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是以文本為載體的學生的一種個性化行為。小學語文課內閱讀是培養(yǎng)學生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是小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的基礎。下面小編為大家?guī)砹诵W語文課內閱讀指導方法,供大家參考。
一、激發(fā)小學生課內閱讀的興趣
第一,教師應當注意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使小學生充分體會閱讀的樂趣,激發(fā)和提高小學生課內閱讀的興趣。例如,小學語文教學在講授《望廬山瀑布》這首古詩時,如果小學生由于其人生經歷有限,沒有真正見過現(xiàn)實生活中的瀑布,那么就會嚴重影響其對這首詩歌的理解。
因此,教師應當注意為學生創(chuàng)設適當?shù)慕虒W情境,例如播放有瀑布的錄像,或引領學生觀賞壺口瀑布、三峽大瀑布或黃果樹瀑布的相關圖片,引導學生依據看到的圖片或視頻進行聯(lián)想和想象,產生身臨其境之感,以便加強小學生對“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這一詩句的理解。
語文課內閱讀指導方法
第二,良好的課堂氛圍是激發(fā)小學生思維活力,提高小學生課內閱讀興趣,促進小學生個性發(fā)展的重要途徑。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當注意為小學生提供良好的課堂氛圍,充分激發(fā)小學生的閱讀興趣。
第三,小學語文教師應當注意不斷提高自身的閱讀水平和指導水平,進行閱讀示范,在課內閱讀中使用一定的技巧,及時與小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多鼓勵和表揚學生,通過閱讀和指導激發(fā)小學生的課內閱讀興趣。
二、采用個性化的教學方法和指導方法
第一,小學語文教師可以采用課文閱讀主題活動法進行課內閱讀教學,即依據課文內容選擇學生所感興趣的話題展開探究、學習和交流活動,讓學生自己去收集資料,為學生提供更多課內閱讀的時間和空間。第二,質疑是進步的開始,學生只有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疑問,才能積極主動地思考,充分激發(fā)自身的潛能。
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應當注意引導小學生質疑,鼓勵小學生勇于質疑,激發(fā)小學生的思維,促進小學生的個性發(fā)展。第三,小學語文教師應當注意在課內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加強對學生的思維訓練,發(fā)展小學生的個性思維。
例如,在學習《草船借箭》這一內容時,小學語文老師應當注意引導學生就諸葛亮借鑒成功之后的事進行合理想象,并進行現(xiàn)場模擬表演,幫助學生通過對周瑜、諸葛亮等人語言和動作的模仿認識到課內閱讀的魅力所在,提高閱讀教學效果。
三、幫助小學生掌握閱讀技巧和閱讀方法
第一,幫助小學生掌握不同的閱讀方式。語文課內閱讀可以分為精讀、略讀、泛讀以及速讀等幾種方式,精讀要求學生靜心細讀,仔細體會文章的立意構思,泛讀與速讀注重對學生閱讀速度的提高,閱讀者只需把握文章大意即可。
適當?shù)拈喿x方式不僅可以節(jié)省時間,而且可以提高課堂效率,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幫助學生掌握不同的閱讀方式。例如,在講授《落花生》這一內容時,語文教師簡單提問課文介紹了落花生的什么精神,這些精神我們可以從它的哪些表現(xiàn)看出來,然后引導學生進行泛讀或略讀,重點尋找有關落花生精神描寫的詞句即可。
第二,幫助小學生養(yǎng)成記讀書筆記的良好習慣。閱讀筆記是幫助學生加深對課文理解,增強閱讀效果的重要手段,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指導學生學會寫讀書筆記,引導小學生在閱讀中遇到好的詞語或句子時,對其進行摘錄,以加強小學生的語言積累,豐富小學生寫作素材,提高小學生的概括總結能力。
2
小學語文課內閱讀指導方法一
一、在閱讀中培養(yǎng)學生的欣賞能力
學生有沒有欣賞能力,這直接關系到對課文內容、思想、感情、意境、情趣的理解、體會。作者寫文章是通過語言文字來表達思想感情的,如果我們沒有一定的欣賞水平,那精彩的文章也不會讀出味道。所以,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欣賞水平也是主要的任務之一。
我們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欣賞水平呢?
