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藝術的賞析
我們學習書法,最重要的一個途徑就是師法古人,因此,多觀察鑒賞、臨募先賢遺跡,才不致于成為無源之水。才能真正理解書法的含義。書圣王羲之,在《樂毅論》中說:“夫求古賢之意,宜以大者、遠者。先之必迂回而難通,然后以焉可也?!彼?,學習書法要從古代一些大家法帖、碑刻入手。觀察鑒賞要細致入微。要精心研究分析。從中汲取營養(yǎng),來提高自身的書法藝術水平。據(jù)傳,唐代大書法家歐陽詢,路過索靖碑,下馬觀看還不滿意,竟然在碑前露宿三晝夜,潛心觀摩,終有所得??梢?,多觀摩鑒賞古人書法,對學習書法是極其重要的。
鑒賞書法藝術,首先要對各種書體的源流,有一定的了解。甚至要有深刻的了解。,其次可以從用筆、結字、章法、等方面去研究分析。看其內(nèi)在的共同規(guī)律,探求各書家的特點、精華。從形、神、意、法、等方面,去領略其中的美之所在。在鑒賞的過程中不可持有偏見,也不能求全責備。把自己不喜歡的或不理解的,就作為大忌,甚至進行惡意攻擊。就象宋代有人說王羲之的書法是俗書,姿媚一樣。又如,有人批歐陽詢的書法和柳公權的書法,是丑怪、惡札之祖等等。這些論斷似乎都帶有惡意攻擊的意味。所以,對書法的鑒賞,應該能接受各種風格的書法藝術作品。才能有利于書法的繼承和發(fā)展。書法的鑒賞,是書法藝術創(chuàng)作活動中的一個重要課題。也是研習書法的一個基礎課程。因此,研習書法就必須多鑒賞古人的作品
書法體系的源流
就書法的體系而言,大致可分為;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五個部分。
篆書;唐代張懷灌《書斷》中說:“篆者,傳也。傳其物理,施之無窮?!苯娜斯粽f:“篆者椽也,椽者官也,椽書即官書?!彼裕瓡`書以前的,所有官方應用的文字。其中有。甲骨文、大篆、小篆。甲骨文是以刀刻為主,亦有少量朱書。其風格清俏,大字磅礴,小字秀麗可愛。大篆是與小篆對稱而講。泛指小篆以前的文字。如鐘鼎文(金文)如:“大盂鼎、大豐簋、散氏盤、毛公鼎、等。籀文(石鼓文)和秦以前六國文字(六書)。吳昌碩就是石鼓文大家。大篆,最早見于漢代許慎的說文解字。說:“秦書有八體,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蟲書,五曰摹印,六曰署書,七曰殳書,八曰隸書?!贝税梭w以漢字形體而論,也不外乎三種體式,既大篆,小篆,古隸書。其它均屬篆隸的變形而已。小篆是與大篆相對而言,始于秦始皇統(tǒng)一天下以后,命李斯所制。是根據(jù)籀文省改而成。其代表作有泰山刻石、瑯琊臺刻石、嶧山碑。秦朝在中國歷史上,雖然只存在了短短的十五年。但是在中國的漢字發(fā)展中,確留下了不可磨滅的一頁。唐代以后有不少小篆大家。如:李陽冰、徐鍇、吳大澄、鄧石如等等。
隸書;也稱為分書。是繼小篆以后通行的漢字書體之一,也稱之為分書。其特點是由篆書的圓轉筆法,變?yōu)榱朔秸?。為了書寫的方便,進行了刪繁就簡而成。隸書的形成,應該是在周朝末期,現(xiàn)在稱之為古隸或秦隸。他帶有濃重的篆書意味。如;湖北云夢睡虎地發(fā)現(xiàn)的秦簡。東西兩漢的隸書,統(tǒng)稱為漢隸。東漢是隸書的鼎盛時期。在漢碑中,禮器碑、華山碑、乙英碑、石門頌、史晨碑、張騫、曹全、衡方、西狹頌等,都是漢隸中的精品。分書,也稱之為八分書。其說始于魏晉。指西漢中晚期的隸書,結體成橫勢扁方,帶有波磔的寫法。其波磔筆畫在左為平彎,逆而不順,多短促。在右為燕尾磔,如八字分開。所以稱之為八分書。
