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
—— 梅貽琦(“大師論”是梅貽琦將西方高等教育理念移植到中國本土的最成功的例子之一。1931年12月2日,梅貽琦在就職清華大學校長的演講中提出)
在教師手里操著幼年人的命運,便操著民族和人類的命運。
—— 陶行知
真正的教育者不僅傳授真理,而且向自己的學生傳授對待真理的態(tài)度,激發(fā)他們對于善良事物受到鼓舞和欽佩的情感,對于邪惡事物的不可容忍的態(tài)度。
——(前蘇聯(lián))蘇霍姆林斯基
大學、大樓、大家。
雖然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但學習的氛圍,同學的鼓勵,特別是大師的言傳身教,春風化雨的諄諄教誨是我們無法用物質來衡量的一種莫大收獲。
教育的目的在于能讓青年人畢生進行自我教育,而大師的一句話或許會深深地走進你我的心靈,并伴隨一生的成長。今天的8本書,讓我們一起走進大學,走進大家。
1.《守望智慧的記憶》
中國的第一個哲學系
誕生于中國近代的第一所國立大學——京師大學堂
本書收錄蔡元培、梁漱溟、陳獨秀、熊十力、張申府、賀麟、馮友蘭等曾在北京大學哲學系工作過的哲學研究大家的代表論文三十余篇,這些論文多為他們的代表作,在我國哲學研究領域具有重要意義。
哲學門:一個專門出產(chǎn)和供應智慧的地方,一個令人神往的愛智和明哲的殿堂,現(xiàn)代中國理智新傳統(tǒng)成長過程的見證者
哲學家在自身領域的創(chuàng)造都凝聚在了他們的著述里,其他領域也大多如此。一百年來,北大哲學家群體留下了大量的著述,這是北大哲學門和現(xiàn)代中國哲學共同體的一筆無限的精神遺產(chǎn)。書中選擇的雖然只是其中非常有限的一部分,但同時希望它又能夠高度呈現(xiàn)出哲學家們對哲學的洞察以及他們在這一領域中建立的典范性。此次結集出版,既是對北京大學哲學系建系百年的慶祝,也是中國哲學、西方哲學研究領域經(jīng)典著作的一個集體展示。
延伸閱讀:
《北京大學哲學學科史》
百年以來,北大哲學系始終以學術為本,營造寬松自由、兼容并包的學術環(huán)境,形成史論兼修、厚積薄發(fā)的學術品格,維持與世界哲學深入對話的傳統(tǒng),并致力于闡發(fā)當代中國人的哲學思想。
本書以時間斷限為經(jīng),研究領域為緯,不僅運用翔實的史料,詳細敘述始設于清末的哲學系一百年來的悠久歷史,而且以嚴謹?shù)膶W術視角,深入分析哲學學科自近代至今在中國的發(fā)展沿革?!侗本┐髮W哲學學科史》系為紀念北京大學哲學系百年系慶,由哲學系多名教授嘔心瀝血而著成,是當代優(yōu)秀知識分子對其所繼承的厚重歷史文化遺產(chǎn)的深刻反思。
《北大哲學系1952年》
1952年全國施行院系調整,這一獨特的歷史機遇,造成了北大哲學系最輝煌而奇異的景觀。解放前散存在全國各大學——清華、燕京、輔仁、中法、中央、中山、武漢大學——的著名哲學家,都被調集到北大哲學系,由此形成前所未有哲學家的燦爛星河。
不僅如此,院系調整后,北大哲學系幾乎成了“中國哲學”的精華凝聚,由此建構起的哲學諸學科——馬克思主義哲學、西方哲學、中國哲學、邏輯學、倫理學、美學,也成了20世紀后半葉哲學學科發(fā)展的典范。由大師們培養(yǎng)的哲學系畢業(yè)生們,將先生們的治學精神和學術規(guī)范帶到全國各大學,促成了許許多多的哲學系的新生。
2. 《浮云遠志:口述老清華的政法學人》
老清華的政法學人
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助理總干事唐悅良長孫唐虔,擔任過中國駐加拿大大使的張奚若長子張文樸,在高校和科研機構任職的錢端升之子錢仲興等進行口述。
更有在世的老清華政治學系學長親自口述,他們在翻譯、出版、博物館、軍隊和外交領域成就非凡,不負先師。
一起聆聽那些睿智的先生、聰慧的政法女生的往事。
本書源自對老清華政治系早期史的研究。作者偶遇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助理總干事唐虔先生,知道他與庚款留美念政治學的第一人唐悅良有祖孫關系,便有了本書口述訪談的初衷。
作者用三年時間來完成一部口述作品,可謂耗費了時日。但對那一代老清華的政法“天縱之才”來說,留住那段日月,記住那些人物,都是難能可貴的。
本書匯集的20篇口述,不僅是前輩學人的生命歷程,也是百年現(xiàn)代化進程中政法學者的人生寫照。經(jīng)年的檔案、發(fā)黃的紙張、照片上的英朗輪廓,在訪談中頃刻間化作如面春風、生動鮮活。
3. 《徐志摩與劍橋大學》
劍橋期間,徐志摩的興趣從政治學、社會學轉到了文學。
這一轉變,不僅造就了一位詩人,而且培養(yǎng)了一位文學研究家。
我不敢說康橋給了我多少學問或是教會了我什么。我不敢說受了康橋的洗禮,一個人就會變氣息,脫凡胎。我敢說的只是——就我個人說,我的眼是康橋教我掙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橋給我撥動的,我的自我的意識是康橋給我胚胎的。
作者在劍橋大學訪學期間首度發(fā)現(xiàn)徐志摩給奧格頓的六封英文書信,他以這些英文書信及其它新挖掘的史料為依據(jù),對徐志摩在劍橋大學時期的生活、游覽、學習、創(chuàng)作、交往情況做了全面梳理。
本書既有歷史研究價值,是一本引人入勝的文化游記。讀者可以從本書看到,劍橋如何將徐志摩造就成一位杰出的詩人、學者和中英文化交流的重要使者。也可以領略到,徐志摩如何從劍橋美麗的自然風景中汲取創(chuàng)作靈感,如何從劍橋大學獨特的學院導師制中受益,又從18世紀末、19世紀初期英國浪漫主義詩歌中找到精神支撐,并且通過與在英國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劍橋學者的交往,參與到英國現(xiàn)代思想、文學潮流中去。
4. 《家書里的大學》
家書教子,中國古典教育所奉行的重要方式。
和紀曉嵐家書、曾國藩家書、傅雷家書等不同的是,
這本百姓母子的書信對話,
沒有說教,
有的只是向把不能全對老師同學說的煩惱和喜悅,
告訴媽媽。
這是一種更高層次的、互動式的家教。
在大學里,一年影響四年,四年影響四十年。
在普通的大學里如何走出不普通的人生?
