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味藥方劑匯總甘草干姜湯《傷寒論》組成:...
兩味藥方劑匯總
甘草干姜湯《傷寒論》
組成:甘草 干姜
功效:振奮脾陽
桂枝甘草湯《傷寒論》
組成:桂枝 甘草
功效:溫通心陽
芍藥甘草湯《傷寒論》
組成:白芍、甘草
功效:養(yǎng)血斂陰 和中緩急
桔梗湯《傷寒論》
組成:桔梗 甘草
功效:止咳祛痰
甘草麻黃湯《金匱要略》
組成:甘草、麻黃
功效:發(fā)汗宣肺 散水和中
大黃甘草湯《金匱要略》
組成:大黃、甘草
功效:蕩熱和胃
干姜附子湯《傷寒論》
組成:附子 干姜
功效:急救回陽
梔子干姜湯《傷寒論》
組成:梔子 干姜
功效:清上焦 溫中焦
半夏干姜散《金匱要略》
組成:半夏 干姜
功效:溫中助陽 降逆止嘔
梔子豉湯《傷寒論》
組成:梔子 香豉
功效:清熱散結(jié)
赤石脂禹余糧湯《傷寒論》
組成:赤石脂、禹余糧
功效:澀腸固脫止痢
澤瀉湯《金匱要略》
組成:澤瀉、白術(shù)
功效:利水祛飲,健脾和中
枳術(shù)湯《金匱要略》
組成:枳實(shí)、白術(shù)
功效:健脾利水,行氣散結(jié)
蒲灰散《金匱要略》
組成:蒲黃、滑石
功效:化瘀利竅泄熱
硝石礬石散《金匱要略》
組成:硝石、礬石
功效:消瘀化濕
主治:熱淋 主治:女勞疸
半夏麻黃丸《金匱要略》
組成:半夏、麻黃
功效:通陽滌飲,降逆定悸
生姜半夏湯《金匱要略》
組成:半夏、生姜汁
功效:宣散寒飲,舒展氣
小半夏湯《金匱要略》
組成:半夏、生姜
機(jī) 功效:化痰散飲,和胃降逆
百合地黃湯《金匱要略》組成:百合、生地黃功效:潤肺滋腎,清熱涼血
百合雞子湯《金匱要略》組成:百合、雞子黃功效:養(yǎng)陰清熱,安中和胃
百合知母湯《金匱要略》
組成:百合、知母
功效:補(bǔ)虛清熱,養(yǎng)陰潤燥
橘皮湯《金匱要略》組成:橘皮、生姜功效:通陽和胃,理氣散寒
紫參湯《金匱要略》
組成:紫參、甘草
功效:清熱祛濕,安中止利
葵子茯苓散 《金匱要略》
組成:冬葵子 茯苓
功效:利水通竅 滲濕通陽
主治:妊娠水腫
紅藍(lán)花酒《金匱要略》
組成:紅花、酒
功效:活血行瘀,利氣止痛
百合滑石散《金匱要略》
組成:百合 滑石
功效:滋陰潤肺,兼以清熱
瓜蔞牡蠣湯《金匱要略》
組成:瓜蔞根、牡蠣
功效:清熱生津止渴
赤豆當(dāng)歸散《金匱要略》
組成:赤小豆、當(dāng)歸
功效:排膿除濕
葶藶大棗瀉肺湯《金匱要略》
組成:葶藶、大棗
功效:開瀉肺氣,行水祛飲
薏苡附子散《金匱要略》
組成:薏苡仁、附子
功效:溫經(jīng)散寒,除濕止痛
枳實(shí)芍藥散《金匱要略》
組成:枳實(shí)、芍藥
功效:行氣和血,緩急止痛
主治:氣血郁滯證
頭風(fēng)摩散《金匱要略》 外用方
組成:大附子、鹽
功效:溫經(jīng)散寒,祛風(fēng)止痛
礬石丸《金匱要略》 外用藥
組成:礬石、杏仁
功效:除濕熱,止帶下
左金丸 《丹溪心法》
組成:黃連、吳茱萸
功效:清瀉肝火,降逆止嘔
主治:肝火犯胃證
六一散《黃帝素問宣明論方》
組成:滑石、甘草
功效:清暑利濕
主治:暑濕證
參附湯《正體類要》
組成:人參、附子
功效:回陽救逆、益氣
主治:陽氣暴脫證
當(dāng)歸補(bǔ)血湯 《內(nèi)外傷辨惑論》
組成:黃芪、當(dāng)歸
功效:補(bǔ)氣生血
主治:血虛陽浮發(fā)熱
失笑散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組成:蒲黃、五靈脂
功效:活血祛瘀,散結(jié)止痛
主治:瘀血停滯證
二妙散 《丹溪心法》
組成:黃柏、蒼術(shù)
功效:清熱燥濕
主治:濕熱下注證
二至丸 《中國藥典》
組成: 女貞子 墨旱蓮
功效:補(bǔ)益肝腎,滋陰止血
主治:眩暈耳鳴 咽干鼻燥 腰膝酸痛,月經(jīng)量多
走馬湯 《外臺(tái)秘要》
組成:杏仁 巴豆
功效:瀉寒散結(jié)通腑
本站僅提供存儲(chǔ)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diǎn)擊舉報(bà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