楷書;也稱為真書、正書。產(chǎn)生于漢代末期,是漢隸省改波磔增加鉤趯而成。至魏鐘繇創(chuàng)制法則。晉代王羲之改變體式而為楷書。所以歷代稱鐘王為正書之主。六朝時期是楷書的發(fā)展時期。最著名的就是《龍門二十品》。到了唐朝楷書大盛行。并出現(xiàn)了不少的大書家。如: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顏真卿、柳公權等。并且都各具風格。為后世的楷書形成了法度。在楷書的作品中,歷代書家公認為,王羲之的《樂毅論》,黃庭堅的《東方朔畫贊》等,可為楷書中的極品??瑫?,又分大楷(榜書)、中楷、和小楷。一般認為大楷宜緊密,小楷宜疏朗?!稌s言》中說:“作小楷易于局促,務令開闊,有大字的體段。”
行書:行書是最常用的一種書體。不楷不草,如行云流水。書時簡便快捷。相傳是東漢時期的劉德生所創(chuàng)。到了晉代,二王的行書登峰造極。從此大流行于世。成為書法書體應用的主流。在行書中,王羲之的《蘭亭序》,一直被書家們公認為是“天下第一行書”。唐代的歐、虞、褚、薛、顏等。宋代的蘇、黃、米、蔡等。都是行書大家。而又各具其風貌。行書中又有行楷、行草之分,如:王羲之的《快學時晴帖》《喪亂帖》《得示帖》。王獻之的《中秋帖》《鴨頭丸帖》《地黃湯帖》。王詢的《伯遠帖》。歐陽詢的《張翰思鱸帖》。顏真卿的《祭侄稿》。蘇軾的《寒食帖》。趙孟俯的《歸去來辭》等等。
草書:草書大致可分為章草、今草兩種,當然習慣上的一些分法還有,大草、小草、狂草等。實際上沒有一個界限可以劃分。也沒法去劃分。章草、是為了書寫簡便,和書寫變化中求得靈動美化的一種寫法。就是解散隸體,把隸書草化的一種書體。在草書的研究中,無論從淵源上,還是從草化規(guī)律上,都離不開章草。否則,草法便無來緒。不知道縈繞的使轉軌跡,也就很難理解今草的草法。古代有很多的章草大家,如:杜度、史游,崔璦,皇象,索靖等等。作品如:皇象的《文武帖》,索靖的《七月帖》,等等。今草:相傳,是東漢時張芝所創(chuàng)的一種草書體。被后人稱為草圣。今草書是從章草發(fā)展而來。其主要特點,是簡化從易,略舉大較,可塑性最大。這就為藝術的可塑性提供了最大的可能。特別對于書者的學識,品格、涵養(yǎng)和情趣意境的追求,在草書中最易于發(fā)揮。因此,草書就成了書家追求的一種書體。草書大家歷代都有出現(xiàn)。而且創(chuàng)作了不少精品,成就了一個千姿百媚的草書藝術世界。其精品之作如:張芝的《知汝殊愁帖》。張華的《得書帖》。王羲之的《十七帖》?!哆h宦帖》張旭的《古詩四帖》。懷素的《自敘帖》。孫過庭的《書譜》等等。
用筆、結體、與章法
