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整理:蔡龍
導讀:但當弗蘭茲·舒伯特于一八二八年十一月十九日下午三時以三十一歲英年早逝時,他的全部交響曲創(chuàng)作均未曾出版,甚至從來沒有被公開演出過。
他最偉大的鋼琴奏鳴曲與大部分室內(nèi)樂作品同樣不曾出版;而除了四手聯(lián)彈的鋼琴曲外,即使舒伯特的朋友對他的器樂創(chuàng)作也所知有限。
舒伯特的名聲幾乎完全建立在歌曲上。反觀在舒伯特前一年過世的貝多芬,則是藉由交響曲成就作曲家之名。
在本世紀之前,人們一直相信舒伯特是一位“自然的”、“直覺的”作曲家,天才洋溢卻不夠嚴謹;不曾受過正規(guī)的音樂訓練,因此缺乏熟練的技巧來完成大型的創(chuàng)作。
而造成這種刻板印象的主要原因,就在于舒伯特的交響曲一直未公諸于世。
這種情形在過去大約五十年間完全改觀。
舒伯特目前已名正言順晉身第一流作曲家之列。當提到舒伯特時,我們可能會很快聯(lián)想到他的《“未完成”交響曲》以及《C大調(diào)“偉大”交響曲》,就如同我們熟知其歌曲一般。
他的早期六首交響曲已成為音樂會的基本曲目。
舒伯特的交響曲長期以來被評論家及學者認為是“衍生”的產(chǎn)物,它們并不艱深,但都是令人愉悅的精致作品,充滿希望與期待,這樣的特質(zhì)除卻舒伯特之外,別人是無法模仿的。
“此處埋葬了豐富的音樂寶藏,還有更美好的希望”
——舒伯特的墓志銘(W?hring)
就在舒伯特去世后不久,一群深信他不應只是優(yōu)秀歌曲作曲家的人們開始搜尋他未公開的手稿。
一八三九年元旦,舒曼 (Robert Schumann) 在舒伯特兄弟費迪南德 (Ferdinand) 寓所的鐵柜里找到了《C大調(diào)“偉大”交響曲》,并于同年三月二十一日,由舒曼的好友門德爾松 (Felix Mendelssohn) 指揮,在著名的萊比錫布商大廈廳 (Leipzig Gewandhaus) 舉行首演。
我們目前所知另一首規(guī)模較小的《C大調(diào)第六號交響曲》,是舒伯特死后一個月,在維也納的紀念音樂會中首演。
而第五號和第四號交響曲,也分別于一八四一年和一八四九年舉行首演。但是它們并不曾在音樂世界引起太大的回響。
舒伯特在交響曲 (或全能作曲家) 方面的聲譽進展十分緩慢。
直到一八六五年,下一個重大發(fā)現(xiàn)——“未完成”交響曲的兩個樂章才在舒伯特朋友赫登布倫納 (Anselm Hüttenbrenner) 的書桌內(nèi)被找到,并于維也納與一直不曾耳聞的第三號交響曲終曲樂章一起舉行首演。
第一至第三號則要等到一八七0年代末期至一八八0年代初期才在倫敦的水晶宮 (Crystal Palace) 實現(xiàn)首演。
C大調(diào)“偉大”交響曲于一八四0年 (管弦樂部分) 及一八四九年 (樂譜) 正式出版,“未完成”于一八六七年;而早期的六首交響曲一直要到一八八四、八五年《舒伯特全集》第一、二集出版時才正式付梓。
Franz Schubert (Drawing by L. Kupelwieser, 1821)
這些充滿戲劇性的奇跡——不論是由鐵柜或書桌抽屜中找到珍貴的遺稿——很自然令熱中舒伯特的人士燃起強烈的欲望,想進一步尋找舒伯特是否有其他未被發(fā)掘的交響曲。
推溯到C大調(diào)“偉大”交響曲被發(fā)現(xiàn)之前,當標題為“偉大二重奏”(Grand Duo) 的《C大調(diào)四手聯(lián)彈鋼琴奏鳴曲》在一八三八年出版時,舒曼就曾樂觀地推測舒伯特原意是打算創(chuàng)作一首交響曲,而非奏鳴曲。
他并指出這首作品明顯受到貝多芬的影響,但結果可能是舒伯特未能及時完成管弦樂編譜,或總譜業(yè)已遺失。
一八五五年,著名的小提琴家約阿西姆 (Joseph Joachim) 根據(jù)舒曼的推測將這首作品改編成管弦樂曲,并將它題獻給舒曼夫人克拉拉 (Clara)。
