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人經(jīng)產(chǎn)雜病第二十三
【原文】婦人?、偎奈铮?)良與男子同,唯經(jīng)前產(chǎn)后異耳?!稘幘V目》以四物湯加香附、炙草為主,凡經(jīng)前產(chǎn)后,俱以此出入加減。
【注釋】 ①婦人?。杭磱D科病。
【語譯】 治療婦科病,四物湯是一個很好的處方。婦人病,唯獨經(jīng)前、產(chǎn)后與男子不同?!稘幘V目》用四物湯加香附、炙甘草,凡經(jīng)前、產(chǎn)后疾病,都用它加減治療。
【原文】月信①準 體自康經(jīng)水一月一至,不愆其期,故名月信。經(jīng)調(diào)則體自康。
【注釋】 ①月信:即月經(jīng)。因其按月來潮,信而可驗,故名。
【語譯】 月經(jīng)正常,一月一至,不錯過日期,身體自然就會健康。
【原文】漸早至 藥宜涼血海有熱也,宜加味四物湯(2)加續(xù)斷、地榆、黃芩、黃連之類。
【語譯】 如
月經(jīng)逐漸提前,這是由于血熱引起的,應當用涼性藥物治療??捎眉游端奈餃永m(xù)斷、地榆、黃芩、黃連等。
【原文】
漸遲至 重桂姜血海有寒也,宜加味四物湯(2)加干姜、肉桂之類,甚加附子。
【語譯】
倘若月經(jīng)逐漸推遲,這是由于血分有寒引起的,應當用溫性藥物來治療,一般多用加味四物湯加肉桂、干姜等,甚至可以加用附子。
【原文】
錯雜至 氣血傷經(jīng)來或早或遲不一者,氣血虛而經(jīng)亂也,宜前湯加入人參、白術(shù)、黃芪之類。
【語譯】 如果月經(jīng)或早或遲,錯雜而至,是氣血不足引起的月經(jīng)紊亂。應當用加味四物湯加人參、白術(shù)、黃芪之類。
【原文】歸脾法 主二陽①《內(nèi)經(jīng)》云:二陽之病發(fā)心脾,有不得隱曲,為女子不月。宜歸脾湯(3)。
【注釋】 ①二陽:指心脾。
【語譯】
歸脾湯主治心脾兩虛。《內(nèi)經(jīng)》說,二陽之病發(fā)于心脾。是心有隱事,精神憂郁,思慮過度,勞傷心脾,導致氣血兩虛,月經(jīng)不來。應該用歸脾湯治療。
【原文】兼郁結(jié) 逍遙長郁氣傷肝,思慮傷脾,宜加味逍遙散(4)。
【語譯】 如兼有肝氣郁結(jié),應該用加味逍遙散治療。
【原文】種子者 即此詳種子必調(diào)經(jīng)。
以歸脾湯治其源,以逍遙散治其流,
并以上諸法皆妙,不必他求。
唯婦人體胖肥厚者,恐子宮脂滿,另用二陳湯(5)加川芎、香附為丸。
【語譯】 為了使婦女懷孕,必須根據(jù)上述的方法調(diào)治各種月經(jīng)病。
用歸脾湯補心脾,益氣血,治其根源,用逍遙散治其伴發(fā)癥狀。
以上各種方法都很好,不必用其他方法。唯有婦人身體肥胖的,恐怕子宮脂滿,另用二陳湯加川芎、香附,制丸藥服。
【原文】經(jīng)閉塞 禁地黃
閉塞脈實,小腹脹痛,與二陽病為女子不月者不同。雖四物湯為婦科所不禁,而經(jīng)閉及積瘀實癥,宜去地黃之濡滯,恐其護蓄,血不行也。加醋炒大黃二錢、桂一錢、桃仁二錢,服五六劑。
【語譯】 瘀血引起的閉經(jīng),應當禁用地黃之類的滋膩藥物。
月經(jīng)不通,脈實有力,小腹脹痛,與心脾兩虛,氣血不足不同。雖然四物湯為婦科常用方劑,而瘀血引起的實證,應該去滋膩的地黃,以免使瘀血不得運行。還可以加醋炒大黃兩錢、桂枝一錢、桃仁兩錢,服五六劑即愈。