書法藝術的表現(xiàn)形式和藝術效果,都是以用筆、結體為基礎的。用筆的方圓、正側,藏露,疾澀,行留,枯潤等筆法,都可以塑造出形態(tài)各異的點畫特征。把這千姿百態(tài)的點畫,和諧的組合在一齊就是結體。因此,各書家由于用筆、結體的不同,也就形成了各自的藝術風格和特點。并勾畫出了千姿百態(tài)的藝術作品。例如:王羲之的秀逸遒勁。歐陽詢的勁險多姿。虞世南的風流多姿,圓融遒逸。顏真卿的雄厚嚴肅,筋力勻稱。柳公權的骨力瘦勁,遒媚勁健。趙孟俯的圓潤流利。張旭的連綿飛舞等等。結字方面,各個書家也有各自的結字特點。例如:褚遂良的字形方扁,筆畫勻稱。黃庭堅的字形修長欹側,在橫豎撇捺中,不時就有一兩筆意外騰出,把中緊旁恣的對比,表現(xiàn)的特別驚人。就章法而言,更是千變?nèi)f化。由于書家性情、風格、情趣的不同,因時,因意而變化??傊?,整幅作品和諧統(tǒng)一,陰陽相生、避就呼應。虛中見實,一氣貫通。自然天趣,渾然一體。
書法的用筆、結體,以及章法。在西周早期的金文中就基本成熟。如早期的《商尊》,其用筆是園轉、方折并用。結字,各盡字之真態(tài)。每個字斜正大小、寬窄,不求整齊。整幅的字間行距,呼應揖讓,時疏時密,渾然一體。又如《大盂鼎》,其筆畫首尾尖細,或者首重尾輕,有懸針之意。用筆上有藏鋒有露鋒、有輕提、有重按。沉著痛快。結字大小參差,各有意趣。章法有行有列氣息貫通,和諧自若。又如《大豐簋》。作品以短筆道為主,首尾漸類園筆,藏頭護尾,斂氣蓄勢。結字松散自由。好似不在均衡、對稱、平整的法度之中,率意為之。其實形散而神聚。險絕而終歸于平整。其章法縱橫盡勢,字形大小不等,有行無列。行氣如風吹柳絮,自由偏斜。整幅作品呈亂玉鋪階之狀。西周中期的《史墻盤》筆勢圓融勁健,筆法多姿,起筆多園轉??蔀楹笫啦劁h之主。結字平整中見險絕,儀態(tài)萬千。章法為有行有列,字距行距歷歷分明。疏朗猶如晴空的星月。整肅而不拘束,活潑而不悖理。西周晚期的作品可以說件件是精品之作。其對后世的書法發(fā)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其用筆、結字、章法等,一直被后人所效用。如《毛公鼎》有雄渾博大、威嚴肅穆的廟堂氣象。章法如水波蕩漾,氣息流暢,力感無窮??蔀楹笫缽R堂筆法之祖?!渡⑹媳P》遲重而向右下傾斜的筆道,造成了特殊的筆勢。結字重心向右下角推移,形成了強烈的動感。有一種墜落擲地的險絕之勢。結字趨向于橫扁斜向。為后來的隸書結體,起到了引導作用。又如《虢季子白盤》。就章法而言,此作有意把字距行距拉大。使整齊莊重的布白,變得疏朗松活,俊美如夜空閃爍的繁星,不急不迫。有一種靜態(tài)的美感。又如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秦公鐘》。其用筆有時呈園筆藏鋒,有時呈尖細露鋒。時而圓融流動,時而方折勁挺。筆畫輕重肥瘦變化多姿??蔀樽讨?。也可為書法中的瘦金書。又如《石鼓文》石鼓文是戰(zhàn)國時期的作品。在書法史上,它具有承前期后的地位。也可以說是石刻之祖。小篆的前身,小篆的很多字都與其結體相同或相近。其書體介于大篆與小篆之間。體態(tài)渾穆,筆畫入屈鐵。工整勻稱,筆法園勁。但是園不致規(guī),方不至矩。舒展大方。結體促長引短,體勢趨于方整。在在章法上,字距行距開闊均衡,疏朗如清空的星月。唐朝張懷瓘《書斷》評石鼓文說:“體相卓然,殊今異古。落落珠玉,飄飄纓組。倉頡之嗣,小篆之祖?!皻v代書家稱《石鼓文》為書家第一法則?!稁F山碑》;是秦李斯所書,其書結體平穩(wěn),端莊凝重,疏密勻停,上密下疏。在穩(wěn)定中見飄逸舒展。這種結字的方法,至今被很多書家所沿用。視為小篆的鼻祖。