這份樂譜于一八七三年出版,一九三五年甚至在當時的權威托維 (D. F. Tovey) 所著、頗具影響力的《音樂分析隨筆》(Essays in Musical Analysis) 第一冊中受到推崇。
很遺憾,這闕動人的改編作品已不在管弦樂演出的標準曲目上,而目前也沒有任何唱片錄音。
托斯卡尼尼 (Arturo Toscanini) 一九四一年的廣播錄音曾一度出現(xiàn)于歷史名演系列 (Historical Recording Enterprises, HRE 285-1);這張唱片雖然音效欠佳,卻非常值得收藏。)
十九世紀英國最熱衷于舒伯特的人物,莫過于編纂《葛羅夫音樂與音樂家辭典》 的喬治.葛羅夫。
1867年喬治與另一位舒伯特迷阿瑟.蘇利文 (Arthur Sullivan) 同訪維也納,稍后并與吉爾伯特 (W. S. Gilbert) 連手進行研究。
他們從維也納帶回一些舒伯特手稿的副本,包括隨后假水晶宮首演的三首交響曲。一八六八年,葛羅夫由門德爾頌兄弟處得到舒伯特于一八二一年八月所作的《E大調(diào)交響曲》之草稿。
和以往舒伯特創(chuàng)作方式不同的是,他開始以管弦樂總譜的方式直接寫就。在寫到該作品全部一千三百五十小節(jié)的第一百一十小節(jié)時,舒伯特顯然感到這種方式減緩了他的創(chuàng)作速度,因此之后他只先寫下主旋律。
1881年,葛羅夫的朋友約翰.弗朗西斯.巴耐特 (John Francis Barnett) 為一八八三年的水晶宮演奏準備了一份管弦樂譜。
可惜巴耐特的版本目前已經(jīng)佚失,不過由名指揮家維恩加特納 (Felix Weingartner) 于一九三四年所編的版本目前仍可聽到,它擁有一套優(yōu)秀的錄音,是由海因斯.羅格納 (Heinz R.gner) 指揮柏林廣播電臺交響樂團所演出 (Spectrum SR-116)。
葛羅夫同時指出,由文件上的證據(jù)顯示舒伯特除了八首交響曲之外,另有一首交響曲存在。
在舒伯特往來以及一些相關的信件中,加上舒伯特的朋友在他身后的描述里,都指出舒伯特曾在一八二五年夏季埋首創(chuàng)作一首交響曲。
這首交響曲曾一度被認為可能就是C大調(diào)“偉大”交響曲,但因為在這首交響曲的遺稿里,舒伯特所題的日期是一八二八年三月,再加上葛羅夫認為舒伯特是一位而靈感豐富、創(chuàng)作迅速的作曲家,所以認定一八二五的交響曲必定是另一首創(chuàng)作。
由于舒伯特那一年夏天大部分的時間是停留在他常去的奧地利度假小鎮(zhèn)葛慕頓 (Gmunden) 和蓋斯登 (Gastein),因此后來這首由葛羅夫所判定的交響曲就稱之為《蓋斯登交響曲》(或“葛慕頓-蓋斯登交響曲”)。
許多人主張“偉大二重奏”(Grand Duo) 就是《蓋斯登交響曲》,特別是法國近代作曲家兼指揮家蘭內(nèi).萊布維茲 (René Leibowitz)——雖然“偉大二重奏”手稿上所標示的日期是一八二四年六月。
德國音樂學家哈利.葛許密特 (Harry Goldschmidt) 則進一步認為另一首E大調(diào)交響曲才是《蓋斯登交響曲》,這首交響曲的管弦樂部分才剛于一九七一年在柏林被發(fā)現(xiàn)。
但是由巴倫萊特 (B.renreiter) 所發(fā)行的《新舒伯特全集》(Neue Schubert-Ausgabe) 之編輯們卻反對葛許密特的主張,并拒絕采錄此第二首E大調(diào)交響曲。
然而這首交響曲的管弦樂譜終究由葛多尼 (Goldoni) 于一九八二年出版——然而它到目前為止一直沒有唱片錄音。
在此同時,音樂學者對C大調(diào)“偉大”交響曲之原稿展開空前徹底的研究,由紙張、筆跡的分析及曲式的判斷,他們歸納出一項結論,證實葛羅夫之前的觀點才是正確的。
很明顯的,“偉大”原稿上所標示的日期雖然為一八二八年三月——現(xiàn)在卻受到懷疑——“偉大”交響曲的創(chuàng)作日期可能是一八二五年到一八二六年之間,所以幾乎可以肯定就是人們所懷疑的交響曲。
值得注意的是俄圖.艾利希.德意許 (Otto Erich Deutsch) 在所編,原來在一九五一年發(fā)行,后來在一九七八年修訂再版,成為《新舒伯特全集》一部分的“舒伯特主題目錄”(Thematic Catalogue) 中大膽指出編號D. 849的作品也有可能是《蓋斯登交響曲》。
