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最為人們津津樂道的是劉備的仁厚愛民、曹操的奸詐狡猾、諸葛亮的智慧超人、關云長的忠義勇武。在這部小說中羅貫中濃墨重彩地描繪了這幾個人物的形象。然而作為一部歷史小說,它的整體構(gòu)思是寄托了明代士人的一些政治理想的。
但凡小說,總是有一個基本的調(diào)子,或者是喜劇、或者是悲劇、或者是悲喜劇、或者是正劇、或者黑色幽默、或者調(diào)侃諷刺。這部三國演義,在我看來是一部關于歷史的悲劇。為什么是悲劇?大概主要基于以下幾點原因。
一、仁者的失敗和奸雄的篡國是悲劇的主導因素。
無論是民間創(chuàng)作三國演義基本故事的老百姓,還是文學提煉后創(chuàng)作出文本三國演義的士大夫階層的代表的羅貫中,在他們的內(nèi)心,都存在著一個對小說人物進行道德選擇的基本觀念,那就是正統(tǒng)觀念和仁的觀念。老百姓希望作為帝國元首的是正宗的皇室,是代表正統(tǒng)的劉備,更希望那是仁厚愛民的人君,這樣老白姓的未來就有了希望,生活就有了保障,公理就能得到伸張;士大夫們希望國家能被仁君所領導,就像劉備那樣,既流著宗室的血液,又能夠重用有才有德的賢臣,能夠施仁政,進而自己能夠在這樣的一位帝王身邊實現(xiàn)自身的政治理想。然而,三國演義的仁者58歲死于戰(zhàn)敗的悔恨和窩囊之中,這不能不說是百姓之損失、士大夫之損失。與其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作為奸雄代表的曹操的篡國謀權(quán)的一定程度上的得逞。我們姑且不談曹操表現(xiàn)出來的積極的方面和三國演義人物性格的歷史真實性,僅就這部文學作品在這個問題上表現(xiàn)出來的情感取向來說,毫無疑問,老百姓和士大夫都要因此而失望、都要因此而悲傷。這種悲傷貫穿了整部小說的主體部分,成為悲劇因素的主導。
二、士大夫階層的政治理想成為泡影是悲劇的主要因素。
羅貫中是士大夫階層的代表,他的小說必然要帶有他這個階層的主流意識的烙印。這個階層在古代是以服務帝王家、建功立業(yè)作為自身的政治抱負和理想的,在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身上,傾注了歷代士大夫階層的感情和期望,于是諸葛亮就被神化成了一個無所不能、神機妙算、運籌帷幄、清正廉明、治國有方的智慧的化身,可是就是這樣的士大夫階層的最為杰出的代表,而他又遇到了那位仁君劉備,最終卻沒有撼動奸雄當?shù)赖奈海詈舐涞脗€身死國亡的悲慘下場,這怎能不說是一場莫大的悲???無所不能結(jié)果卻變成了一無所能,企不令天下士人悲嘆?諸葛亮的隆中對是代表其智慧的宣言,但是這篇宣言卻存在著重大的缺陷,正是這個缺陷導致了蜀漢最后的崩盤,那就是在這篇宣言中諸葛亮忽視了三個重大的問題,一是人口和經(jīng)濟問題,劉備的用武之地荊襄九郡和益州、漢中地區(qū)的人口,在三國時代遠遠低于曹魏,人口少兵源就少、可持續(xù)利用的兵源就更少;這些地區(qū)的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由于開發(fā)較晚,還遠比不上曹魏控制的中原地區(qū),經(jīng)濟上不去,財力和糧草就成問題。兵少、糧少怎么能夠和曹魏競爭?二是人才問題,人才是一個事業(yè)成敗的關鍵,沒有人才什么事情也辦不成。荊襄是人才較為集中的地方,但是連年的征戰(zhàn),造成當時學風凋敝,士人心灰意冷,像司馬徽、崔州平這些不愿參與政治的士人不在少數(shù),代表了一種思潮。