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曲則金,枉則定;洼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
是以聲(圣)人執(zhí)一,以為天下牧。
不自視故明,不自見故章,不自伐故有功,弗矜故能長。
夫唯不爭,故莫(mù)能與之爭。古之所胃“曲全者,幾語才(哉)”。誠金歸之。
理解點:
這一章像是尹喜問老子如何協(xié)調(diào)自我和“道”的關(guān)系呢?
我們先來看下莊子《莊子·內(nèi)篇》的第二篇《齊物論》。所謂“齊物”,是指世上一切事物在本質(zhì)上都是相同的,沒有根本的差別。人“以心觀道”,因而造成了不同角度、不同標準的差別。莊子主張要“以道觀之”,以“道”觀萬物,則萬物無是無非、無彼無此、無生無死、無物無我,萬物一齊。
《齊物論》說道:“勞神明為一,而不知其同也,謂之'朝三’”。“何謂'朝三’?狙公賦芧,曰:'朝三而暮四?!娋呀耘?。曰:'朝四而暮三。’眾狙皆悅?!?/span>
通釋:什么是“朝三”?管理猴子的人(狙公)給猴子(狙)喂橡實(芧)時說:“早上吃三個,晚上吃四個?!北姾镒勇勚笈9芾砗镒拥娜擞终f:“那這樣好了,改為早上四個,晚上三個?!北姾镛D(zhuǎn)怒為喜。莊子總結(jié)道:“名實未虧,而喜怒為用,亦因是也。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鈞,是之謂兩行。”意思是:說法和相以及說法和相所代表的實物本性并沒有什么不同,而人們喜好厭惡的心理作用,才有了各種不同的理解。所以圣人將自己的意識控制在中和的狀態(tài),沒有是非之分的概念,(就像前面老子說的“唯與訶,其相去幾何?”)自我停泊在道的狀態(tài)中,一種自然發(fā)生的均衡狀態(tài)中,這就叫各得其所的兩行。
曲:《易·糸辭》:“曲成萬物而不遺?!?/span>
金:《說文》:“五色金也。黃為之長,久埋不生衣,百煉不輕,從革不違?!?/span>
一個球體,曲面的屈力處處相等,那就是一個完滿的狀態(tài)。球體是最持久、堅固的。也可以理解成易經(jīng)中的曲成萬物而不遺。枉者:邪曲,就像木直中繩,可以隨意彎曲,以全物性,以其不自正而使萬物定。(我們現(xiàn)代物理知道萬物都是由基本粒子組成的,你把這些粒子串成任意的形狀就可以組成一個個不同的事物。)洼的地才會盈水,只有凋敝了才會再新生。少,意味著獲得。多,意味著困惑。這就如一個房間,東西少了,空間卻多了。反之,東西多了,房間也就擁擠雜亂。也如,書念的本數(shù)少,但是精讀了,收獲反而大,念書雖然涉獵廣泛,但是反而容易讓人迷失。(曲則金,枉則定;洼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
老子這里說明事物是在對立矛盾中發(fā)展,相互轉(zhuǎn)換。謂之兩行,一個東西,兩個側(cè)面而已。和前面莊子說的齊物論是一個意思。
(是以聲人執(zhí)一,以為天下牧。)這里重點要理解的是“一”,14章中提到的“三者不可至計,故混而為一?!鼻f子“勞神明為一,而不知其同也”,人的自我(人之道)和本我(天之道)融為一體。通釋:因此,圣人以這種特定的(人之道)和(天之道)融為一體的天人合一模式,把我們的身體放給道來管理,讓它像放牧一樣的自然而然的進行蓄養(yǎng)。
“不自視故明,不自見故章,不自伐故有功,弗矜故能長。”你進入了道境,看到了“萬物旁作,吾以觀其復(fù)”你因此明白了這是一種常態(tài)。不是自己通過自我想象想出來的,而是進入道境,親見、客觀觀察的一個清楚明白的結(jié)果。沒有自己對自己強制刻意的要求(例如強制要求自己吃素,刻意去入靜等等的自罰,因此你才進入道境的。這里用的弗矜,特別的妙,上章告訴你像吃糯米,要有自我的一個探索,但不能多,故能長。
“夫唯不爭,故莫(mù)能與之爭?!敝攸c是理解“莫(mù)”:從日,從茻( mǎng)。太陽落在草叢中,表示傍晚天快黑了。是“暮”的本字:日落時。也就是一種既醒又寐的狀態(tài),即指形容進入道境的狀態(tài),非常的妙。
通釋:只有讓自我意識不去爭這個身體的管理權(quán),通過進入日且冥的覺醒狀態(tài)才可以爭取到體會這種高級模式的機會。
“古之所胃“曲全者,幾語才(哉)”。誠金歸之?!币酝^的那些自視、自見、自伐、自矜種種委曲求全者,微言奧義,談玄弄妙,晦澀難明,他們是根本講不清什么是道的。誠心進入像球一樣的完滿的二行皆可的狀態(tài)才可以回歸大道。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