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公元193年,中原以東的徐州大地,一片血紅,數(shù)以萬計的人民群眾被趕入滔滔不絕的泗水。
殷紅的血水,混合著掙扎的人,“泗水為之不流”。
曾經(jīng)富庶繁華的徐州,躲過了黃巾起義,躲過了董卓之亂,卻終躲不過亂世仇殺。
一個12歲的少年目睹了這一切,他捏緊拳頭,輕輕吼出這樣一句話,“曹操,你這個不要臉的屠夫!”
若干年后,這個少年將會以自己的方式,向毀掉自己家園的曹操復(fù)仇。
他就是中國智慧的代表人物、三國最強神話諸葛亮。
如果沒有他,三國故事的魅力將消減大半。
徐州屠城這一年,諸葛亮還是個孤兒。
別說指揮千軍萬馬,此時的他,連基本自保都做不到。
諸葛亮所在的家族,原本是山東瑯琊的名門望族,父親諸葛珪曾經(jīng)官至兗州泰山市副市長(郡丞)。
不說大富大貴,起碼也是小康之家。
可惜,諸葛亮3歲時,母親去世;8歲時,父親也去世了。
小諸葛成了沒有爹媽的苦命孩子。
好在諸葛家是個大族,叔父諸葛玄是個負責任的好叔叔,他承擔起了撫養(yǎng)諸葛三兄弟的任務(wù)。
諸葛三兄弟:諸葛家有三個兒子,分別是諸葛瑾、諸葛亮、諸葛均。諸葛瑾青少年時游歷江南,成為東吳的重臣。三兄弟中的小弟諸葛均,后來則跟隨二哥諸葛亮在蜀漢出仕為官。
可是,好日子沒過多久,徐州老大陶謙得罪了漢末亂世第一人曹操。
曹操震怒,一手策劃了徐州屠城。
諸葛玄雖然是個好叔叔,這種場面也是hold不住的。
面對陶老大和曹老大的互撕,他只能帶著一家倉皇出逃。
諸葛一家老小輾轉(zhuǎn)各地,到了荊州劉表的地盤。
諸葛玄,原本就是劉表的小弟。
因為遠離戰(zhàn)亂區(qū),加上劉表很佛系,很少與人結(jié)仇,荊州算是比較安寧的世外桃源。
正是有了這樣的小環(huán)境,少年諸葛亮飛速成長,成了遠近聞名的神童。
3
當時江湖上名氣最大的兩大謀略高手,一個是龐德公,另一個是司馬徽。
他們的學(xué)識淵博、淡泊名利,死活不肯做官。
荊州老大劉表多次向他們發(fā)出offer,但都沒什么用。
這兩位如此心高氣傲,對諸葛亮和龐統(tǒng)卻很是服氣。
兩大高手多次表示,這個時代最牛的人,是諸葛亮和龐統(tǒng),一個堪稱臥龍,一個堪稱鳳雛。
“臥龍”這么大的名號,諸葛亮接得住嗎?
對這個問題,諸葛亮微微一笑,
“本學(xué)神自比管仲、樂毅,你覺得呢?”
這樣的自信,也是沒誰了。
龐老師和司馬老師預(yù)測,誰能得到兩個年輕人里的一位,就能安定天下。
有牛人加持,諸葛亮和龐統(tǒng)的名氣,在荊州一帶蹭蹭上漲。
當?shù)亓餍兄目谔柺?,“嫁人就嫁諸葛亮”“老公就要選龐統(tǒng)”。
那么作為全村最靚的仔,諸葛亮花落誰家呢?
答案是黃家。
他成了荊州名士黃承彥的乘龍快婿。
傳說他媳婦叫黃月英,是個著名的丑女。
其實,黃姑娘并不丑。
這是樁政治婚姻,其意義是,諸葛亮和荊州一把手劉表成了親戚——孔明丈母娘和劉表媳婦是親姐妹,諸葛亮得管劉表叫姨丈。
作為大姨丈,劉表自然不能錯過這么有才干的親戚,
“小亮啊,來我這做官吧,我養(yǎng)你!”
