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李松蔚。《心理學通識》從今天起就正式開始更新了。這趟長達一年的旅程,從哪里開始呢?先從我對心理學這門學科的認識講起吧。
你可能覺得,心理學應該是人類最古老的一門學科了吧?因為人總是對自己的內心世界充滿好奇。但事實上,心理學很年輕,它作為一門科學的學科,誕生的標志是在1879年。馮特在萊比錫大學創(chuàng)建了世界上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距離今天不過一百多年。那么,心理學上升為一門學科,它要完成什么任務呢?幾乎所有心理學教科書,一開頭都會告訴你:作為一門學科,心理學的目標在于更好地描述、解釋、預測和干預人類行為。這句話是什么意思?通俗地說,就是你平時怎么做事?為什么這么做?以后會怎么樣?以及,用哪些方法可以改變你?把這些用科學的手段研究起來,這就是心理學。可是,作為多年的心理學從業(yè)者,我現在回頭看這句話,覺得它多少有點一廂情愿:用科學手段描述、解釋、預測和干預人類行為,就一定能讓人過得更好嗎?給你講個反例:我身邊有不少朋友,他們有了孩子以后,都在看心理學的書,希望成為更好的父母。這些書科學地描述了什么樣的孩子會有問題的,解釋了為什么有的養(yǎng)育方式會導致孩子出問題,預測了哪些父母更容易養(yǎng)出有問題的孩子,最后也給出了干預建議。可是很多朋友看完這樣的書卻說,他不知道該怎么跟孩子說話了,生怕自己一句話說得不對就會給孩子帶來傷害。有的年輕夫妻學完這些知識,更恐懼做父母了,覺得這件事太高深、太有挑戰(zhàn),只有掌握高深的理論才能做好。對這些人,我反而會建議:“先把心理學的書放一放吧,這些學習并沒有幫到你!”作為心理咨詢師,我一直相信,“對人有幫助”才是心理學唯一重要的任務。無論是描述、解釋,還是預測或者干預,都必須符合這個標準。那么,心理學怎么才能真正幫助到人呢?我先說我個人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心理學對人的幫助,也可以用四個關鍵詞來形容,分別是:定位,關聯(lián),接納,改變。先說第一個詞,定位。很多人學心理學,首先學到的是用一個專業(yè)名詞,來描述生活中的心理現象。但如果只是給事物起一個新的名字,并沒有幫助的作用。有幫助的描述,是要讓人從不一樣的角度,對現象做出定位。舉個例子,我有個朋友,前兩年全家從國外回來,遇到一個麻煩,就是他們家孩子在上小學,突然轉回國內的教育,感到很吃力。尤其是數學,花了很大的力氣還是跟不上,全家都很發(fā)愁。- 對這件事,他們有不同的描述。
- 爸爸說,孩子在數學方面有畏難情緒。
- 媽媽說的是,國內學校的要求太高了,超過了孩子的年齡段。
- 孩子自己怎么說呢?他說我數學沒問題,但我語言有困難,因為他的中文只夠用來日常對話,涉及到專業(yè)知識的學習就跟不上。
你看,同一個現象,存在著有好幾種不同的描述。但這些描述只是名字不同嗎?不是的,核心差異在于,全家人在從不同的角度定位同一個現象。爸爸關注的是孩子的個性,媽媽關注的是學校的課程設置,孩子本人呢,把問題定位在語言能力上。可是這幾種定位,對他們都沒有幫助。無論個人的性格和學校課程的設置,都很難改變,語言能力的提升也沒法一蹴而就。他們問我怎么看,我讓孩子做了幾道數學題,觀察他的解題過程,我說我知道問題在哪了:孩子在解題的時候缺乏一種體驗,叫做“自我效能感”。這個概念具體的定義,我們以后會學到。你現在可以粗略理解為,一個人在做一件事的同時,有沒有一種得心應手的感覺。這是從什么角度定位的問題呢?不是孩子的個性,不是課程難度,跟語言方面的能力也無關,只是一種體驗的缺乏。這下問題沒那么棘手了,因為體驗是很容易制造的。我請爸爸媽媽給孩子布置低兩個年級的題目,做題數量也減少一半,孩子每天只用20分鐘就能輕松完成數學作業(yè),幾乎每次都是全對。這之后再把題目的難度升級,一個多月以后恢復到現在年級的水平,孩子的成績也沒有掉下去。你看,同一個問題,從不同的角度定位,就會有不同的描述。好的描述往往能把問題定位在更有功能的方面,從而帶來更有效的解決方案。教科書上說心理學的第二個目標是解釋,本質就是在不同的事件之間制造關聯(lián)。一個人有某種心理特點,你發(fā)現它會受到其他哪些因素的影響,你就給這些因素制造了關聯(lián)。
