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慎毅
“我走了很遠的路,吃了很多的苦,才將這份博士學位論文送到你的面前。二十二載求學路,一路風雨泥濘,許多不容易。如夢一場,仿佛昨天一家人才團聚過?!苯眨S國平博士的論文“致謝”部分在微博、豆瓣等社交平臺熱傳。
這篇令人動容的博士論文寫于4年前,如今以這種方式再次出現(xiàn)在人們面前。山坳、留守、水田、欠學費,狗追、蛇咬、落水、親人離世,“人后的苦尚且還能克服,人前的尊嚴卻無比脆弱”。在這種情況下,他“把書念下去,然后走出去”。有網(wǎng)友感嘆,“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學習真的是獲取尊嚴、擺脫貧困最便捷、最踏實、最合法的途徑”。
來自貧困農(nóng)村的孩子,大都有這樣的經(jīng)歷,但能像黃國平這樣讀到博士的卻鳳毛麟角。并非這些孩子不能吃苦,而是農(nóng)村生活存在太多的不確定性,導致他們最終沒能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有人說要“感謝貧困”,在筆者看來,要感謝的不應該是貧困,而是貧困中伸出的一雙雙熱心的手。正如黃國平所言,“人情冷暖,生離死別,固然讓人痛苦與無奈,而貧窮則可能讓人失去希望”。在最困難的時候,一句鼓勵都彌足珍貴。
60后、70后們雖已畢業(yè)多年,不少人還是會每年或隔幾年回去看望老師。那時候的絕大多數(shù)老師都像父母一樣愛學生,學生完不成作業(yè),老師會把其領(lǐng)到自己家里,一起吃飯后輔導其寫作業(yè)。每年寒暑假,老師都會家訪,家庭實在困難的,老師會幫著申請減免學雜費,有的老師甚至幫學生墊付學雜費。學生取得一點成績,老師、校長會在大會小會上多次表揚。正是這樣的幫助和鼓勵,讓學生們不忘母校、不忘老師。
再看60后、70后們的孩子,物質(zhì)條件確實好了,但還有多少學生回到母??赐行W時的老師?這或許是感動之后更值得思考的問題。不是學校和老師不愛學生了,而是一些學生不懂感恩了。
在別人生活困難或精神困頓時,伸出手幫一把,所謂的難關(guān)可能就過去了。同時,受助者也會把這種助人為樂的精神擴散出去,給予更多人溫暖。正如黃國平文末所說,“最后如果還能做出點讓別人生活更美好的事,那這輩子就賺了”。
4月19日,黃國平向網(wǎng)友回信表示謝意,他列舉了曾經(jīng)學習的學校和工作單位,表示“自己受益于多方幫助和眾多老師培養(yǎng),才能走到今天”,“還有許許多多沒辦法列舉的好心人,在此一并感謝”。救助制度的完善,社會各界的幫助,會讓更多人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
(作者丁慎毅,蒲公英評論獨立評論員。)
(蒲公英評論網(wǎng))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