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篆刻,自然必須是有篆有刻,我們前面所講的字法、篆法、章法,多屬于“篆”的部分,今天我們來談談“刻”的部分。因為是“刻”,必然涉及刻刀,刻刀的選用,前面我們已經說過。實際上今天要講的就是刻刀的用法,簡言之,就是刀法。
既然要學刀法,我們就需要給刀法一個準確的定義,所謂的刀法,是指在篆刻創(chuàng)作過程中運刀鐫刻的特定方法或程式化技巧。對于初學者來說,背會定義簡單,實際操作并不容易。
因為刀法的相關因素實在太多,至少包含如下方面的內容:
(刀法的相關因素)
有個題外話題要先說一下:篆刻學習一直有個學習難點,就是刀法的學習拜不拜師?
如上所說,刀法牽涉實際操作,只一味地研習理論,往往不得其法,因為它牽涉太多的因素,比如刻刀的鋒利程度,比如印章材料的差異,比如用力的大小,比如入刀的角度,比如運刀的快慢,當然還包括篆刻家本人的性格、修養(yǎng)……于是,在刀法教學中就有了一對爭論:一方認為在刀法的學習中,需要師父手把手地教,這樣可以把師父的刀法經驗直接傳達給學習者;一方認為在刀法的學習中,最好的學習方法是學習者不停地練習、體會,揣摩;其實兩種方法各有優(yōu)勢,也各有弊端:
拜師者:優(yōu)點在于入門快;缺點在于前輩的刀法無法順利內化(成為學習者自己的東西),也容易使學習者困鎖、拘泥于前輩的刀法;
不拜師者:優(yōu)點在于學習者能將刀法完全內化,并有創(chuàng)新的可能;缺點是學習、摸索的過程相對較長。
因此,拜不拜師,全看機緣造化,學習者重要在于理解其中關竅,進而權衡利弊即可。
在篆刻愛好者中,有兩種對于刀法的極端認識:
1、刀法至上說。持這一種說法者,認為所謂的篆刻,就是刀法,只要刀法過硬,篆刻所有問題就全部解決了,甚至舉例說,白石老人只有刀法,但篆刻自成一派,可謂宗師。
(齊白石的印面)
2、刀法只是傳遞說。持這一種說法者,認為所謂的篆刻刀法,只是傳遞字法、篆法、章法,它只有傳遞功能。
這兩種極端說法顯然全都不對:第一種看法里,他們忽略了齊白石的篆刻除了奔逸的刀法外,他的字法、篆法、章法均有獨到之處,刀法無法替代篆法與章法;第二種看法里,他們忽略了刀法具有獨立的審美價值。趙之謙在“鉅鹿魏氏”一印的邊款里說:“古印有筆尤有墨,今人但有刀與石?!?/p>
(趙之謙:鉅鹿魏氏及邊款)
因此,既要看重刀法,也要看輕刀法。
我們提供了“極簡版”的刀法內容,理解這些概念,刀法學習將不再是問題。
就像寫毛筆字一樣,篆刻用刀,也有正鋒和側鋒的區(qū)別:
所謂的正鋒,即指刻刀的刀刃基本垂直于印面,不偏不倚(就像書法中做不到完全中鋒一樣,在篆刻中,也極少能用正鋒不用偏鋒刻?。?。中鋒入石的角度大致如圖:
(正鋒刻印)
正鋒刻印的特征是:在下刀形成線條的兩側,石料的崩落特征基本一致(類似于毛筆中鋒行筆兩側形成的邊緣痕跡一樣),因此如果是單刀刻線,這條線出來的線條特征就是中鋒線。
但實際上白文線條的中鋒線除去極細者很少一刀刻成,往往需要雙刀法完成,因此正鋒刀極少運用。
所謂的偏鋒,則是刀刃線與印面有小于90度的夾角,即刀向左右向右偏鋒入石。以右手持刀為例,又分內刀角的偏鋒和外刀角的偏鋒,這兩種偏鋒理論上沒有差別,全看執(zhí)刀刻印的習慣,但由于內刀角入石,石屑崩飛是向內的,因此,可能不利于篆刻者健康。
內刀角偏鋒入石角度如圖:
(內刀角偏鋒入石)
外刀角偏鋒入石角度如圖:
(外刀角偏鋒入石)
以上這三種入刀角度,鐫刻出來的石面痕跡是不一樣的,分別如圖:
