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劇界有兩個大人物:西方有莎士比亞,中國有湯顯祖。本來兩個人其實(shí)沒有啥聯(lián)系,你有你的“to be or not to be ”,我有我的“原來這姹紫嫣紅開遍”。但巧的是,倆人在同一年去世,這就有了聯(lián)系。一直有研究者在拿他倆比較,而今年,適逢二人逝世400周年,聯(lián)合國都覺得他倆可以放在一起了,計劃在全世界發(fā)起一系列紀(jì)念這兩位的活動。
用文藝范兒的話來說就是:在他們生存的年代,湯公和莎翁素不相識;在400年后,或許可以讓他們在天堂邂逅,互相欣賞對方留給人類的文化瑰寶!但是,你真的了解他們嗎?在這樣文化氛圍十足的聊天中,若能順便“漲點(diǎn)姿勢”,將是極好的——
你有“莎翁”,我有“湯公”
莎士比亞是誰,恐怕無需多說了。就算是中國人,對莎翁的了解也大大多于湯顯祖。莎先生是“人類文學(xué)奧林匹斯山的宙斯”,流傳下來的作品,光劇作就有37部(還有154首十四行詩、兩首長敘事詩)。400多年來,他的作品在世界各地的舞臺上長盛不衰。《哈姆雷特》是被改編次數(shù)最多的作品之一,光電影版就超過50個,甚至曾被改編成京劇。
勞倫斯·奧利佛的哈姆雷特。他憑此獲得了奧斯卡影帝。
卷福的哈姆雷特
馮小剛的哈姆雷特
京劇哈姆雷特
莎翁的作品類型豐富,人們耳熟能詳?shù)?/span>有《威尼斯商人》,《皆大歡喜》、《亨利六世》(還有四世、五世)等等?!豆防滋亍贰ⅰ秺W賽羅》、《李爾王》和《麥克白》,這是他的四大悲劇——其中沒有《羅密歐與朱麗葉》、沒有《羅密歐與朱麗葉》、沒有《羅密歐與朱麗葉》,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史上最俊美的“羅密歐與朱麗葉”
與湯顯祖有三個老婆不同,莎士比亞只結(jié)過一次婚。那年他只有18歲,妻子是一位農(nóng)民的女兒,名叫安妮·海瑟薇(是的,完全跟那個好萊塢大美女同名)。值得一提的是,新娘比新郎要大8歲。而且,人家比老公活得也更久,據(jù)說莎士比亞死后7年她才去世。
從維多利亞時期開始,莎翁就受到英雄般的推崇,這被蕭伯納稱為是“莎士比亞崇拜”現(xiàn)象。馬克思也說他是“人類的天才”。但是,你懂得,文學(xué)圈內(nèi)的事也沒有正譜,不少人也對莎氏持懷疑態(tài)度,看不慣他的人包括托爾斯泰、博爾赫斯,以及大部分法國人,當(dāng)然更包括猶太人。
《威尼斯商人》中,高利貸者夏洛克就是位猶太人,莎翁筆下很多反面角色都是猶太人。
與莎翁相比,湯顯祖的作品顯得有點(diǎn)慚愧。他只有四部劇作,即“臨川四夢”,又稱“玉茗四夢”,包括《牡丹亭》(《還魂記》)、《紫釵記》(《紫簫記》)、《邯鄲記》、《南柯記》。其中前兩部為愛情劇,后兩部更多反映了社會風(fēng)情。這四部劇作中都有夢境的情節(jié),所以被總稱為“臨川四夢”。此外他另有詩作6卷及戲劇理論若干。
湯顯祖自己也說“一生最得意處是牡丹”,能與之媲美者只有《西廂記》與《桃花扇》。其實(shí)也無非才子佳人。
由于湯公是自己人,就多說兩句作品:《紫釵記》,霍小玉與書生李益喜結(jié)良緣、被盧太尉設(shè)局陷害,經(jīng)豪俠黃衫客幫助,最終消除誤會。
《邯鄲記》大家都比較熟悉,邯鄲盧生夢中娶妻,中狀元,后遭陷害被放逐,再度返朝做宰相,享盡榮華富貴,死后醒來,方知是一場黃粱夢。
《南柯記》情節(jié)跟上面差不多,書生淳于棼夢中做了大槐安國駙馬,任南柯太守,一場榮華富貴后,夢醒而皈佛。
與莎翁一聲為“錢”奔忙不同,湯公幾十年是在為“官”倒騰。在朝廷幾度反復(fù)、最終落寞歸家,苦悶之中,四十九歲的湯顯祖用悲涼而美艷的辭藻寫下了《還魂記》,也即《牡丹亭》。而莎翁在同樣年齡,早已經(jīng)名滿天下、衣錦還鄉(xiāng),而且還有兩年就死了。
兩位大師的“時空邂逅”
時值東西方兩位戲劇大師逝世400周年,在包括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內(nèi)的中外多家文化單位的推動下,相關(guān)的戲劇演出、電影放映、文化交流等系列紀(jì)念活動將相繼在國內(nèi)外舉行。讓兩位大師在世界各個角落不斷“邂逅”,是全世界文化人的美好愿望。