第一,就是要引導學生用心體會作品。聯(lián)系創(chuàng)作背景,體會作者當時寫這篇文章的目的,要表達的思想情感,只有這樣才能深刻理解作者的創(chuàng)作動機。
第二,要善于聯(lián)系實際,許多知識都有著內在的聯(lián)系,如在閱讀教學中,能巧妙地組織這些聯(lián)系,從知識的聯(lián)系中發(fā)展學生的思維,對提高學生的認識水平會有很大的幫助。
第三,培養(yǎng)學生想象和聯(lián)想能力。在閱讀教學中,學生想象豐富,不僅可以更充分、更深刻地領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寓情于景,而且還可以啟發(fā)學生進行藝術的再創(chuàng)造。小學課本中的許多文章屬于形象文章,形象文章要用形象方式來讀。通過想象,把話變?yōu)楫?,讓學生頭腦中浮現(xiàn)出優(yōu)美的意境。這樣,就能更好地拓寬思維空間。
二、指導學生進行比較性閱讀
著名教育家烏申斯基說過:“比較是一切理解和思維的基礎,我們正是通過比較來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從語文教學方面看,比較法是整個學習過程中不可忽視的方法。比較可以使學生在學新課時聯(lián)系舊課文,實現(xiàn)學習過程的正遷移,收到開闊視野,啟發(fā)思路的效果。
在小學語文教學材中,體裁相同而主題不同的文章,主題相同而體裁不同的文章,同一體裁、主題而選材不同的文章,都可以通過比較性閱讀來了解其內容,揣摩其技巧。
如《桂林山水》和《索溪峪的“野”》同是寫景的文章,學生通過閱讀,可以領略祖國不同地方,不同風格的美,從中激發(fā)學生的愛國熱情。
三、鼓勵學生進行探究閱
所謂的探究閱讀就是指在語文課文的學習過程中,提倡學生以個人或者集體的方式通過質疑、探究與討論等方式獲得知識技能。在語文課本中,會涉及到一些關于歷史人物或者是歷史事件的文章,如《十里長街送總理》這篇文章。
在閱讀這篇文章前,可以讓學生查閱有關周總理的生平,事件以及那個歷史時期的一些重要事情,這樣既可使學生在閱讀課文中的內容時有更深刻的體會,更能使他們通過查閱,對中國的歷史有一定的了解與閱讀,激發(fā)他們的閱讀興趣。
同時,如果在課文中有出現(xiàn)成語典故等,也可以讓學生查閱,這樣他們不僅對這個成語有一個更好的掌握,通過這些故事,也可以使他們閱讀的興趣,提高文學素養(yǎng)。
四、強化朗讀和背誦能力
無論是課內閱讀還是課外閱讀,歸根到底就是通過閱讀,將字、詞、句、段、篇搞清楚,掌握必要的字、詞、句,了解文章的篇章結構,而要達到以上目的,關鍵在讀,閱讀一般分為朗讀、默讀及背誦。
朗讀主要是為了訓練節(jié)奏、語感的掌握,體會作者的感情;默讀是消化的過程,在默讀中可以更用心地對原文加以感悟,把握作者情感動向;背誦是小學生的基本功之一,也是積累語言的重要方法。所以,在閱讀教學中要強化背誦訓練,交給學生必要的背誦方法。
五、指導學生進行質疑性閱讀
小學生經過幾年的啟蒙教育,已經走出了思維的沙漠和智能的荒原,他們不僅有了完全屬于他們自己的思維的綠洲,智能的園地,而且具有一定的質疑問難的基本素質和辨別是非的能力。因此,我們每一位教師都具有一種不可推卸的責任,要想方設法提高學生質疑問難的自覺性和科學性。
開始,學生可能提不出什么問題,教師可作示范性提問;當他們能提一些問題時,應積極鼓勵,決不可以笑其膚淺、簡單,從而挫傷他們的自讀質疑的積極性。學生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如果能提出一些質量較高的問題時,那就是“水到渠成”了。
質疑性閱讀是較高層次的閱讀,在質疑性閱讀中,解疑是最關鍵的舉足輕重的一道程序,它直接決定著質疑性閱讀的效果。因此,教師要講求“技法”去引導學生解疑。有些疑點對于小學生如同“八卦陣”,學生鉆進去了,沒有老師的指導是鉆不出來的。
然而,引導歸引導,學生終究要自己“鉆出來”,而且也只有學生自己“鉆出來”,才能識破迷津,走出迷魂陣。對這一類疑點,有的則給予點撥即可有的應提供思路,還有的則不僅要扶“上馬”,還應“送一程”。
3
小學語文課內閱讀指導方法二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閱讀熱情。
