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在很多人眼中,可能是一種再普通不過的動物。
但是,該物種卻足足花了將近5000萬年,才變成現(xiàn)在你所看到的樣子。
大約從2百多年前,關(guān)于馬的進化研究就已經(jīng)開始了。
只不過那時的人們對它的了解實在太有限。
通過對化石結(jié)構(gòu)、基因測序等的比對分析,現(xiàn)代研究結(jié)果表明:馬、犀牛和貘有著親緣關(guān)系,它們有著一個共同的始祖——一種帶爪的原始動物。
現(xiàn)代馬
犀牛
貘
上下頜上的低矮牙齒表明它是一種素食動物。
但是,最令人感到奇怪的是,該物種前肢要比后肢長,且前肢帶有爪子。
也就是說,這種動物有著和長頸鹿一樣的前后肢。
再加上當時發(fā)掘的地點有大量樹木化石的巖石層。
所以,這應(yīng)該是一種可以用后腿支撐,并將前身支撐起來,趴在樹干上伸出長舌頭吃葉子的神奇物種。
后來它們被賦予了一個名字:石爪獸。
這種動物體型巨大粗壯,你很難去想象騎在上面是一種什么感覺。
石爪獸的化石,主要分布在亞洲、非洲以及北美和中美洲。
也間接表明,5000萬年前的白令海峽,動物們可以自由地轉(zhuǎn)移。
而且,那時的地球氣候相當溫暖,到處都充滿了充沛的食物。
可是就是這樣一種素食動物,曾經(jīng)遭受到了來自環(huán)境突變的惡劣打擊——全球變冷。
原先食物充裕的北部,樹木開始凋零,取而代之的是苔蘚類的簡單植物。
在食物匱乏的年代里,大部分的石爪獸都漸漸消失了,而有的少部分族群則開始了不同的生活策略。
比如,分布在非洲地區(qū)的石爪獸,漸漸頭上長出了犄角,它從原本吃樹葉的動物變成了吃草的動物。
它變成了犀牛老祖先,原先長短不一的前后肢,因為長時間的步行需要,變得更加勻稱協(xié)調(diào)。
生活在非洲附近的石爪獸——即犀牛的祖先,還是相對幸運的。
而生活在美洲的種群們,日子就凄慘了。
食不果腹的日子,硬生生地將原先將近2米高的“龐然大物”,折磨成了一個類似狐貍大小的物種——始祖馬!
始祖馬身高只有25-45厘米,體重只有9公斤,頭和脖子較短,后背呈弓形。
從遠處看,這哪是什么類似馬一樣的高大動物啊, 簡直就是一只“鹿”一樣的生物。
始祖馬為何選擇如此小的體型,這恐怕誰也無法來回答。
很大程度上可能來自于它們食物的缺乏。
也可能是遇到了某種致命天敵的威脅——只有體型小的個體才能藏匿起來?
但前者的可能性更大,因為它們已經(jīng)在修煉另一項技能——奔跑!
它們原先的爪形結(jié)構(gòu)(前肢)中的多趾部分,一點點退化,最終保留了承重的主要部分。
憑借著這一特性,它們從中美洲附近的發(fā)源地,開始向全球蔓延。
比如,它們跨過還沒阻隔的白令“海峽”來到歐亞大陸,并成為各種野馬的祖先。
擅長奔跑的特性,練就了一身的肌肉和耐力。
可是,沒成想一群從東非大裂谷出發(fā)的晚期智人,盯上了它們。
早期人類應(yīng)該是以野馬為食,直到大約在公元前3000年,人類才真正意義上去馴化它們。
并最終成為現(xiàn)在這種樣子!
悄悄告訴你一個冷知識:
馬是一種可以站著睡覺動物,它們后腿上有著一種由韌帶、肌肉所組成的特殊結(jié)構(gòu),當它作用時,可以保證馬快速進入淺睡眠,同時保持站立!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