【原文】孕三月 六君(6)嘗得孕三月之內(nèi),多有嘔吐、不食,名惡阻,宜六君子湯。俗疑半夏礙胎,而不知仲師慣用之妙品也。
高鼓峰云:半夏合參術(shù)為安胎、止嘔、進食之上藥。
【語譯】 懷孕3個月,常有嘔吐不食的情況,稱為妊娠惡阻,可服六君子湯。一般人懷疑半夏有礙胎元,而不知道這是張仲景經(jīng)常應用的妙品。高斗魁(鼓峰)說,半夏配人參、白術(shù)是安胎、止嘔、進食的好藥。
【原文】安胎法
寒熱商四物湯去川芎為主。
熱加黃芩、白術(shù)、續(xù)斷,
寒加艾葉、阿膠、杜仲、白術(shù)。
大抵胎氣不安,虛寒者多。庸醫(yī)以胎火二字惑人,誤人無算。
【語譯】 安胎的方法,應當辨別病因之寒熱。如屬熱證,當用四物湯去川芎,加黃芩、白術(shù)、續(xù)斷;如屬寒證,加艾葉、阿膠、杜仲、白術(shù)。一般胎氣不安的病因,虛寒者多。那些庸醫(yī)用“胎火”二字來迷惑人,誤人太多了。
【原文】難產(chǎn)者 保生方橫生倒產(chǎn)、漿水太早、交骨不開等癥,宜保生無憂散(7)。
【語譯】 橫生、倒產(chǎn)、羊水早破、交骨不開等難產(chǎn)者,可以服保生無憂散。
【原文】開交骨①歸芎鄉(xiāng)交骨不開,陰虛故也,宜加味芎歸湯(8)。
【注釋】 ①交骨:指恥骨聯(lián)合部。
【語譯】 交骨不開屬陰虛者,宜服加味芎歸湯。
【原文】血大下 補血湯胎,猶舟也。血,猶水也。水滿則舟浮。血下太早,則干涸而胎阻矣,宜當歸補血湯(9)加附子三錢。欲氣旺則血可速生,且欲氣旺而推送有力,加附子者取其性急,加酒所以速芪、歸之用也。保生無憂散治漿水未行,此方治漿水過多,加味歸芎湯治交骨不開。三方鼎峙,不可不知。
【語譯】 如出血過多引起的難產(chǎn),又應服當歸補血湯。胎兒就像船,血液就如水,水滿則船浮。如果血出的太多、太早,則陰道干枯,胎兒受阻,應當用當歸補血湯加附子三錢,以達到氣旺血可速生,有力推送胎兒的目的。加附子的目的,急于取效;加酒是增強當歸、黃芪的作用。保生無憂散治羊水不行,此方治羊水過多(當為出血過多),加味歸芎湯治交骨不開。三方鼎立,不可不知。
【原文】腳小指 艾火煬①張文仲②治婦人橫產(chǎn)手先出,諸般服藥不效,以艾火如小麥大,灸產(chǎn)婦右腳小指頭尖,下火立產(chǎn)。
【注釋】 ①煬:熔化。此處是灸的意思。
②張文仲:唐代醫(yī)家?!菊Z譯】 治難產(chǎn)還可用艾火灸產(chǎn)婦小腳趾的方法。張文仲治婦人橫產(chǎn)兒手先出者,服各種藥物不效,用艾火如麥粒大,灸產(chǎn)婦的右腳小趾尖,火下,立刻產(chǎn)出。
【原文】胎衣①阻 失笑匡胎衣不下,宜以醋湯送失笑散(10)三錢,即下。
【注釋】 ①胎衣:即胞衣。
【語譯】 如胞衣阻滯,可用醋湯送服失笑散三錢,即可產(chǎn)下。
【原文】產(chǎn)后病 生化將時醫(yī)相傳云,生化湯(11)加減,治產(chǎn)后百病。若非由于停瘀而誤用之,則外邪反入血室,中氣反因以受傷,危癥蜂起矣。慎之!慎之!
【語譯】 當時的醫(yī)生相傳以生化湯加減可治產(chǎn)后百病。如果不是瘀血所致者而誤用它,則反而使外邪深入血室,中氣受傷,危證蜂起。慎之!慎之!