陶行知先生也說“學生有了興趣,就會用全部精神去做事,學與樂不可分?!苯虒W過程是一個認知的過程,而認知過程中必須有良好情感的參與。我們說:沒有情境的教學如同一杯清淡的白開水,學生是品不出味兒來的。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創(chuàng)設情境,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進行閱讀,這樣學生才會入情入境,讀出味來。
二、教給學生閱讀方法、明確閱讀學習目標。
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的關鍵就是教授給學生正確的閱讀學習方法,明確自己的閱讀目標,養(yǎng)成好的閱讀習慣與方法可使學生終生受用。在教學實踐中我注重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學習能力:
第一、指導預習,做好課內閱讀。由于小學生定力差,開始時我就用課堂上的時間集中指導課文閱讀預習方法,從讀課文到邊讀邊想,然后借助字典查找自己不認識的字與詞語,使學生慢慢掌握了預習的方法,養(yǎng)成了課前預習的習慣,課堂效果相對來講就有了很大的提升。通過課內自學能力的訓練,同時也為學生課外閱讀創(chuàng)造了條件。
第二、訓練學生默讀,快速閱讀與精讀相結合。新課標對不同階段的小學生做了不同的要求,因為閱讀時并不是單純的運用某種方法,學生只有掌握了正確的閱讀方法,將其結合起來能夠更好地提高學生閱讀效率。
第三、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目標。每一次閱讀一篇文章,我們都會制定一個目標,但是對于小學生來說養(yǎng)成具有明確閱讀目標的意識很重要。有了明確的閱讀目標可以帶來高效的閱讀,但如果閱讀目標不明確則可能適得其反。
剛開始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主動去尋找自己的閱讀目標,通過大量的閱讀,讓學生養(yǎng)成一個良好的閱讀習慣,學生只有在閱讀時充分認識到了自己的閱讀學習目標,才可能更主動的去學習,更有利于學生培養(yǎng)自己的探索能力,而不是盲目的跟著老師走。
三、喚醒學生生活體驗,引起學生情感共鳴。
列寧說過:“缺乏情感的認識便失去認識的深入,人的思想只有被濃厚的情感滲透時,才能得到力量,引起積極注意、記憶和思考?!敝挥袉拘褜W生的生活體驗,才能與文章在感情上產生共鳴。首先在學生閱讀文本時充分調動他們的生活積累和經驗。
其次是注重反復朗讀,在讀中形成對文本內容的大致了解,特別是精彩語段要讀出抑揚頓挫、讀出感情、讀出韻味。再次是尊重學生閱讀的獨特感受。正所謂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學生在閱讀文本時會因為生活經驗的不同產生不同的認識,這時,即使是學生的認識有偏頗之處,教師只能引導,不能輕易否認,不能用所謂的標準答案去評判。
只有這樣,學生的閱讀激情才不會被破壞,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才會不斷提高。要通過這一學習方法的運用,使學生初步獲得成功。這就要求教師的教學目標明確,通過示范和示例的教學去“示法”。
四、閱讀后鼓勵學生反思,鍛煉學生寫作能力。
在完成了對文本的閱讀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認真地反思本篇課文,針對文章的結構、布局,優(yōu)美的句子以及文章背后所蘊含的意蘊進行認真的剖析,從詩歌中學習優(yōu)美的語言,從記敘文中學習清晰、有條理的敘述方式,從說明文中學會解說事物,闡明事理。
總之,對文本的閱讀不應當僅僅停留在閱讀中,更應該在閱讀之外進行認真的反思,讓學生由課堂閱讀學習走向課外實踐操作,在提高閱讀能力的同時實現(xiàn)多方面能力的全面提高。
4
小學語文課內閱讀指導方法三
一、鋪設過渡階梯引導兒童順利起步
閱讀,是從書面材料獲取意義的一種心理過程。有關研究表明:漢語的讀與寫,必須有2000左右的識字量作為基本條件。一年級上學期的學生,雖然識字量少,但是他們已經具備了拼讀音節(jié)的能力,在這個時期,開設閱讀課,既可以通過大量閱讀提高學生拼讀音節(jié)的速度,又可以認識和鞏固常用漢字,擴大識字量。
小學語文課內閱讀指導方法
這個階段的指導課,教師的任務就是幫助學生鋪設好過渡的階梯,引領學生認識書籍,走進書籍的殿堂,激發(fā)兒童閱讀的興趣。這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做起:
