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道德經》言簡意賅,具有極大的思想容量,被稱為“萬經之王”。老子本人亦是世界公認的最偉大的哲學家之一。由于老子創(chuàng)立的《道德經》文化對后世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因此老子被后世推為“百家之祖”。
人人都知道《道德經》,卻很少有人知道《德道經》。這個《德道經》是什么呢?其實所謂的《德道經》,就是《道德經》的前身。
在敦煌藏經洞中發(fā)現(xiàn)《德道經》的寫本,基本上以《德經》作為上卷,《道經》作為下卷,且不分章。這與今天流傳的《道德經》以《道經》在前,以《德經》在后,且分為81章是有較大區(qū)別的。1973年,在馬王堆中出土了帛書版《老子》。帛書《老子》分為甲乙兩個版本,都是以《德經》在前,以《道經》在后。再看70年代出土的銀雀山《老子》竹簡,為漢文帝十二年(也就是公元前168年)以前的寫本。該版本比敦煌本還早八九百年,也是《德經》在上,《道經》在下。以及其它許多出土版本,皆是如此,此處就不一一列舉。由此足見最早的《老子》其實叫《德道經》,符合老子以德悟道的本意。
那么當今流行的《道德經》和《德道經》有什么區(qū)別呢?
老子所講的“道”,是指自然宇宙的根本規(guī)律,是客觀的,是本來存在的。“道”永遠存在,不生不滅,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德”其實就是“得”,是個人在追尋“道”的過程中的感知和體驗。“德”就是求道的過程。人生在世,物質上的需求只是維持這個肉身,但是肉身不是最根本的;人的本質是精神和靈魂,靈魂的成長是人生存在的根本意義。靈魂成長的過程,就是“求道”的過程,在“求道”中獲知“德”,再以更多的“德”獲得更高的“道”。如此相輔相成,最終對于“道”通達無礙,至于圓滿。
《德道經》是老子原書的初始狀態(tài),而《道德經》則是經過后人加工潤色而成,有一定的社會因素和政治因素。
《德道經》以《德經》在前,是提倡以個人的主觀能動性去自發(fā)“悟道”。這里將“道”看成是無限的、發(fā)展的、持續(xù)的規(guī)律。以人的主觀能動性去求道,是積極向上的態(tài)度。《道德經》以《道經》在前,則是強調對于前人經驗繼承的重要性。這樣的話,“道”就在前人的經驗之中,這種“道”就是有限的、靜止的。這種模式,是將“求道”的希望完全寄托于前人的文字經驗之中。其本身就有很大的局限性,其結果自然也得不到“真道”。
還原老子的本源思想,是以“德”為先,自發(fā)性求道,如此才能真正窺探大道之全貌。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