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丨黃瀚倫
出了北鐮倉,小津安二郎電影里的一幕幕映現(xiàn)在眼前,站外是圓覺寺,小津著名的“無”字墓碑在山腰墓園。山頂是國寶大洪鐘和茶寮,想到一個小時以前還是新宿的繁華喧囂,久居鬧市,憧憬山野孤僧,用漢語道一句“抹茶”
,苦茶和甜點。茶杯里該是宋徽宗最愛的浮沫,榮西禪師把臨濟宗和茶種帶回日本,《吃茶養(yǎng)生記》和宋代的點茶法流傳至今。
錢鍾書說“沒有讀過外國詩的讀者是讀不懂中國詩的。”文化史的研究往往如此,頗有些進出看廬山的趣味,“沒有讀過外國書的讀者是品不出中國茶的”。山寺出身的陸羽著《茶經(jīng)》,啟發(fā)百余年后榮西禪師《吃茶養(yǎng)生記》;岡倉天心苦于日本文化不容于歐美,《茶之書》名世,激發(fā)留日學生、后來的農(nóng)業(yè)部副部長、“當代茶圣”吳覺農(nóng)先生在復旦大學創(chuàng)辦了中國第一個茶學系,在武夷山麓建立了第一個茶葉研究所。今年由中國工人出版社組織翻譯出版的加拿大學者貝劍銘新作《茶在中國:一部宗教與文化史》,正如一顆石子,在當下同質(zhì)云集的茶書里點出一圈漣漪。
《茶在中國:一部宗教與文化史》,(加) 貝劍銘(James A.Benn) 著,朱慧穎 譯,中國工人出版社2019年12月版。
“飲茶”,具有“領(lǐng)圣餐”一般的宗教意義
貝劍銘認為“飲茶”具有與“領(lǐng)圣餐”一般的宗教意義。陸羽在《茶經(jīng)》里說,大眾飲茶法是“斯溝渠間棄水爾”,岡倉天心更在《茶之書》中認為“對晚近的中國人來說,喝茶不過是喝個味道”,貝劍銘則恰恰是要在廣闊的“溝渠水”里,探索飲茶“習俗”的宗教與文化價值,由此來認識中國的宗教思想與實踐。透過茶的視角,逐漸僵化的刻板印象下是“劇烈地、大規(guī)模地,且常常迅速變化的中國。”
與各類飲品的競爭,貫穿茶葉生產(chǎn)工藝和茶文化發(fā)展始終。早期被制成伴姜、桂服用的茶湯,指稱上則以荼、槚等混用,同時代是魏晉名士鐘愛的諸如“寒食散”之類的礦物湯飲。貝劍銘認為,茶的專業(yè)化、“茶”字的誕生和茶文化的建構(gòu),俱始自唐朝,尤其以陸羽《茶經(jīng)》為代表。盡管唐玄宗《開元文字音義》已經(jīng)明確“茶”字,但“茶”、“荼”混用仍廣泛存在,陸羽第一個正式全文使用“茶”字指稱茶葉制品,引用此前文獻也一律以“茶”代“荼”。
唐朝的開明開放,帶來儒釋道的發(fā)展融合,而信徒保持入定的精神狀態(tài),防止癡定,需要提神飲品。茶在唐一代,實現(xiàn)了與酒平等的地位,貝劍銘認為這與佛、道青睞密不可分。吳覺農(nóng)先生則從唯物史觀的角度,考證唐朝社會發(fā)展穩(wěn)定,人口從隋末300萬戶激增至850萬戶,釀酒過于消耗糧食,遂有長安禁酒和唐中后期茶葉地位的提升。作者的宗教研究背景深厚,行文其間,宗教特別是佛教不僅僅是茶葉研究的關(guān)鍵面向,也是重要的論據(jù)來源,論證南方之茶與北方之酒、酪的此消彼長。論酒,則援引了佛教文獻《洛陽迦藍記》和梁武帝的《斷酒肉文》。
陸羽煮茶。
一千年前,中國茶已被佛、道青睞
在此之前,1906年岡倉天心的《茶之書》作為最早向西方引介日本茶道的英文著作,把喝茶奉茶的習慣上溯自老子和關(guān)尹。一千年前的中國大地上,茶分別被佛、道青睞,在地位提升的同時,早已完成了史前史的形象建構(gòu):神農(nóng)與茶。貝劍銘就此提出“茶承載著如此莊嚴的神話出現(xiàn),這一點告訴我們:為茶提供這樣一個非同凡響的背景故事,反映了人們認為茶在當時的意義多么重大?!?/p>
同在美國的漢學家萬志英在2018年出版的《左道:中國宗教文化中的神與魔》也提出,中國的宗教文化并不是對社會秩序和基本價值觀的簡單反映,“普通民眾試圖理解、掌控自己的命運,而中國通俗宗教中的神靈世界觀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這種努力的產(chǎn)物?!?/p>
