勉縣武侯祠正廳入口處,留存著各代褒揚諸葛亮的碑刻牌匾。 記者 陸晟攝
渭河滔滔,西出鳥鼠山,東入黃河。這818公里的長河在澤被萬家的同時,亦是一條歷史之河、文化之河、文明之河。古往今來,渭河的波光浪影里,交錯著鼎定天下的鐵馬金戈,書寫了英雄豪杰的雄心壯志。
行走渭河,我們無意間發(fā)現(xiàn)了一位與我們的行程暗合的英雄人物。他曾輾轉(zhuǎn)漢中、隴南、寶雞,近后半生穿行在秦嶺險峻的山谷中,想要跨越渭河流域而不得,最終星墜渭河岸邊的五丈原,以“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赤誠肝膽,于歷史深處留下千古嘆息。
他就是羽扇綸巾的蜀漢丞相諸葛亮。
風(fēng)起定軍山
2020年12月22日,漢中勉縣的天空中飄落了片片雪花。在飛雪和松柏的掩映下,定軍山下的武侯墓顯得愈發(fā)莊嚴肅穆。北風(fēng)吹拂著定軍山上的林木,簌簌有聲。它們仿佛都在講述那個1000多年前的故事。
定軍山,是諸葛亮北伐的起點,也是諸葛亮最終的歸宿。
公元227年的春天,諸葛亮率領(lǐng)大軍從成都進駐漢中,屯兵沔陽(今陜西勉縣)。彼時,蜀漢政權(quán)剛好熬過了它的寒冬。
諸葛亮,這個46歲的男人,兩鬢已滿是風(fēng)霜。8年之前,他也曾在這里意氣風(fēng)發(fā)。定軍山下,蜀漢老將黃忠沖陣斬殺曹魏驍將夏侯淵,使魏人膽寒。劉備擊敗曹操,取得了漢中之戰(zhàn)的徹底勝利,牢牢把控川陜門戶。遠望荊州,關(guān)羽擒于禁,斬龐德,威震華夏。彼時的蜀漢,兵臨秦川,進逼宛洛,大有《隆中對》中的平定天下之勢。
可僅僅在幾年之內(nèi),蜀漢的形勢急轉(zhuǎn)直下。孫吳的呂蒙襲取荊州,關(guān)羽身故;張飛性情暴烈,遭到部下刺殺;劉備由于夷陵之?dāng)?,在白帝城撒手人寰;勇冠三軍的黃忠、馬超病故;南中的孟獲等人叛附不定;曹魏、孫吳大兵壓境……諸葛亮只能承擔(dān)起這一切,用自己的智慧和辛勞輔助蜀漢政權(quán)化險為夷。他夙興夜寐,事必躬親。
漢中扼守南北要道,聯(lián)結(jié)益州、關(guān)中、西涼諸地,進可攻、退可守。在諸葛亮之前的400多年,張良、蕭何、韓信曾輔佐著劉邦從這里進軍關(guān)中,問鼎天下。諸葛亮回到了定軍山,準備一步步實現(xiàn)劉備和自己的夙愿:興復(fù)漢室,還于舊都。
于三國亂世中的漢中是幸運的。諸葛亮在漢中操練兵馬、勸課農(nóng)桑,并改進連弩、木牛、流馬等器物,為部隊作戰(zhàn)提供保障。他一度“閉境勤農(nóng)”“休士勸農(nóng)”讓百姓休養(yǎng)生息,并平抑物價、販賣蜀錦彌補財政,組織士兵自行屯田……從劉備入蜀到蜀漢滅亡,蜀漢的戶籍?dāng)?shù)在連年戰(zhàn)亂之下卻不減反增。
“我就住在這跟前,每年都會來祭拜諸葛亮?!泵憧h武侯鎮(zhèn)的居民王興富說,諸葛亮主持修建了漢中勉縣的一些水利工程,發(fā)展了當(dāng)?shù)氐霓r(nóng)業(yè)生產(chǎn),所以紀念諸葛亮的習(xí)俗就在這里代代傳承下來。
勉縣武侯祠里有一棵古樹,名為旱蓮。每年三四月,它的枝頭都會孤傲地綻放花朵,沒有綠葉的映襯,花期很短,卻芳香數(shù)里,別開生面。
也許,在諸葛亮揮師北伐那一年的沔水畔,也有旱蓮盛放吧。那一樹孤傲的旱蓮恰如北伐時的諸葛亮,跟隨他的只剩下年事已高的趙云等寥寥數(shù)人。孤獨的英雄、堅定的信念、決絕的出征、悲壯的歸宿,諸葛亮踏上了一條以益州之力戰(zhàn)九州之?dāng)常髦豢蔀槎鵀橹牡缆?,在孤獨之中演奏出悲愴的一曲?/span>
蜀漢政權(quán)從建立之初,就被賦予了太多的理想主義色彩。崛起于草根的理想主義者們聚集在“興復(fù)漢室”的旗幟之下,書寫屬于他們的傳奇。作為其中的杰出代表,諸葛亮始終在歷史的舞臺上尋找通往理想的道路。
輾轉(zhuǎn)祁山堡
這是渭河之行與諸葛亮北伐之路的一次邂逅。
2020年8月,陜西日報“行走渭河”全媒體行動采訪組離開漢中市略陽縣,沿十天高速公路向西北方向的甘肅隴南市禮縣方向行進,去探訪秦人的西垂故地。就在采訪組離開不到半小時,嘉陵江上游包括西漢水的多條支流里奔涌而來的洪水就進了略陽縣城。
