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走了很遠的路,吃了很多的苦,才將這份博士學位論文送到你的面前。二十二載求學路,一路風雨泥濘,許多不容易。如夢一場,仿佛昨天一家人才團聚過?!边@是中科院一博士論文的《致謝》部分,最近在知乎、豆瓣等多個網(wǎng)絡平臺走紅,作者從一個小山坳里走出來,與命運抗爭的故事打動許多網(wǎng)友。
4月18日,中國科學院官方微博發(fā)布消息,披露了這篇論文為《人機交互式機器翻譯方法研究與實現(xiàn)》,作者是2017年畢業(yè)于中國科學院大學的工學博士黃國平。
母親在黃國平12歲時離家出走,父親酗酒,把孩子踏遍方圓十里水塘、辛苦挖來的黃鱔偷偷賣了去買酒和肉。在他17歲那年,父親因交通事故去世,同年,相依為命的婆婆去世。就連家里的一條老狗,最終也不知所終。如兄長般的計算機老師邱老師,沒能看到他拿到大學通知書,對他照顧有加的師母在不惑之前匆匆去世。黃博士的前半生,就是現(xiàn)實中的《活著》。
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放在黃國平的身上再合適不過了。從媒體后續(xù)的采訪報道中,我們得以更加深入了解到他的坎坷求學路,第一年高考沒有考中理想學校,他又復習一年,復讀時的班主任對這個刻苦學習的孩子印象很深:特別有主見,就是要考一個好的大學。黃國平又是幸運的,高中學校得知他的情況后,免除了他的全部費用。飯?zhí)玫睦习搴鷰煾狄恢辟Y助他,《致謝》中他稱為胡叔叔,他的伯父、老師都曾提供幫助。
這是一個寒門學子通過奮斗改變自身命運的動人故事。經(jīng)歷過這樣的家庭巨變,誰又能保證做到志向不移呢?許多人或許早已輟學,屈服于命運的安排。
更重要的是,這是一位心懷感恩的少年,他學成歸來,回村時仍然樸素著裝,清楚地記得人生路上幫助過他的每一個人,向他們一一致謝。我們相信,這樣的故事,一定會有家長講給孩子們聽,激勵更多的人前行。
這幾天,互聯(lián)網(wǎng)上關于論文的話題,熱度一直居高不下。一篇學術論文火了,因為它的參考文獻第一句話是“本文不必參考任何文獻”,讓人迷惑不已??吹阶髡呤清X偉長,再結合許多科普迷在評論區(qū)的熱心介紹,許多人得以了解該篇論文“先行研究”的價值,自然也對原始創(chuàng)新有了更深的認識,更被錢老“榮辱數(shù)變,老而彌堅”的學術追求,“無名無利無悔,有情有義有祖國”的奉獻精神感動。
論文研究領域千差萬別,但有一點是相通的,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的探索過程。因此,“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成功欣喜,總能引得人們的共鳴。論文的參考文獻、致謝等細節(jié)引起公眾廣泛討論,人們也不再迷信所謂權威機構研究人員“東南亞國家掉入中等收入陷阱是因為文科生太多”的奇葩論調(diào)。這種現(xiàn)象,說明公眾的科學素養(yǎng)在提升。人人關注科學,創(chuàng)新就會有源源不斷的動力,創(chuàng)新氛圍就會越來越濃厚,這是好事兒。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