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作品中的“棄婦形象”指是被丈夫或情人拋棄的女性形象,這樣一種形象,早在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就已經出現(xiàn)了。漢代樂府民歌中更是常見,而這類詩歌由于來自民間,風格相當活潑、大膽。
你一定知道漢代女子性格是熱烈而奔放的——“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薄渡闲啊繁憩F(xiàn)的是一個女子對男子的表白,用五種自然中極端異?,F(xiàn)象表明自己對愛情的執(zhí)著。
正因為愛得如此濃烈,在遭遇男子變心之時,這類女子也會表現(xiàn)得情緒激烈。
《有所思》寫的就是熱戀中的女子在“聞君有他心”時的種種反映,全文如下: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
何用問遺君,雙珠玳瑁簪。
用玉紹繚之。
聞君有他心,拉雜摧燒之。
摧燒之,當風揚其灰!
從今以往,勿復相思,相思與君絕!
雞鳴狗吠,兄嫂當知之。
妃呼狶!
秋風肅肅晨風飔,東方須臾高知之!
心愛人遠在大海南,她準備了 “雙珠玳瑁簪,用玉紹繚之”——用玉和珍珠做成的精美的玳瑁簪,想要送給他。但是卻聽說(聞)情人已有“他心”,她的火氣立刻就上來了——“聞君有他心,拉雜摧燒之。摧燒之,當風揚其灰!”她砸簪、燒簪、當風揚灰。在我年少時,理解的是女子想要挫骨揚灰的對象是那個男子,心中有很大的觸動;當然,即便后來明白女子是拿簪子出氣,依然很欣賞這個女子的火爆脾氣。
隨后,她宣稱“從今以往,勿復相思”,但內心卻很矛盾——“雞鳴狗吠,兄嫂當知之?!毙稚┦侵浪麄儍扇嗽谡剳賽?,貿然分手該如何解釋呢?這個女子為自己的搖擺找了一個好借口。可以看出女子隊這段感情還沒有完全放棄,也許聽說到的男子出軌并不一定是事實。
相比較之下,《白頭吟》就比較溫和了:
皚如山上雪,皎若云間月。
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
今日斗酒會,明旦溝水頭。
躞蹀御溝上,溝水東西流。
凄凄復凄凄,嫁娶不須啼。
愿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
竹竿何裊裊,魚尾何簁簁!
男兒重意氣,何用錢刀為!
關于這首詩的作者,據(jù)葛洪《西京雜記》稱:“司馬相如將聘茂陵人女為妾,卓文君作《白頭吟》以自絕,相如乃止?!?/p>
女子的理想愛情是“愿得一人心,白頭不相離”的,如果這個像雪一樣白,像月色一樣純凈的愛情遭到雜質,她會立刻就不要了。在男子剛有“兩意”,還沒有實際行動之前,她就主動來與之“決絕”。比起男子有了“兩意”,她更不能忍受心愛的男子居然為了金錢玷污愛情,所以果斷與之決裂。
這不能說是沖動,而是深思熟慮之后的結果:《有所思》中女子的戀人遠在大海南,聽到的風言風語還沒有完全確認;而卓文君這里是朝夕相處的丈夫,男人的心思早已經被她看透,“故來相決絕”中一個“故”字說明女子已經徹底做好準備即將面臨分手的局面。
當然,這兩首詩中的女子并沒有真的遭到拋棄,即便當真遭到拋棄,她們也不會作可憐態(tài)求得男子回心轉意,《古艷歌》中的女子就告誡負心的的丈夫“衣不如新,人不如故”,《上山釆蘼蕪》中的棄婦也當面嘲諷故夫“新人從門入,故人從閣去”。就算被棄,漢樂府民歌中的女子也絕不輕易認輸。
不得不說,漢代的法律、政策等都對女子進行了很大程度上的束縛和傷害。
漢代雖然強調正妻的重要性,由于妻妾地位懸殊,且律法嚴禁重婚,男子想要迎娶新婦,就只能拋棄正妻,這樣新歡才得以享有正妻的一切權利。
《大戴禮記·本命》有規(guī)定:“婦有七去:不順父母去,無子去,淫去,妒去,有嚴疾去,多言去,盜竊去。”可以說,“七去”或者說“七出”更加方便了男子喜新厭舊——既然有律法為憑,男子通過隨意利用“七出”之名以達到休妻的目的。
董仲舒提出“三綱五?!保瑯O力宣揚君權、父權和夫權,女性地位不斷低下;劉向編寫《列女傳》,以傳記的形式表現(xiàn)了對婦女行為的各種規(guī)范;《女誡》的問世,更是大肆宣揚“女德”,其作者班昭本人卻是身為女子……
而諸如《有所思》《白頭吟》等棄婦詩正是反映了漢代婦女受政權、神權、族權、夫權的深重壓迫的真實情況,她們在詩歌中表現(xiàn)的種種剛烈的情緒正是普遍表現(xiàn)了廣大婦女對重重迫害和壓制的不滿和反抗。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