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山楚水古方中醫(yī)▲ 點擊“秦楚古方”關注公眾號
防己茯苓湯醫(yī)案 丨作者 / 中南山
這是秦楚古方第95篇原創(chuàng)文章
防己茯苓湯是金匱要略里用來治療皮水為病的一個方劑,老中醫(yī)們根據(jù)其主“跗腫,按之沒指,不惡風,其腹如鼓不渴”等證,常用于腎小球腎炎、腎病綜合征、妊娠子癇、關節(jié)炎、營養(yǎng)不良性浮腫、心性浮腫等屬脾虛失運,水濕潴留四肢皮中等病癥。
《金匱要略》皮水為病,四肢腫,水氣在皮膚中,四肢聶聶動者,防己茯苓湯主之。(水氣病脈證并治第十四·二十四)
防己加茯苓湯:防己三兩 黃芪二兩 桂枝三兩 茯苓六兩 甘草二兩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溫三服。
1、臨床驗案舉例
1.全身浮腫腹大腰粗 《謙齋醫(yī)學講稿》:某男,28歲。病浮腫1年,時輕時重,用過西藥,也用過中藥健脾、溫腎、發(fā)汗、利尿等,效果不明顯。會診時,全身浮腫,腹大腰粗,小便短黃,脈象弦滑,舌質嫩紅,苔薄白,沒有脾腎陽虛的證候。進一步觀察,腹大按之不堅,叩之不實,胸脯不悶,能食,食后不作脹,大便每天1次,很少矢氣,說明水不在里而在肌表。
考慮到《金匱要略》所說:“風水”和皮水”,這兩個證候都是在肌表,但風水有外感風寒癥狀,皮水則否。所以不采用麻黃加術湯和越婢加術湯發(fā)汗,而用防己茯苓湯行氣利尿。漢防已、生黃芪、帶皮苓各15g,桂枝6g,炙甘草3g,生姜2片,紅棗3枚。服2劑后,小便漸增,即以原方加減,半月后癥狀完全消失。
按語:患者全身浮腫,腹大腰粗,小便短黃,但其腹按之不堅,叩之不實,胸膈不悶,能食不脹,知水不在里,而在肌表。故服防己茯苓湯通陽利水而愈。
2.腎炎 《金匱要略淺述》卷中:某男,6歲?;寄I炎已4個多月,面色蒼白,四肢浮腫,精神疲倦,汗出惡風,食納不佳,小便短少(化驗室檢查:紅細胞0-1,白細胞0-3;蛋白+++),舌質胖淡,脈緩無力。
此脾氣虛弱,衛(wèi)陽不振之故。宜振奮衛(wèi)陽,健脾制水為治。用防己茯苓湯加味:防己6g,茯苓10g,黃芪6g,桂木5g,甘草2g,白術6g,陳皮3g。服5劑,食欲稍好,小便增加,再服5劑,浮腫消退,精神好轉(小便化驗:蛋白+)。
后用參苓白術散加芡實、黑豆、粳米,共研細末,加糖和勻,蒸熟作健脾糕常服。半年后,據(jù)其家長云:患兒小便經多次化驗正常,已恢復健康上學。
按語:本案為脾腎陽虛,水濕泛溢肌膚所致。防己茯苓湯功可益氣通陽,利水消腫,故投之取效。(此防己茯苓湯合防己茯苓湯之意,后期健脾當為腎炎后期護理重點)
4、肌肉顫動。張明亞醫(yī)案:楊某某,女,53歲,農民。1985年10月12日就診。患者近兩年來常感四肢肌肉陣發(fā)性跳動,心煩不安,失眠多夢。來診見:形體肥胖,面白瞼腫,肢體肌肉顫動,時作時止,甚則筋惕肉顫,納差乏力,小便短少。動則汗出,下肢輕度浮腫,舌質淡,苔薄白,脈沉弦,證屬脾虛水泛,飲阻陽遏。治宜健脾制水,通陽化氣。方用防己茯苓湯加味:防己15克,桂枝10克,茯苓30克,黃芪20克,炙甘草6克,附子,白術各10克,水煎服。服藥5劑小便增多,顫動大減,繼服5劑,諸癥咸安。改以六君子湯調治逾旬,以防飲邪復聚。(黑龍江中醫(yī)藥1989;<4>:33)
