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明八十
陽明病,脈遲,食難用飽,飽則微煩頭眩,必小便難,此欲作谷疸。雖下之,腹?jié)M如故,所以然者,脈遲故也。
1 陽明病,脈遲,陰盛濕寒也,胃逆不降,則陽腑生熱,熱則善饑,故食難用飽,飽則脾虛不能化,中焦壅滿,濁氣不降,少陽失根,故心煩頭眩。土濕木郁,下傳膀胱,膀胱濕熱閉癃,必小便難。水不下利,胃腑濕熱壅滿,表寒一閉,必欲作谷疸,外蒸發(fā)黃也。雖下之胃中濕熱壅滿,仍腹?jié)M如故,所以然者,脈遲本氣之虛故也,氣不升降,中氣不運,是以脹滿也。詳觀522頁,黃疸二三。
2 谷疸者,就是黃疸病的一種。脾胃濕寒,胃中邪熱則能食,脾家濕寒則不消,濕熱下傳,膀胱濕熱,小便不利,一有表閉,即濕熱外蒸,所致的身黃病。
論;胃腑不降之熱,此熱即為邪熱,灼蝕胃壁,則生炎證。此熱即為滋生各種腸胃之菌。
陽明八十一
陽明中風,脈弦浮大,而短氣,腹都滿,脅下及心痛,久按之氣不通,鼻干,不得汗,嗜臥,一身及面目悉黃,小便難,有潮熱,時時噦,耳前后腫,刺之小差,外不解,病過十日,脈續(xù)浮者,與小柴胡湯。脈但浮,無余證者,與麻黃湯。若不尿,腹?jié)M加噦者,不治。
1 陽明中風,脈弦浮大,浮為太陽之外閉,大為陽明之中風,弦為少陽之內郁,太陽外閉,則三陽俱病。腹?jié)M而喘,則知濕盛,濕盛內郁,陽明不實,不能外蒸皮毛,故見三陽合病。內有燥濕壅遏,外有表寒閉束,郁其少陽經證,故見脅下及心痛,久按之氣痞不通,各種雜象。(本條對比六十五條學習,唯加少陽雜證)
太陽之浮,內郁其陽明之大,少陽之弦,濕盛胃逆,則短氣腹?jié)M,表里郁迫,膽胃壅遏,脅下及心痛,氣痞而不通,是少陽經證;表寒外束,相火逆升,而刑肺金,故鼻干不得汗;膽木刑胃,土氣困乏,故見嗜臥;濕盛表閉,濕熱外蒸,故一身面目悉黃;濕盛木郁,不能疏泄,故小便難;胃腑濕熱外蒸,故有潮熱也,但有少陽之克,胃腑不實;胃壅膽克,濁氣上逆,故時嘔噦,此也為少陽之克;少陽脈循兩耳,經氣逆行,壅塞不降,故耳前后腫,經郁熱盛,故刺之小差,而外證不解,病過十日之外,脈自里達表,續(xù)續(xù)外浮者,是未傳陽明之腑,太陰之臟,猶在少陽之經也,此是太陽之浮合少陽之弦也,小柴胡湯主之,和解表里;若脈但浮而不弦,又無少陽余證者,則全是太陽病,與麻黃湯,以瀉表郁。中風而用麻黃湯者,是發(fā)汗瀉濕,以解太陰之身黃。濕瀉黃退,則小便通利,若不尿,腹?jié)M而愈加嘔噦者,水賊土敗,不可治也。
2 脈弦,耳后腫,脅下痛,時時噦者,少陽之經證也。腹?jié)M而喘,太陰之證。潮熱脈大,陽明之證。浮為太陽之脈。
從陽明六十四五條,一直到本條,基本上差不多,就是細分燥濕之雜象,本條加少陽之弦。引申下條陽明病見少陽之證。
燥盛用白虎,濕盛用豬苓,燥濕內壅,加少陽之弦,則不見燥濕之盛,而見少陽經邪。小柴胡湯,解太陽少陽;發(fā)汗解身黃。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