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輯內(nèi)容《孟子第二講:學習需要方法》
典范與規(guī)矩
孟子本人是學習成功的代表,他給我們什么樣的啟發(fā)呢?首先,要選擇學習的典范,并接受基本的規(guī)矩。
孟子從小在父母的督導之下,就是個用功的學生。他的年代(372-289B.C.)比孔子晚了一百七十年左右。
最初他所學的是古代經(jīng)典,如“六經(jīng)”:《詩經(jīng)》、《尚書》、《易經(jīng)》、《禮經(jīng)》、《樂經(jīng)》與《春秋經(jīng)》。
他受業(yè)于子思的門人,由此知悉孔子思想,并且心悅誠服。他分析古代圣人的表現(xiàn),認為孔子最為杰出,于是以孔子為典范,他說:“乃所愿,則學孔子也?!保ā睹献印す珜O丑上》)
他確實認真學習,在《孟子》一書中,引述孔子的言論有二十九句,其中取自《論語》的只有八句。可見他全面閱讀與孔子有關的資料并牢記在心。
他的典范還包括古代圣賢。他指出:人首先要與同鄉(xiāng)的優(yōu)秀人才交往,再與同國的優(yōu)秀人才交往,然后與天下的優(yōu)秀人才交往。這是符合曾子所說的“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如果這樣還不足,就要上溯歷史,評論古代人物,并與古人交往。他說:“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是尚友也。”(《孟子·萬章下》)
意即:吟詠他們的詩,閱讀他們的書,但不了解他們的為人,可以嗎?所以要討論他們在當時的所作所為,這就是與古人交朋友。我們今天使用的一個成語“尚友古人”,即是源出于此。
學習有了典范,眼界與心胸隨之提升及擴大。
孟子說:“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觀于海者難為水,游于圣人之門者難為言?!保ā睹献印けM心上》)意即:孔子登上東山,覺得魯國變小了;登上泰山,覺得天下變小了。
所以看過大海的人,就很難被別的水吸引了;在圣人門下學習過的人,就很難被別的言論吸引了。
孟子后來一心一意發(fā)揮孔子思想,又能有效批判其他學派的說法,皆與這句話有關。
除了典范,還需要規(guī)矩。
孟子說:“羿之教人射,必志于彀;學者亦必志于彀。大匠誨人必以規(guī)矩,學者亦必以規(guī)矩。”(《孟子·告子上》)射箭要先學會拉滿弓,工匠要先學會使用圓規(guī)與曲尺。
“大匠不為拙工改廢繩墨,羿不為拙射變其彀率。”(《孟子·盡心下》)學習技術,有一定的規(guī)矩;學習儒家或任何學問,也都須按規(guī)矩,腳踏實地訓練自己。
儒家談學習,不忘言與行,目的是要人追求完美。孟子說:“規(guī)矩,方員之至也;圣人,人倫之至也?!保ā睹献印るx婁上》)
他接著說:“欲為君,盡君道;欲為臣,盡臣道。二者皆法堯舜而已矣。”這句話發(fā)揮了孔子所說“君君,臣臣”的道理。孟子確實是儒家思想的后起之秀。
專注與有恒
孟子本人是學習高手,他建議我們要做到專注而有恒。所謂專注,必須避免干擾并且全神貫注。
孟子舉例說明“人很難擺脫環(huán)境的干擾”。譬如一位楚國大夫想讓他的兒子學齊國話,于是找齊國人來教,但是“一齊人傅之,眾楚人咻之,雖日撻而求其齊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于莊嶽之間數(shù)年,雖日撻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孟子·滕文公下》)意思是:一個齊國人教他,許多楚國人干擾他,即使天天鞭打來逼他說齊國話,也不可能做到。如果帶他到齊國都城的街坊住上幾年,即使天天鞭打來逼他說楚國話,也不可能做到。今天許多孩子學習外語,似乎不能不考慮孟子這番建議。
排除環(huán)境干擾之后,還須做什么?孟子以下棋做為比喻。
他說:弈秋是全國的下棋高手,假使讓他教兩個人下棋,“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孟子·告子上》)這里說的第二個人,雖然也在聽講,卻一心以為有只天鵝快要飛來,而想拿起弓箭去射它。那么,這個人的學習成績會好嗎?當然不會了。
這種人正是孟子所說的“一暴十寒”,曬它一天,再凍它十天,那么即使是天下最容易生長的植物也不可能生長。
做到專注,還須有恒。有恒是打定主意、選對目標,然后長期堅持下去。長期為之就成為習慣了。
孟子深知“習慣”的重要,他經(jīng)常并列正面與反面的例子。他說:“雞鳴而起,孳孳為善者,舜之徒也。雞鳴而起,孳孳為利者,跖之徒也?!保ā睹献印けM心上》)“孳孳”是努力不倦的樣子,一天到晚都念茲在茲。換言之,要成為舜或成為跖,全看你是有恒于行善還是謀利。
孟子告訴一位不太聰明的學生說:“子服堯之服,誦堯之言,行堯之行,是堯而已矣。子服桀之服,誦桀之言,行桀之行,是桀而已矣?!保ā睹献印じ孀酉隆罚?/span>意思是:你穿上堯所穿的衣服,說堯所說的話,做堯所做的事,這樣就成為堯了。反之,你穿上桀所穿的衣服,再學桀說話及做事,不就成為桀了嗎?
