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著名哲學家、語言學家、詩人、思想家弗里德里?!ねつ岵稍谒闹鳌禘cce Homo》中寫道:“what does not kill me, makes me stronger”(任何不能殺死你的,終將使你更強大),這句話在許多國家被作為一句勵志名言,意在鼓勵那些暫時身處逆境中的人,要努力去不斷打破界限,通過在逆境的磨練來使得自己更加強大。
那么,這句名言有科學依據(jù)嗎?近期,幾位來自美國西北大學的科學家通過研究,證實了這一偉大名言的正確性。
就在我們舉國歡慶的十月一日,世界頂尖科學期刊《Nature》的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自然·通訊》)在線出版了一篇文章,題目為《Early-career setback and future career impact》(《早期職業(yè)生涯的挫折對未來職業(yè)的影響》),作者主要來自于美國西北大學凱洛格商學院。他們驚訝的發(fā)現(xiàn),那些在職業(yè)生涯早期屢遭挫折的科學家們,往往在后期能取得豐碩的科研成果!
“馬太效應”與“篩選機制”
著名科學家Robert Lefkowitz因對G蛋白偶聯(lián)受體的開創(chuàng)性研究而獲得過2012年諾貝爾獎,他曾說過:“科學來自于99%的失敗”。然而,盡管失敗是無處不在的,但科學家們尚不清楚早期職業(yè)生涯的挫折是否會增強或阻礙個人對未來職業(yè)的影響。
“馬太效應”指的是富者愈富、貧者越貧的現(xiàn)象,所以,信守馬太效應的人們堅信,早期的職業(yè)生涯的成功將會極大有助于未來的成功。科學家發(fā)現(xiàn),早期的成功也可能會影響個人動機。成功與自信之間是正反饋的關系,成功將會帶來自信。
所以,這些觀點表明,早期的成功才能決定將來是否成功。但與此同時,其他科學家也提出了“篩選機制”來反駁這種說法。
“篩選機制”表明,早期的職業(yè)失敗經(jīng)歷會篩選出那些不確定性高的研究人員,所以相反,只有那些堅守陣地的人才可能會獲得未來的成功。
而且,失敗是成功之母,人們可以從失敗中汲取寶貴的經(jīng)驗,同時,失敗也會激發(fā)個人加倍努力。此外,早期的成功也可能導致自滿以及減少未來的努力。
總體而言,這些分歧的觀點表明,初期的職業(yè)生涯挫折對于后期職業(yè)生涯的影響結果尚不清楚。
研究方法與發(fā)現(xiàn)
研究人員對科學家申請基金的記錄進行了分析,在1990年至2005年間,這些科學家曾在職業(yè)生涯的早期向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NIH)申請了R01基金資助。研究人員利用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對申請人的評估分數(shù),將他們分為了兩組:第一組,得分低于基金門檻,所以他們“未命中”該基金;第二組,得分剛高于該門檻,該基金仿佛是為他們“量身定制”。
然后,研究人員分別收集了兩個小組在未來10年中平均發(fā)表的論文數(shù)量,以及這些論文中有多少屬于熱點論文。其中,是否屬于熱點論文是取決于這些論文的被引用次數(shù)。
分析顯示,雖然第一組人員獲得的資金資助較少,但是其發(fā)表的論文數(shù)量卻和第二組相同。此外,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與第二組相比,第一組的科研人員在未來10年內發(fā)表熱點論文的可能性要高出6.1%!
如下圖所示,橙色線代表第一組(未得到資助),藍色線代表第二組(剛好得到資助)。其中,a是人均出版物的數(shù)量;b描繪的是接下來的1-5年、6-10年內發(fā)表有影響力論文的可能性;c是兩組科研人員所發(fā)表文章在5年內的被引次數(shù);d是這兩組人員在1-5年、6-10年內得到的資助資金差值(第一組減去第二組)。
可以看出,在許多指標上,第一組都是優(yōu)于第二組,而且由d可以看出,在之后的1-5年內,第一組人員拿到的基金資助明顯少于第二組(負數(shù)),然而,在未來的6-10年期間,第一組人員申請到的基金額度卻遠遠大于第二組(正數(shù))!
在觀察到這個現(xiàn)象之后,研究人員檢驗了其他可能的解釋因素,但并沒有找到任何證據(jù)。這表明在這個過程中,存在其他不可觀察的因素(例如,毅力或經(jīng)驗教訓)可能正在發(fā)揮作用。
所以,這一研究能夠給予我人啟發(fā)。如果你正在遇到工作或學習上的挫折,那么,請堅持下去!因為,任何不能殺死我們的,終將會使我們更強大!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