【原文】合諸說 俱平常以上相沿之套法,輕病可愈,治重病則不效。
【語譯】 以上各種學說,都是很平常的以前相延續(xù)的套法,輕病可以治療,重病則沒有效果。
【原文】資顧問 亦勿忘商治時不與眾醫(yī)談到此法,反為其所笑。
【語譯】 以上治法,可供臨床應用時參考,也是不應該忘記的。在與眾多醫(yī)生商討治療這些疾病時,不談到這些基本方法,反而會叫他們恥笑。
【原文】精而密 長沙室《金匱要略》第二十卷、第二十一卷、第二十二卷,義精而法密。
【語譯】 欲求治療婦產(chǎn)科疾病的精密方法,應當深入研究張仲景的著作?!督饏T要略》第二十卷、第二十一卷、第二十二卷的論述精深而周密。
【原文】妊娠篇 丸散七妊娠篇凡十方:丸散居七,湯居三。蓋以湯者,蕩也。妊娠以安胎為主,攻補俱不宜驟,故緩以圖之,即此是法。
【語譯】 《金匱要略·婦人妊娠病脈證并治》篇中共記載10個處方,其中丸劑、散劑有7個,湯劑3個。湯者,蕩也。丸者,緩也。湯劑的作用猛烈,丸劑的作用和緩。妊娠期間的治療以安胎為主,力求緩和穩(wěn)妥,采用攻下或補益的方法都不應過于峻猛。
【原文】桂枝湯(12)列第一此湯表證得之為解肌和營衛(wèi),內(nèi)證得之為化氣調(diào)陰陽,今人只知為傷寒首方。此于妊娠篇列為第一方以喝醒千百庸醫(yī)之夢,亦即是法。師云:婦人得平脈,陰脈小弱,其人渴,不能食,無寒熱,名妊娠,桂枝湯主之。注:陰搏陽別為有子。今反云陰脈弱小,是孕只兩月,蝕下焦之氣,不能作盛勢也,過此則不然。妊娠初得,上下本無病,因子室有凝,氣溢上下,故但以芍藥一味固其陰氣,使不上溢。以桂、姜、甘、棗扶上焦之陽,而和其胃氣,但令上焦之陽氣充,能御相侵之陰氣足矣。未嘗治病,正所以治病也。
【語譯】 妊娠篇中的方劑,桂枝湯被列為第一方。桂枝湯治療表證為解肌合營衛(wèi),治療里證則為化氣調(diào)陰陽,今天的醫(yī)生只知道它是傷寒的首方。其實,它在妊娠篇也被列為第一方,足以用來喚醒千百庸醫(yī)沉睡之夢。張仲景說:“婦人得平脈,陰脈小弱,其人渴,不能食,無寒熱,名妊娠,桂枝湯主之?!薄瓣幉杽e為有子”,今反“陰脈弱小”,是因為懷孕只有兩個月,削弱下焦之氣,不能呈現(xiàn)強盛之勢,過了兩個月就不一樣啦。妊娠剛開始,上焦、下焦本來無病,因為子宮與以前不一樣了,氣溢上下,所以只是用芍藥一味保護陰氣,使之不上逆;用桂枝、生姜、甘草、大棗助上焦之陽氣,調(diào)和胃氣,使上焦之陽氣充足,能抵御相侵的陰氣。目的本不是治病,而起到了治病的效果。
【原文】附半姜 功超軼①時醫(yī)以半夏、附子墜胎不用,干姜亦疑其熱而罕用之,而不知附子補命門之火以舉胎,半夏和胃氣以安胎,干姜暖土臟使胎易長。俗子不知。
【注釋】 ①軼:超過。
【語譯】 附子、半夏、干姜三藥,妊娠時若使用得當,可以收到非同一般的效果。一般的醫(yī)生,認為半夏、附子墮胎而不用,也懷疑干姜太熱而少用;而不知附子補命門之火而保胎,半夏和胃氣以安胎,干姜暖脾土而長胎。
【原文】內(nèi)十方①皆法律②桂枝湯(12)治妊娠,附子湯(13)治腹痛少腹如扇,茯苓桂枝丸(14)治三月余漏下、動在臍上為癥瘕,當歸芍藥散(15)治懷妊腹中[插圖]痛,干姜人參半夏丸(16)治妊娠嘔吐不止,當歸貝母苦參丸(17)治妊娠小便難,當歸散(18)妊娠常服,白術(shù)散(19)妊娠養(yǎng)胎,方方超妙,用之如神。惟妊娠有水氣、身重、小便不利、惡寒、起即頭眩,用葵子茯苓散(20)不能無疑。
