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把物資、時間等不能盡其用,白白損失掉的現(xiàn)象稱之為浪費。浪費現(xiàn)象對于國家建設、人們的生活危害之大,是人所共知的。學校的教學有沒有浪費的現(xiàn)象呢?同樣也存在著浪費的現(xiàn)象。所謂教學浪費,是指那些不從實際出發(fā),既費時間,又不見效,學生一無所獲的現(xiàn)象。它嚴重地影響了教學質量的提高和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吉林省教育學院小學語文教研室鄧治安老師將教學中的浪費現(xiàn)象,舉例了如下三類十五種:
第一類、由于教師教學思想不端正而導致的教學浪費。
1.教不管會。
有的教師只知道學生上課,至于學生是否真正掌握了知識,形成了能力,則不予重視。不留心學生的學習實際,不及時進行教學反饋,不進一步調整教學。結果是課堂欠債越來越多,已知和未知的距離越來越遠,學生的學習越來越吃力。
2.教不適度。
有的教師為應付統(tǒng)考,增加了教學難度。如給一年級小學生講什么名詞、動詞、形容詞……低年級學生搞分段、歸納段意、中心思想;高年級學生作文要求語言優(yōu)美、文字精練等,違背了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
3.欠債不補。
教學中,學生在知識、能力等方面,沒有達到計劃要求,教師不能自覺地去彌補。比如,按大綱要求,小學二年級學生就應達到“正確地朗讀”,但不少高年級學生仍達不到;按大綱要求,低年級學生就要學會說“完整話”,但有些中年級學生尚不會說完整話;按大綱要求,中年級學生要形成段的概念,學會分段和概括段意,但有些高年級學生,仍達不到這些要求。對這些教學欠債現(xiàn)象,有些教師不注意彌補,總是在欠了債的基礎上去教新知識,影響了教學效果。
4.“回勺”課。
這是指那些為應付上級檢查而上的重復課。本來課已經(jīng)上過了,該講的講了,當練的練了,可是上級來檢查,拿新課又怕出漏洞,于是,就讓教師把講過的課再重新講一遍。這樣的課,教師教起來輕車熟路,學生學起來輕松自如。“關”輕易而過,上級滿意而走,學生卻收益甚微。
第二類、由于教學方法不當導致的教學浪費。
5.淺題深教。
如有的教師講“粥”字,說:“什么是‘粥’呢?就是用少量的米,加多量的水,經(jīng)過熬煮做成的食物?!斑€有的教師講“胳膊”一詞說:“‘胳膊’不是從肩膀到手腕這一段。”“粥”、“胳膊”等詞,本來是孩子們呀呀學語時就已經(jīng)了解的,根本不用講解,可是教師卻用復雜繁瑣的定義法去教給學生。這種教學,白費了力量,空耗了時間。
6.機械訓練。
這是指那些一味看重作業(yè)量而忽視揭示規(guī)律和培養(yǎng)學習興趣的作法。如有的教師讓學生將同一個字寫十遍乃至更多遍;讓學生整篇整篇地抄寫課文。既不提示寫字、閱讀等方面的方法、規(guī)律,也不考慮怎樣保護、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結果是不但浪費了學生許多時間,而且學生原有的學習興趣也因乏味的訓練而消退了。
7.講而不透。
指的是教師對概念及知識或訓練要領的講解沒有恰到好處地揭示出概念及知識要領的真正內(nèi)含,使學生一知半解,對知識的運用,知識到能力的轉化,能力的提高,造成了很大的障礙。
8.練而不實。
有些課堂雖安排了一些練習活動,但由于種種原因,這些練習并不扎實,有的熱鬧一陣,有的草草收兵。比如,有的課堂安排學生討論,多數(shù)學生還沒有發(fā)言,“討論”就結束了;有的要求學生練習朗讀,既無示范,又不做具體指導,學生空忙一陣,沒有掌握要領。這樣的練,或圖熱鬧、或做樣子給聽課的人看,學生所獲不多。