當(dāng)時,人們尚在感慨秦嶺作為我國中央水塔給予河流的磅礴之力,卻還沒有意識到,這條與十天高速公路并行,伴隨采訪組一路北上的西漢水,將帶領(lǐng)人們走近諸葛亮,走進1000多年前的三國古戰(zhàn)場。
在蒙蒙煙雨中,秦嶺雄奇的山勢也帶有了夢幻的柔和,不知不覺間,車窗外的風(fēng)景變成連綿不絕的渾厚山丘。
當(dāng)采訪組穿山越嶺到達禮縣縣城附近,一片開闊的川道讓眼前豁然開朗。南北兩山相對,中間5公里寬的川道上,遍布綠色的農(nóng)田。一座垂直90米高的孤峰就矗立在川道中央,西漢水在孤峰下緩緩流淌。
這座孤峰就是祁山堡,《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六出祁山的三國古戰(zhàn)場所在。
公元228年的春天,蜀漢丞相諸葛亮也曾在我們剛剛穿行的這片土地上艱辛跋涉過。祁山堡所在的隴右地區(qū)自古就被稱為“秦隴鎖鑰,巴蜀咽喉”。1000多年前,諸葛亮以漢中為基地,沿西漢水迂回至曹魏勢力薄弱的隴右地區(qū),以圖東進關(guān)中。
“夙夜憂嘆,恐托付不效”的他,時而督促大軍在秦嶺狹窄的山道上快速行軍,時而查看西漢水中逆流而上的輜重糧草。而祁山堡背后的祁山,正是諸葛亮通往隴右的出口所在。祁山堡就是他的指揮中心。
這是第一次北伐,47歲的諸葛亮運籌帷幄,應(yīng)該是充滿信心的。
在此一年前,他寫出了流傳千古的《出師表》,“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fù)漢室,還于舊都”的豪言壯語不僅是諸葛亮為自己立下的軍令狀,也在崎嶇難行的山道上激勵著無數(shù)將士。
事情的進展正如諸葛亮所料:蜀漢主力以祁山堡為據(jù)點,出其不意成功收復(fù)了隴右的天水、安定、南安三郡,只要守住祁山堡東北方約150公里處的街亭,隴右就將成為蜀漢的重要根據(jù)地。
然而,歷史似乎要考驗諸葛亮北伐的意志。馬謖在街亭失守,打亂了諸葛亮的部署,導(dǎo)致第一次北伐失敗,諸葛亮不得不放棄隴右三郡返回漢中。
五丈原諸葛亮廟內(nèi),諸葛亮衣冠冢前柏樹森森。記者 趙晨攝
8月多雨的季節(jié),祁山堡的上山道路長了青苔濕滑無比,一不小心就是一個趔趄,游人們到此步步小心。北伐第一次失敗的“趔趄”讓諸葛亮對出兵祁山有了新的認識。
從公元228年到公元234年,諸葛亮先后對曹魏發(fā)動5次北伐戰(zhàn)爭,其中兩次抵達祁山,一次接近祁山,充分顯示出諸葛亮對祁山戰(zhàn)略地位的高度認可。
“《三國演義》中的六出祁山,其實是概指諸葛亮的北伐行動,也是諸葛亮百折不撓、鞠躬盡瘁精神的象征?!逼钌奖の浜铎艄芾硭ぷ魅藛T王金秋說。
秋風(fēng)五丈原
裹挾著黃土高原的獵獵風(fēng)塵,激蕩于秦嶺峽谷的懸崖絕壁,渭河在寶雞峽沖破了大山的束縛,向東奔流60多公里后,就到了寶雞市岐山縣五丈原。
秋日登上五丈原,千里碧空如洗,背后巍巍秦嶺一色蒼莽,身前滔滔渭水蜿蜒如龍,八百里秦川鋪陳眼前。公元234年的秋天,已經(jīng)在五丈原屯兵數(shù)月的諸葛亮也一定看到過如此景象。
這已是第5次北伐了。穿過秦嶺崎嶇的斜谷,諸葛亮為北伐奉獻了自己最后的一絲精力:收復(fù)中原,近在咫尺,可一條渭河擋住了他的去路。面對司馬懿拒不出戰(zhàn)的策略,諸葛亮能做的唯有等待時機。
然而,時間對于此時的諸葛亮來說,尤為吝嗇。
據(jù)史料記載,在此次北伐中,諸葛亮事無巨細,連杖責(zé)二十以上的刑罰,他都要親自處理。由于起早貪黑,操勞過度,飯量日減,諸葛亮所啖食不至數(shù)升。司馬懿聞后說,諸葛孔明食少事煩,其能久乎。
他夙夜在公、嘔心瀝血、積勞成疾。望著滾滾而去的渭河,面對北伐相持階段的不利因素,諸葛亮是否留下無盡的遺憾,人們已經(jīng)不得而知。只是在生命最后時刻,諸葛亮在五丈原提筆留下兩篇著名的文字,讓我們能從中感知一二。
一篇是諸葛亮寫給他兒子的《誡子書》。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短短86字,似乎是五丈原上寧靜秋景的一種感悟,卻也凝結(jié)了諸葛亮一生修身養(yǎng)性、治學(xué)做人的真諦。