益州的人才由于地域和歷史的因素就更少了,沒有稱手的人才,到后來竟然出現(xiàn)了“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的尷尬局面,不能不說是諸葛亮的漏算;三是對人性的重視問題。諸葛亮缺乏對人性的足夠重視,他沒有能夠與見到劉備的人性中也存在著對別人根本的不信任以及信任度的不同。荊襄九郡鎮(zhèn)守之將的抉擇上就是最有力的證據(jù),劉備選擇了桃源結(jié)義的二弟關羽足以證明其對更適合這個位置、更顧全大局的趙云的信任不足,而關羽的政治幼稚也是其致命的弱點。而諸葛亮并沒有預見到這一步,這也是最終導致孫劉聯(lián)盟破裂、隆中對戰(zhàn)略的失敗。當諸葛亮在五丈原上仰天長嘆“出師未捷身先死”的時候,士人們也隨著其政治理想的破滅發(fā)出了無奈的悲嘆。
三、忠義勇武死于小人之手是悲劇的重要方面。
關羽無疑是忠義勇武的化身,他的驍勇善戰(zhàn)、忠肝義膽是毋庸置疑的,千百年來位老百姓廣為傳頌,但是在歷史的關鍵時刻,當總領荊襄九郡的重則落在他的身上時,關羽充分表現(xiàn)出了其政治上的不成熟和幼稚,兩面樹敵的結(jié)果,是最終敗走麥城,死于小人物潘璋之手(間接),這真是對忠義勇武的最為無情的挽歌。老百姓是崇拜忠義和勇武的,但就是這么一個被兄長、主公和軍師以及百姓寄予厚望的人在關鍵時刻犯下了不該犯的錯誤,怎不讓人扼腕?當關羽的頭顱跋山涉水被送到曹操的手中的時候,我們似乎聽到了老百姓送別心中英雄的悲鳴。
結(jié)論
縱觀整部三國演義,我們看到的就是這些對歷史很多違背老百姓愿望、違背士人理想、違背傳統(tǒng)意識取向的傷感和凄涼,難道仁者失敗、奸雄得志,智者失意、狡猾得利,忠勇屈死、小人得益就是我們歷史最終的選擇嗎?悲哉、嘆哉!
題外話
以上只是針對三國演義這部小說的粗淺分析,然而事實是否是這樣呢?無論從《三國志》還是其他記載三國歷史的史料來看,仔細想來還是迷霧重重的。曹操統(tǒng)一了北方,穩(wěn)定了政治統(tǒng)治,帶來了當時中原及北方的穩(wěn)定和繁榮,同時,他還是可稱偉大的詩人和軍事家,他擔任丞相及其之后的兩代人期間,北方的經(jīng)濟繁榮、人口迅速增長,成為司馬氏統(tǒng)一中國的重要國力基礎。但是諸葛亮治下的蜀漢則因為連年征戰(zhàn),注意,從出祁山開始,每次戰(zhàn)爭均由蜀漢發(fā)動,然而平蜀漢當時國力,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和人口都不及曹魏的北方和孫氏的東南。以曲曲90多萬人口的蜀漢去和七百多萬人口的曹魏死磕,無疑是以卵擊石,除非諸葛瘋了。他既然沒瘋,那一定是處于一種目的,恢復漢室是說給人聽的,恐怕連他自己都不相信可以恢復,那么他的目的到底是什么目的呢?假如為一己之欲置萬民于戰(zhàn)火,最后十室九空、國破家亡,名為復漢、實為暴政,這又作何解釋?
音樂
從音樂來說,三國時期文化凋敝,音樂沒有什么土壤,但也有周瑜這樣的名將通音律,是一代古琴大師的情況。而且這時候有一樣重要的樂器從西域傳入中國,地位逐漸蓋過古琴,這就是古箏。下面就來欣賞兩首古琴和古箏的曲子。概括來說,就是兩個月亮、兩灣水:
古琴曲《關山月》
古箏曲《漢宮秋月》
古琴曲《流水》
管平湖 - 樂府名家
古箏曲《高山流水》
從琴瑟聲中,似乎才能掩蓋那些沙場征戰(zhàn)和三國英雄故事之中所掩藏著的那些殘酷的殺戮及百姓所面對的沉重賦稅徭役,眾多的征夫怨女,歷史的悲劇往往真正只屬于湮滅在塵埃之中的普通百姓而已,這才是真正的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