【注釋】 ①內(nèi)十方:指《金匱要略·婦人妊娠病脈證并治》篇內(nèi)所列的10個處方,即桂枝湯、附子湯(有方名,無藥物組成)、桂枝茯苓丸、當歸芍藥散、干姜人參半夏丸、當歸貝母苦參丸、當歸散、白術(shù)散、葵子茯苓散、膠艾湯等。
②法律:此處系法則、準繩之意。
【語譯】 妊娠篇內(nèi)所列的10個方劑,處方用藥嚴謹,都可以作為妊娠病的治療準繩。桂枝湯為妊娠篇第一方;附子湯治腹痛,小腹如扇;茯苓桂枝丸治妊娠三月余漏下,動在臍上,為癥瘕積聚;當歸芍藥散治妊娠腹中絞痛;干姜人參半夏丸治妊娠嘔吐不止;當歸貝母苦參丸治孕婦小便難;當歸散妊娠常服;白術(shù)散妊娠養(yǎng)胎,用之如神。唯有妊娠水腫,身重,小便不利,惡寒,站起就頭暈,用葵子茯苓散治療不好理解。
【原文】產(chǎn)后篇 有神術(shù)①共九方。
【注釋】 ①神術(shù):高明的辦法。
【語譯】 《金匱要略》產(chǎn)后篇,對于產(chǎn)后病提出了神奇的治療方法和九個方劑。
【原文】小柴胡(21)首特筆妊娠以桂枝湯為第一方,產(chǎn)后以小柴胡湯為第一方,即此是法。新產(chǎn)婦人有三?。阂徽卟’d,二者病郁冒①,三者大便難。產(chǎn)婦郁冒、脈微弱、嘔不能食、大便反堅、但頭汗出者,以小柴胡湯主之。
【注釋】 ①郁冒:指郁悶昏冒或血虛昏厥。
【語譯】 《金匱要略》產(chǎn)后篇,首先特別列出用小柴胡湯治療產(chǎn)后病。治妊娠病以桂枝湯為第一方,治產(chǎn)后病小柴胡湯是第一方,這是正確的方法。新產(chǎn)婦人有三?。阂皇钳d病,二是郁冒,三是大便難?!督饏T要略》說:產(chǎn)婦郁冒,其脈微弱,嘔不能食,大便反而干燥堅硬,只是頭部汗出,用小柴胡湯治療。
【原文】竹葉湯(22)風痙疾①《金匱》云:產(chǎn)后中風、發(fā)熱、面正赤、喘而頭痛,竹葉湯主之。錢院使注云:中風之下,當有病痙者三字。按:庸醫(yī)于此癥,以生化湯加姜、桂、荊芥、益母草之類,殺人無算。
【注釋】 ①風痙疾:中風發(fā)痙的疾病。指產(chǎn)婦遭受風邪而引起痙攣抽搐的疾病。
【語譯】 用竹葉湯治療產(chǎn)后中風,發(fā)為痙病?!督饏T要略》說:產(chǎn)后中風,發(fā)熱,面紅,咳喘,頭痛,用竹葉湯治療。錢院使注解說:“中風”之下,應當有“病痙者”三字。庸醫(yī)看到這種病,便用生化湯加干姜、桂枝、荊芥、益母草之類治療,殺人無數(shù)。
【原文】陽旦湯(23)功與匹①即桂枝湯增桂加附子,《活人》以桂枝湯加黃芩者誤也。風乘火勢,火借風威,灼筋而成痙,宜竹葉湯。若數(shù)日之久,惡寒癥尚在,則為寒風,宜此湯。二湯為一熱一寒之對子。師云:產(chǎn)后風續(xù)續(xù)數(shù)十日不解,頭微痛、惡寒、時時有熱、心下悶、干嘔、汗出雖久,陽旦證②續(xù)在者,可與陽旦湯。
【注釋】 ①匹:匹配,相等。
②陽旦證:病證名。一指《傷寒論》的桂枝湯證。一指桂枝湯證兼見心煩口苦等里熱證者,《外臺秘要》記載:“《古今錄驗》療中風傷寒,脈浮,發(fā)熱往來,汗出惡風,項頸強,鼻鳴干嘔,陽旦湯主之方?!?/p>
