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也是社會人 公德意識須養(yǎng)成
牛楠森
疫情期間,中小學生居家學習之余,在社區(qū)公共空間活動的時間大大增加。在這個過程中出現了一些令人惋惜的現象,比如少數學生無視交通安全、排隊加塞、破壞公共設施、亂扔廢棄物、歧視特殊群體等違背公德的行為,給社區(qū)公共生活帶來了一定干擾。其實,中小學生在公共場所中表現不盡如人意,并不是新鮮事,只是疫情讓這些問題得到了凸顯。這需要引起各方重視,共同努力幫助中小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社會公德意識。
追尋少數學生不當行為的原因,大約有三個方面:
一是家庭公德教育意識淡漠。道德成長需要重要他人的示范引領。對中小學生而言,父母是他們的最重要他人。然而一則當前父母可能更多關注學業(yè)成績,容易忽視孩子的社會性發(fā)展和精神成長,二則某些父母本身存在價值觀扭曲等問題,對孩子沒有形成好的示范作用。有遠見的父母會鼓勵孩子從小關心國家社會,關心他人。如果父母期望的只是孩子能有一份好的“錢”程,孩子也很有可能會成為一個精致的利己主義者。對孩子的公德教育需要從家庭開始,需要父母有更大的格局。
二是學校對社會公德教育不夠重視。社會公德是全體公民在社會交往和公共生活中應該遵循的行為準則。顧名思義,社會公德發(fā)生于真實的社會之中。雖然學校也是社會組織機構的一種,但其相對凈化的象牙塔屬性決定了學校和真實的社會之間還是有差別。學生在學校所習得的社會公德知識和行動原則,可能更多停留在理論層面,缺乏在復雜現實社會中的操練和實踐。有些學校并不重視學生的道德教育,對學生的評價標準更多以學業(yè)成績?yōu)橹?,所以學校的“好學生”到了社會上不一定是“好孩子”。
三是社區(qū)建設有管理無德育。我國目前的社區(qū)建設尚更多停留于事務管理層面,還較少觸及公序良俗方面的教育。目前很多社區(qū)還只是一個陌生人集聚地。人們在社區(qū)的公共交往行為會受到道德輿論的影響,但彼此之間因更多是陌生人關系,沒有敦促彼此道德成長的意愿和義務,不管出現小沖突還是大沖突,都很少考慮對當事人的道德教育。
同樣,中小學生在公共場所中的合德或離德行為,要么得到一聲贊許要么被說一句“誰家的熊孩子!”雖然可能短時間對孩子有所觸動,但難以形成具有長遠教育和約束作用的輿論場域。
家校社需要共同努力培養(yǎng)中小學生的公德意識。中小學生社會公德的養(yǎng)成,家庭、學校和社區(qū)的作用缺一不可,三者既可以發(fā)揮各自職能,又可以彼此合作相互補位,真正構建家校社協同育人機制。
家庭是孩子養(yǎng)成社會公德意識的源頭和根基,家長要發(fā)揮榜樣作用。家長應對孩子的公德教育引起足夠重視,同時在平時生活的一言一行中以身作則,為孩子做好榜樣;平時也可給孩子講一些彰顯家國情懷、社會責任的古今家教故事,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滋養(yǎng)和影響;對于社會上一些功利的、自私的價值觀,也要教孩子分辨和抵制。
學??砂l(fā)揮教育特長,幫助學生了解社會公德的具體要求和利害關系,打好學生的社會公德認知基礎。有調查表明,中小學生的公德意識普遍處于他律水平,他們會主要考慮自己的行為是否會受到懲罰。學校應結合這樣的特點,不要單純強調社會公德自覺性的培養(yǎng),也要幫助學生了解清楚有哪些社會公德方面的具體要求,如果違反了會受到什么懲罰。我國目前還沒有像新加坡一樣,對社會公德行為制定細致而嚴格的法律,諸如對隨地吐痰、亂扔廢棄物、隨地大小便、亂涂亂畫、攀折花木等都有明確的處罰規(guī)定。但我們至少可以讓孩子明確知道,哪些行為是不符合社會公德要求的。
學校也要讓學生清楚社會公德中的利人行為必會利己,教會學生辯證地認識和處理利他與利己的關系,體悟“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的道理。
建設陌生人社會中的熟人社區(qū),形成微觀的道德輿論場域?,F代社會的流動性導致社區(qū)的陌生人化,而人與人之間的道德評價能夠起到作用很多時候是以熟人社會為前提的。社區(qū)可借鑒“德業(yè)相勸、過失相規(guī)、禮俗相交、患難相恤”的傳統鄉(xiāng)約精神,承擔一定的教化功能,開展與公共福祉和個人德性相關的風俗教化、家庭教育指導等公益活動,從而增進居民之間的交往和彼此之間的道德約束,逐漸形成有力的微觀道德輿論場域。
社區(qū)還可以建立居民公德評議和獎罰制度。就中小學生而言,可將社區(qū)對中小學生日常公德的評價納入現有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之中,使社會公德評價結果能真正起到激勵和約束作用,真正幫助中小學生培育良好的社會公德意識和行為。
【作者單位: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此為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2020年度基本科研業(yè)務費專項資金重大項目“基于抗疫背景的中小學家校共育改革研究”(GYA2020001)階段性研究成果】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