最后,一份原本被忽視的重要手稿,在一九二八年維也納所舉行的舒伯特百年紀念展中展露光芒。恩尼斯.拉夫 (Ernst Laaff) 雖曾在他所著的《舒伯特交響曲》(Franz Schuberts Sinfonien, 1933) 小冊中詳細描述了這闕作品,但并未獲得學術界廣泛的重視。
直到一九五0年四月莫利斯.布朗 (Maurice J. E. Brown) 的論文《舒伯特之D大調(diào)未完成交響曲》在《音樂與通訊》(Music and Letters) 中發(fā)表,情形才有了轉機。布朗認為標示一八一八年五月、包含了七個樂章的草稿實際上是為同一首D大調(diào)交響曲所作。
從一九00年起一直收藏這份草稿的維也納市立圖書館音樂部主任恩尼斯.希馬 (Ernst Hilmar) 在一九七八年對草稿做了更縝密的檢驗,他從紙張的材質(zhì)與手跡分析中獲得一項結論:這份草稿一共有九個樂章,分屬于三首不同的D大調(diào)交響曲;其中只有第一首標示了一八一八年五月,其余二首的創(chuàng)作年代可能由一八二一年夏季,到一八二八年夏季甚至秋季——直到舒伯特辭世前不久。
在零碎的九個樂章中,兩個樂章屬于一八一八年所作之交響曲、四個樂章屬于一八二一年所作的交響曲,其余三個樂章則歸為一八二八年所作的交響曲。
按照德意許一九五一年在《舒伯特主題目錄》里的說法,全部手稿的編號均為D. 615。但是在一九七八年修訂再版時,卻將D. 615的號碼保留給一八一八年之交響曲,而一八二一與一八二八年所作的交響曲則分別定為D. 708A與D. 936。
整份草稿,一如舒伯特的慣例,是以雙譜表寫成,于一九七八年由巴倫萊特出版。
F. Schubert (Drawing by L. Kupelwieser, 1813)
舒伯特在一八一三年十月完成第一首交響曲,當時他不過才十六歲;而他的第六首交響曲則完成于一八一八年二月。
在這平均一年一首交響曲的階段之后四年半,也就是到了一八二二年十月,舒伯特才完成“未完成”交響曲的兩個樂章。
在這段過度時期,他在交響曲的創(chuàng)作上究竟做了些什么?他是如何由早期六首交響曲的簡單結構進展到“未完成”所呈現(xiàn)的精熟?
在維也納的那份手稿中,編號D. 615的兩個D大調(diào)樂章,其創(chuàng)作時間只比第六號交響曲晚了大約三個月;其中第一首顯然是做為起始樂章,剛開始的時候是一段令人難忘、懾人的緩慢序奏,這種情緒上的發(fā)展是前六首交響曲里不曾出現(xiàn)的。
但是接下來由中途插入的快板,卻表現(xiàn)出舒伯特早期作品中一慣的迷人特質(zhì)。終曲的第二樂章,本質(zhì)上優(yōu)雅而流暢,但是卻不合于常規(guī)。一八二一年所作,編號為D. 708A的四段樂曲,其中的詼諧曲 (Scherzo) 樂章已近乎完整,紐保加以補全并完成管弦樂編曲。
D. 708A的第一樂章沒有任何序奏,而是一個強烈、突發(fā)的樂章,比前期的任何一首作品更明顯呈現(xiàn)貝多芬的影響。舒伯特同時大膽地將此樂章的再現(xiàn)部由原來的D大調(diào)導入無直接關連的降A大調(diào)。
慢板樂章,復雜的對位中浮現(xiàn)沉思的意象,同樣令人心動。接下來的詼諧曲樂章,在節(jié)奏上與C大調(diào)“偉大”交響曲十分相似,呈現(xiàn)活潑、燦爛的風貌。強而有力的終曲樂章,在結束之前同樣轉成一個無直接關連的調(diào)性。
由葛羅夫所發(fā)掘的E大調(diào)交響曲 (D. 729) 則是一首愉悅的作品,而在眾多版本之中紐保版較維恩加特納版更廣為采用:維恩加特納的版本聽起來像布拉姆斯,而不像舒伯特。E大調(diào)交響曲的創(chuàng)作時間雖一致認為比D. 708A稍晚,但在形式上卻比較接近早期的交響曲:迷人而似戲劇音樂,尤其是憂郁的慢板樂章。
舒伯特在交響曲創(chuàng)作上的進展是依循什么樣的途徑?