【語譯】 陽旦湯治療產(chǎn)后中風而致的痙病與竹葉湯功效相似。陽旦湯就是桂枝湯增加桂枝用量,再加附子。《活人書》用桂枝湯加黃芩是錯誤的。風乘火勢,火借風威,灼熱傷筋,而成痙病,應該用竹葉湯治療。如果數(shù)日仍舊惡寒,則是感受風寒,應該用陽旦湯治療。兩方是一熱一寒的一對方子。張仲景說:產(chǎn)后受風,連續(xù)數(shù)十日不解,頭微痛,惡寒,時時有熱,心下悶,干嘔,汗出,雖經(jīng)數(shù)日,陽旦證仍在者,可以用陽旦湯治療。
【原文】腹痛條 須詳悉此下八句,皆言腹痛不同,用方各異。
【語譯】 對于《金匱要略》中有關(guān)腹痛的條文,必須詳細全面地研究。以下八句,都是敘述不同原因?qū)е碌母雇春拖鄳闹委煼椒ā?/p>
【原文】羊肉湯(24)[插圖]痛①謐②痛者,痛之緩也,為虛癥。
【注釋】 ①[插圖]痛:指產(chǎn)后血虧,腹中綿綿作痛。
②謐:平安的意思。
【語譯】 當歸生姜羊肉湯能止產(chǎn)婦腹中綿綿痛。
【原文】痛滿煩 求枳實滿煩不得臥,里實也,宜枳實芍藥散(25)。二味無奇,妙在以麥粥下之。
【語譯】 若腹痛兼見煩滿不得臥,是里實證,可用枳實芍藥散治療。枳實、芍藥這兩味藥并無神奇之處,妙在用麥粥調(diào)理。
【原文】著臍痛 下瘀吉腹中有瘀血,著于臍下而痛,宜下瘀血湯(26)?!菊Z譯】 如果腹中有瘀血,痛處固定在臍下,此為腹中有干血著臍下,應該用下瘀血湯來治療。
【原文】痛而煩 里熱窒①小腹痛雖為停瘀,而不大便、日晡煩躁、譫語,非停瘀專癥也。血因熱裹而不行,非血自結(jié)于下,但攻其瘀而可愈也?!督饏T》以大承氣湯(27)攻熱。
【注釋】 ①窒:阻塞不通。
【語譯】 產(chǎn)后小腹痛,發(fā)熱,大便不通,傍晚煩躁,譫語,這是由于里熱阻塞,不是瘀血的表現(xiàn)。血因熱邪包圍而不能運行,不是血自己干結(jié)于下,只要攻其瘀熱就可以?!督饏T要略》用大承氣湯來治療。
【原文】攻涼施 毋固必攻有大承氣湯,涼有竹皮大丸(28)、白頭翁加甘草阿膠湯(29)?!督饏T》云:病解能食,七八日更發(fā)熱者,此為胃實,大承氣湯主之。又云:婦人乳中虛,煩亂嘔逆,安中益氣,竹皮大丸主之。又云:產(chǎn)后下利虛極,白頭翁加甘草阿膠湯主之。讀此,則知丹溪產(chǎn)后以大補氣血為主,余以末治之說,為大謬也。
【語譯】 實證、熱證就要用攻下、清熱的方法,不要固執(zhí)地認為產(chǎn)后病一定要用補氣血的藥來治療才行。攻下有大承氣湯,清熱有竹皮大丸、白頭翁加甘草阿膠湯。《金匱要略》說:病好了,能吃飯了,過七八天又發(fā)熱,這是胃家實的原因,用大承氣湯治療。又說:婦人乳中虛(給孩子喂奶,致氣血不足),心煩嘔吐,用安中益氣的方法,選竹皮大丸治療。又說:產(chǎn)后大便泄瀉,虛弱之極,用白頭翁加甘草阿膠湯治療。陳念祖認為,讀到這些,就知道朱震亨(丹溪)主張產(chǎn)后以大補氣血為主的說法是非常錯誤的。
【原文】雜病門 還熟讀《金匱》云:婦人之雜病,以因虛、積冷、結(jié)氣六字為綱,至末段謂千變?nèi)f端,總出于陰陽虛實。而獨以弦緊為言者,以經(jīng)阻之始,大概屬寒,氣結(jié)則為弦,寒甚則為緊,以此為主,而參之兼脈可也。
【語譯】 《金匱要略·婦人雜病脈證并治》篇也是應該熟讀的。婦人雜病以“因虛”、“積冷”、“結(jié)氣”六字為綱。篇末論述疾病雖千變?nèi)f化,但不外乎陰陽虛實。而唯獨談脈弦、脈緊,是因為病邪阻滯經(jīng)絡之初,大多屬寒,氣結(jié)可見弦脈,寒甚則為緊脈。以此為主,脈癥合參就可以了。
