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多地入選國家大遺址保護利用“十四五”專項規(guī)劃
一、省、自治區(qū)、直轄市(145處)
1. 北 京(3處):周口店遺址、圓明園遺址、琉璃河遺址
2. 河 北(7處):泥河灣遺址群、燕下都遺址、中山古城遺址、趙邯鄲故城(含趙王陵)、鄴城遺址、定窯遺址、元中都遺址
3. 山 西(5處):陶寺遺址、侯馬晉國遺址、曲村—天馬遺址、晉陽古城遺址、蒲津渡與蒲州故城遺址
4. 內蒙古(4處):和林格爾土城子遺址、居延遺址(含甘肅部分)、遼上京遺址(含遼陵及奉陵邑)、元上都遺址
5. 遼 寧(3處):牛河梁遺址、高句麗遺址(鳳凰山山城、五女山山城)、三燕龍城遺址
6. 吉 林(4處):高句麗遺址(洞溝古墓群、丸都山城、國內城、羅通山城、自安山城、龍?zhí)渡匠牵?、渤海遺址(渤海中京遺址、八連城遺址、磨盤村山城)、遼金捺缽遺址(城四家子城址、春捺缽遺址群)、長白山神廟遺址
7. 黑龍江(2處):渤海國上京龍泉府遺址、金上京會寧府遺址
8. 上 海(1處):青龍鎮(zhèn)遺址
9. 江 蘇(7處):鴻山墓群、闔閭城遺址、徐州漢墓群、黃泗浦遺址、南朝陵墓群、揚州城遺址、明故宮遺址
10. 浙 江(8處):上山遺址、河姆渡遺址、良渚遺址、安吉古城遺址、上林湖越窯遺址、大窯龍泉窯遺址、臨安城遺址、宋六陵
11. 安 徽(6處):凌家灘遺址、雙墩遺址、禹會村遺址、壽春城遺址、大工山-鳳凰山銅礦遺址、明中都遺址
12. 福 建(4處):萬壽巖遺址、平潭殼丘頭遺址群、城村漢城遺址、德化窯遺址
13. 江 西(5處):吳城遺址(含筑衛(wèi)城遺址)、紫金城城址與鐵河古墓群(南昌漢代?;韬钅梗?、銅嶺銅礦遺址、吉州窯遺址、御窯廠窯址(含湖田窯址、高嶺瓷土礦遺址)
14. 山 東(10處):大汶口遺址、焦家遺址、兩城鎮(zhèn)遺址(含堯王城遺址)、城子崖遺址、大辛莊遺址、東平陵故城、臨淄齊國故城、曲阜魯國故城、楊家鹽業(yè)遺址群、即墨故城及六曲山墓群(含瑯琊臺遺址)
15. 河 南(16處):仰韶村遺址、北陽平遺址、大河村遺址、平糧臺古城遺址、二里頭遺址、偃師商城遺址、鄭州商城遺址、小雙橋遺址、殷墟、鄭韓故城、漢魏洛陽故城、邙山陵墓群、隋唐洛陽城遺址、北宋東京城遺址、宋陵、清涼寺汝官窯遺址
16. 湖 北(6處):屈家?guī)X遺址、石家河遺址、盤龍城遺址、銅綠山古銅礦遺址、楚紀南故城 (含龍灣遺址)、擂鼓墩古墓群
17. 湖 南(4處):城頭山遺址、炭河里遺址、銅官窯遺址、老司城遺址
18. 廣 東(3處):石峽遺址、南越國宮署遺址、筆架山潮州窯遺址
19. 廣 西(3處):甑皮巖遺址、合浦漢墓群與漢城遺址(含草鞋村遺址、大浪古城遺址)、靖江王陵
20. 重 慶(1處):釣魚城遺址
21. 四 川(5處):成都平原史前城址、三星堆遺址、金沙遺址、羅家壩遺址、城壩遺址
22. 貴 州(2處):可樂遺址、海龍囤遺址
23. 云 南(2處):太和城遺址、石寨山古墓群
24. 西 藏(3處):古格王國遺址、芒康鹽井古鹽田、藏王墓
25. 陜 西(15處):楊官寨遺址、石峁遺址、周原遺址、豐鎬遺址、秦雍城遺址、櫟陽城遺址、秦咸陽城遺址、阿房宮遺址、秦始皇陵、漢長安城遺址、西漢帝陵(含薄太后陵)、隋大興唐長安城遺址(含大明宮遺址)、唐代帝陵(含順陵)、統(tǒng)萬城遺址、黃堡鎮(zhèn)耀州窯遺址
26. 甘 肅(3處):大地灣遺址、大堡子山遺址、鎖陽城遺址
27. 青 海(2處):喇家遺址、熱水墓群
28. 寧 夏(2處):水洞溝遺址、西夏陵
29. 新 疆(9處):吉仁臺溝口遺址、北庭故城遺址、蘇巴什佛寺遺址、交河故城、高昌故城、達勒特古城遺址、卓爾庫特古城遺址、闊納協(xié)海爾古城遺址、坎兒井地下水利工程
二、跨省、自治區(qū)、直轄市(5處)
1. 長城:第一批國家級長城重要點段
2. 大運河:路縣故城遺址、大名府故城、大運河南旺樞紐、河道總督署遺址、板閘遺址、回洛倉遺址、含嘉倉遺址、州橋遺址、滎陽故城(含古滎冶鐵遺址)、柳孜遺址等
3. 秦直道:秦直道起點遺址、秦直道延安段、秦直道慶陽段、秦直道東勝段等
4. 蜀道:子午道南段驛站、儻駱道周至段、褒斜道留壩段、金牛道廣元段等
5. 明清海防:大鵬所城、蒲壯所城、蓬萊水城、大沽口炮臺等。
濟南這些先民聚集,文化淵源頗深的龍山街道的四處國寶級的文化遺址:西河遺址、焦家遺址、城子崖遺址、東平陵故城遺址。
1、西河遺址
西河遺址位于原老濟青公路,現(xiàn)在的省道S102歷城區(qū)與章丘區(qū)交界處,也就是原來的收費站章丘區(qū)一側,因為它就在公路邊上,沒有參照物,很難找?,F(xiàn)在去看的話,可以先找到路邊的巨野河,大橋的東側路北有一塊明顯的高約1米多的石碑,在這個位置,公路上有多處攝像頭,可以作為參照物。
西河遺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7年被評為全國十大考古發(fā)現(xiàn)之一,入選“山東百年百項重要考古發(fā)現(xiàn)” 。