但對于劉姨丈伸出的橄欖枝,諸葛亮微微一笑,
“抱歉,你不是我的菜。”
4
大姨丈劉表雖然有權(quán)有勢,但為人過于佛系,在亂世不思進取,很難笑到最后。
反觀劉備,雖然人送綽號“劉跑跑”,典型的高端流浪漢,卻始終能絕處逢生、創(chuàng)造奇跡。
最關(guān)鍵的是,老劉“仁德”的名聲已然感天動地、遍布天下。
……
只不過,即便出山,也得讓老板知道“咖位”。
諸葛亮早已準備好了《隆中對》。
雖然是個足不出戶的書生,但諸葛亮對天下形勢的了解,比誰都通透——
“劉老大,天下的蛋糕已經(jīng)快沒了,西南方的益州和劉表的荊州才是你發(fā)財致富的方向。”
劉備有點茅塞頓開之感。
《隆中對》一出,別說“三顧茅廬”,就是把鞋子跑穿了,來一百次茅廬也值當啊。
三顧茅廬:典出《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公元206年冬至公元207年春,當時屯兵新野的劉備,三次到南陽郡鄧縣隆中請諸葛亮輔佐的故事。此后傳為佳話,漸成典故。
人世間最大的殘忍,在于時間的浪費,劉備已經(jīng)摸爬滾打了20多年。
一個在找智囊,一個在找老板,兩人一拍即合。
不久,驗證職場新人諸葛亮水平的機會來了。
北方老大曹操的軍隊直撲荊州。
諸葛亮第一時間建議,聯(lián)合江東的孫權(quán),共同對抗曹白臉。
事實證明,這場孫劉合作非常成功。
戰(zhàn)無不勝的曹操在赤壁之戰(zhàn)中吃了悶虧,劉老板則趁機奪取了荊州50%的領(lǐng)地。
劉備借荊州:赤壁之戰(zhàn)后,荊州七郡被劉備、曹操、孫權(quán)三家瓜分,曹操占據(jù)南陽郡和江夏郡,孫權(quán)得到長江以南的江夏郡和大部分南郡,劉備得到南郡以及長沙、零陵、桂陽、武陵四郡。為了發(fā)展,劉備向?qū)O權(quán)請求都督荊州,在魯肅的支持下,周瑜將南郡南岸土地“借”給劉備。但此后,劉備卻以各種借口拒絕歸還。
《隆中對》的戰(zhàn)略規(guī)劃,已經(jīng)實現(xiàn)了一小半,下一步則是向益州進軍。
四面受敵的荊州并不安全,有益州做后盾,荊州才會穩(wěn)定。
可是“蜀道難,難于上青天”,地理環(huán)境決定了,益州并不那么容易啃下來。
5
關(guān)鍵時刻,益州反骨仔張松出現(xiàn)了。
正是在張松的幫助下,打著“對抗張魯”的旗號,劉老大輕松進入了富庶的益州。
劉老大在前方?jīng)_鋒陷陣,諸葛亮則在荊州準備前線需要的兵員、物資。
不久,身在成都的劉璋投降了。
同時占據(jù)荊州、益州,《隆中對》“三分天下”的戰(zhàn)略規(guī)劃越來越明晰。
進入成都,諸葛亮立刻發(fā)現(xiàn)了一個糟心的問題:四川是個好地方,但長久以來,劉璋把蜀地老百姓都慣壞了。
尤其是豪門大族,既驕橫又不聽話。
諸葛亮連續(xù)發(fā)布多條“村規(guī)民約”,這讓散漫慣了的四川人民很不適應(yīng)。
但客觀上,諸葛孔明的嚴刑峻法,讓劉備迅速在四川站穩(wěn)腳跟。
公元219年,在諸葛亮的全力支持下,劉備在漢中還戰(zhàn)勝了自己的一生勁敵曹操。
下一步就是北伐曹魏,進而逐步蠶食天下。
多么美好的一幅戰(zhàn)略圖景!