1.看。首先,教師帶學生到學校的圖書館去參觀,親自看一看那些內容豐富的圖書,聽一聽圖書管理員饒有趣味的介紹,使學生在書的海洋中受到濃郁的文化氛圍的熏陶。其次,還可以經常組織學生參加中、高年級學生組織的手抄報展覽、故事會、朗讀比賽等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在參觀、體驗的過程中感受讀書的樂趣,激發(fā)學生讀書的欲望。
2.講。在看的基礎上,教師給學生講一些古今中外的名人喜歡讀書、讀書成才的故事和有關書的格言,讓學生認識到書對我們學習的重要性。知道讀書可以增長知識,陶冶情操,豐富語言。
3.聽。低年級的小學生識字量少,存在著比較大的閱讀障礙,在起步階段。就要借助“聽”的力量,教師可以給學生讀一些內容生動有趣的兒歌、童話、寓言故事、古詩等。也可讓那些平時喜歡讀書的同學讀給大家聽。小學生模仿能力強,這時,就會產生強烈的讀書欲望。此時再讓學生開始閱讀就可以說是水到渠成了。
二、教給讀書方法幫助兒童學會讀書
低年級兒童是從興趣的角度去讀書的,至于怎么讀和應該讀懂些什么,他們并不知道,教師應從方法上多給予具體的指導。低年級兒童采用的主要是精讀法,在閱讀時應該遵循“五步讀書法”,做到“四個結合”。
五步讀書法:
1.審題設疑。即讀一篇文章之前要讓學生根據題目自己提一些感興趣的問題,這樣帶著問題去讀,有利于邊讀邊想,要比無目的的讀效果要好得多。
2.粗讀感知。低年級學生因識字量較少,在閱讀時常常需要借助拼音。初讀時,讀得不太連貫,注意力集中在如何讀上,缺乏對讀物內容的思考和理解,只能停留在對內容的初步感知上。
3.細讀理解。這一環(huán)節(jié)是對讀物內容的深入理解,要求學生邊讀邊想,在讀得正確、流利、有感情的基礎上抓住讀物的主要內容。
4.誦讀積累。在對讀物內容深入理解的基礎上,找出寫得好的詞、句、段,反復誦讀和揣摩,達到熟讀成誦的程度,使文章的語言內化為學生自己的語言。
5.總結收獲。每讀完一篇文章或一本書,都要問問自己:增長了哪些知識?明白了什么道理?受到了什么啟發(fā)?積累了哪些優(yōu)美的詞句?這最后一步對學生也是非常重要的。
“四個結合”:
1.拼音與文字相結合。低年級學生的讀物大多是拼音讀物,因為他們的識字量少,在讀書時對拼音的依賴性很強,有的同學干脆只看拼音不看文字,這樣不利于學生對漢字的掌握。因此,我們要特別強調目視雙行,做到閱讀時拼音與文字相結合。
2.文字與插圖相結合?!墩Z文課程標準》低年級學段的閱讀要求指出:能借助讀物種的圖畫閱讀。這是因為兒童讀物大多有精美的插圖,起著補充文字的作用,它既可以幫助學生認識事物、理解內容,豐富想象,增強語感,還可以增強學生的觀察能力,因此要求學生閱讀文字和觀察插圖相結合。
3.讀書與思考相結合。邊讀邊想是讀書最基本的方法,但是低年級的學生在讀書時喜歡大聲朗讀,沒有思考的習慣,也不知道思考什么,因此教師要根據讀物內容提一些關鍵性的問題,讓學生思考,這樣才能提高讀的效果。尤其是在二年級下學期,學會默讀以后,就要培養(yǎng)學生默讀的習慣,一是加快閱讀速度,二是有助于對文章內容的思考。
4.閱讀與筆記相結合。讀書筆記是閱讀成果的文字記錄,寫讀書筆記有很多好處,因此,要求學生在讀書的過程中寫一些簡單的讀書筆記,既有利于學生語言的積累,又有利于他們養(yǎng)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
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提出精讀的要求,有利于他們養(yǎng)成認真讀書的習慣,但是,隨著學生識字量的擴大、閱讀量的增加和學習的需要,教師也要教給略讀和瀏覽的簡單方法,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滿足綜合性學習以及其它學科學習的需要。
三、激發(fā)閱讀興趣保持兒童讀書欲望
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指出:“沒有任何興趣,被迫進行的學習會扼殺學生掌握知識的意愿”。課外閱讀是一項主體性很強的活動,其效果的好壞直接取決于兒童是否在內心深處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因此激發(fā)閱讀興趣,使兒童始終保持強烈的讀書欲望,也是閱讀指導課的重要任務。