去年我國發(fā)行《中國古代文學(xué)家》郵票,其中第一枚就是湯顯祖
400多年前,一個在埃文河畔的斯特拉特福成長,一個在江西臨川的家塾里讀書,彼此并不知道對方的存在。但近代以來,兩人跨時空的“握手”,其實(shí)并不新鮮。
早在上世紀(jì)30年代,日本漢學(xué)家青木正兒,在其《中國近世戲曲史》中,最早將湯顯祖和莎士比亞相提并論:“東西曲壇偉人,同出其時,亦一奇也……”
1946年,趙景深的《湯顯祖與莎士比亞》,提到湯顯祖和莎士比亞的五個相同點(diǎn):一是生年相近、卒年相同;二是同在戲曲界占有最高的地位;三是創(chuàng)作內(nèi)容都善于取材他人著作;四是不守戲劇創(chuàng)作的清規(guī)戒律;五是劇作最能哀怨動人。
1964年,徐朔方的《湯顯祖與莎士比亞》,指出湯顯祖與莎士比亞時代相同,但具體的戲劇創(chuàng)作傳統(tǒng)不同,前者依譜按律填寫詩句曲詞,后者則以話劇的開放形式施展生花妙筆,認(rèn)為湯顯祖的創(chuàng)作空間與難度更大。
上世紀(jì)80年代末,徐朔方再次深度研究湯顯祖與莎士比亞。聯(lián)系劇作家與中西歷史文化發(fā)展的關(guān)系,指出湯顯祖生活的明朝封建社會,比起莎士比亞的伊麗莎白時代而言,要封閉落后得多,故而湯顯祖塑造出《牡丹亭》里杜麗娘敢于追求自身幸福的人物,更是難能可貴?!?/span>
當(dāng)然也有人認(rèn)為“湯顯祖無法比擬莎士比亞”,認(rèn)為“中國古典戲劇地域性強(qiáng),缺乏普世性”、“莎翁戲盡是人生智慧,充沛的感受,對世界的思考,湯顯祖雖然詞寫得真是好,但總歸是些才子佳人,終成眷屬,和王朝更迭,生死迷津,到底還是無法比的?!?/span>
莎翁走進(jìn)來,湯公走出去
一些文化紀(jì)念活動的目的,是“推動莎士比亞走進(jìn)來、湯顯祖走出去”。比如國家大劇院的“東西對話·戲劇傳奇——莎士比亞遇見湯顯祖”系列活動,以及浙江遂昌將赴莎士比亞故居舉辦“認(rèn)識湯顯祖”文化藝術(shù)展等。
其實(shí)莎士比亞早已經(jīng)走進(jìn)來了。“神圣而崇高的莎士比亞“在中國早已經(jīng)深入人心。歌德說:”我讀到他的第一頁.就使我一生都屬于他了。讀完第一部,我就像一個生下來的盲人,一只奇異的手在瞬間使我的雙眼看到了光明“——這個待遇,在中國,只有“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能與之相提并論。
莎士比亞,生命、愛與傳奇。各階層通吃,馬克思引用他的地方高達(dá)四五百處。
但湯顯祖還遠(yuǎn)遠(yuǎn)沒有走出去。湯顯祖的劇作篇幅長,曲詞非常典雅華麗,被譯成西方文字的時間較晚,難度也更大。別說走出去,就是我們自己人,其實(shí)對湯公也并沒有太充分的認(rèn)識。
專家表示,我們希望兩位戲劇大師有所對話,反映了當(dāng)代中國人的思想脈絡(luò),甚至顯露了我們的文化焦慮。為什么中國人知道莎士比亞,比知道湯顯祖要多?為什么讀莎劇容易,讀湯顯祖劇本難?演出莎劇容易,演出湯劇困難?為什么我們亟亟要抬出湯公,來與莎翁抗衡?這些問題,或許是我們認(rèn)識自己文化與藝術(shù)處境的最重大問題。
“牡丹亭”是一曲無限華美的詩,極盡綺麗之能事。
文化的事情從來不能一蹴而就,眼下我們能做的,就是春天來了,來溫故一下《牡丹亭》里的《驚夢》一出吧:
你道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兒茜,艷晶晶花簪八寶填,可知我常一生兒愛好是天然。恰三春好處無人見。不提防沈魚落雁鳥驚喧,只怕的羞花閉月花愁顫。
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悅事誰家院!朝飛暮卷,云霞翠軒;雨絲風(fēng)片,煙波畫船。遍青山啼紅了杜鵑,那荼蘼外煙絲醉軟……
——難怪湯顯祖走不出去,這樣的華彩綺麗的秾艷文字,歪果仁哪有福分能欣賞得了?
圖片無版權(quán) 來源見水印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