西河遺址位于龍山街道龍山三村西北,總面積有10余萬平方米,是山東省新石器時代遺址中保存較好、面積較大、內涵豐富的一處典型聚落遺址,從已發(fā)掘發(fā)現(xiàn)的30余座房址等可知,其主要文化遺存為后李文化時期,包含少量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以及部分漢唐時期的遺跡和遺物。其距今年代為8400年至7700年,是山東地區(qū)目前發(fā)現(xiàn)的最早的考古學文化遺存。
2,焦家遺址
焦家遺址位于龍山街道辦事處焦家村西約800米,這個遺址如果去探訪,也不好找,但最簡單的辦法是可以詢問焦家村或蘇家村當?shù)氐拇迕瘛?/p>
焦家遺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入選國家文物局《大遺址保護利用“十四五”專項規(guī)劃》“十四五”時期大遺址”名單和“山東百年百項重要考古發(fā)現(xiàn)”。
焦家遺址東西長約900米,南北寬約700米,西部一直延伸至歷城區(qū)境內其主要是大汶口文化遺存,并有龍山文化、岳石文化和商代、漢代的遺存。 經(jīng)過了兩次考古發(fā)掘,發(fā)現(xiàn)了夯土墻、壕溝、墓葬、祭祀坑等豐富的大汶口文化遺跡,并出土大量陶器、玉器、骨器等文物,其年代距今約5300—4600年。該遺址是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城址的典型代表,為以城子崖為代表的龍山文化找到了源頭。
3,城子崖遺址
城子崖遺址和西河遺址一個位于公路南側,一個位于北側,呈東南西北向相對,均位于巨野河(西河)以東。城子崖遺址位置好找,地圖導航即可,或者直接到城子崖博物館。
城子崖遺址也是濟南市第一個被列入國家遺址考古公園的,為我國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并入選全國“百年百大考古發(fā)現(xiàn)”。
城子崖遺址面積約22萬平方米,其文化遺產非常豐富,可分為周代城址、岳石文化古城、龍山文化古城上中下3層。經(jīng)過多次考古發(fā)掘,尤其是龍山文化層,出土了蛋殼陶等文物,由此發(fā)現(xiàn)的龍山文化,對于認識和研究中國的新石器時代文化起了推動作用,因而也以“龍山”命名了距今約4000年左右的黃河中下游文化遺存,是大汶河口文化的延續(xù)。
4,東平陵故城遺址
“先有平陵城,后有濟南府”,這話是毛主席來濟南考察時說過的。平陵城遺址位于龍山街道東北,也就是現(xiàn)省道S102向東過龍山街道辦事處1公里多路北,可以看到一個夯土筑的城門,上面有濟南國三字。
東平陵故城是漢代濟南國、濟南郡、平陵縣治所遺址,自公元前204年至唐元和十年(公元815年),共歷經(jīng)1019年的滄桑。遺址位于章丘市龍山街道辦事處駐地東北約0.6公里處,西南與城子崖遺址相距近2公里。城址略呈方形,邊長各約1900米,總面積約360萬平方米。城址四周可見殘存的夯土城墻,寬10-30米,高1-4米,地下保留的墻基寬約40米左右。經(jīng)考古調查,早期的城墻是采用木棍夯打,夯窩呈圓形平底,墻體內使用了大量的木骨,還有固定木骨的木樁、繩索等。1975年發(fā)現(xiàn)了4座城門遺跡,在北門處地下發(fā)現(xiàn)大片磚石鋪地,估計與原城門有關。
城內陸貌南高北低,遺址中部西側300-400米的范圍內殘留大量殘渣、礦石、木炭、耐火材料和燒土,為當時的冶鐵遺址,說明當時的手工業(yè)是非常發(fā)達的。另外,在群眾稱之為“殿基地”的城東北方向出土大面積的夯土和鋪地磚及房基,證明這一帶為東平陵宮殿區(qū)。由此斷定東平陵城是漢代政治、經(jīng)濟、手工業(yè)高度發(fā)達的重要城池。
通過多年的考古工作得知,東平陵城大約在戰(zhàn)國晚期即已存在,而且大小與漢代濟南國都城一致。城內發(fā)現(xiàn)有春秋遺物,表明春秋時期就有人生活在這里,可為史料記載的佐證。東平陵故城城址保存較好,四周城墻猶存,是山東地區(qū)保存最好的一座古代城址,1977年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5月25日被國務院公布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章丘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句民謠:“先有鵝鴨城(即城子崖平陵城),后有濟南府?!比绻褲系臍v史比做一條長河,那么,城子崖東平陵便是它的源頭。
東平陵城位于龍山文化發(fā)祥地城子崖遺址東北約兩公里,始自春秋,繁榮于兩漢,至唐元和十年,歷經(jīng)1500年的滄桑,是漢濟南國、郡的治所?,F(xiàn)四面城墻依稀可見,1997年被山東省公布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翟伯成
西漢時已設“鐵官”
“濟南”之為地名,雖始見于漢初,但東平陵城的歷史由考古資料證實,卻要略早一些。東平陵,原名平陵,春秋時屬譚國,齊桓公二年,齊師滅譚,為平陵邑,歸齊國。平陵二字最早見于西漢劉向撰寫的《說苑》。他在《貴德》卷中記載:“桓公之平陵,見家人有年老而自養(yǎng)者,公問其故?對曰:'吾有子九人,家貧無以妻之,吾使傭而未返也’。公曰'何也?’對曰:'公待所見而施惠焉,則齊國之有妻者少矣?!饼R桓公之平陵,最早應于其王二年,即公元前684年。從這年起,“齊師圍譚三年不滅”,在圍譚三年中,桓公不止一次地經(jīng)過東平陵。據(jù)《新序·雜事》云:“昔者劉桓公出游平野,見亡國故城郭氏之墟?!惫现嬖跂|平陵已有人居住,但生活很貧窮。從老人九個兒子無一娶妻可看出這一帶的落后面貌。