另一篇是諸葛亮上書皇帝的奏章。
“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頃,子弟衣食,自有余饒?!敝T葛亮向皇帝表示,他在外工作,吃穿用度都是政府供給,并沒有別的收入來源。在他死后,絕對不會讓家里有多余的錢財和物品。這可謂古代官員“申報財產(chǎn)”第一人,將諸葛亮嚴于律己、光明磊落的一面展現(xiàn)無余。
諸葛亮的臨終遺言,不僅有兒女情長,更彰顯了他表里如一、憂國憂民的偉大人格,也使五丈原成為三國文化史上的一塊圣地。
五丈原諸葛亮廟外,諸葛亮在第5次北伐時所留下的豁落城、諸葛田、諸葛泉等已成為當(dāng)?shù)厝龂幕闹匾休d。五丈原諸葛亮廟內(nèi),諸葛亮衣冠冢前青苔茵茵、柏樹森森。相傳,諸葛亮去世后,他的遺體被葬在了漢中勉縣的定軍山。五丈原老百姓感念諸葛亮,為其在此建起衣冠冢。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span>
悲劇總是能觸動人心。1000多年前,五丈原上的蕭瑟秋風(fēng),如今早已消散于歷史之中。諸葛亮寧靜沉穩(wěn)、信念堅定、克勤克儉的一生,早已融入泱泱渭河,匯入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大海,激勵一代代仁人志士以他為表率,將生死置之度外,為國為民至死方休。(記者 王?!£戧桑?/span>
記者手記
常青的諸葛亮
我們在探訪勉縣武侯祠時,遇到一位前來祭拜諸葛亮的老人。老人70來歲,說自己拜諸葛亮拜了一輩子。
離勉縣武侯祠不遠的地方,有一座武侯中學(xué),學(xué)校所在的鎮(zhèn)子叫武侯鎮(zhèn)。遠在成都,有武侯區(qū)這樣以諸葛亮命名的行政區(qū)。襄陽、南陽、隴南、寶雞等地也都有形制不一的武侯祠。縱觀整個中國歷史,似乎鮮有古人能擁有諸葛亮這樣受人尊崇的地位。他超越了他所生活的時代,家喻戶曉、婦孺皆知。后人對他的評價,已遠遠超出了他作為歷史上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的范疇。諸葛亮身上,凝聚了中國人的人生態(tài)度、政治理想和道德品質(zhì)。千年來,諸葛亮的形象已深入到了人們的文化意識中,活躍在人們的文化生活及社會生活中,形成了一種獨特且蘊含著豐富內(nèi)容的諸葛亮文化現(xiàn)象。
這種文化現(xiàn)象是如何形成的?諸葛亮非凡的智慧和杰出的政治才能是構(gòu)成諸葛亮文化現(xiàn)象的基本要素。史書中的諸葛亮,治國有度、治戎有方,為百姓所愛戴??梢韵胍姡?dāng)時蜀國的百姓、官員,就是諸葛亮文化現(xiàn)象最初生長的土壤。而諸葛亮文化現(xiàn)象的核心,則是其自身所具備,為社會各階層所推崇的個人品質(zhì)。對于君王,諸葛亮忠君愛國,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對于同僚,諸葛亮清正廉潔,不謀私利;對于下屬,諸葛亮賞罰分明,執(zhí)掌有度……諸葛亮的不同特質(zhì),某種程度上滿足了不同人群的精神需求,成為中國古代知識分子優(yōu)秀品格的象征。也因為此,漫長的歷史中,人們樂于去肯定他、贊頌他,同時也在編織著許多有關(guān)他的動人傳說,豐富著諸葛亮形象。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諸葛亮文化現(xiàn)象也是由文人學(xué)士與人民大眾共同創(chuàng)造出來的,代表著人們對這一完美品格的向往和追求。時至今日,我們?nèi)匀蝗ゼo念諸葛亮,不僅因為他是我們民族歷史上的英雄人物,更因為諸葛亮所象征的精神內(nèi)核,與我們的傳統(tǒng)價值觀相符合,代表了傳統(tǒng)評價體系下的“完人”形象。對于諸葛亮的推崇與向往,更是一個民族的自省與自我要求的結(jié)果。(陸晟)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