【原文】二十方 效俱速
【語譯】 雜病篇中共有20個處方,療效都很迅速。
【原文】隨證詳 難悉錄
【語譯】 這些方劑在原書中都詳細地說明了它的適應證,這里不再一一列舉了。
【原文】唯溫經(jīng)(30)帶下①服十二癥、九痛、七害、五傷、三痼共三十六種。因經(jīng)致病,統(tǒng)名曰帶下,言病在帶脈,非近時赤白帶下之說也。溫經(jīng)湯治婦人年五十,前陰下血、暮發(fā)熱、手掌煩熱、腹痛、口干云云。其功實不止此也。
【注釋】 ①帶下:泛指婦科疾病。
【語譯】 只有溫經(jīng)湯可以治療一切婦科疾病。婦科疾病有十二癥、九痛、七害、五傷、三痼,共36種,因在不同的經(jīng)發(fā)病,統(tǒng)稱帶下?。▼D科?。?。帶下病是說病在帶脈,不是現(xiàn)在說的赤白帶下。書中說,溫經(jīng)湯治婦人年五十許,前陰下血,傍晚發(fā)熱,手掌煩熱,腹痛,口干等等,其實它的作用不止這些。
【原文】甘麥湯 臟躁①服《金匱》云:婦人臟躁,悲傷欲哭,象如神靈所作,數(shù)欠伸,甘麥大棗湯(31)主之。
【注釋】 ①臟躁:病名,出《金匱要略》。
【語譯】 甘麥大棗湯是專門治療婦人臟躁的處方?!督饏T要略》說:婦人臟躁,悲傷欲哭,如有神靈支配,哈欠連作,用甘麥大棗湯治療。
【原文】藥到咽 效可卜閩中諸醫(yī),因余用此數(shù)方奇效,每繕錄于讀本之后,亦醫(yī)風之將轉(zhuǎn)也。余日望之。
【語譯】 只要照方服藥,就會取得較好療效。福建一帶的醫(yī)生,因為我用這些方劑有很好的效果,都抄錄于書本之后。這說明醫(yī)風將要轉(zhuǎn)變,也正是我所期盼的。
【原文】道中人①須造福
【注釋】 ①道中人:即醫(yī)道中的人,這里指醫(yī)生。
【語譯】 希望我們做醫(yī)生的都能好好地研究和掌握這些經(jīng)驗,更好地為患者祛病謀福。
【按語】
要旨
陳念祖在本節(jié)主要介紹月經(jīng)病、妊娠病、難產(chǎn)以及產(chǎn)后病的病因、病機、治療方法、所用方藥。陳念祖推崇《金匱要略》之說,并視為準繩。指出治療婦科疾病,四物湯是一個很好的方子。分析了月經(jīng)先期、月經(jīng)后期、月經(jīng)先后不定期的病因,提出了相應的治療方法和藥物。詳細闡述了助孕、安胎之法以及難產(chǎn)的治療。為婦科疾病的治療提供了良好借鑒。
病案舉例1(溫經(jīng)湯)
李某,女,45歲。1995年5月5日初診。十年前因做人工流產(chǎn)而患痛經(jīng)。每值經(jīng)期,小腹劇痛、發(fā)涼,雖服“止痛藥片”而不效。經(jīng)期后延,量少色黯,挾有瘀塊。本次月經(jīng)昨日來潮,伴見口干唇燥,頭暈,腰酸腿軟,抬舉無力。舌質(zhì)暗,脈沉。證屬沖任虛寒,瘀血停滯。治宜溫經(jīng)散寒,祛瘀養(yǎng)血。處以《金匱要略》“溫經(jīng)湯”。處方:吳茱萸8g,桂枝10g,生姜10g,當歸12g,白芍12g,川芎12g,黨參10g,炙甘草10g,丹皮10g,阿膠10g,半夏15g,麥冬30g。服五劑,小腹冷痛大減。原方繼服五劑,至下次月經(jīng),未發(fā)小腹疼痛,從此月經(jīng)按期而至,俱無不適。(陳明,劉燕華,李方.劉渡舟驗案精選.北京:學苑出版社,2007:158-159.)