平陵城城址呈方形,邊長1900米,總面積360余萬平方米。1928年春,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吳金鼎先生首次進行調查,發(fā)掘城子崖遺址時又作詳細調查。1975年前后,山東省博物館等單位對城址進行了詳細的調查和重點鉆探。
城址四周可見殘存的夯土城墻,寬10米—30米,高1米—4米不等,城墻頂殘寬2米—7米,地下保留的墻基寬40米,發(fā)現(xiàn)了4座城門遺跡。城內陸貌南高北低,有自西城墻中南部至東北部和近西城墻向北的深溝兩條,應與古河道有關。地面到處可見磚、瓦和陶器殘片。遺址中部西側三四百米的范圍內殘留大量鐵渣、礦石、木炭、耐火材料和燒土,為冶鐵遺址。南面為陶窯群,是城內手工業(yè)區(qū)。東部偏北處發(fā)現(xiàn)大面積的夯土基址和鋪磚、石的路面,當?shù)厝罕姺Q之為“殿基地”,證明這一帶為東平陵宮殿區(qū)。西北部及其余部分為居民區(qū)。歷年采集的遺物有陶、鐵、銅、石器和錢幣等。
東平陵是個手工業(yè)發(fā)達的城市,因此漢高祖在此設有工官、鐵官。從東平陵和龍山鎮(zhèn)權莊所發(fā)現(xiàn)的大規(guī)模冶鐵遺址來看,平陵城的冶鐵業(yè)當在全國占重要地位。據(jù)說漢章帝曾把珍藏的三把寶劍,親自題名賜予他心愛的三名大功臣,其中之一便叫“濟南椎成劍”。章丘自古被稱為鐵匠之鄉(xiāng),漢代平陵城大規(guī)模冶鐵業(yè)的發(fā)展就是這一美譽的歷史淵源。向上追溯,大概能追溯到春秋戰(zhàn)國,甚至更早的時代。
河道遷徙致城廢
東平陵為兩漢重要城池,在各個時期的沿革都與當時的政治、軍事格局密切相關。漢初約公元前204年,漢高祖劉邦置東平陵,屬濟南郡,郡治東平陵,因于欽《齊乘》曰:“扶風有平陵,故此加東”以別之。
漢文帝十六年(前164年),文帝封其侄劉辟光為濟南王,居東平陵。辟光始在城內大興土木修造宮殿,濟南國都曾繁榮一時。景帝二年(前154年),因參與“七國之亂”被處死,濟南改國為郡,治所仍在東平陵。
元狩三年(前120年),漢武帝劉徹封齊孝王子劉就為濟南王。元鼎五年(前112年),劉就薨。漢宣帝劉詢于本始元年(前73年)七月,封廣陵歷王子劉圣為濟南王。建昭元年(前38年)正月,元帝劉爽封梁敬王子為濟南王。元延二年(前11年),漢成帝劉驁封梁荒王子劉鳳為濟南王,在位17年。
公元9年,王莽建立新朝,因其為東平陵人,便將故鄉(xiāng)東平陵改名為樂安,屬青州。歷經(jīng)16年,直至漢光武帝改回濟南國。
東平陵自春秋以至于唐,三置三廢,并將郡治西遷歷城(即現(xiàn)在的省會濟南)。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與河道遷徙有關。過去,先民擇水而居,《水經(jīng)·濟水注》稱關盧水云:“水導源馬耳山,北經(jīng)博亭西,西北流至東平陵城,與武源水合?!奔幢蔽簳r關盧水經(jīng)過東平陵,武源水也經(jīng)過東平陵。今關盧水東流入章丘繡江河,武源水又遷至譚城西,都不經(jīng)東平陵,這應是東平陵城廢棄的一個重要原因。
曾作為曹操治所
東平陵城作為兩漢時期一個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也造就了一批歷史風流人物。如劉辟光、王莽、朱云、終軍等。
隨著洛莊漢墓的進一步發(fā)掘,其墓主人成為考古之謎。但追溯歷史,可界定為齊王劉肥、呂王呂臺及諸位濟南王,在此之外可能性甚小,這些人正是當時叱咤風云的人物。
真正在漢代干出一番事業(yè)的東平陵人,要數(shù)王莽。歷史上,王莽是以皇帝身份倡導改革的,尤其是他推行的貨幣改革,對后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西漢時章丘還出了一位豪俠大將朱云,身高八尺有余,身材魁偉,在當?shù)匾杂铝χQ。朱云從青少年時期就多與那些豪杰俠義之士交往,并曾借助他們之力為自己報仇,同時也養(yǎng)成了好俠重義的性格。自40歲以后,朱云才開始有所轉變,先是向博士白子友學習《易經(jīng)》,后又從前將軍蕭望之受《論語》,皆能傳其業(yè)。朱云既以好俠重義著稱,又受到儒家思想的正統(tǒng)教育,頗為時人敬重。
公元前121年,東平陵出了一個叫終軍的青年。終軍,字子云。自幼好學,博聞強記,長于言辭,善寫文章,以志向遠大聞名于世,很受武帝賞識,派他以特使身份巡行各郡國。所到之處,興利除弊,辦事干練。后又自請出使匈奴有功,長為諫議大夫。元鼎元年(前113年),武帝欲派官員出使南越,說服南越王歸附漢朝,群臣多不敢擔此任。終軍又自請前往,對武帝發(fā)誓說:“愿受長纓,必羈南越王而致之闕下?!边@便是“弱冠請纓”成語的典故。終軍至南越后,果勸其“舉國內屬”,完成了使命。不久,南越國丞相呂嘉起兵叛亂,殺死了南越王及漢朝使者,終軍殉難,年27歲,世人稱其為“終童”。