1.介紹讀物激趣。在讀書之前教師可以用生動形象的語言介紹讀物的內容,也可以利用故事中精彩、緊張、感人的情節(jié)創(chuàng)設懸念,讓學生產生尋根究底的好奇心,從而產生強烈的閱讀興趣。
2.變換形式激趣。低年級學生年齡小,對事物的注意保持時間較短,持久性差,表現(xiàn)在閱讀上就是開始特別專心和認真,讀了一會兒就把書翻得嘩嘩直響,所以在讀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讀物的內容和特點,利用兒童喜歡高聲朗讀的心理特點,通過賽讀、開火車讀、分角色讀、表演讀等多種形式來再次激發(fā)或保持學生的興趣。
3.開展活動激趣。在學生閱讀后教師可以讓學生把讀物的內容改一改、演一演、講一講、議一議、畫一畫,讓學生復述一下故事的大意,講一講精彩的情節(jié),或者是講述一下自己感興趣的部分,還可以對感興趣的內容展開討論,積極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在活動中加深對讀物內容的理解。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各種各樣的讀書交流活動,如古詩背誦會、小故事家評選、小演員評選,讀書筆記展覽等,讓學生將自己的閱讀成果展示出來,使他們體驗到閱讀的樂趣,增強自信心,不斷獲得成功的體驗。
四、推薦出色讀物保障兒童健康發(fā)展
居里說:“書,就是社會,一本好書,就是一個好的社會,它能陶冶人的感情和氣質,使人高尚”。對于低年級的小學生來說,他們辨別是非美丑的能力還沒有形成,哪些書該讀,哪些書不該讀自己還不能鑒別,因此,他們的讀物主要靠教師和家長的推薦。據有關調查資料顯示,小學低年級兒童對下列讀物感興趣:
⑴篇幅短小的寓言、成語、和童話故事;
⑵充滿神奇想象的幻想性題材的故事;
⑶簡單的傳記和歷史故事;
⑷字句活潑,內容變化大的讀物,如兒歌、童謠、古詩等;
⑸介紹自然界、動物界的兒童讀物;
⑹介紹不同生活形態(tài)和自然環(huán)境的兒童讀物。
這些書籍學校圖書館都能很容易找到,為了體現(xiàn)自主性,尊重兒童的個性和興趣愛好,我們可以把學生帶到閱覽室,讓他們自己去選擇和閱讀。此外,還可以在班級設立“新書發(fā)布角”,由教師或學生推薦喜歡的出色讀物。
此外,新課程下的語文教學開放性和時代性較強,需要補充豐富的課外資源,這就要求學生大量的課外閱讀。如《太空生活趣事多》一課后,就安排學生到圖書館閱讀介紹宇航員生活的圖書,在口語交際教學中安排學生和大家交流感興趣的動物和植物,像這樣的內容在新教材中安排的很多,因此,為了配合語文教學中的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和其它學習活動,教師還要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的個性愛好的不同,向學生推薦相關的讀物,以防學生選擇讀物時大海撈針無從下手。
五、指導讀書筆記豐富兒童語言積累
低年級的讀書筆記一般在一年級下學期或二年級上學期開始,主要以抄寫型、聽記型、摘抄型為主。前兩種閱讀筆記以教師讀,學生聽記、按原文抄寫等形式為主,不需要教師太多的指導;而摘抄型筆記則需要教師指導。
因為低年級學生接觸的語言材料較少,語感差,如果放手讓學生去摘抄,他們不得其法,可能會胡亂地摘抄,眉毛胡子一把抓,那樣就失去了摘抄的作用,因此教師要教給學生摘抄的方法。
首先哪些內容需要摘抄,教師可以給予學生明確的規(guī)定:帶有生字的詞語,可以鞏固生字;學生口語表達中不規(guī)范的詞語書中正確的表述,可以規(guī)范語言;描寫人物、動物、景物的形狀、聲音、動作、色彩十分形象的詞句,描寫四季天氣變化的語句,精彩片段以及成語、格言、警句等,可以豐富學生的語言;用來概括總結道理,對人有警示、啟迪作用的語句,可以教育學生;學生感興趣的有關自然界等各方面的科學小知識,可以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積累。
這樣學生摘抄起來目標就很明確了。為了讓學生較快地掌握摘抄的方法,學會摘抄,還可以采用集體示范法。以大家共同閱讀的一篇或幾篇文章為例,通過教師示范,講清摘抄的理由。
還可以運用比較法,把學生的摘抄筆記進行比較,通過教師講評,使他們指導哪些詞需要摘抄,哪些詞則不需要摘抄。這樣,通過反復的摘抄訓練就能達到逐漸掌握摘抄方法的目的。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