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時期,國家安定,戰(zhàn)亂較少,百姓安居樂業(yè),且以武則天為首的女權漸漸興盛。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女子越來越注重自身裝扮,她們的服飾也愈來愈精細。
唐朝結交四海之邦,文化博采眾長,極具包容性,可它始終為封建王朝服務,故唐朝的服飾雖開放自由,但也有其階級性和局限性。
唐朝女服最具代表性的便是襦裙,所謂襦裙,便是上穿襦,下著裙,是典型的“上衣下裳”,唐朝女子服飾大多便是以此為基礎,加以變更。
上襦下裙的女服樣式,早在戰(zhàn)國時代便已經(jīng)出現(xiàn)。到了漢朝普遍流行,興起時在魏晉南北朝時期。
襦裙按高低可分為齊腰襦裙、高腰襦裙、齊胸襦裙。三者顧名思義,依次齊腰,高腰,齊胸。其中高腰襦裙多流行于貴婦之中,齊胸襦裙流行于仕女之中。
按領口樣式可分為交領、對襟。交領襦衣,右襟在內(nèi),左襟在外,左襟收于腰處,右襟除領口外,幾乎藏于衣內(nèi),里衣也不外露。
而對襟左右兩襟對稱收于腰部,中間則為里衣或訶子;按是否夾里,可將襦裙分為單襦和復襦,其中單襦近于衫復襦則近于襖。
張佑有詩說:“鴛鴦繡帶拋何處,孔雀羅衫付阿誰”,說得便是身著單襦的女子。
襦裙穿著形式豐富,常與半臂、綽子搭配,半臂袖長及肘身長及腰的短外套。自魏晉時期便已盛行,發(fā)展到唐朝時,已有對襟、套頭、翻領、無領等樣式。半臂多為宮中女官所穿,但房玄齡仍然將它歸為非正統(tǒng)服飾。
由此可見,封建王朝不存在絕對的服裝自由。綽子的下襟比半臂長,穿在身上得體大方,故又被唐朝女子視為“常禮服”。
唐朝女子裙開始時一般用六幅布帛制成,唐太宗繼位后,改革內(nèi)政,重視節(jié)儉,明令“婦人裙不過五幅,曳地不過三寸,襦袖不過一尺五寸?!?/p>
其中一幅布為如今的約0.53米寬,然在窮奢極欲的唐朝,0.53米寬遠遠滿足不了百姓的愛美之心,所以這條明令名存實亡。
唐朝女子愛美,她們在服飾樣式方面有諸多考究。比如平民百姓家多穿荊板布裙,富貴人家穿綢裙、紗裙、羅裙、皺裙、石榴裙,貴族則穿金泥簇蝶裙、百鳥毛裙、金絲繡等。
其中以石榴裙最為多見,流行的時間最長,色彩多樣,如唐中宗的女兒安樂公主的百鳥裙,堪稱中國織繡史上之名作。
《燕京五月歌》中“石榴花開街欲焚,蟠枝屈朵皆崩云,千門萬戶買不盡,剩將女兒染紅裙?!?/p>
便是寫的石榴裙。
唐朝女子在服飾上追求美,但還有女著男裝的風俗。唐朝民風開放,女著男裝的習俗不僅僅在民間蔚然成風,還漸漸傳入宮中??v使是集萬千寵愛于一身的太平公主,也熱愛著男裝,唐高宗對此“怪異”現(xiàn)象十分寬容,并未有任何苛責之意。
唐朝女子不僅服飾精美,鞋子也有其特色,其中以履、靴、屐這三種樣式最為常見。履多用錦、麻、絲、綾等布帛織成,有圓頭、高頭、云形、花形等樣式,靴的用料苛刻多為錦造。屐與前兩者相比,則頗為簡單,多用于夏天赤腳穿。
唐朝的服飾發(fā)展與其社會發(fā)展息息相關,唐初時社會風氣延續(xù)隋朝,婦人多被女德束縛,她們出門時多用冪來遮擋,冪是一塊由紗羅制成的方巾,穿戴后遮蔽全身,毫無美感,此時的婦人幾乎沒有追求美的權力。
隨著武則天權勢的增大,唐朝女性地位越來越高,女子行為雖受約束,但男女之間的關系卻遠比之前開放。
《舊唐書·輿服志》寫道:“則天之后,帷帽大行,冪漸息。中宗即位,宮禁寬弛,公私婦人,無復冪之制。”
到了唐玄宗時期,唐朝對外貿(mào)易高速發(fā)展,胡商漸漸走入唐朝普通百姓的生活。
《舊唐書·輿服志》中記載:“開元初,從駕宮人騎馬者,皆著胡帽,靚妝露面,無復障蔽。士庶之家,又相仿效,帷帽之制,絕不行用。俄又露髻馳騁,或有著丈夫衣服靴衫,而尊卑內(nèi)外,斯一貫矣。”
唐朝女子頭飾從冪到帷帽,再到胡帽,美感依次增加,不僅是標志著唐朝經(jīng)濟的進步,還標志著唐朝思想的改革。由此可見,經(jīng)濟與服飾發(fā)展息息相關。
盛唐時期女子服飾極盡奢華,單單是機織物便可可分為綾、暗花綾、妝花綾、羅、綢、緞、暗花緞、妝花緞、絲、帛、錦、絹、紗、縐、綺、緙絲。更不用說印花貼金、描金、捻金、織金等工藝。
《舊唐書·輿服志》對唐朝奢靡的現(xiàn)象點評道:“風俗奢靡,不依格令,綺羅錦繡,隨所好尚,上自宮掖,下至匹庶,遞相仿效,貴賤無別。”
唐朝女子服飾盡顯盛唐女子雍容華貴的豐腴風韻,表現(xiàn)出極富詩意的美與韻律,雖越來越精美,卻也越來越階級化。
胡商的加入雖然也給服飾增添新的活力,可忙于生計的普通百姓,卻仍舊身著粗布短衣,真正有權力追求美的,仍然是那些富貴人家!
參考資料:《呂覽》《舊唐書·輿服志》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