漢靈帝中平元年(184年),一代梟雄曹操曾擔任濟南國相,其治所就在東平陵故城。曹操出任濟南國相時,正年富力強,到任伊始就大刀闊斧地整頓吏治,深受民眾歡迎,而那些貪贓枉法、巧取豪奪之徒驚恐不已,惶惶不可終日,紛紛遁逃,“竄入他郡”。于是,“政教大行,一郡清平”?!?/p>
●?平陵城就是濟南
東平陵自春秋以至于唐,三置三廢,并將郡治西遷歷城。東平陵古城興衰與自然原因、人為原因密不可分,其中自然原因是重要的一方面,但人為原因卻是誘因,甚至至關重要。其一,人口的增加,對自然環(huán)境的過度索取,使東平陵古城的周邊環(huán)境遭到破壞,水土流失,河道淤積,河流改道,其二,戰(zhàn)爭戰(zhàn)亂對平陵古城植被的破壞,進一步加劇環(huán)境惡化,加之自然環(huán)境的變化,最終導致東平陵府城的廢棄。
東平陵城的盛衰史,給了后人一個深刻的警示:它生動地告訴我們今天保護泉水,保護環(huán)境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水資源短缺使平陵城廢棄,失去了作為首府的資格;涌泉使歷下獲得發(fā)展的契機,成為郡國的首府,成為濟南的一顆璀璨耀眼的明珠??梢哉f,泉是濟南的生命之源,濟南之靈氣所在?! ?br>
其二,歷下和平陵城相隔30公里,永嘉年間平陵城干涸廢棄,歷下為什么就能水源充足呢? 其原因之一是歷下城的海拔低于平陵城。筆者和恩師秦永洲教授曾對歷下和平陵城的地形作了細致的勘察和測量,其測得的數(shù)據(jù)是:章丘平陵城海拔179英尺,平陵城城址頂上立碑處192英尺,歷下區(qū)趵突泉海拔為100英尺,大明湖海拔61英尺。通過測得的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歷下城的海拔明顯低于平陵城,而且歷下城所處的區(qū)域為盆地地形且多沼澤,故在西晉的干旱時期水資源仍然非常豐富。
具體原因有二:
一是歷下城三面環(huán)山,盆地地形,地下水匯集,斷層發(fā)育,多泉水;二是多山地形,受山地抬升,多地形雨,降水較豐富。所以,永嘉年間平陵城干涸廢棄,歷下卻可以水源充足?! ?br>
理由之二是以趵突泉為代表的歷下諸泉的地脈與泰山相連,而泰山山脈的奧陶紀石灰?guī)r,具有發(fā)育較好的喀斯特溶洞和裂隙,每年降落在山區(qū)的雨雪,除蒸發(fā)外,大都為這些溶洞裂隙吸收。由于其重力作用和巖層向北傾斜的基本構造,泰山主峰以北的地下水即緩緩向北流動。濟南北郊黃河沿岸是不透水的火成巖,形成隔水墻;南來的地下水到此受阻,由于承壓關系,地下水便穿過第三紀和第四紀沉淀物出露成泉,形成市區(qū)內的趵突泉群、黑虎泉群、珍珠泉群、五龍?zhí)度核拇笕汉蜔o數(shù)小泉。但平陵城卻不與泰山相連,因為泰山南高北低,南麓始自泰安城,北麓止于濟南市,相距約60公里,而平陵城據(jù)濟南向東北還有30多公里?! ?br>
理由之三是與河道遷徙有關。《水經(jīng)·濟水注》稱關盧水云:“水導源馬耳山,北經(jīng)博亭西,西北流至東平陵城,與武源水合?!奔幢蔽簳r關盧水經(jīng)過東平陵,武源水也經(jīng)過東平陵。又稱武源“北經(jīng)譚城東”也是與關盧合流之證。今關盧水東流入章丘繡江河,武源又遷至譚城西,都不經(jīng)東平陵,這也是東平陵城廢棄的原因之一。
那么,東平陵城從水資源豐富的城邑,竟然在幾百年時間內干旱缺水到被廢棄的程度,這種推斷若要成立,須回答以下兩個問題,才能讓人信服?! ∑湟?,既然是因干旱不雨、河水斷流、用水缺乏而導致東平陵城的廢棄,那么,為什么北魏酈道元《水經(jīng)注》的記載中,巨合水、關盧水、武原水、野泉水、聽水又源流不斷呢?
據(jù)《晉書·五行志》記載,早在三國魏明帝時期, 東平陵城就經(jīng)常出現(xiàn)連續(xù)數(shù)月不雨的大旱之年,特別是到晉初,更是連年大旱。到濟南郡治遷到歷城的永嘉年間,旱災到了十分嚴重的地步,以至大江大河都幾乎斷流?! ?br>
自魏明帝太和二年(228)至晉懷帝永嘉五年(311),83年的時間有記載旱情的年份就達20多年,其中尤以272至290年為甚,18年間旱災年份竟然達到12年,而且往往數(shù)月不雨。永嘉年間達到了河水斷流、湖泊干涸、甚至黃河、洛水、江水、漢水可以涉水而過,幾乎斷流的地步。而濟南郡治所遷出東平陵也正在這幾年?! ?br>
從西晉永嘉年間(307-313)到酈道元(466或472-527)又過去了兩個世紀,這時平陵城周圍的氣候、雨量已是時過境遷。上述諸水原來因干旱而干涸,后來又因水量充足而重新流淌。尤其是北魏孝文帝末,宣武帝初年的連年大洪水,以上諸水即便之前沒恢復流淌也要泛濫成災,所以才有《水經(jīng)注》的記載。
東平陵城的廢棄及西遷
從《水經(jīng)注》反映的情況來看,平陵城周圍城邑密集,除博亭城、譚城(俗謂布城)外,不僅有巨合故城,還另有“漢武帝以封城陽頃王子劉發(fā)為侯國”的巨合城;不僅有“漢高帝六年,封東郡尉戴野為侯國,王莽之臺治”的“臺縣故城”,還另有臺城;不僅有平陵城,還另有“東平陵縣故城”。一個濟水的小支流流域,彈丸之地,竟然有三座廢棄的故城,三座與故城同名的新建城邑。它說明兩個問題:其一,濟南郡治西遷至歷城后,仍設在當?shù)氐臇|平陵縣也不在原來的舊城,東平陵城完全廢棄。其二,與東平陵城同時廢棄的,還有巨合故城、臺縣故城。舊城因種種原因廢棄了,情況改變后,又在臨近重新建起了三座新城?! ?br>