在漢代傳世的隸書碑版大約有一百七十多種。有茂密雄強,渾穆厚重的,有方整挺勁,斬截爽利的。也有左規(guī)右矩,法度森嚴的等等。隸法以漢為極,每碑各出一奇。在眾多風格各異的漢碑中,無一不對后人的書法創(chuàng)作起著引導啟發(fā)作用。如:《禮器碑》的瘦勁如鐵,變化如龍,一字一奇,不可端倪。《曹全碑》的應規(guī)入矩,用筆剛柔相濟,含蓄中見波磔的逸筆。又如:《華山碑》的用筆,方圓兼?zhèn)?,藏鋒露鋒交替使用,其筆道豐滿厚重。方整沉穩(wěn)中多具變化。等等。充分體現(xiàn)了中和美的審美觀點。相傳,王羲之等人的點畫寫法,就是以此為理論依據(jù)的。既講究舒放自然,點畫傳情。又講究筆法、結字、章法的程序。把放納入到一定的范圍、法度之中。這就是貫穿于書法的審美情趣、審美習慣、審美心理的中華文化思想,對書法藝術的要求。又如:巍然屹立的《石門頌》。他不是威嚴整肅的美。而是自然淡雅、勁健的美。他沒有追求雍容華貴的靜態(tài)美,而是一種動態(tài)美的旋律,節(jié)奏美。楊守敬在《評碑記》中說:“其行筆如野鶴閑鷗,飄飄欲仙,六朝疏秀一派皆從此出?!痹谡路ǚ矫妫瑲v代的書法藝術作品,更是千變?nèi)f化。所以,要研究章法,就必須從一件完整的藝術作品去探討。章法有大有小,小的可是一個字,幾個字,大的如:一行,幾行到整篇作品。不論大小,都必須保持統(tǒng)一的聯(lián)系。相互相應,和諧統(tǒng)一。要布白合理,避就呼應,虛中見實,實中見虛。都要從整體審美需要去考慮。如王羲之的《蘭亭序》。整幅作品一氣貫通,前后疏密,隔行氣脈不斷,字與字之間因勢利導,大小輕重,映帶精巧。整篇無不和諧自如,恰到好處。自然天成。如;點畫的起承轉折,不激不歷。筆法豐富。書寫速度要比楷書快。入筆用側鋒,運筆轉中鋒。結體茂密,靈動活潑,妙臻自燃,變化無窮。在疏密的變化上真可謂“第一字不可移至第二字,第二行不可移至第一行?!比纾阂恢了男斜容^疏,第四五六行就比較密。第十六十七行較疏,十八至二十一行就比較密。第二十六疏,二十七、二十八行就比較密。每行的疏密更加微妙??傊?,在疏密上一是行距的疏密,二是每行字距的疏密,三是單字的疏密。在筆畫的粗細上,正如孫過庭書譜中說:“或重若崩云,或輕如蟬翼。導之則泉注,頓之則山安。纖纖乎似初月之出天涯,落落乎猶眾星之列河漢”。這種層次錯落的效果,就是疏密對比和粗細變化所形成的。極巧妙又豐富。形成了強烈的反差。作品的空靈感和疏朗感,就是由此而生。例如作品中的;“在|”“丑”字的粗,與,“癸”字的細。‘初’字的粗和“會”字的細。又如第三行?!吧佟薄跋獭弊值拇趾汀伴L”字的細,“左”“右”等等。又如一個字中上下左右的變化。“事”字,上橫特細?!百t”“視“欣”“宙”“室”“能”字等等。又如作品中的奇?zhèn)戎?,使作品縱宕多姿。就好比人的照片,有正面照,姿態(tài)端莊。有側面照,活潑可愛等等。側鋒落筆字多奇?zhèn)?,正所謂“票若浮云,矯若驚龍”。如:“暮春”“初會”“列坐”“當其欣”“臨文嗟悼”等等。在作品的節(jié)奏上,也就是韻。就如同音樂一樣。把高低的音符有機的組合在了一起。有平淡的開始,有激揚的高潮起伏。有回落的結束。給人以遐想。在蘭亭序中,同字異構,也是作品的妙極之處。其中的二十個“之”竟無一字相同。各具風采。“為”“暢”“欣”“不”“俯”“仰”字等等。