病案舉例2(竹皮大丸)
王某,女,50歲。1994年8月29日初診。近半年來感覺周身不適,心中煩亂,遇事情緒易激動,常常多愁善感,悲慟欲哭。胸悶心悸氣短,嘔惡不食,頭面烘熱而燥,口干喜飲,失眠多夢,顏面潮紅,但頭汗出。月經(jīng)周期不定,時有時無。某醫(yī)院診斷為“更年期綜合征”,服“更年康”及“維生素”等藥物,未見效果。舌苔薄白,脈來滑大,按之則軟。劉老辨為婦女50歲乳中虛,陽明之氣陰不足,虛熱內(nèi)擾之證,治宜養(yǎng)陰益氣,清熱除煩,處以《金匱要略》“竹皮大丸”加減。處方:白薇10g,生石膏30g,玉竹20g,丹皮10g,
竹茹30g,炙甘草10g,桂枝6g,大棗5枚。服藥五劑,自覺周身輕松,煩亂嘔逆之癥減輕,又續(xù)服七劑,其病已去大半,情緒安寧,睡眠轉(zhuǎn)佳,病有向愈之勢。守方化裁,共服二十余劑而病愈。(陳明,劉燕華,李方.劉渡舟驗案精選.北京:學苑出版社,2007:157-158.)
【附方】
(1)四物湯(見虛癆附方)
(2)加味四物湯:《濟陰綱目》方。主治婦人血少胎痛。
當歸 川芎 白芍 熟地黃 香附子各等分 為末,每服9g,紫蘇湯調(diào)下。
(3)歸脾湯(見虛癆附方)
(4)加味逍遙散:即丹梔逍遙散,見心腹痛胸痹附方。
(5)二陳湯(見中風附方)
(6)六君子湯(見隔食反胃附方)
(7)保生無憂散:《婦科玉尺》方。婦人臨產(chǎn),先服一二劑,自然易生,或遇橫生倒產(chǎn),連日不生,服二三劑,神效。
當歸5g川貝母3g生黃芪3g艾葉3g酒炒白芍5g(冬月3g)菟絲子5g厚樸2g荊芥穗2g枳殼2g川芎5g羌活2g甘草2g加生姜3片,水煎服。
(8)加味芎歸湯:系《太平惠民和劑局方》芎歸湯加龜甲而成。治妊娠傷胎,腹痛難產(chǎn),胞衣不下。
川芎9g當歸身15g龜甲9g水煎服。
(9)當歸補血湯:《內(nèi)外傷辨惑論》方。功能補氣生血。主治勞倦內(nèi)傷,氣弱血虛,身熱面赤,煩渴欲飲,以及婦人經(jīng)行、產(chǎn)后血虛發(fā)熱頭痛等癥。
當歸6g炙黃芪30g水煎服。
(10)失笑散(見心腹痛胸痹附方)
(11)生化湯:《傅青主女科》方。功能活血化瘀,溫經(jīng)止痛。主治產(chǎn)后血虛受寒,惡露不行,瘀血腹痛,產(chǎn)后風等。為產(chǎn)后常用方。
全當歸25g川芎9g桃仁6g炮姜2g炙甘草2g水煎服。
(12)桂枝湯(見痢疾附方)
(13)附子湯:《傷寒論》方。有溫經(jīng)助陽,祛寒化濕之效。主治陽氣不足,寒濕內(nèi)侵,關(guān)節(jié)疼痛,惡寒肢冷。
炮附子3g茯苓9g人參6g白術(shù)12g芍藥9g水煎服。
(14)茯苓桂枝丸:即桂枝茯苓丸,《金匱要略》方。有活血化瘀,散結(jié)消癥之效。主治婦人宿有癥塊,妊娠胎動,漏血不止。
桂枝 茯苓 牡丹皮 桃仁 芍藥各等分 蜜丸如兔屎大,每服一二丸。
(15)當歸芍藥散:《金匱要略》方。主治妊娠腹中痛。
