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10月接省楹聯(lián)研究會通知,參加鼓樓區(qū)文化局的一個小會,為正在修繕的南京顏魯公祠撰寫楹聯(lián)。
南京城西的清涼山,六朝時叫“石頭”,山不高,卻有“石頭虎踞”的美名,與“鐘山龍盤”相對應(yīng),南京故有“虎踞龍盤”之稱。顏魯公祠就在清涼山下的“烏龍?zhí)?/span>”旁。
公元759年,陰歷六月,唐王朝任命的浙西節(jié)度使兼升州刺史(治所在南京)顏真卿來此上任,六朝古都的文化史上從此留下了他的偉名。這年,顏真卿50歲。
顏真卿到南京來時,是以忠義之臣而在全國知名的。
四年前,安祿山起兵反叛,旋風(fēng)般盡掃河朔之地,唐玄宗哭喪著說:“難道我河北二十四郡就沒有一個忠臣?”可是,沒幾天,他就得到前方的消息——平原太守顏真卿正組織力量抵抗,唐玄宗高興地對左右人說:“朕還不認識顏真卿是何人,他竟能如此忠心!”
當時,顏真卿聯(lián)絡(luò)十七郡抵抗安祿山,并被推舉為盟主,堅持抵抗近一年,給了叛軍很大打擊,直到彈盡糧絕,只得棄城潛回朝廷。
顏真卿的義舉和才干受到贊揚,并被授予憲部尚書、御史大夫。但由于他對軍國大事敢于說話,被宰相所忌恨,一年后就被貶官外任,并且連續(xù)調(diào)任了四次,從陜西到山西,又到江西,他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來到南京的,這時,“安史之亂”尚未平息,戰(zhàn)斗還在北方激烈進行。
顏真卿在南京僅有6個月,卻有兩件事載入史冊。
第一件事。顏真卿以“帝王之德莫大于生(保護生命)”奏準設(shè)立放生池,隨即辟烏龍?zhí)稙榻瓕帲暇┊敃r為江寧縣)放生池,并親書《天下放生池碑銘》,又用自己的俸銀采石,準備立碑。
第二件事。顏真卿發(fā)現(xiàn)在揚州的江淮都統(tǒng)劉展有反叛跡象,便在南京積極備戰(zhàn)以防不測。但有官員認為顏真卿是無端生事,秘密上報,被朝廷輕信,就把顏真卿調(diào)走了。不久,劉展果然起兵反叛。
在此后的二十多年中,顏真卿以正色立朝,剛而有禮,所謂“非公言直道不萌于心”,一生數(shù)次被奸臣排擠打擊而屢遭貶謫,即使從四品貶到六品,也依然矢志不渝。由于他后來被封為“魯郡公”,天下人都不稱其名,只叫他“魯公”。
就在又一個節(jié)度使李希烈反叛時,宰相盧杞要皇帝派四朝元老顏真卿去招降,滿朝皆失色,大家都知道這是盧杞忌恨顏真卿,想借刀殺人,此去定難回。而顏真卿為了國家利益毅然前往,果然被李希烈拘押。
顏真卿知道必死,為自己寫好了遺書、墓志、祭文。最后他被縊殺,終年76。顏真卿用生命寫下了忠貞二字。
唐朝元和年間,有人于南京烏龍?zhí)哆吔?/span>“放生庵”,設(shè)顏真卿神位祭祀。宋、明、清均加以修繕,太平天國毀庵。清同治年間,于原址建“顏魯公祠”。
每個讀書人也許都臨摹過他的字帖,還知道書法上有“顏筋柳骨”之說。顏真卿書法的偉大,在于他那沉著勁健、莊重渾厚的楷書,開拓了書法的新境界,展現(xiàn)了雄強的“盛唐氣象”。蘇東坡因此評價說“顏公變法開新意”。
不僅是楷書,顏真卿書法的偉大,還體現(xiàn)在他的兩篇行書之中。
后世把他的行書《祭侄文稿》譽為“天下第二行書”(第一行書是王羲之的《蘭亭序帖》)。
而宋代大書法家米芾則認為,顏真卿的另一篇行書《爭座位帖》才是顏書第一??傊拼袝鵁o人超越。
顏真卿不僅是“書魂”,也是“人魂”。南京人比較崇拜政治人物,可一個民族的靈魂卻是要依靠象顏真卿這樣偉大的思想文化巨人來支撐的。
會后,我寫了四副楹聯(lián),被選中下面兩副:
(一)
宦謫南都,當年潮打空城,請以生民為大德;
祠輝北斗,今日池留古韻,謹將遺墨作高山。
(二)
莫僅以豐筋概字,博大恢弘,巨匠不須爭座位;
可盡將剛骨評人,忠貞清正,英雄無愧祭侄文。
上面兩副都沒有掛出來,我很遺憾,還好,后來被《鼓樓區(qū)志》收錄。
顏魯公祠里掛的是我的另一副:
變法開風(fēng),集書道大成,古今咸效;
守忠死節(jié),樹品行高范,中外同欽。
我最喜歡上面的第二副,語言不拘,上下聯(lián)結(jié)句運用了技巧,并且自然貼切,毫不做作,自謂精彩,而其他兩副平穩(wěn)不奇。
資料:
1、《爭座位帖》
廣德元年(763)七月,吐蕃叛亂,盡取河西隴右之地,唐代宗出奔陜州(今河南省陜縣)。吐蕃攻入京師長安,焚掠一空。郭子儀率軍反擊,收復(fù)長安。代宗于十二月返都。次年十一月,郭子儀父子自涇陽凱旋,唐代宗命宰臣百官在京城的開遠門迎接,并在安福寺舉行興道之會。
興道會上,尚書右仆射郭英為諂媚宦官魚朝恩,將魚的座位安排在仆射一列,超出了他應(yīng)在的位次,違反了朝廷的典章制度。對此,百官敢怒而不敢言。
顏真卿時為檢校刑部尚書兼御史大夫,事后,他寫了《與郭仆射書》(即《爭座位帖》),對郭英、魚朝恩專橫跋扈,藐視禮儀,破壞綱紀的行為給予尖銳抨擊。充分體現(xiàn)了顏真卿的剛烈正氣。
2、《祭侄文稿》
常山太守顏杲卿是顏真卿的堂兄,響應(yīng)顏真卿義舉,一起反抗安祿山。天寶十五年(756年)正月,安祿山派重兵試圖肅清后方,回救根本。顏杲卿拒守3日而城陷被俘,他痛罵安祿山,被押解洛陽,鉤斷舌頭,肢解而死,(南宋文天祥《正氣歌》里寫到的“為顏常山舌”,指的就是顏杲卿)。當時,顏氏一門30多人壯烈殉國,其中有顏杲卿的幼子顏季明,他英勇不屈,被凌遲處死。
乾元元年(758年),顏真卿在蒲州任刺史,侄子顏泉明于常山尋得其兄顏季明之首,九月三日扶櫬歸京,路過蒲州,顏真卿撰《祭侄文》祭奠。褒揚侄子顏季明崇高氣節(jié),表達了作者悲憤慘痛的哀思。
《祭侄文稿》本是草稿,原不是作為書法作品來寫的,但正因為無意作書,所以神采飛動,筆勢雄奇,姿態(tài)橫生,得自然之妙,備受后人推崇。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