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四大家指南宋院體山水畫家李唐、劉松年、馬遠、夏圭的合稱,亦有“李劉馬夏”之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風格。
李唐畫筆犀利,作畫嚴謹,很有氣勢,簡約派。
劉松年擅長水墨和青綠等畫作。
馬遠在章法上很有想法,非常大膽,還能更好呈現(xiàn)出整體的空間感,散發(fā)出非常濃郁的詩意。
夏圭在水墨方面展現(xiàn)的淋漓盡致,用筆簡單,變化豐富,簡約而不簡單。
1、李唐(1066-1150)
主要成就:創(chuàng)“大斧劈”皴
代表作品:《萬壑松風圖》《清溪漁隱圖》《煙寺松風》《采薇圖》等
畫作特點:擅長山水、人物。變荊浩、范寬之法,蒼勁古樸,氣勢雄壯,開南宋水墨蒼勁、渾厚一派先河。晚年去繁就簡,用筆峭勁,創(chuàng)“大斧劈”皴,所畫石質堅硬,立體感強,畫水尤得勢,有盤渦動蕩之趣。兼工人物,初師李公麟,后衣褶變?yōu)榉秸蹌庞玻猿娠L格。并以畫牛著稱。
李唐《萬壑松風圖》臺北故宮博物院
中國國家畫院副院長張曉凌:“《萬壑松風圖》整個取景較為堂正,有深沉迫眉之感,但依靠山泉的回環(huán)起伏、云霧的穿插掩映,使人感到層次井然、明快爽朗。
《萬壑松風圖》與郭熙《早春圖》、范寬《溪山行旅圖》,合稱為“宋畫之三大精品”。
李唐《灸艾圖》臺北故宮博物院
《灸艾圖》描繪走方郎中為貧民百姓醫(yī)治疾病的情形。李唐用清淡的筆墨描繪了醫(yī)生、病人、觀者各不相同的心理狀態(tài),藝術表現(xiàn)手法比較纖巧清秀,人物描繪用筆細勁精致,毛發(fā)暈染一絲不茍,造型特征準確。作品以緊張情節(jié)的樸實無華描寫,真實地反映了當時農民的困苦生活,由此可見畫家的寓意。
2、劉松年(約1131-1218)
主要成就:譽為畫院人中“絕品”、“小景山水”、獲“賜金帶”
代表作品:《四景山水圖》《溪亭會客圖》《天女獻花圖》《中興四將圖》等
畫作特點:工山水人物,山水皴法受李唐影響,畫風筆精墨妙,變雄健為典雅,水墨青綠兼工,著色妍麗典雅,常畫西湖,多寫茂林修竹,山明水秀之西湖勝景。
劉松年《四景山水圖》北京故宮博物院
春 景
夏 景
秋 景
冬 景
題 跋
明內閣首輔李東陽題跋:“劉松年畫考之小說,平生不滿十幅,人亦難得。此圖四幅作寫數(shù)年乃成。今觀筆力細密,用心精巧,可謂畫中之圣者”。
中國當代畫家馮驥才:“《四景山水圖》以他擅長的山清水秀的江南風光,展示幽居于山野別墅中的士大夫們的安適與清閑。畫分為春、夏、秋、冬四景,四季景物分明:春景明麗,夏景嫵媚,秋景宜人,冬景溫馨。寄寓著對這種終年安享閑逸生活的向往。筆精墨妙,構圖曲折,情趣盎然。”
3、馬遠(1140年—1225年)
主要成就:“馬一角”、獲“賜金帶”
代表作品:《踏歌圖》《水圖》《梅石溪鳧圖》《西園雅集圖》等
畫作特點:擅畫山水、人物、花鳥,山水取法李唐,筆力勁利闊略,皴法硬朗,樹葉常用夾葉,樹干濃重,多橫斜之態(tài)。樓閣界畫精工,且加襯染。喜作邊角小景,世稱“馬一角”。人物勾描自然,花鳥常以山水為景,情意相交,生趣盎然。
馬遠《踏歌圖》北京故宮博物院
現(xiàn)代藝術家馮驥才:雨后天霽,空氣清澄,山明云凈,花鮮柳翠,春禾興旺,溪水奔流,幾個鄉(xiāng)人預感豐收在望,酒足飯飽,在田壟上歡聲笑語,踏歌而行,好一派明快輕松、生機蓬勃的景象。
《踏歌圖》上端題詩:“宿雨清畿甸,朝陽麗帝城。豐年人樂業(yè),壟上踏歌行?!?/p>
馬遠《曉雪山行圖》臺北故宮博物院
大雪封山的清晨,一山民趕著兩只身馱木炭的小毛驢在白雪皚皚的山間行走。山民衣著單薄,弓腰縮頸,使人感到雪天寒氣逼人。
作為環(huán)境的山石以帶水墨筆作斧劈皴,方硬有棱角,遠處山石用水墨大筆掃出。近處樹枝以焦墨鉤出,橫斜曲折富有變化,遠處用淡墨鉤出。近與遠的筆墨濃與淡效果,有著較強的畫面空間感,畫面用大斧劈側鋒直皴山石,下筆爽利果斷, 畫樹簡括,枝條勁健。馬遠以一角取景,來表現(xiàn)出當時人們生活。
4、夏圭
主要成就:獲“賜金帶”、泥里拔釘皴、“夏半邊”
代表作品:《溪山清遠圖》《西湖柳艇圖》《雪堂客話圖》等
畫作特點:山水畫師法李唐,又吸取范寬、米芾、米友仁的長處而形成自己的個人風格。雖然與馬遠同屬水墨蒼勁一派,但卻喜用禿筆,下筆較重,因而更加老蒼雄放。用墨善于調節(jié)水分,而取得更為淋漓滋潤的效果。在山石的皴法上, 常先用水筆淡墨掃染,然后趁濕用濃墨皴,造成水墨渾融的特殊效果,被稱作泥里拔釘皴。
夏圭《溪山清遠圖》局部 臺北故宮博物院
吉林大學中文系教授、職業(yè)畫家王樹海:整幅《溪山清遠圖》篇幅宏大,顯然是全景構圖,沒有采用“夏半邊”,但也許是受了“半邊”概念的制約,人們才將如此恢闊的山川水色,僅以“溪山”而命名。
由李唐、劉松年再到馬遠、夏珪,發(fā)展出了南宋獨具特色的山水畫。這種“一角半邊”的構圖,在畫面中留下大片空白,使畫面和景物變得更加簡潔、主體鮮明突出而意境完整。這是“南宋四家”在總結前人繪畫經驗的基礎上,在藝術上高度提煉得到的構圖樣式,使畫面情景交融,富有濃郁的詩意。
那種從政治角度認為南宋的偏角山水是南宋偏安“剩水殘山”反映的觀點是帶有偏見和缺乏根據(jù)的。以“南宋四家”為代表的南宋院體畫在南宋滅亡后,并未消失,而是潛伏在民間,直到明朝建立,對明代院體畫有著深刻的影響。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