按語:脾虛不能制水,水泛四肢,留積不去,阻遏陽氣輸布,邪正相爭而發(fā)為肌肉顫動之證。正如《金匱發(fā)微》所云:“水漬肌肉,則脾陽不達四肢,而四肢腫,腫之不已,陽氣被郁,因見筋脈跳蕩,……”今擬防己茯苓湯振奮脾陽,化氣行水,更加附子、白術溫陽健脾,藥證合拍,故見效迅捷。
5、肥胖。海崇熙醫(yī)案:丁某某,女,46歲,1979年3月16日診。自訴近年來身體奇胖,伴有倦惰,頭昏,胸悶稍勞則喘,行動艱難,經閉14個月。診得身長158厘米,體重90.5公斤,肥胖對稱,腹壁厚實,血壓160/100毫米汞柱,脈象弦滑,舌淡邊有齒痕,苔白滑。此屬脾陽虛衰,水停血閉。治宜益氣利水,兼通血分。擬防己、桂枝、紅花各10克,茯苓、黃芪、馬鞭草各30克,炙甘草5克。
服10劑,遇勞則喘悶減,月事通,頭昏及倦惰亦有好轉。原方減紅花、馬鞭草,加荷葉、澤瀉、陳皮各10克j服30劑,腹壁柔軟,體重及血壓均有下降,癥狀基本消失。繼以原方每周服5劑,約半年共服藥180余劑,諸癥悉除,體重下降至72公斤,血壓穩(wěn)定在120/90毫米汞柱,身體輕便,行動自如,停藥觀察2年,療效鞏固。(國醫(yī)論壇1989;(2):18)
按語:肥胖病以脂肪臃積、超過標準體重20%以上為特征。該例患者年逾四旬,脾陽漸衰,室內操作,活動量微,致使肌體廢物堆積,代謝失常,隧道阻塞,水裹血閉,形成肥胖病患。防己茯苓湯助陽益氣,除濕蠲飲;加紅花、馬鞭草通經隧而孤濕邪;加陳皮理三焦之氣;澤瀉、荷葉祛脂化飲,助防己、茯苓通調水道,推陳出新。脾陽健,三焦暢,濕除肥減身爽,故病若失。
2、防己茯苓湯方論選錄
【金匱要略】皮水為病,四肢腫,水氣在皮膚中,四肢聶聶動者,防己茯苓湯主之。(水氣病脈證并治第十四·二十四)
1.趙以德:“此證與風水脈浮用防己黃芪湯同,而有淺深之異。風水者,脈浮在表,土氣不發(fā)[,用白術、姜、棗發(fā)之。此乃皮水郁其榮衛(wèi),手太陰不宣。金郁者泄之,水停者以淡滲,故用茯苓易白術;榮衛(wèi)不得宣行者,散以辛甘,故用桂枝、甘草以易姜、棗?!秲冉洝吩?肉蠕動,名曰微風。以四肢聶聶動者,為風在榮衛(wèi),觸于經絡而動,故桂枝、甘草亦得治之也?!?錄自《金匱玉函經二注》卷14)
2.徐彬:“皮水……四肢聶聶動,以申明水氣在皮膚中之狀,而后皮字義曉然矣。藥亦用防己黃芪湯,但去術加桂、苓者,風水之濕在經絡近內,皮水之濕在皮膚近外,故但以苓協(xié)桂滲周身之濕,而不以術燥其中氣也。不用姜、棗,濕不在上焦之榮衛(wèi),無取乎宣之耳。”(《金匱要略論注》卷14)
3、汪 昂:“本方(防己黃芪湯)去白術、姜、棗,加茯苓(為君)、桂枝,名防己茯
苓湯。治水在皮膚,四肢聶聶而動,名皮水。防己行經絡,茯苓善滲泄,黃芪達皮膚,桂枝走肢節(jié)。”(《醫(yī)方集解.利濕之劑》)
4.沈明宗:“此邪在皮膚而腫也。風人于衛(wèi),陽氣虛滯,則四肢腫。經謂結陽者,
腫四肢,即皮水也。皮毛氣虛,受風而腫,所謂水氣在皮膚中,邪正相搏,風虛內鼓,故四肢聶聶動,是因表虛也。蓋肺與三焦之氣,同人膀胱而行決瀆,此肺虛抑郁,不入膀胱,而水亦不行,則當使小便利而病得除。故用防己、茯苓除風濕而宣水道,以黃芪補衛(wèi)而實表氣,表實則邪不能容。甘草安土而制水邪,桂枝以和營衛(wèi),又行陽化氣,而實四末。俾風從外出,水從內泄矣?!?《沈注金匱要略》卷14)