當年東平陵故城規(guī)模宏大、壯觀,至宋元時城墻保存得還相當完好。從現(xiàn)在殘存的遺跡來看,城為方形,南北東西各長1900米,城門四座,西城墻大部分還在,皆為夯土板筑,高5米左右,厚28米,上可容車。城址北部為宮殿廢墟,尚存房基及大片磚鋪地。南部為冶鐵遺址,發(fā)現(xiàn)有耐火材料、鐵礦石、鐵渣、燒紅土、炭灰等。一千多年前,這里曾經(jīng)是人煙輻輳,商賈云集的繁華都市。如今卻變成了一片廢墟,廢棄的城基上荊棘叢生,荒草蕪雜。究竟是什么原因使這座昔日繁華都市成為今日荒涼的原野?從中外歷史上看,城市的廢棄原因一般無外乎沙漠淹沒、火山爆發(fā)、兵火戰(zhàn)亂等幾類,但是從現(xiàn)存的東平陵古城遺跡看,以上幾種都不符合。另外只有一種解釋,就是因水源干涸而造成。
東平陵城的廢棄及西遷
從《水經(jīng)注》反映的情況來看,平陵城周圍城邑密集,除博亭城、譚城(俗謂布城)外,不僅有巨合故城,還另有“漢武帝以封城陽頃王子劉發(fā)為侯國”的巨合城;不僅有“漢高帝六年,封東郡尉戴野為侯國,王莽之臺治”的“臺縣故城”,還另有臺城;不僅有平陵城,還另有“東平陵縣故城”。一個濟水的小支流流域,彈丸之地,竟然有三座廢棄的故城,三座與故城同名的新建城邑。它說明兩個問題:其一,濟南郡治西遷至歷城后,仍設在當?shù)氐臇|平陵縣也不在原來的舊城,東平陵城完全廢棄。其二,與東平陵城同時廢棄的,還有巨合故城、臺縣故城。舊城因種種原因廢棄了,情況改變后,又在臨近重新建起了三座新城?! ?br>
當年東平陵故城規(guī)模宏大、壯觀,至宋元時城墻保存得還相當完好。從現(xiàn)在殘存的遺跡來看,城為方形,南北東西各長1900米,城門四座,西城墻大部分還在,皆為夯土板筑,高5米左右,厚28米,上可容車。城址北部為宮殿廢墟,尚存房基及大片磚鋪地。南部為冶鐵遺址,發(fā)現(xiàn)有耐火材料、鐵礦石、鐵渣、燒紅土、炭灰等。一千多年前,這里曾經(jīng)是人煙輻輳,商賈云集的繁華都市。如今卻變成了一片廢墟,廢棄的城基上荊棘叢生,荒草蕪雜。究竟是什么原因使這座昔日繁華都市成為今日荒涼的原野?從中外歷史上看,城市的廢棄原因一般無外乎沙漠淹沒、火山爆發(fā)、兵火戰(zhàn)亂等幾類,但是從現(xiàn)存的東平陵古城遺跡看,以上幾種都不符合。另外只有一種解釋,就是因水源干涸而造成。
據(jù)史料推斷,東平陵城在先秦時期就是齊國的冶鐵中心,其城市規(guī)模、手工業(yè)經(jīng)濟已經(jīng)非常發(fā)達。到西漢,作為濟南郡首府的東平陵應該是濟南郡或濟南國中首屈一指的大城市,其經(jīng)濟、政治水平在整個郡國內都是遙遙領先的?!稘h書·地理志》載:“濟南郡,戶十四萬零七百六十一,口六十四萬二千八百八十四,縣十四?!币簿褪钦f,東平陵是14萬多戶,64萬多人口的首府?! ?br>
古代建城除交通便利外,一般選擇氣候、地形、土壤與水資源等自然條件優(yōu)越之處,而氣候、地形、土壤在相近的同一地區(qū)不會相差太大,因此首先考慮的是水源問題?! ?br>
據(jù)《水經(jīng)注·濟水二》卷八載,當時東平陵城的北面是濟水,流經(jīng)東平陵城的有巨(聚)合水、關盧水、武原水三條支流?! ∮伞端?jīng)注》得知,巨合水發(fā)源于雞山西北,向北流經(jīng)巨合故城,又向北與“導源(于)馬耳山”的關盧水匯合,轉向西北流至平陵城,再與“出譚城南平澤中”的武原水匯合,由東平陵縣故城的城西流過,又融匯了野泉水、聽水,共同匯入濟水??梢?,在北魏以前,譚城與平陵城之間河渠縱橫,水源充足,但又不是沼澤區(qū),正符合一個手工業(yè)發(fā)達、人口眾多、用水量大的政治、經(jīng)濟中心城市的需要。
史冊上最早出現(xiàn)的濟南名稱為“濼”,西漢時因地處古濟水之南而被命名為濟南。從西漢到西晉,濟南郡(國)的治所一直在東平陵城。西晉永嘉年間(307-312),由東平陵城遷到歷城。東平陵城溯源
東平陵城在濟南東郊約30公里處,在章丘市龍山鎮(zhèn)的城子崖龍山文化遺址和洛莊漢王陵附近,是兩漢和三國西晉時的著名城市,曾作為濟南國的都城和濟南郡的治所,是當時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 h代因京師有一平陵縣,是西漢昭帝劉弗陵的皇陵,故在濟南郡(國)設東平陵縣,兩漢時,濟南時郡時國,均以東平陵為治所。
平陵城,準確地說,應該是東平陵城,這主要是區(qū)別于陜西扶風平陵城。所以,歷史上一直稱其為東平陵。東平陵故址就位于章丘市龍山辦事處。近日,記者走進這座有著諸多謎團的平陵古城?!?br>
平陵古城遺址在城子崖遺址的東北方向。現(xiàn)在的古城遺址上,除了四周城墻外,沒有別的地上建筑物?,F(xiàn)存的城墻最高處有5米多,最寬處將近43米。都是用土夯實而成?! ∫蝗λ拿娉菈?,每面城墻長約2000米,整座城市呈正方形,約有400萬平方米。站在城墻上舉目四望,平陵古城內全是莊稼,沒有住戶。隨行的章丘市博物館原館長寧蔭堂稱,平陵城建城大約在春秋時期,興于兩漢,最后毀于唐代,前后共存在了1500多年。自唐代毀城到現(xiàn)在1000多年的歷史中,這一遺址上再也沒有出現(xiàn)過居民區(qū),甚至連一個村莊都沒有出現(xiàn)過,平陵古城甚至成了一座死城。可以說,平陵城就這樣荒廢了1000多年?! ?br>
