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國卿(臺北)·虛室小筆
菜園少年
一位新認識的朋友在陽明山上有一塊近千坪的農(nóng)地,我一直想去看看,最近終于成行。
不少臺北人常上陽明山,夏天避暑,冬天泡溫泉,清晨走山間步道,夜晚看市區(qū)燈火。這位朋友用檜木在農(nóng)地上蓋了一木屋一涼亭,假日帶孩子上山過另一種生活。
農(nóng)地圍墻是一排桂花樹,花香撲鼻,進門即見涼亭,亭里一長桌,桌面是大理石,桌腳與椅子都是樹段。亭前竹架掛滿百香果,旁邊是絲瓜棚,地面種著地瓜葉、芹菜、高麗菜。涼亭另一側(cè)是大片草坪,種植各種果樹以及西瓜、南瓜、草莓,仿佛是一座百果園,果園邊緣圍籬里養(yǎng)著近百只土雞。
亭子里山風清涼,一坐便懶得起身,主人在木屋里煮水泡茶,也不催我們進去。屋里已經(jīng)來了幾位客人,多數(shù)是山里的農(nóng)戶,我進屋招呼喝了幾杯普洱茶,汗已浹背,乃又走到屋外,坐亭子里吹風看山,突然一位少年手拿一粒百香果到我面前,雙掌用力壓成兩半,定要我嘗嘗,我一接過手,他又塞一顆火龍果給我,也不管我是誰,一溜煙走去菜園里了,我以為是農(nóng)家孩子,一問才知道是主人就讀初二的兒子。
菜園旁有一座水池,我暗暗自語“水里養(yǎng)著什么魚啊”,那少年即在遠處放聲回話“臺灣鯛”,我抬頭見他蹲在一畦珠蔥前,夜色漸濃,暗想著下山后的他,是否依然輕快,如在菜園里?
告別老樹
臺風一夜狂襲,清晨發(fā)現(xiàn)一棵大榕樹橫倒在公園里,是一棵高約20公尺、可兩人環(huán)抱的老樹,旁邊一株長得極相似的榕樹卻仍挺直站著,我路過時偶爾會抬頭看一眼這一對孿生榕樹。
粗壯的榕樹倒在眼前,引來不少人圍觀,我走近看那樹根掀起一大片泥土,樹根像是被扯斷的爛繩,內(nèi)心想著趕緊將它扶起,也許可救回一命。
過午后,公園傳來噪音,應該是來救樹了,但我下樓看到的居然是在鋸樹,樹梢枝枒已被鋸光,只剩光禿禿的樹干躺在地上。老師傅手中的電鋸又發(fā)動了,將那樹干一節(jié)一節(jié)鋸成小段,樹干切面滲出了白色乳汁,感覺是老樹的淚痕或汗?jié)n。趁著老師傅停工時,我走近問他,救不活了嗎?他冷靜地說,褐根病,不能救了,如不鏟除,旁邊的樹根會來吸吮病菌,死得更多。
這位老師傅年紀超過七十,他忍受電鋸聲音,一刻不停地工作,鋸到剩下最后一節(jié)根部時,樹根黏著的那片大泥塊突然翻貼地面,只剩五公尺高的樹干好像掙扎最后一口氣緩緩站了起來。一旁的助手說,這樣栽回去,也許可以活,老師傅卻不回話,提起電鋸離開。
原以為就這樣結(jié)束了,但晚上經(jīng)過公園時,那最后站起的短小樹干卻不見蹤影,地上只留著一個大洞,里面滿滿的碎爛樹根,飄出新鮮香菇味道,旁邊那株孿生榕樹在夜色中顯得更孤單了。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