書法藝術的演變
書法藝術到了三國、西晉時期。是完成東漢以來,由篆書、隸書、章草等舊體,逐步過渡到今草、行書、楷書、新體的最后階段。因為這以前的行楷書,多少還都帶一些隸意。這個時期繼東漢以來的變化,隸意逐漸脫去。今草、行書、楷書等體也已經(jīng)成熟。從楷書看,結體還表現(xiàn)為偏扁,頓挫筆還不太明顯。從草書看要比楷書更加成熟。這個時期的書法家主要有,鐘繇、衛(wèi)瓘、索靖等。他們對后來的書法發(fā)展,影響是極為深遠的。
東晉,南北朝時期,是完成書法藝術大變革的輝煌時期。草書、行書、楷書已經(jīng)成熟,并且已經(jīng)形成了獨力的機制。成為了通用書體。在書法藝術風格上,一變東漢以來的古樸、雄健之風。使秀逸、遒勁的書風成為了主流。特別是王羲之的書法,影響著南北書風。據(jù)記載,王羲之初學衛(wèi)夫人,后渡江到江北,見李斯、曹喜、鐘繇、蔡邕等書,改學眾碑,書法大進,以至后來書法兼掩南北,有書圣之稱。二王書風一直到隋唐兼掩南北,以致后人有“書不學晉終下品”的論斷??梢姈|晉南北朝的書法,已發(fā)展到了一個頂峰。所謂南北書風,也就是《帖學》和《碑學》。南帖,墨跡一般圓潤、細膩。所以顯得柔媚、清秀。北碑,因為碑版經(jīng)過刀刻,具有棱角分明的刀味,所以一般都顯得雄強勁挺。這也是南北書風區(qū)別的特點之一。以北魏為主的碑志書法。其藝術水平精湛,變化也特別豐富。有很多名碑名作?!洱堥T二十品》就是諸多碑版中的二十種,也可為魏碑中的極品。有的結體險峻縱橫,用筆方圓并施。有的結體茂密雄強,筆畫斬釘截鐵。有的方筆為主,險勁而富變化。有的結體俊逸,遒勁灑脫等等。
到了隋朝,是南北書風的融合時期,形成了一種疏朗、峻整、妍麗遒勁的書風。傳有智永的真草《千字文》。結構縝密,筆意精到。真能頓挫有力,圓勁古雅。草亦豐美勻適。繼承了二王的書法風格。直到唐代書家,都沿用這種書風。唐代可以從天寶年分為前后。前者以歐、虞、褚為代表。后者以顏、柳為代表。唐代的書法以尚法著稱,特別是楷書,強調(diào)要用人的主觀能動性,対字形的大小、筆畫的疏密、粗細來進行調(diào)整。但是這種結果往往帶來一種,人工雕琢的氣息。唐朝的書法除楷書以外,草書大家也不少,其風格可分為兩類。一類以孫過庭等為代表。師宗二王。這類草書應規(guī)入矩,筆畫流暢、遒勁。上下之間意連多與牽絲。運筆多用指腕表達的情趣較為含蓄。一類以張旭、懐素等為代表的狂草,則另創(chuàng)一格。這類作品的特點是,上下牽連,左右回旋。如云霧之繚繞。隨情激蕩,回旋進退無不中節(jié)。是繼承張芝草書基礎上,對二王行草書的發(fā)展。對后世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
宋朝的書法,基本為尚意、輕法。論書以人品和書品聯(lián)系在一起。書以人貴。甚至以為沒有劍拔弩張之勢,就沒有忠肝義膽。這一時期的書法家,非常重視書法以外的文學修養(yǎng)。宋、元豐以后的書壇代表人物,以蘇、黃、米、蔡為主。蘇軾以行書見長,取法羲、獻、邕、顏、柳等。善于遺貌取神。黃庭堅崇尚意韻,筆畫放縱,縱筆夸張,筆力遒勁。米芾所學極廣,經(jīng)過長期追求,經(jīng)常比較,不斷轉換,終于由唐入晉。書法廋硬,牽連細筋入骨,筆畫力透紙背。欹側縱放,轉換多姿。