D. 936A的三個樂章是Philips這套唱片中最有價值的一部分,它提供我們有趣的線索。這三個樂章可能是舒伯特去世前不久所作,它們的結構完整,使紐保得以補全并完成管弦樂編曲。
第一樂章開始時非常堂皇,但接下來音樂巧妙地和緩下來,進入抒情的第二主題。展開部則令人大為驚奇,原來舒伯特將速度降為行板,調(diào)性則由原先的D大調(diào)轉為降B小調(diào),并由伸縮號莊嚴地唱出主旋律,營造出神奇的效果。
慢板樂章則表現(xiàn)出如后世馬勒般的蕭瑟與寂寥,但是隱含的甜美卻是舒伯特獨有,令人心醉不已。
顯然,這是舒伯特最深沉而感人的音樂創(chuàng)作。最后一個樂章舒伯特雖然題為“詼諧曲”,但實際上卻是2/4拍子 (具有6/8拍子的輪廓與味道),所以很顯然是做為終曲樂章。
它同樣是一首高水平、揉合了高度對位手法與心靈層次的古典雋品。
D. 936A目前另有一套優(yōu)秀的錄音,由皮耶.巴托梅 (Pierre Barthomée) 指揮列日愛樂管弦樂團 (Liège Philharmonic Orchestra, Ricercar RIC 023) 演出。這套錄音是將D. 708A的詼諧曲做為終曲,使整首交響曲成為四個樂章,而唱片將它稱為《舒伯特第十號交響曲》。
管弦樂的編曲工作是由德勒斯登國立歌劇院樂團 (Dresden Staatskapelle) 指揮彼得.顧克 (Peter Gülke) 開始,而由巴托梅及其他音樂家共同完成。這個版本和紐保的版本差異相當大,它在和聲上更為大膽,并大量運用銅管與木管樂器的宏亮音色。在唱片演奏方面則較寬厚、堂皇,但不及馬利納的版本來得優(yōu)雅、流暢。
我們由衷希望這首四個樂章的交響曲,今后能成為管弦樂標準曲目之一,就如同七0年代由英國音樂學家德瑞克.庫克 (Deryck Cooke) 所完成的《馬勒第十號交響曲》一般;而這項期盼正逐步實現(xiàn)中。
舒伯特在其生命的最后階段將精神全然投入交響曲的創(chuàng)作,此時他的心智與音樂表達能力均有長足成長。
在D. 936A慢板樂章手稿的上方,舒伯特潦草地做了一些對位的練習。就在他去世前不久,舒伯特在維也納隨著名的對位法教師,后來成為布魯克納 (Anton Bruckner) 老師的西蒙.塞赫特 (Simon Sechter) 學習對位。
但塞赫特只上了舒伯特一課:舒伯特在預定第二次上課前夕告別了人世!
作曲:Franz Schubert
指揮:Neville Marriner
演奏:Academy of St. Martin-in-the-Fields
錄音時期:1981-1984
發(fā)行公司:PHILIPS
唱片編號:6CD-Box 412 176-2 (412 514-2~412 519-2)
推薦錄音:Philips 這套唱片讓我們能夠一聞這些爭論已久的全部研究成果。除了舒伯特廣為流傳的八首交響曲之外——早期的六首、“未完成”、C大調(diào)“偉大”——還包括了英國音樂學家布雷恩.紐保 (Brain Newbould) 所編輯、作于一八二一年的E大調(diào)交響曲以及維也納手稿的九個樂章段落。紐保曾補綴舒伯特將近完稿的“未完成”交響曲之第三樂章,并且由《羅莎蒙德》(Rosamunde) 戲劇音樂中擷取一段B小調(diào)間奏做為終曲。全部的演奏都相當優(yōu)秀——這些演奏提供我們前所未有的機會,讓我們對舒伯特在交響曲創(chuàng)作上的蛻變有更透徹的認識。
只講樂迷最關心的古典音樂講座來了,通過9期線上講座,累計18個小時的干貨,歡迎了解: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