5、吳謙:“皮水之病,是水氣相搏于皮膚之中,故四肢聶聶動也。以防己茯苓
湯補衛(wèi)通榮,祛散皮水也?!?《醫(yī)宗金鑒.訂正金匱要略注》卷2工)
6、黃元御:“陽受氣于四肢,皮水為病,陽衰濕旺,故四肢腫。水氣在皮膚之中,郁遏風木之氣,故四肢聶聶動搖?!蹲髠鳌?風淫末疾,譬之樹在風中,根本未動,而枝葉先搖。防己茯苓湯,甘草補中而培土,黃芪、桂枝宣營衛(wèi)之郁,防己、茯苓瀉皮膚之水氣也。”(《金匱要略懸解》卷10) 、
7、矢數(shù)道明:“防己利水去濕不分表里三焦,善能利水去濕,借桂枝治風濕汗出,借茯苓去皮膚水氣??傊苌⑼獗碇疂瘛|S芪補表虛,去表水,桂枝補表虛,茯苓逐里水,甘草補中利水。近似防己黃芪湯,或為木防己湯之附方。”(《臨床應用漢方處方解說》)
解析:皮水為病,多由水腫實證遷延失治,日久損及脾陽,或因勞倦傷脾,脾虛運化無權,陽虛不能制水,以致水濕停聚而成。脾主四肢、肌肉,水氣外溢,潴留于四肢皮中而出現(xiàn)四肢浮腫,肢體沉重疼痛。四肢聶聶動者,形容四肢肌肉腫處憫動如風吹樹葉樣輕微而動。前人根據(jù)其證型推斷,當有“脈亦浮,外證跗腫,按之沒指,不惡風,其腹如鼓不渴”等癥狀。
本方所致病機為:脾虛失運,水濕潴留于四肢皮中而致皮水防己茯苓湯立方本意在于通陽化氣,表里分消。防己伍黃芪,走表祛濕,使水從外而解;桂枝配茯苓,通陽化氣,令水從小便而下。本方利水之勢較緩,可用于水腫兼有正虛之候,如慢性腎炎水腫、尿毒癥、妊娠期高血壓及羊水過多等病。
3、方藥解析
本方配伍特點:防己茯苓:走表,通腠理,去水濕,“利大小便,主水腫,通行十二經”(《本草綱目》卷3),助茯苓利水消腫,茯苓滲濕利水以消腫,健脾扶正以杜生濕之源,一藥二用,標本兼顧。共為君藥;桂枝:通陽化氣行水,使水濕之邪從小便而去,為臣藥。黃芪:益氣健脾,且可補衛(wèi)實表,為佐藥;甘草調和諸藥,為使藥。
整個方劑補中有利,扶正祛邪,兩相兼顧。其中茯苓配桂枝,一溫一利,通陽化氣利水之力更強;桂枝配黃芪,通陽行痹,振奮衛(wèi)陽,使肌表皮中之水濕易散;黃芪、甘草、茯苓三藥相伍,健脾益氣,使脾之運化有力,水濕不再停留,為治病求本之圖。諸藥合用,則脾氣健,水濕散,共奏益氣通陽,利水消腫之功。方以防己、茯苓為君藥,制成湯劑,故名防己茯苓湯。
防己與防己黃芪湯的區(qū)別:防已茯苓湯由防己黃芪湯去白術、姜、棗,加桂枝、茯苓而成。二方均有防己、黃芪、甘草以益氣利水,為治水氣在表所致水腫之常用方。防己黃芪湯以防已、黃芪為君,白術為臣,方中補益藥偏多,故適用于風水表虛證,癥見脈浮身重、汗出惡風。病位較淺;防己茯苓湯以防己、茯苓為君,桂枝為臣,全方重在通陽利水,故適用于皮水而氣虛之證,癥見四肢皮膚腫盛,按之沒指,(因水氣阻隔而反)不惡風,身腫而冷,四肢聶聶動之狀。因聶聶而動,可見陽氣有外發(fā)之象,所以用桂枝黃芪助達表之力以助水氣外發(fā)。防己茯苓利水驅水。
1.關于防己 《本草求真》卷4說:“防己辛苦大寒,性險而健,善走下行,長于除
濕、通竅、利道,能瀉下焦血分濕熱,及療風水要藥。”概括起來,本藥主要作用:一