(三種不同入刀所產生的不同印面痕跡)
于是,用刀的偏正,用力的大小,直接影響了鐫刻結果的粗與細、光與毛(偏鋒是一邊光一邊毛)。關于正偏鋒,是較為重要的一組刀法概念,要記牢。
相對來說,篆刻家們有自己的用刀習慣,比如趙之謙就喜歡正鋒深刻,而吳讓之就喜歡偏鋒淺削。因此形成的印面效果也完全不同,當然,這些印面效果是服務于他們的印風的。
比如,吳讓之的偏鋒淺削(相對偏鋒),線條的邊緣就相對渾茫、模糊,更有利于表現筆墨趣味:
(吳讓之的偏鋒淺削)
又比如,趙之謙的正鋒深刻(只是偏于正鋒),線條的邊絲就相對銳利、肯定,于是更有利于表現金石趣味:
(趙之謙正鋒深刻的印面)
當然,正、偏鋒對于筆墨趣和金石趣的表達并不絕對,我們只是舉了這兩位有代表意義的篆刻家罷了。不能因此就絕對化。
嚴格意義上說,沒有一個篆刻家可以完全用正鋒刻完一方印,他的刻刀必然會產生偏鋒,就像即便是高明的書法家,也不可能完全保證在書寫時筆桿、筆鋒時時垂直于紙面,因此,我們可以先放下正偏鋒的概念,來考慮運刀的特征(假如要考慮正偏鋒,就會有正鋒的沖、切;偏鋒的披、削)。因此,我們可以把運刀簡化為沖刀與切刀兩種刀法:
所謂的沖刀,就是以刀角入石之后,向著一個方向連續(xù)不斷地推刀行進,運刀基本以一個筆畫或一段線條為周期,它的連續(xù)性比較強,趨勢感、方向感比較明確。如果進行運刀速度、運刀角度、運刀力度的變化,在印面都會呈現將明顯的差異。
(沖刀與切刀的運刀差異)
所謂的切刀,就是以刀角入石之后,再以入石的刀角為支撐點,將部分刀刃強行壓入印石,它的運刀以一個切的動作為周期,切一下就是一刀,然后不斷重復,積累完成線條。因為刀程短,它的運刀速度、運刀角度、運刀力度發(fā)生變化時,呈現在線條上的特征不明顯(因為它的每一刀,大部分情況下只是鍥刻了線條的局部而已)。
(沖切刀形成的刀痕)
注意看,如果結合正偏鋒,其實這里的效果都是偏鋒形成的刀痕,一邊光,一邊毛。注意,上圖所示的兩種刀法鐫刻的都是直線,但實際上,切刀在切石之時,前一刀跟后一刀之間往往形成偏差,也就是刀刃會與印文線條形成夾角,累積下來,無數個短切刀完成的線條中,就在行進中形成了一定的節(jié)律(不同的篆刻家會有不同的用刀習慣,也就有了不同的節(jié)律)。
同樣是完成一根線條,沖刀以運刀的一貫性追求線條的變化,沖刀的刀刃一直在運行之中,隨著力量、速度,刀鋒的偏鋒程度不同,線條也就產生了相應的線質變化;切刀則以運刀的變化求線條的一貫性,不管前一刀與后一刀之前形成的夾角有多大,最終完成的都是一根線條,不同的只是線質。
(同為沖刀的黃牧甫與吳讓之)
沖刀刻出來的線條勁爽、婉轉、光潔;切刀刻出來的線條蒼渾、古拙、遲澀。同樣,因為運刀習慣的不同,不同的篆刻家即便用同一種刀法,形成的線條效果也有差別。同樣是沖刀,吳讓之不同于黃牧甫;同樣是切刀,蔣仁不同于丁敬。
(同為切刀的丁敬與蔣仁)
不論是沖刀、切刀,最終是為了完成線條,那么我們舉例子來說一下,怎樣刻一根線條呢?比如刻一豎(一橫原理相同,推而廣之,曲線、弧線也相同)。
先說白文:
為了完成這根白文線條,不論是第一種方法不轉換刀角,用旋轉石面的方法用不同方向的兩刀;還是第二種方法,用同方向轉換刀角的兩刀,總之,要完成一根線條需要兩刀(暫不考慮線條兩端的處理),這就是雙刀。目的是為了將用刀的毛面(偏鋒刀刃所向的面)留在線條內部,兩刀過后,這兩個毛面就消失在線條內部了(中間的灰色部分崩掉成為石屑了)。
(雙刀刻白文)
當然,白文線條還可以單刀完成,不論正鋒或偏鋒,一刀過去,不再增補第二刀,一刀就是一根線條??刹豢梢阅??