當歸27g芍藥90g茯苓 白術(shù)各36g澤瀉 川芎各45g為末,每服6g,酒調(diào)送下,日3次。
(16)干姜人參半夏丸:《金匱要略》方。功能溫中補虛,降逆止嘔。主治妊娠嘔吐及脾胃虛寒之嘔吐。
干姜 人參各9g半夏6g以生姜汁糊為丸,如梧桐子大,飲服10丸,日3服。
(17)當歸貝母苦參丸:《金匱要略》方。主治妊娠小便不利,飲食如故。
當歸 貝母 苦參各36g三藥為末,煉蜜為丸如小豆大,每服3丸,加至10丸。
(18)當歸散:《金匱要略》方。功能養(yǎng)血安胎。主治胎動不安。
當歸 黃芩 芍藥 川芎各90g白術(shù)45g共為末,每服6g,溫開水送下,日2次。
(19)白術(shù)散:《金匱要略》方。功能養(yǎng)胎祛寒濕。主治胎動不安。
白術(shù) 川芎 蜀椒 牡蠣各等分 共為細末,每服3g,日3服,夜1服。
(20)葵子茯苓散:《金匱要略》方。主治妊娠有水氣,小便不利,身重頭眩。
冬葵子90g茯苓27g為末,每服3g,日3服。
(21)小柴胡湯(見咳嗽附方)
(22)竹葉湯:《金匱要略》方。治產(chǎn)后中風病痙,發(fā)熱面赤,氣喘頭痛。
竹葉40片 葛根9g防風3g桔梗 桂枝 人參 附子 甘草各3g大棗5枚 生姜3片 水煎服。溫覆使汗出。頭項強,加附子1g;嘔者,加半夏6g。
(23)陽旦湯:一指《傷寒論》的“桂枝湯”異名。一指《外臺秘要》引《古今錄驗》方,主治中風傷寒,脈浮,發(fā)熱往來,汗出惡風,項頸強,鼻鳴干嘔。
大棗12枚 桂枝9g芍藥9g生姜9g炙甘草9g黃芩6g水煎服??收?,去桂枝,加瓜蔞9g;利者,去芍藥、桂枝,加干姜9g、附子一枚(炮);心下悸者,去芍藥,加茯苓12g;虛勞里急者,加膠飴半升。
(24)羊肉湯:即當歸生姜羊肉湯,見心腹痛胸痹附方。
(25)枳實芍藥散:《金匱要略》方。主治產(chǎn)后腹痛,煩滿不得臥。
枳實 芍藥各等分 共為末,每服3g,麥粥送下,日3次。
(26)下瘀血湯:《金匱要略》方。有活血消瘀之效。主治產(chǎn)后腹痛,有瘀血著臍下,亦治經(jīng)水不利。
大黃9g桃仁6g土鱉蟲3g水煎,分4次服。如服藥后血去痛止者即停服。
(27)大承氣湯(見心腹痛胸痹附方)
(28)竹皮大丸:《金匱要略》方。有安中益氣之功。主治婦人乳中虛,煩亂嘔逆。
生竹茹二分 石膏二分 桂枝一分 甘草七分 白薇一分 上五味,末之,棗肉和丸彈子大,以飲服之一丸,日三夜二服。注:上之用量“分”,當為“份”。
(29)白頭翁加甘草阿膠湯:即白頭翁湯加甘草、阿膠。白頭翁湯見痢疾附方。
(30)溫經(jīng)湯:《金匱要略》方。有溫經(jīng)散寒,祛瘀養(yǎng)血之效。主治沖任虛寒,瘀血阻滯,月經(jīng)不調(diào),虛寒不孕等,為婦科常用方。
吳茱萸9g當歸9g川芎6g白芍6g人參6g桂枝6g阿膠9g牡丹皮6g炙甘草6g麥冬9g半夏6g生姜6g水煎,分3次服。
(31)甘麥大棗湯(見心腹痛胸痹附方)鄒羿摘抄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