是苦寒降泄,善走下行,能清濕熱,利小便,尤以泄下焦膀胱濕熱見長;二是本品辛能宣散,苦寒降泄,能祛風濕,清熱通絡止痛。然其品種有二:一名漢防己,一名木防己。二者雖然功用主治相似,但各有所長。漢防己利水消腫作用較好;木防己祛風止痛功效較強。從本方之功用、主治看來,方中宜用漢防己為佳。
2.關于四肢聶聶動 聶聶,枝葉動搖貌。四肢聶聶動,是形容四肢肌肉瞤動的樣子,即肌肉有輕微跳動。由于水濕潴留于四肢皮中,則陽氣被郁,邪正相爭,故四肢肌肉有輕微跳動。正如《醫(yī)宗金鑒.訂正金匱要略注》卷2l所云:“皮水之病,是水氣相搏在皮膚之中,故四肢聶聶動也”。
3、本方茯苓用量獨重,所以汪昂、王旭高等均以為茯苓是君藥。但方中之防己,既能開泄腠理,使水濕從肌表外出;又能通利水道,使水濕從小便下行,因此防己亦應為君藥。對于方中的桂枝,沈明宗認為“以和營衛(wèi),又行陽化氣”;王子接認為:“解肌散邪,兼固陽氣”;王泰林則謂“宣衛(wèi)陽以解肌”,總不離解肌、和營衛(wèi)之論。誠然,水濕郁于皮膚,營衛(wèi)因之壅滯而失和,但溫陽利水,表里分消,則營衛(wèi)自和,這與外感風寒表虛所致營衛(wèi)失和者不同。桂枝的作用是多方面的,而且與不同藥物的配伍密切相關,鄒澍指出:“和營、通陽、利水、下氣、行瘀、補中,為桂枝六大功效”(《本經疏證)卷4)。所以,“方中桂枝意在溫陽化氣,以助利水退腫之功,并非解肌散邪,調和營衛(wèi)。以上醫(yī)家強調桂枝行陽化氣,或宣通衛(wèi)陽,亦有切合方義的一面,但與解肌散邪,調和營衛(wèi)合論,未免使后學無所適從,應加以辨別”(《中醫(yī)歷代方論選》)。
4、臨床經驗總結
1.證治要點 本方主治皮水證。臨床應用時以四肢浮腫,聶聶動者為證治要點。
2.加減法 若脾虛重者,加黨參以益氣健脾;腎陽虛者,加附子、仙靈脾等溫壯
腎陽;水濕較重者,加澤瀉、豬苓以增強利水滲濕之功。
3.本方現(xiàn)代常用于腎小球腎炎、腎病綜合征、妊娠子癇、關節(jié)炎、營養(yǎng)不良性浮
腫、心性浮腫等屬脾虛失運,水濕潴留四肢皮中者。
4、若皮水病人而內有郁熱者,不宜應用本方。里水證,一身面目黃腫,其脈沉者,本方不宜使用。
5、《備急千金要方》卷8將其去黃芪,加白術、生姜、烏頭、人參,即用防己、烏頭、桂枝、生姜等發(fā)散風寒之邪,人參、白術、茯苓、甘草益氣健脾,治療血氣虛弱,風寒侵襲,以致血氣凝澀,不得流通關節(jié)之“歷節(jié)風,四肢疼痛如錘鍛,不可忍者”。
6、《圣濟總錄》卷20將本方去桂枝、茯苓,加麻黃、白術以發(fā)汗散寒,益氣健脾,燥濕固衛(wèi),“治風濕痹,脈浮身重,汗出惡風”?!镀諠健肪?4
7、以本方去黃芪,加桑白皮、麻黃以利水消腫,赤芍藥以散瘀止痛,“治腳氣痹攣腫悶”。此外,《普濟方》卷251將本方去黃芪、茯苓,加防風,名防己散(《備急千金要方》卷24亦有該方,但無方名),以“解芫花毒”。
8、《古今圖書集成.醫(yī)部全錄》卷310用本方加桑白皮,亦名防己散,“治脾虛水腫如裹水在皮膚中,四肢習習然動”等。在主治方面,歷代醫(yī)家用于治療多種水腫病。如《圣濟總錄》卷52用其“治傷寒后氣虛,津液不通,皮膚虛滿”。現(xiàn)代廣泛用于腎小球腎炎、尿毒癥、關節(jié)炎、營養(yǎng)不良性水腫、心性浮腫等屬脾虛而水濕潴留者。
行走秦山楚水|傳承古方中醫(yī)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