曾經(jīng)存在了1500多年,到底平陵城是如何出現(xiàn)的?又是如何徹底消失的呢? 據(jù)史料記載,平陵城最早出現(xiàn)應該在春秋。持這一觀點的人,是依據(jù)西漢劉向的《說苑·貴德》里的記載:齊桓公到平陵,見一家庭有老人且和兒子住在一起。桓公問原因,老人回答,我有9個兒子,家里貧窮,娶不上媳婦,只好都養(yǎng)著。齊桓公于是從齊國找來五人,給老人的兒子做妻子。管仲得知后說,公施的恩惠太大了?;腹珕?,此話怎講?管仲回答,公今后,如果再見到這樣的人家,再為他們找媳婦,那么今后,齊國娶不上媳婦的人也會很多,這可不是個小問題?! ?jù)此,有關專家認為,平陵城的出現(xiàn)應該在春秋,但是,這座城是如何形成的呢?目前,這還是個待解之謎?! ?br>
漢初約公元前204年,漢高祖劉邦置濟南郡,郡治東平陵。這正是歷史上“濟南”這一名稱的首次出現(xiàn)。東平陵位于齊國故都臨淄以西,正是連接齊地與中原的要塞。因此,東平陵一直是漢王朝比較重視的地方。在公元前201年,漢高祖劉邦將他的長子劉肥為齊王,將濟南郡劃入治下,可見漢高祖對這一要塞的重視。隨后,漢室王朝又將濟南郡從齊割出,單獨成為呂國,封呂太后的侄子為呂國王,治所依舊在東平陵。此后,劉辟光、劉就、劉圣等王公貴族先后被封為濟南王。直至公元9年,王莽建新,因王莽就是東平陵人,于是,他便將東平陵改名為樂安,屬青州,歷時16年,至東漢光武帝時改回濟南國。至唐貞觀十七年(公元643年),當時的齊王李祐造反,因為李祐是太宗李世民的兒子,周邊諸官都有所畏懼,唯有平陵人李君球與其兄、子等人,堅守平陵城,頑強抵抗李祐叛軍,雙方在平陵城內外展開了激戰(zhàn),戰(zhàn)爭持續(xù)一個多月,直到唐朝大軍趕來增援,才將李祐叛軍戰(zhàn)敗,平息了反叛。為此,李君球立了大功,唐太宗為表彰李君球以及頑強抵抗的平陵人,改平陵縣為全節(jié)縣。100多年以后,也就是在在公元815年,平陵城被并入了歷城縣。至此,東平陵結束了1500年的滄桑歷史,平陵城也徹底從地面上消失,進入了塵封的歷史。相應地,濟南也隨之西遷,來到了如今的這片熱土之上,開始抒寫新的歷史篇章。 但是,平陵城的消失也留下了另外的一個謎:唐太宗為表彰李君球以及頑強抵抗的平陵人,改平陵縣為全節(jié)縣。按說,這應該是平陵城發(fā)展迎來的一個新的歷史階段,為什么在100多年之后,這座城市就迅速而且徹底地凋零了呢?以至于到現(xiàn)在,平陵城消失1000多年間,在整個平陵城的遺址上一直沒有居民區(qū)的出現(xiàn),這又是為什呢?
文物有發(fā)現(xiàn) 輝煌平陵城 對于平陵古城的考古,一直沒有大規(guī)模地進行,即使如此,零零散散地發(fā)現(xiàn)的一些文物已經(jīng)證明,平陵城曾有著輝煌的歷史。 1975年,在平陵城遺址上,一場農田水利建設正在進行,突然,有人發(fā)現(xiàn)了一些“古董”。這些“古董”包括銅器、鐵器、陶器以及一些石器。挖出“古董”的消息,通過逐級匯報,傳到了省考古部門。而在此之前的1928年,我國第一代考古學家吳金鼎就曾先后兩次對平陵城進行了調查,基本認定這是一座古城遺址。1975年的這次意外發(fā)現(xiàn),立刻引起了考古部門的重視,很快,一個由山東省和章丘縣有關考古人員組成的考古專家團進駐了平陵城遺址,對水利建設意外發(fā)現(xiàn)的文物進行了分類整理?! ?br>
這次文物整理,讓考古專家們認識到了當年平陵城的輝煌文明?! ?br>
這次意外發(fā)現(xiàn)的銅器是一件銅鑒,有面盆大小。最為可貴的是,這銅鑒上刻有這樣的銘文:“延平元年 劉”。根據(jù)歷史記載,延平是東漢劉隆皇帝的年號,而劉隆皇帝是中國歷史上,即位時年齡最小,在位時間最短的皇帝,即位時出生才100天,死時還不滿周歲。因此,在中國考古史上,發(fā)現(xiàn)延平年間的文物,在當時這銅鑒還是第一份,有相當?shù)膬r值?! ?br>
鐵器有400多件,有鋤、锨、鏟、鋸、錛、斧等生產用具以及刀、劍、錘、戈等兵器,種類之全,史無前列。而且,考古專家還在附近發(fā)現(xiàn)了一處規(guī)模較大的冶鐵遺址。這些鐵器以及冶鐵遺址的發(fā)現(xiàn),證明了當時平陵城的冶鐵業(yè)在全國占有重要的位置。章丘自古被稱為鐵匠之鄉(xiāng),漢代平陵城大規(guī)模的冶鐵的發(fā)展,就是這一美譽的歷史淵源。
僅僅是一次意外發(fā)現(xiàn),就讓考古專家們慨嘆不已,事實上在平陵城遺址的地下,到底還埋藏著多少寶貝?在正式開挖之前,誰也說不清楚。
東平陵城——兩千年前的濟南國都