可以的,但是有問題。就是會留下毛刺!
如果正鋒刻過去,兩邊留毛刺,線條質量極不好控制,所以中鋒單刀應用者極少(大部分篆刻家需要中鋒線條時,多用雙刀偏鋒的方式模擬中鋒效果);如果偏鋒刻去,勢必一邊光,一邊毛,用得好是挺健、生辣,用得不好就是破碎、凌亂,因為毛邊是不受控的、意外的、無秩序的。
(單刀刻石效果)
其實,在單刀白文印中,單刀刻掉和崩掉的石屑,就是要完成的線條。齊白石大師的單刀白文印多是如此完成的。
(齊白石:吳子亭)
當然,這個單刀的線條還可以加粗,方法是同方向在光面外邊再補一刀,線條粗了,毛刺消失在線條內部,起到的是加粗線條的效果,不再舉例,一試便知。
再說朱文:
朱文顯然只能雙刀完成。因為朱文的線條是凸起的,要保留凸起的部分,必須將這塊凸起的部分四周的石料刻掉。拋去線條兩端不說,完成一根朱文線條,至少是需要兩刀才可以的。這個不用再上圖了,稍加思考就可以明白。
接著上一條,我們在刻朱文線條時,必然要用雙刀去完成,那么,這兩刀毛刺邊的方向如何處理呢?
第一種情況:線條兩邊都將毛刺都留在線條之外,保證線條兩邊的光滑,即用刀時,刀刃指向線條以外,刀背靠在凸起的線條上(不可真靠過緊,會影響線條質量),所以叫“背線”用刀。背線用刀,線質是光潔的、平滑的。如黃牧甫的朱文印:
(黃牧甫:曼青)
第二種情況:一邊留毛刺,一邊保留光潔。保證線條一側的光潔,另一側以刀刃指向線條施刻,即“向線”用刀。向線用刀,線條是澀的,斑駁的,遍生毛刺或者豁豁牙牙的,將向線用刀用到極致的大師是來楚生,如圖:
(來楚生:潘豆之璽)
實際上,這種把刀刃指向朱文線條的刻法,是讓朱文產生了單刀白文的效果,即朱文線條的邊緣出現毛糙不光的現象,以避免朱文線條的平板光滑。但切記,向線刻朱文,用力的輕重要格外有分寸,太輕不出效果,太重則爆斷線條。
實際上篆刻刀法的核心概念并不多,總結一下就是幾句話:正確理解正鋒、偏鋒所產生的石面效果;深入領會沖刀、切刀兩種不同的運刀過程會產生不同的線條效果;明白線條是由單、雙刀等不同方法完成,并且向線和背線用刀可以產生不同的線條特質。
當我們把這幾組概念徹底理清后,刀法的理論問題就基本解決了,余下的,就只剩下不間斷的練習一件事了,練習是掌握刀法的唯一方法,就算拜師也需要反復練習。當刀法精熟之后,一個篆刻學習者要做的事情,就是讓刀法服務于自己的創(chuàng)作,用手中的刀,鐫刻自己心中想要的線條,不管這些線條是來自于古代璽?。ㄓ≈星笥。碜杂跁ǎㄒ詴胗。€是來自于印外(印外求?。?。
素材萬變,刀法不離其宗!到這個階段之后,刀法會自然呈現它獨有的審美價值(有些美,是意外的),不過,那不是零基礎學篆刻要考慮的問題了。
(【零基礎學篆刻】之34,部分圖片引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