在元明時期,書法藝術既是宋代書法的繼承,同時也是書法史上的一個轉折時期。使書法發(fā)展為一種全面回歸的潮流。晉朝人的書風,在趙孟頫的出色繼承下,得到了進一步高揚。這種書風一直影響到明朝代。顯然推動了以后的書法藝術發(fā)展。由于趙孟頫師法廣博,篆、隸、章草、楷書、行書、小草各體具能。所以被明代人稱為,唐朝以后集書法之大成者。趙書基礎深博,所以書法遒麗而不俗,極具中和之美。華麗,但不乏骨力。流美,但并不甜膩。明代書法可稱為是樣式成熟時期。由于當時的書家、畫家集于一身的現(xiàn)象比以前更多。由于畫家對造型特別的敏感,所以書法中自然也就對姿態(tài)特別重視。這也是明人尚姿的重要原因。再就是書法的裝裱后,懸掛欣賞。尺幅擴大,姿態(tài)因而突出。、,以強化視覺效果。明朝書法藝術可分為兩大派系。一是吳門書派,主要有沈周,文征明,唐寅,祝枝山等。其書上溯二王。以黃庭堅書法為基礎,并習趙子昂。于清雅中有渾厚之姿。二是華亭書派,其主要以沈度、沈粲、張弼、陸深、董其昌等為主。其書法由唐人入晉。莫如忠、莫是龍的書法,均是學二王。到了明朝晚期,書法藝術則表現(xiàn)為一種浪漫主義精神。并形成一種書風。其代表人物主要是,徐渭、趙宦光,張瑞圖,黃道周、王鐸等。其書基本都是行草書。在風格上卻是各異。其書法藝術都痛快淋漓,跳擲而不失法度。均富有個性。
書法藝術到了民國時期,慢慢的失去了其實用意義,在分類中被列為了藝術學科。自清朝以來,整個書法活動中,影響較大的就是于右任,他博學約取,最后形成了自己的風格,被公認為“于體”其行草書具有簡潔爽快,氣勢恢宏的格調(diào)。一九三二年,在他的主持下,在上海成立了標準草書社,并編寫了“標準草書”。為草書的書寫標準,起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在帖學方面,就是沈尹默等。他在繼承二王書法上,取得了很好的成就。在社會上也具有一定的影響。
古代書法藝術鑒賞的美學觀念
《中和之美》、中國傳統(tǒng)的文化美學思想體系,就本質而言,是以道家思想為主體,同時也融合了儒家、法家、墨家、陰陽家等,諸派的理論學說。這種美學文化思想,以陰陽相推的道為其宇宙觀。強調(diào)“以禮導其志,以樂和其聲”。以“中和”為其美。強調(diào)人與自然,主觀與客觀,感性與理性,情感與理智,樸素的和諧統(tǒng)一。因此在書法美學中,更要求情理結合。感情的抒發(fā)要符合理性規(guī)范。適中而不過分。勢合體勻。平整安穩(wěn),使各種形式美因素達到和諧統(tǒng)一。陽剛與陰柔之美兩相兼顧。表現(xiàn)出不偏不倚的“中和”之美。在書法的創(chuàng)作中,要受理性的控制。保持心境平和,具有沖和之氣。以表現(xiàn)平和含蓄的藝術境界。在古代陽剛之美與陰柔之美的形態(tài)上,雖然有不同的側重,但是并沒有偏廢哪一方。一直是二者結合、辯證統(tǒng)一。并反對純鋼純?nèi)?,偏?zhí)一見。推崇剛柔相濟,高韻深情,堅質豪氣。缺一不可以為書。以“中和美”為最高理想。晉代人的書法,呈現(xiàn)出的平和自然,含蓄蘊藉美的境界,就是“中和美”的一個高峰。