9.重復訓練。
指的是教者教學時缺乏計劃性,哪些技能練過了,哪些技能需要反復練,心中無數(shù),以至出現(xiàn)了已經(jīng)掌握了的技能還要機械地反復地練的現(xiàn)象。如某些關聯(lián)詞語,低年級就學了練了,到中高年級還要進行組詞、造句;某些標點,雖大綱作了年段的安排,但教學中也有隨意安排的現(xiàn)象。這些重復訓練,沒有在更高的層次上訓練學生的能力,無疑也是浪費。
10.學練不一。
比如有的班,課堂上學的是分清主次,而課后練的是組詞造句;課堂學的是記事文章,課后寫的是記人的作文;有的課文明明是主人公在想象,而作文時卻要求作者去想象……這種學練不一的現(xiàn)象,實際是教學缺乏目的性的表現(xiàn),它把知識和能力割裂開來,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不深,形成能力又無基礎。同樣,白白浪費不少精力。
11.不加聯(lián)系。
“聯(lián)系”是教學中“通達彼岸”的橋梁。有了這個“橋梁”,學生才能由舊知到達新知,由已知到達未知。否則,知識的獲得,能力的形成,就成問題了。在實際教學中,不加聯(lián)系的現(xiàn)象是很多的,如,教一個合體字,不聯(lián)系有關的部首和偏旁;指導學生理解課文,不聯(lián)系上下文,也不聯(lián)系有關的教學內(nèi)容和學生的生活實際;進行作文教學,不聯(lián)系學過的、相關的閱讀知識,等等。這樣的教學,由于缺乏“搭橋”工作,使新舊知識之間,已知與未知之間,出現(xiàn)了一道鴻溝,學生難以逾越,雖費時不少,但收獲不多。
12.不加鞏固。
教學中的鞏固實際是加深、穩(wěn)定教學成果的過程,它對提高教學質量是極為重要的。而實際教學中不加鞏固的現(xiàn)象也是舉目可見的。不少課堂根本沒有鞏固這一環(huán)節(jié),課后作業(yè)又常常不著眼于所教內(nèi)容的鞏固。這樣教,正如戰(zhàn)爭中只奪城而不守城一樣,往往使到手的成果得而復失。
第三類、由于教學基本功的欠缺而造成的教學浪費。
13.知識性或觀點性錯誤。
此類情況在教學中出現(xiàn)甚多。據(jù)有關調查,一所學校的教學,大約5%的課時,有或多或少的知識性或觀點性錯誤。有的教師一節(jié)課共教四個生字,竟寫錯了三個;有的教師講《給顏黎民的信》,說敵人所以恨魯迅,因為魯迅是五烈士的好朋友。有的教師講《我的戰(zhàn)友邱少云》,說邱少云所以是偉大的戰(zhàn)士,因為他犧牲了。至于讀錯字音,寫錯字形等現(xiàn)象就更多了。知識性和觀點性錯誤對學生影響極大,因為教師在學生心目中很有威信,一旦“先入為主”,造成錯誤,就會給學生以后學習帶來損害,學生以后知錯也難改。
14.教不得法。
比如,不少教師在指導朗讀時,只會提“這句話要用高興的語氣去讀”,“這句話要用驕傲的語氣去讀”等等朗讀要求,但“用高興的語氣讀”讀出來是什么樣,“用驕傲的語氣讀”讀出來是什么樣,學生并不知道,教師也不做示范,所以,學生還是隨心所欲地讀,沒有達到指導朗讀的目的。
15.分析理解能力欠缺。
有些教師不能正確地理解教材,聽不出學生發(fā)言中的正確與錯誤所在,看不出學生作業(yè)中的成績與問題。因此也就不可能給予正確有力的指導。
教學浪費的現(xiàn)象危害極大,我們應引起高度重視。這些現(xiàn)象有的出于教師知識的欠缺,有的來自教師能力的匱乏,還有的屬于教師理論水平的不足。因此,要減少乃至消滅這種浪費現(xiàn)象,需要廣大教師大練教學基本功,提高教學理論水平和駕馭教材、駕馭課堂教學的能力,這是解決問題的唯一途徑。
注:本文是根據(jù)相關資料編寫的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