直到明清兩代,茶葉商業(yè)走向繁榮,至晚清開放海禁,中國茶葉一度占世界茶葉貿(mào)易七成以上。但是,這樣一種高度商品化的植物飲品,其上負載的是更為高度理想化的“非物質(zhì)的精神生活的重要符號”。正如從新宿脫身奔向鐮倉,承擔精英消費者世外寄托的茶,其文化形象是“煮茶的淳樸山僧”。
《茶在中國》一書中專列兩章,寫了兩人兩書:出身佛寺的茶圣陸羽與第一本茶書《茶經(jīng)》,日本茶圣榮西與日本的第一本茶書《吃茶養(yǎng)生記》。《吃茶養(yǎng)生記》以五臟與五味配屬開篇,中國研究者大多聯(lián)系到五行說,貝劍銘以其深厚的佛學、特別是密宗研究背景,考證到出自于日本偽經(jīng)《尊勝陀羅尼破地獄秘法抄》,也就是唐代善無畏大士的譯著《三種悉地破地獄轉(zhuǎn)業(yè)障出三界秘密陀羅尼法》。其中心配屬苦味,而“建立心臟之方,吃茶是妙術(shù)也。”榮西作為日本臨濟宗祖師,其宗教思想中的心有超乎肉體心臟的意義。在《興茶護國論》中即提出“大哉心乎”“即心是佛為宗,心無所著者為業(yè),諸法空為義”,點出吃茶即作用于心,則更顯出茶的重要。
茶史研究中的不同視角
飲茶的宗教意象,與茶的實用性,即解渴、醒腦、養(yǎng)生相伴產(chǎn)生。近幾年,亦有化學、生物學、地理學等不同視角的茶研究給我們以啟迪。央視紀錄片《茶,一片樹葉的故事》的策劃人之一,浙江大學茶學系課程教授羅軍就在他的《中國茶密碼》一書中廣泛運用化學分析和生物知識,特別強調(diào)了飲茶的健康認知,采納了原星巴克中國和亞太區(qū)副總裁兼研發(fā)總監(jiān)馬勝學的建議,選用“cha”來區(qū)別西方大眾認知中以立頓茶包為代表的“tea”。《茶經(jīng)》本身就是一本選茶、喝茶的工具書,“陸羽獎”獲獎者王建榮的問答式著作《茶道:從喝茶到懂茶》則可謂承繼古風,“源”、“具”、“造”、“器”、“煮”、“飲”、“事”、“出”一一對應,兼有茶與飲茶圖照,指導性極強。
宋朝街頭茶飲。
囿于古代交通壅塞,陸羽所選茗茶主要限于長江中下游一帶,隨著交通的發(fā)展和茶葉工藝的更新,茶的品類不斷得到豐富,2018年一群愛茶青年人合作出版的《尋茶記:中國茶葉地理》記錄了13個產(chǎn)區(qū)、65款名茶,其中就有筆者家鄉(xiāng)的雨花茶,吳覺農(nóng)先生創(chuàng)辦的茶葉研究所在南京紫金山麓試驗產(chǎn)出,歷史不足百年,但價格早已翻番。
“一邊嗑著瓜子或吃著葡萄干,一邊喝茶聊天的畫面在中國十分常見?!?019年,日本Connacht茶葉店主理人三宅貴男的《你不懂茶》茶葉手繪百科翻譯出版,對于中國茶的禮儀,他做了這樣一段描述,緊接著,他說,“茶的清香和糖的甜味特別搭,所以糖漬果干也是中國茶的好搭檔。”這與日本的繁復茶道不同。日本茶室的設置,發(fā)源于維摩詰講經(jīng)的居所。茶由僧人帶到日本,按照佛教的典儀修筑茶室,保留下宋朝的點茶法,飲茶者有佛門中人,也有普羅大眾。榮西禪師在宇治深山種下的茶種又重新流傳回中國,寄寓山野孤僧的想象,也成為大街小巷的尚品,多元和開放。訪遍名山茗茶,追尋古今中外的論述,讀罷外國書,品味中國茶,在文化交流融合的當代,越是深入文化史的研究,越是豐富文化呈現(xiàn)的面向,越是走向開放與多元。
以往茶史研究中對宗教這一切面稍顯不足,多是聚焦在地緣、品類,而貝劍銘的《茶在中國》則是一個有益補充。在貝劍銘的著作里,我們可以看到一種聯(lián)系的、整體的觀點,沒有選擇面面俱到的通史寫作方式,而是擷取了幾個重要的歷史側(cè)顏,來進行一個觀念的建構(gòu)。在強調(diào)地區(qū)特殊性成為中國研究主流、個案研究成為熱門的當下,對宏觀、整體聯(lián)系的看法,對個案之于整體意義大小和影響顯隱的充分論述,實現(xiàn)了以宗教這個切入點,構(gòu)建茶文化的個體及其選擇的重要性,來呈現(xiàn)茶與飲茶的社會史和文化史梳理。
撰文丨黃瀚倫
編輯丨董牧孜
校對丨李立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