尤其是王羲之的書法,就充分體現(xiàn)了“中和美”的最高理想。后人用一個“韻”字,概括了其書法風貌。所謂“韻”既是表現(xiàn)為一種平和自然、含蓄蘊藉、剛柔相濟、骨豐肉潤的中和美境界。既非筋書,又非墨豬。各形式美因素和諧統(tǒng)一。給人以平和舒暢的審美感受。到了唐代,出現(xiàn)的“中和美”的代表人物是有孫過庭,他是第一階段美學思想的集大成者。推崇晉人書風,是“中和美”思想的代表。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四大家。他們主要是以王為宗,歐得右軍之力,虞得右軍之韻,褚得右軍之意,薛得右軍之力清。
《陽剛之美》(壯美)、陽剛之美的雛形,可以漢代為始。是中國書法美學的萌芽,是中國古代書法藝術審美意識,自覺獨立的時期。并提出了“壯美”理想。奠定了古代書法美學發(fā)展的基礎。蔡邕就是其主要代表,是中國古代書法美學的主要奠基人。陽剛之美強調(diào)書法藝術的狀物、和再現(xiàn)功能。書寫的筆畫,要若利劍長戈,若強弓硬矢。要如延頸脅翼,勢若凌云。書寫要力透紙背。其集中體現(xiàn)在骨、力、勢、的理論中。往往用現(xiàn)實中具有壯美特色的形象,來比擬書法。同時要求書法的用筆,結體要剛勁有力,氣勢磅礴,表現(xiàn)出壯美意境。使骨、力、勢、充分的發(fā)揮體現(xiàn)出來。到了魏晉時期。二王中的小王書法,就偏于陽剛之美。以南北派和帖與碑來講,北碑重壯美,以骨力勝。南派重優(yōu)美,以溫雅勝。兩者各具千秋。在唐朝,尚壯美的代表人物就是張懷瓘等。他更是一個承上啟下的代表。書法講求“骨氣”“骨力”“丈夫之氣”即如《筆陣圖》所講:“點、如高峰墜石,磕柯然實如崩也。橫,如千里陣云,隱隱然其實有形。撇、陸斷犀象。戈勾、百鈞弩發(fā)。豎、萬歲枯藤。橫彎鉤、崩浪雷奔。橫折豎勾、勁弩筋節(jié)”。
《陰柔之美》(優(yōu)美)、陽剛之美與陰柔之美,都是從中和之美中因側重的不同,形成的藝術風格。陰柔之美強調(diào)韻、味、趣。講求平淡、蕭散、恬靜的藝術意境。像女性一樣的纖麗,妍媚、柔婉的神態(tài)。還表現(xiàn)在姿媚、纖細,柔婉的形態(tài)上。追求圓熟細致,工整完滿的形式美。在用筆上注重藏、圓、曲、緩、潤。其行于簡易閑淡之中,而有深遠無窮的意味?!鞍l(fā)之于平淡,行之于簡易”以虛淡蕭散的韻味來鑒賞、評價書作。崇尚以陰柔之美者,常常用現(xiàn)實中具有優(yōu)美色彩的物象,來比擬書法的境界。宋代蘇軾說:“鐘、王之跡,蕭散簡遠,妙在筆墨之外”?!坝蓝U師骨氣深隱,體兼眾妙,精能之至,反造疏淡,如觀陶彭之詩,初若散緩不收,反復不已。乃知其奇趣”。可見,鐘繇、王羲之、智勇的書法藝術,就偏于陰柔之美。后世的趙孟頫便是陰柔之美的代表。他的藝術審美觀,可用一個“清”字來概括。他身在富貴之中,其心卻在江湖。具有一種隱逸的性格。他崇尚清幽、清妍的境界。講求清淑之氣。在書法的創(chuàng)作上,趙孟頫就把這種“清”“淡”超逸的理想,一遇書法創(chuàng)作中。他對書法的形式技巧孜孜以求,達到了十分圓熟的程度,以致被后人譏為“媚俗”。實際上他在“溫潤閑雅”“妍媚纖柔”的優(yōu)美形態(tài)中,表現(xiàn)了他的“清淑之氣”。因此,他的書法藝術,成為了古代書法“陰柔之美”的代表。對元、明、兩代書風產(chǎn)生了極大的影響和推進作用。