由此可知學習的重要。要成為舜還是跖(大盜)?要成為堯還是桀(夏桀,亡國之君)?這兩種結果一善一惡,天差地別,全由人的長期學習所造成。
換言之,人生的發(fā)展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上。如何掌握呢?我們需要確立典范及遵守規(guī)矩,如此就不會有誤入歧途的危險。接著還須專注而有恒,以求領悟合理的心得。
要融會貫通
孔子說:“吾道一以貫之”,他是用一個核心思想貫穿他的學識與理想,成就一家之言。他認為“多學而識之”是不夠的。但若不先多學與博學,又如何能一以貫之?孟子在這方面的立場是與孔子一致的。
孟子說:“博學而詳說之,將以反說約也?!保ā睹献印るx婁下》)意即:廣博地學習并詳細地闡述,是要由此回到扼要說明的地步?!安钡南鄬υ~是“約”,亦即扼要說明。
譬如,如果扼要說明儒家思想,或許可用“真誠”二字,由真誠而可感通別人的處境,再實踐“我與別人之間的適當關系”,亦即努力行善,如此快樂亦將由內(nèi)而發(fā)。
孟子強調(diào)“自己領悟道理”。
他說:“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則居之安;居之安,則資之深;資之深,則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者也。”(《孟子·離婁下》)
意思是:君子依循正確的方法深入研究,就是希望可以自己領悟道理。自己領悟的道理,就會安穩(wěn)地守住它;安穩(wěn)地守住它,所受的啟發(fā)就會深刻;所受的啟發(fā)深刻,那么應用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回溯本源。所以君子希望可以自己領悟道理。
當孟子回答國君與大臣問題時,不論引述經(jīng)典或使用比喻,都顯得胸有成竹并且立場清楚。
當孟子批評不同學派的觀點時,如針對墨家、農(nóng)家、兵法家、縱橫家等,都可以說得頭頭是道。這些都是左右逢源的具體表現(xiàn)。沒有核心思想是不可能做到的。
孔子曾站在河邊說:“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他又曾稱贊“知者樂水”。他為何如此欣賞流水呢?
孟子提出自己的解釋如下:“源泉混混,不舍晝夜,盈科而后進,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爾。”(《孟子·離婁下》)
意即:有源頭的泉水滾滾涌出,日夜不停,注滿坑洞之后繼續(xù)前進,最后流入大海。有本源的就像這樣,孔子肯定它這一點罷了。這兒所謂“源泉”,即指一個人不斷好學、深思、力行,并有自己的心得而言。
孟子接著說:“茍為無本,七八月之間雨集,溝澮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故聲聞過情,君子恥之?!?/span>
意即:如果沒有本源,像七、八月間的雨水,下得很集中,大小溝渠都漲滿了,但是它們的干涸,你可以站在旁邊等著看到。因此,聲望超過了實際情況,君子認為是可恥的。
為了避免聲望超過實際情況,只有更為努力學習并用心思考,然后在實踐方面長期堅持下去,使自己能有融會貫通的心得,如此才不愧“讀書人”之名,同時也將更能品味學習之樂趣。
要活學活用
學習的目的在于改善自己的生命品質(zhì)。孟子是儒家學者,他所提供的示范是什么?
