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底子
磨刀匠
所謂“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三百六十”就說明了行業(yè)分類的廣泛和眾多,但是隨著城市的發(fā)展,生活質(zhì)量的提高,有的行業(yè)已經(jīng)逐漸在這個城市消失了。
“上海音像資料館”館藏歷史視頻資料
居家過日子,誰都離不開菜刀和剪刀,刀剪使用久了,難免出些小毛病,比如鈍了、豁個小口了,必須磨一磨、修一修,保持刃口的鋒利才能繼續(xù)使用,因此就有了磨刀匠這個行業(yè)。
磨刀匠們一般都圍著一個大圍裙,肩膀上扛著一條板凳,板凳的一頭放著兩塊磨刀石,一塊用于粗磨,一塊用于細磨,凳子的另一頭掛了一個籃子或一只箱子,里面裝一些簡單的磨刀工具——錘子、鋼鏟、水刷、水布等等,凳子腿上還會拴著個小鉛桶。他們就這樣扛著凳子在弄堂里游走,吆喝著生意。
過去的年代里,常常在一個寂靜的午后,忽然聽到一聲聲抑揚頓挫的吆喝著:“磨剪刀嘞——戧——菜刀……”,聲音悠長,在弄堂里久久回蕩,這時候家庭主婦們就會拿著家里鈍的刀、生銹的剪子出來喊住他們,請磨刀師傅給磨磨。
磨刀的時候,師傅們先從凳腳上取下鉛桶,裝上水,然后兩腿一跨坐在長凳上,先用工具把菜刀戧一下,所謂戧,就是用類似刮刀的工具,先把菜刀兩面靠近刀刃的地方用力的刮去一層鐵,這樣磨的時候會更加好磨,也節(jié)省時間。然后把菜刀放到粗磨刀石上面,沾上水來回的在上面磨,待雙面都磨好以后,還會在更加細致的一塊磨刀石上面再精磨一遍。磨石上最初是一層淡淡的銹色水,等到出現(xiàn)灰色的磨石水后,這把刀上的鐵銹就算基本磨干凈了。磨刀的過程中,師傅還會不時地停下來,豎起刀刃,瞇起眼睛看看,再用手指在刀刃上面橫著輕輕的刮兩下,感覺下刀刃是否已經(jīng)十分鋒利。
磨剪子的時候,師傅同樣是把剪子的刃口斜面放平到磨刀石上,然后來回磨就行了,等他感覺兩片剪刀刃都已經(jīng)磨好之后,會用剪子剪一下掛在板凳上面的破布,如果能輕很松的剪開,就證明磨好了。磨完后,師傅還會拿著剪刀開合幾次,根據(jù)手感來調(diào)整下剪刀的軸,軸太松或者太緊都會影響使用。
如今菜刀和剪刀仍舊是人們過日子不可或缺的工具,不過現(xiàn)在賣刀具的柜臺都提供免費磨刀的售后服務(wù),人們不再依賴磨刀師傅。許多曾經(jīng)為了生計奔波的磨刀匠們,有的因為年紀大而不干了,有的因為生意慘淡轉(zhuǎn)行干起了別的營生,即便還有一兩個堅持著的,也是在固定的地點擺個小攤,不再走街串巷,那富有特色的吆喝聲只能留在人們的記憶之中。
來源:影像上海
上海老底子
每天為儂送上精彩文章一組
打開塵封的記憶,尋覓往昔的歲月
敘上海老底子事
憶上海老底子人
訴上海老底子情
以史明志,以啟未來
原標(biāo)題:《消失的老行當(dāng):磨刀匠》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