《狂狷之美》、是一種丑的,反和諧的美。是隨著感情,個性力量的日益強大。突破了理性規(guī)范的“中和”美原則。是人們力求充分抒發(fā)個性的情感,只要能抒情遺興,可以不拘美丑,甚至追求丑。因此出現(xiàn)了以情勝美,打破形式美規(guī)范,以不平和,不穩(wěn)定、狂怪怒張為特色的一種美。宋代的蘇、黃、米表現(xiàn)出的欹側怒張之勢,不記丑的因素,并從理論上肯定了“丑”的審美功能。以致明代的狂草派更是以丑為美。唯丑是尚。是宋代以來重主觀抒情,張揚個性的審美思潮發(fā)展到了頂峰。把狂狷之美發(fā)展到了極致。唯情是尊,不拘法度。打破了“中和”美原則。拋掉了形式美規(guī)范,力求“丑怪”?!巴摹逼涔P墨隨情感激流肆意揮灑,追求不和諧。是一種以丑為主導的浪漫主義傾向。
書法藝術鑒賞—形、神、意、法、
形、神、意、法、是古代書法美學上的幾個要點,抓住這幾個要點,去深入的理解,分析研究。有助于我們?nèi)?、系統(tǒng)的把握古代書法藝術美學,獨特的審美意思結構。
書法藝術是以抒情表現(xiàn)為基本特質的。情感的表現(xiàn),審美意思的物化,是通過線條的構造,以文字形體結構為外在形式的情感符號。這種情感符號就是“形”與“神”的統(tǒng)一。形是外在的,是可見的樣式。是具象和抽象的統(tǒng)一。而“神”是內(nèi)在的意味。古代書家常用“韻”“氣”“意”等,來表述。“形”是有筆墨處,?!吧瘛笔菬o筆墨處。這種形與神的統(tǒng)一體就是一種符號形式。也可以說“形”是形式,“神”是內(nèi)容。所以藝術作品形勢與內(nèi)容的辯證統(tǒng)一,就是形與神的辯證統(tǒng)一。相對來說,在形與神的統(tǒng)一中,“神”占主導地位,“形”是服從與神的,立形是為傳神而服務的。
書法是情感符號形式的創(chuàng)造,是有意識的、有目的的情感傳達活動。因此“意”也就起著主導作用?!耙狻敝饕冈趧?chuàng)作過程中書法家具有意識性的審美意識。有目的的表現(xiàn)某種意味。就是有所寄寓,志趣?;虮憩F(xiàn)對某種自然美的感受。他更多的體現(xiàn)在藝術構思之中。如果說形與神的關系,側重體現(xiàn)在書法藝術作品的構成方面,那么意與法的關系則主要體現(xiàn)在藝術創(chuàng)造活動之中。意與法二者相互依存,“意”對“法”又有支配作用。所謂“法”是指書法創(chuàng)作中所遵循的客觀規(guī)律。也就是形式法則,它包括文字結構規(guī)律、以及筆法、字法、墨法、章法、等等。
書法藝術的鑒賞,是一門學習書法的必修之課。不懂書法藝術的鑒賞,也就對書法藝術無從談起。又何以言書法呢?所以,研習書法就必須經(jīng)常研讀古人的法帖、作品。研讀時要善于發(fā)現(xiàn)歷代名家作品的精美之處,獨到之處。精美的書法藝術,能使人得到美的享受,能使人以浮想聯(lián)翩。書法的藝術形象,可以說與自然界都是緊密相連的。其動態(tài)、靜態(tài)之美,皆孕育其中。所以,一個真正的書法家,就必須精于書法藝術的鑒賞。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