔ)治療措施,同時在辨證論治的基礎(chǔ)上可服用中藥湯劑,或中成藥,或采用針灸、推拿、穴位埋線、耳穴貼壓、中藥貼敷、中藥灌腸等中醫(yī)特色治療;結(jié)合西藥、生物反饋、心理等治療可取得較好療效。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