在孩子讀大學時,父母不能做旁觀者,
而要做不在身邊的精神參與者。
《家書里的大學》匯集了84通情感真摯的信件,信的兩端是:保送讀北京大學研究生的兒子,時刻關心兒子學習和生活的媽媽。作者認為孩子讀大學時,父母不能做旁觀者,而是要做不在身邊的精神參與者。本書可以作為大學生的一個知己、一個朋友、一個求學路上的心靈伙伴。怎樣在普通的大學生活中走出不普通的人生?怎樣在平凡的舞臺上演繹出不平凡的人生?希望您在《家書里的大學》找到答案。
5. 《個體的價值與命運——1912年在愛丁堡大學所做的吉福德講座》
未來的大門敞開著。時間是一種實在
有一天未來的大門會關閉。時間將停止
這些觀點都輕率地依賴于未來
在“有限自我的危險與磨難(續(xù))”中,我們讀到了快樂與痛苦、善與惡的含義:
快樂與痛苦意味著自我超越;在快樂中,這種超越是和諧的;在痛苦中,這種超越受到矛盾的阻礙。
快樂會是惡嗎?痛苦會是善嗎?
我們被迫把自然的和歷史的贈予包含在德性之中;這些贈予無疑是德性的根源。
本書是鮑??拇碜?,是其形而上學思想的系統(tǒng)體現(xiàn)。1911年和1912年,鮑??群笤趷鄱”ご髮W做了兩個系列的吉福德講座(Gifford Lectures),題目分別為“個體性原則與價值”和“個體的價值與命運”,本書即是在后一講稿的基礎上潤色、擴充而出版的。
作者旨在把第一次講座所闡發(fā)的原則應用于有限存在者,實際應用于人的靈魂(souls)。它討論的是:所謂的“個體”(individual)或人的靈魂如何憑借并通過成為宇宙這個唯一實在而究極的個體的一員,成就自己的命運,實現(xiàn)自身的價值。
6. 《勸學篇》
日本近代最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福澤諭吉論教育
人不學無智,無智者愚人。
為個人、為社會人類造福,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第一、必須學習語言。
第二、容顏要和諧明快,不要使人望而生厭。
第三、交朋友不應疏遠舊友,更宜兼求新交。
人們的德智,好比是開花的樹,榮譽人望好比是花朵,栽樹而開花是當然的結果,又何必遠避?
本書共分17篇,包括有:論國與國平等;論學者的職分;論國民的職責;勿以自己的意志強制他人;論名分產(chǎn)生偽君子;論思想和行動一致等內容。
7.《堅實的步履》
“見賢思齊,和而不同”語出《論語 · 里仁》,
亦是北京外國語大學中文學院院訓。
春秋代序,春華秋實。自20世紀50年代初迄今,北京外國語大學的中文學科建設歷經(jīng)了60個春秋,已屆甲子之年。60年來,北外的中文學科伴著新中國的建設而成長,隨著北外學科建設的發(fā)展而壯大。北外的中文教學最初僅從事單純的留學生教學與外語專業(yè)學生中文素質教育,今天已發(fā)展成為集中外學生教學為一體的教學單位,形成了從本科到博士的完整人才培養(yǎng)體系。北外的中文學科建設適應國家建設的需要而與時俱進,辦學層次不斷提高,辦學規(guī)模不斷擴大,逐步形成了自己鮮明的辦學特色,探索出了外語院校中文學科建設的新途徑,為中國的教育事業(yè)做出了自己特有的貢獻。
8. 《大學現(xiàn)代化之路》
大學自治、學術自由,教學與科研相統(tǒng)一的“洪堡”三原則,極受大學生歡迎的“大學現(xiàn)代化”課程講義整理而成
中世紀大學的興起、德意志大學的現(xiàn)代化、德意志猶太科學家的流亡,
對世界大學的現(xiàn)代化究竟起了哪些作用?
柏林大學為什么被稱為“人類歷史上第一所現(xiàn)代化大學”?
世界科學文化中心的洲際大轉移是如何實現(xiàn)的?
1810年,被視為“德國教育之父”的學者、教育改革家威廉·馮·洪堡提出了著名的大學三原則:大學自治,學術自由,教學與科研相統(tǒng)一?!昂楸ぁ比瓌t從此成為現(xiàn)代化大學所共同遵循的基本法則,沿用至今。
本書講述了自12世紀以來西方的大學發(fā)展史,尤其是自1810年柏林大學創(chuàng)建以來的現(xiàn)代化大學的發(fā)展歷程,并對德國猶太知識精英被迫離開祖國、相繼移居美國,并為美國大學的現(xiàn)代化帶來重大歷史機遇的過程進行了詳盡描述。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