遠在荊州的關(guān)羽不負所托,水淹七軍,斬龐德、擒于禁,節(jié)節(jié)勝利,甚至逼得曹操都想遷都了。
就在一切順風順水之際,鐵桿盟友孫權(quán)卻選擇了背盟:呂蒙白衣渡江,背后偷襲關(guān)羽。
失去荊州,《隆中對》的戰(zhàn)略規(guī)劃受到重挫。
對于孫權(quán)的背盟,諸葛孔明除了無奈,還是無奈。
他勸劉備慎重,但因為關(guān)羽之死,劉備很生氣,很沖動。
公元221年,劉蜀大軍集結(jié),發(fā)誓要奪回荊州、攻下孫吳。
沖動的結(jié)果是懲罰。
劉老板被東吳名將陸遜打得滿地找牙,第二年郁悶而死。
蜀漢于正式進入2.0時代——諸葛亮完全掌權(quán)時代。
諸葛亮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和孫吳重修舊好。
自從劉老板敗完家底之后,困守一隅的蜀漢能夠自保已經(jīng)不錯了。
趁著蜀漢換老板,南中地區(qū)的雍闿和孟獲開始鬧獨立。
面對叛亂,諸葛CEO懷柔與武力兩把抓:一方面,對表現(xiàn)溫和的蠻子好言安撫。
另一方面,對不聽話的蠻子,諸葛CEO毫不留情,揮師南下,把雍闿和孟獲揍得找不著北。
這一段故事后來被編成“七擒孟獲”,載入《三國演義》。
不過,諸葛此次南征不到一年,根本沒和孟獲玩“七擒七縱”的游戲,但他兩手抓的平叛策略,卻奠定了治理南中的總基調(diào)。
內(nèi)部穩(wěn)定之后,諸葛決定北伐。這就是《三國演義》中的“六出祁山”(其實只有五次)。
公元228年初,諸葛孔明突然發(fā)動北伐。
一方面,他派遣趙云、鄧芝兵出斜谷,吸引曹真大部隊的注意;另一方面,自己帶著大部隊突出祁山,一舉拿下南安、天水和安定三郡。
這是一次精心策劃的戰(zhàn)斗,如果蜀漢能在西北一帶站穩(wěn)腳跟,涼州就成了蜀漢的囊中之物。
但他用錯了一個人——馬謖。
這小伙平常挺靈光,簡直就是未來CEO接班人,可偏偏在至關(guān)重要的街亭一戰(zhàn)中,他犯了迷糊,在正面對壘中完敗于張郃。
諸葛的第一次北伐,只能無奈中止。
同年冬天,趁著孟達造反,諸葛孔明發(fā)動二次奇襲,可惜碰到了個硬茬子——寶雞的郝昭。
云梯、沖車、撞錘……各種攻城器械都用上,卻死活拿不下陳倉關(guān)。
第二次北伐,又打了個寂寞。
7
公元229年,諸葛亮第三次北伐,這次的目標還是涼州,先后拿下了武都、陰平。
也正是這一次,諸葛亮一生最強勁的敵人——司馬懿出現(xiàn)了。
諸葛孔明pk司馬仲達,誰更勝一籌呢?
正面對決的話,司馬仲達顯然不是對手。
他麾下的費耀、郭淮被揍得滿地找牙。
公元231年,諸葛孔明又發(fā)動第四次北伐。
為了解決糧草運輸問題,他發(fā)明了傳說中神乎其神的“木牛流馬”。
兵對兵、將對將,司馬懿連續(xù)幾次吃了大虧。
史載,(諸葛亮)大敗魏軍,斬獲首級三千級,逼得司馬懿只能“積極”防御。
眼看一場勝利就在眼前,但在關(guān)鍵時刻,后方卻出了個豬隊友——李嚴。
這李嚴原本是蜀漢帝國的候補CEO,可是他對大權(quán)獨攬的諸葛亮各種不服,結(jié)果在督辦糧草環(huán)節(jié)出了岔子。
他還假傳圣旨,召諸葛亮回師。
這導(dǎo)致諸葛孔明的北伐,又一次功敗垂成。
公元234年春天,歷經(jīng)3年準備,諸葛亮再率數(shù)萬大軍出斜谷口,同時派使臣到東吳,希望孫權(quán)能同時攻魏。
同年四月,漢軍出斜谷到達郿縣,在渭水南岸的五丈原扎下營寨。
這是諸葛亮最后揮灑才華之地。
8
面對諸葛孔明這樣強大的對手,司馬懿已經(jīng)學(xué)乖了:硬剛屬于找死,猥瑣才有出路。
他采取了最“正確”的方法——龜縮防守。
這種策略雖然很難看,卻很實用,無論諸葛孔明多么英明神武,他都打不起消耗戰(zhàn)。
魏、漢兩軍相峙了百多日,其間諸葛亮多次派人挑戰(zhàn),司馬懿軍始終堅守不出。
更重要的是,司馬懿很確定:一直在路上的諸葛亮已經(jīng)來日無多。
因為司馬懿探聽到一個“絕密情報”——最近諸葛亮吃得很少,身體不太好。
司馬懿更加堅定自己的防守戰(zhàn)略:堅決不出牌!
司馬懿猜得很準:這年八月,在五丈原的瑟瑟秋風中,“鞠躬盡瘁”的諸葛亮溘然長逝。
蜀漢大軍撤退之后,對手司馬懿視察蜀軍遺留的營寨,不禁嘆服諸葛亮治戎布陣之才,曰,“亮真天下奇才也!”
……
諸葛亮死了,縱觀他的一生,他并沒有《三國演義》描繪得那么神秘。
“火燒博望坡”“草船借箭”“赤壁東風”,其實都與他無關(guān)。
但確實,為了心中的理想,他多謀善斷、克己奉公、賞罰分明。
他用自己的一生,做到了“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最終,他成了三國最強的神話,以及萬世之楷模。
而這一切,都源于他12歲那年的漫天戰(zhàn)火。
~~~~~~~~~~~~~~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