首先,書本上的文字是載體,重要的是智慧。對文字不可毫無保留地接受,還須配合自己的判斷。
孟子說:“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無敵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孟子·盡心下》)
意思是:完全相信《尚書》所記的,還不如沒有《尚書》這本書。我對于《武成》一篇,只取其中兩、三編竹簡罷了。行仁者在天下沒有敵手,以最有仁德的周武王去討伐最無仁德的商紂,怎么會使血流得把舂米的木棍都漂浮起來了呢?
今天還在使用“血流漂杵”這句成語。經(jīng)過專家研究,當時有些諸侯仍然支持商紂王,所以誓死抵抗;也有可能是商紂王的軍隊倒戈而自相殘殺。
當然,孟子要提醒我們的是:不能光看文字記載,還須考慮具體而合理的狀況。
對于《尚書》是如此,對于《詩經(jīng)》亦然。
孟子認為,解說《詩經(jīng)》的人不能只看字面而誤解詞句,也不能只看詞句而誤解原意,要用自己的體會去推測作者的原意,這樣才對。這是“以意逆志”的方法。
譬如,《詩經(jīng)?小雅?邶山》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這句詩表示在舜擔任天子之后,其父瞽瞍也是臣嗎?
孟子認為不能如此夸大解釋,因為此詩作者是在借此感嘆:雖然天下人都是臣,但自己忙得無暇奉養(yǎng)父母。我們不必盲目由此推到舜的父親身上。
又如,《詩經(jīng)?大雅?云漢》說:“周余黎民,靡有孑遺。”這句話難道在說“周朝剩下的百姓,沒有一個存留”嗎?
它是周王在大旱時祈禱求雨之詩,意即如果再不下雨,恐怕百姓全都活不下去了。這樣的詩句怎能由字面去理解呢?
孟子的思考力顯然超越凡人。他批評農(nóng)家以為耕田是人生首務時,指出各行各業(yè)應該合作,才能維持社會生活的穩(wěn)定與人類文化的發(fā)展。“且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為備?!保ā睹献印る墓稀罚?/strong>可謂一針見血。
他批評墨家“愛無差等”的兼愛理論時,指出人的生命來自父母,又怎么可能真的把別人的父母等同于自己的父母呢?(《孟子·滕文公上》)這種想法的結果是無視于自己父母的存在,那么與禽獸有什么差別呢?(《孟子·滕文公下》)
孟子本人的主要心得是“性善”,他為此多次與告子辯論。他的立場是要人真誠,然后自然會有力量由內(nèi)而發(fā),使人主動行善。這種觀點代表孔子思想的進一步發(fā)展,值得我們認真學習。
學習的戒律
學習本來是好事,但不可操之過急。有些人比較沖動,不肯按部就班、循序漸進。孟子說:“其進銳者,其退速?!保ā睹献印けM心下》)
意即:前進太猛的,后退也很快。因此,要避免三分鐘熱度。人在饑渴的狀態(tài)下,不易分辨飲食的好壞;人心若是空虛,也會抓到什么就學習,就以為那是真理,結果反而誤入歧途(《孟子·盡心上》)。
其次,要戒惕自己不要只是考慮生活需求。孟子希望得君行道,也如此期許學生。
他對一個學生原本期望很高,但后來看他與權臣交往,就說:“我不意子學古之道,而以哺啜也?!保ā睹献印るx婁上》)意即:我沒想到你學習古人的理想,竟然是為了飲食。
然后,有了一點學問,要記得孟子的警惕:“人之患在好為人師。”(《孟子·離婁上》)意即:人應該擔心自己的毛病,就是喜歡充當別人的老師。我們連修養(yǎng)自己都來不及,又怎能“好為人師”,在各方面為人出謀獻策呢?
最后,孟子總結了一句話:“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保ā睹献印じ孀由稀罚?/strong>意思是:學習及請教的原則沒有別的,就是找回失去的心而已?。?/p>
孟子的“心”概念,留待將來再介紹,現(xiàn)在要明白的是:學習必須回到自己身上,努力改善自己。
點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