在章丘龍山鎮(zhèn)閻家村北,一座規(guī)模龐大的古代城池遺址讓每個經(jīng)過這里的人都感到震驚。然而,很多人可能還不知道,這座始建于戰(zhàn)國時期的城池,就是漢代濟南國的都城,也是濟南這座歷史古城的“根”,它的名字叫東平陵城。 考古部門對這座故城進行發(fā)掘,對它的考古調查,至今已持續(xù)了80余年。最早對東平陵故城遺址進行考古調查的,是中國第一代考古學家吳金鼎先生。1928年,他先后兩次對東平陵城進行了考古調查,并寫成了《平陵訪古記》,發(fā)表在《國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上。隨后,考古專家董作賓與吳金鼎先生在城子崖遺址發(fā)掘,其間又多次對該城址進行詳細的勘察。 在此后長達80余年中,考古工作人員對東平陵城址的考古調查和考證幾乎沒有間斷,采集、征集到一大批陶器、鐵器、銅器、錢幣、石器以及磚、瓦、瓦當、空心磚、花紋鋪地磚等建筑材料和構件,其中鐵器就有近400件 這里曾是漢代濟南國都城 現(xiàn)在我們到東平陵城,能看到城內是大面積的農田。此外,幾條南北、東西走向的生產路和幾間機井房,都基本維持著歷史原貌。 考古證明,東平陵城遺址就是漢代濟南國都城,又是漢代濟南郡、東平陵縣治所。城址戰(zhàn)國時開始建設,兩漢時期進入繁榮期,之后一直沿用到唐代。 據(jù)了解,研究東平陵城具有特殊意義,它既是國內罕見的一座戰(zhàn)國故城,規(guī)模大、保存較好,又是濟南市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的“根”。但就是這么一座故城,文獻記載卻很少,以至于人們對該城當時的性質搞不清。 城內曾存在錢幣鑄造基地 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專業(yè)人士介紹,東平陵城內發(fā)現(xiàn)的宮殿(或官署建筑)遺址令人充滿好奇。其留下夯土基址東西長約50米,南北寬30米,周圍發(fā)現(xiàn)鋪地地磚,瓦片、瓦當、錢紋空心磚堆積不少。 此外城內還發(fā)現(xiàn)了西漢中晚期的冶鐵工場,如熔鐵爐、殘房基、藏鐵坑、石灰坑等,還有稍晚的烘范窯、儲泥池、水井及含多件“大四”鐵器鑄范的灰坑等。 東平陵城以前曾發(fā)現(xiàn)“大山二”鐵錘鑄范。據(jù)介紹,“大山”即“泰山”,“大山二”就是泰山郡第二號冶鐵作坊。那么,“大四”應當是泰山郡第四號冶鐵作坊??脊湃藛T表示,這一發(fā)現(xiàn)為研究漢代鐵器生產和流通,提供了新的資料。同時發(fā)現(xiàn)的大量鑄造陶器范具,則說明東平陵城內曾存在陶器手工業(yè)作坊和古代錢幣鑄造基地。 考古部門有意再次發(fā)掘 唐代時,東平陵城歷史戛然而止。此后1000多年中,這一遺址上再未出現(xiàn)過居民區(qū),甚至連一個村莊都沒有出現(xiàn)過,成了一座“死城”。正因為如此,這里成了今天的考古工作者非常難得的“考古圣地”。 目前,考古隊對東平陵城的普探工作才完成1/3,不久后,省考古部門有意再次對其發(fā)起大規(guī)模發(fā)掘。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長王守功認為,發(fā)掘東平陵城意義重大,以往國內考古界對中央都城的考古發(fā)掘較多,對地方城市重視不夠。東平陵故城考古將推動地方城市史研究。 東平陵城是全國保存最好的古城址之一。盡管之前的東平陵故城遺址考古發(fā)掘未能更深入,但已經(jīng)有若干重要收獲。可以相信,伴隨考古發(fā)掘工作的推進,一定會有更大的發(fā)現(xiàn),對研究濟南乃至山東的歷史都將起到重要作用。
尋訪古城遺址———城墻
東平陵城呈正方形,邊長約2000米,四周墻垣猶存。城內面積約400萬平方米。繞城址一周以西城墻保存最好;南城墻西段部分被閻家村所壓;東墻和北墻各有若干缺口。現(xiàn)存的城墻寬約24米,墻基寬約40米,殘存高度5—7米,巍峨壯觀。而城墻頂?shù)膬葌鹊陀谕鈧瘸菈?,內側城墻能跑“五馬三車”,在冷兵器時代,這無疑大大加強了城內的戰(zhàn)斗力。 沿著城墻外側前行,時時能看到城墻上密布的一個個洞眼,這是古時拓寬城墻時穿棍的痕跡,“東平陵城城墻經(jīng)過多次拓寬,拓寬時往往將城墻外側齊平,然后打入木棍,以連接新加寬的部分,這樣就使得老城墻與新加寬的城墻更牢固地合為一體?!?從迄今為止的考古發(fā)掘成果來看,整個東平陵城的功能布局非常清晰,“遺址的正中偏北是宮殿區(qū);東南部是手工業(yè)區(qū);西南部是冶鐵區(qū);西北角是居民區(qū);東北角地勢最低,是排水走道,形成洼地。如今東北角還有南洼、東洼、北洼三個村子?!?東平陵城之輝煌從如今周邊的一些村莊名字就能看出來,“東平陵城北城墻外的村子叫大城后村,西邊叫西城后村,南邊叫城南小村,東南角叫城角頭村,這些村莊的名字都是根據(jù)東平陵城的方位命名的。” 城內陸勢平坦,是大片農田,沒有一個現(xiàn)代村落,這使得城內遺存得以最大限度保存,也使東平陵城成為山東省保存最好的古代城址、全國保存最好的古代城址之一。1977年,東平陵城就被公布為省級保護單位,2006年被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老濟南城”———東平陵城的歷史沿革
