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劇是一門綜合性藝術,孩子們通過調動多感官進行學習模仿,體驗不同的角色,能夠開發(fā)想象力、表現(xiàn)力,鍛煉當眾表演的能力,并學會如何站在他人立場理解和體會他人的感受。
上世紀30年代,新西蘭教育家尼爾·弗萊明提出了多感官VARK學習理念,即英文視覺(Visual)、聽覺(Auditory)、讀寫(Reading/writing)和動覺(Kinesthetic)首字母的組合。在孩子踏入校門的十多年里,大多數(shù)的時間會頻繁用到讀寫這種學習途徑,長此以往,其他能力難免被抑制。讀寫能力固然重要,尤其是當前應試教育的大背景下。但是,每個孩子需要面對的,是廣闊世界中的無數(shù)可能性,更需要如演講、肢體表達、溝通、團隊協(xié)作等綜合能力,這些都包含在戲劇的課程模式中。
對于孩子的大腦而言,多感官刺激是促進大腦發(fā)育的最佳方式。請試想一下,在一學期或一學年的戲劇課程中,第一種方案是請同一位老師,在同一個環(huán)境內(nèi),教授同樣的科目,學習一個接一個劇本,排演一個接一個小戲劇片段;第二種方案是請中文朗誦、英文糾音、舞蹈表演、戲劇表演、道具制作老師輪流上陣,有時在以舉辦講座活動為主的寬敞明亮的發(fā)布廳,有時在只有藝術家才有權限進入的后臺化妝間,甚至有時在劇場前廳——最接近舞臺的地方,直至匯報演出時在舞臺上呈現(xiàn)……哪一種課程設置對孩子的大腦發(fā)育更為有利?
對于孩子來說,空間適應也是一種重要的能力。即使最職業(yè)的藝術家,也要應對不同場地的差異性。對于音樂家來說,每一個音樂廳的音效都不同,需要隨之調節(jié)自己的音量和演奏樂器的力度。對于舞蹈家來說,每一個舞臺的地面也是不同的,需要調整身體的力度。對于話劇演員來說,場地的差異性就更大了,有時是在夢幻般的城堡場景中演出童話題材,有時是在暗黑的場景中演出戰(zhàn)爭題材。與之相應的是,妝容、服飾也發(fā)生很大的變化,演員需要迅速適應、入戲。
對孩子最有利的課程,需要啟用復雜的課程模式,投入最大化的師資和精力,卻不能換來一個速成的結果。原因在于,戲劇課程旨在于多元教學過程中為孩子打下堅實的基礎,即使孩子完成了戲劇學習之后,也能夠通過養(yǎng)成的良好習慣繼續(xù)未來的學習和生活。這樣的戲劇課程體系可以稱作“樂境”,以多元有機結合的課程體系,配合老師教學、家長輔助、孩子互相配合等一系列周邊環(huán)境建構,在多感官教學過程中,營造一個讓孩子樂于接受和學習的環(huán)境及氛圍,讓孩子產(chǎn)生一種明知學習艱辛也會充滿主觀能動性的狀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