但是,不是每一個關聯(lián)都對人有幫助的。比如說,有些家暴的人可能會辯解:“我童年受到過心理創(chuàng)傷,所以現在才情緒失控,我也是受害者?!?/span>他說的對不對呢?他把自己的行為和童年經歷建立了關聯(lián),科學上好像也說得通,但肯定是有問題的。施暴者的家人會感到很無力,他們不但遭受了暴力,還要反思自己怎么沒有照顧好施暴者。問題在哪里呢?一方面,這個解釋只是在片面強調一部分的事實。一件事情往往跟千絲萬縷的變量相聯(lián)系,變量之間還存在復雜的交互作用,沒有非此即彼的簡單結論。就像家庭暴力,我也可以解釋為:“這是因為他欺軟怕硬,對于他的領導,他怎么就能控制住脾氣呢?”更重要的是,我們指出這些關聯(lián),不是為了找借口,而是要幫助人們更有力量去解決問題。我給家庭做咨詢的時候,經常遇到因為親子關系前來求助的父母。他們學了一些心理學知識,覺得自己是孩子出問題的“罪魁禍首”,可是他們越檢討,就越是容易在跟孩子溝通時失去信心。這時候我會告訴他們,親子關系的問題更多是因為孩子進入了青春期,有很多生理心理的變化,跟父母起沖突是一種正常現象。這就建立了一個新的關聯(lián):親子關系問題不只跟父母的行為相關,也是因為孩子到了年齡,體內環(huán)境有變化,父母只要想辦法平穩(wěn)度過這段時間就好了。這個視角會幫助父母減少自責,跟孩子相處起來也會更平和。所以,心理學的解釋并不是隨便找一個原因,而是要在事件之間建立起有正面意義的關聯(lián),目的是為了給當事人賦能,更有效地解決問題。我不喜歡用教科書里的預測和干預這兩個詞,因為我覺得它們否認了當事人的主觀能動性。心理學確實可以預測一些事件的發(fā)生概率,比如一個人適合從事哪一類的職業(yè),一段婚姻會不會美滿,或者一個孩子長大是否心理健康。科學的預測肯定比算命先生更可靠,畢竟它有統(tǒng)計研究的實證基礎。但這種預測有時候也限制了一個人的發(fā)展。有一些父母在氣頭上會罵小孩:“就你這樣,長大了也不會有出息!”有的老師評論一個學生:“你的思維方式以后更適合學文科,不適合搞理科?!?/span>說者無心,聽者有意,這會在對方心中埋下一顆種子,本來他可能做到的事情,也許因為失去信心真的做不到了。有人說,如果我們預測到一個人可能出問題,就可以更早地干預他,不讓問題發(fā)生,這個想法同樣也要慎重。舉個例子,我在大學里做過學生工作,有些不太了解學生工作的人就會想:如果老師通過心理學,判斷出什么樣的學生更容易有心理問題,比如父母離異的,經濟條件不好的,有慢性疾病的,對他們就可以多一些重點關注。我知道這是一片好心,但我會提醒他們:有些問題恰恰是因為“重點關注”帶來的。甚至原本很普通的關心,就像:“聽說你考試沒考好,要不要聊一聊?”對方就會猜疑:你是不是害怕我想不開,來套我的話?因為刻意的“干預”,說不定本來沒問題的事,反而有了問題。所以我更喜歡的用詞是接納和改變。接納我們主宰不了的事情,就像我們的原生家庭,無論我喜不喜歡,我都只能接受它帶給我的歷史。同時我也會想,現在的我可以做出哪些改變,讓自己更好地生活?所謂的預測和干預,究其本質,就是為了判斷:應該接納哪些方面,在哪些方面還可以做得更多?其實你會發(fā)現,心理學的改變是無處不在的。無論是對問題更精準的定位,還是建立更有效的關聯(lián),或者接納改變不了的方面,本質上都是一種改變,幫助我們生活得更好。這就是我眼中的心理學,不只是高高在上的描述、解釋、預測和干預,而是用科學的方法,彌補我們每個人個體經驗和直覺的不足,為我們的生活提供專業(yè)的幫助。
在未來一年的課程中,我也想帶著你,從這個角度重新梳理一遍心理學。你會發(fā)現,心理學這門學科概念繁雜、體系眾多,方法和角度有無數種,甚至還可能互相矛盾。但是沒關系,你只要在學習過程中記得最終的方向:為了提供幫助。不同的方法只是幫助人的不同路徑。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