根據(jù)文獻記載,“平陵”之為地名,始見《說苑·貴德》:“桓公之平陵,見家人有年老自養(yǎng)者,公問其故,對曰:'吾有子九人,家貧無以妻之,吾使傭而未返也’。桓公取外御者五別人老婆之。管仲入見曰:'公之施惠,不亦小矣?’公曰:'何也?’對曰:'公待所見而施惠焉,則齊國之有妻者少矣?’公曰:'若何?’管仲曰:'令國,丈夫二十而室,女子十五而嫁。’” 這里的“平陵”,指的是春秋時期的“平陵邑”,而不是漢代的東平陵城。 上世紀90年代初,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城子崖遺址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考古勘探和試掘工作,發(fā)現(xiàn)龍山文化、岳石文化的城墻建筑,在上層則為東周時期的城墻,主要屬春秋時期,而基本沒有戰(zhàn)國中晚期的遺跡、遺物,更沒有發(fā)現(xiàn)漢代之后的文化遺存。因此,城子崖春秋時期的城墻建筑就是平陵邑,也就是老平陵城的建筑,桓公所之“平陵”指的就是這里。由于龍山鎮(zhèn)一帶為齊國西大門,具有重要的戰(zhàn)略地位,因此至戰(zhàn)國時期,這個面積僅20萬平方米的小小平陵邑已不適合于當時政治、經(jīng)濟發(fā)展的需要,齊國于是在城子崖遺址東側另筑新城,所以叫東平陵城。 雖然學術界對“東平陵城”的名稱由來還有爭論,這種說法最為恰當。而考古發(fā)掘也已證實,東平陵城始建于戰(zhàn)國時期,在時代上正好與城子崖遺址相連接。 東平陵城在戰(zhàn)國時期是屬于齊國的。秦亡漢興,實行郡、國并行制度。西漢初年,設濟南郡,始有濟南之名。 漢文帝十六年(公元前164年),皇帝接受賈誼“眾建諸侯而少其力”的主張,分齊為六國,封齊悼惠王劉肥之子劉辟光為濟南王,并大興土木,修筑宮室城墻。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因辟光參與吳楚七國之亂,兵敗自殺,因而廢濟南國為濟南郡。 王莽代漢,托古改制,將其故鄉(xiāng)東平陵更名為樂安;東漢初年,光武帝又恢復濟南國,封其子劉康為濟南王,自永興元年(153年)歷五世至劉廣,因無子國除,改東平陵。靈帝熹平三年(174年),又封河間安王劉利之子劉康為濟南王,傳至三世,直到曹丕代漢,國除。西晉初年,郡治西遷歷城,到唐元和十年(815年),東平陵城所在地并入歷城縣。至此,東平陵經(jīng)歷三置三廢,終于完成了歷史使命。
關于東平陵城為何會東遷歷城,和水有關?!坝捎诘刭|原因,東平陵城旱情嚴重,這么大一個城沒水不行,所以只好遷往歷城,可以說,這個遷移目標很明確,就是奔著泉水去的?!?br>
★濟萊高鐵為梁王古城“讓路” 2020年08月13日 10:00:11 |
修改方案:讓橋墩跨過古城墻
濟萊高鐵項目在建設伊始,就十分重視文物考古工作,委托了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對全線進行了考古踏勘,最終確定發(fā)掘3處遺址,其中梁王遺址面積最大,出土重要文物的可能性也最大,但這個地方偏偏又是濟萊高鐵的全線控制線工程濟南東特大橋的核心區(qū)域,“梁王遺址發(fā)掘位置與濟南東特大橋35-45號墩位置沖突,其中44號、45號墩為跨王舍人規(guī)劃路連續(xù)梁邊墩和主墩,工期壓力很大,也是原定最早開工的工點之一。
省文物局如期組織專家對梁王遺址考古發(fā)掘項目進行驗收,專家肯定了本次發(fā)掘的價值,建議對濟萊高鐵占壓古城墻區(qū)域進行方案調整,盡量讓橋墩跨過城墻。
已經(jīng)組織設計單位、監(jiān)理單位、施工單位加快進行方案調整,通過調整36號墩到40號墩,約110米左右的橋跨,將占壓古城墻的38號墩與39號墩之間的跨度由24米調整為32米,增加了簡支梁投入,保證了橋墩承臺距離古城墻遺址最近距離2.64米,既保護了古城墻遺址,又保障了現(xiàn)場施工需求?!?br>
回填保護,古城待進一步發(fā)掘
梁王遺址位于鮑山街道辦事處梁王莊三村東北,西距濟南東站約兩公里。梁王遺址考古隊隊長董文斌介紹了考古人員發(fā)現(xiàn)的戰(zhàn)國古城遺址情況:城墻的西墻遺址保存完整,長220米,最寬處13米,北墻殘存約90米,最寬處11米,南墻只留有往西的一個拐角,東墻則基本沒有遺存。但圍繞城墻的寬30—40米的壕溝遺址留存完整,“如果把壕溝包括在內,這個戰(zhàn)國古城的面積約為14萬平方米,城內面積約為7萬平方米,是迄今濟南城區(qū)發(fā)現(xiàn)的最早的古城”。
梁王古城了解一下:
濟南地區(qū)最早的古城,從章丘焦家遺址到城子崖遺址、東平陵城序列完整,但濟南城區(qū)最早的城址卻一直沒有發(fā)現(xiàn)。而此次在梁王遺址發(fā)現(xiàn)的戰(zhàn)國時期古城遺址,是迄今濟南城區(qū)發(fā)現(xiàn)的年代最早的古城。
從考古勘探和發(fā)掘情況看,應該是戰(zhàn)國時期齊國的一個用于軍事防御的邊邑。從地理位置看,梁王遺址北臨濟水,南接南部山區(qū),距離黃河和鮑山大約都是4公里,是當時的一個軍事要道。春秋時期著名的齊晉鞌之戰(zhàn)就發(fā)生在距此不遠的華不注。文獻記載,春秋時期,齊桓公為了加強濟水沿岸的軍事力量,將他的四位重臣分封到這一帶,其中管仲被封在谷邑,也就是現(xiàn)在平陰縣東阿鎮(zhèn);鮑叔牙被分封在鮑邑,也就是現(xiàn)在的鮑山附近;寧戚被封在寧邑,也就是現(xiàn)在的章丘刁鎮(zhèn);高傒則被分封在盧邑,也就是現(xiàn)在的長清歸德盧城洼。但因為文獻記載的鮑邑是春秋時期,戰(zhàn)國時期此地又叫歷下邑,因此現(xiàn)在發(fā)現(xiàn)的戰(zhàn)國古城究竟是歷下邑還是鮑邑尚無法確定。
據(jù)了解,梁王遺址的戰(zhàn)國古城遺址將濟南市區(qū)古城的歷史提前了大約1700年。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