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篇文章,筆者給大家?guī)淼膬热菔恰?/p>
武則天在我國歷史上是一個響當當的名字,她是我國5000年歷史當中唯一的一位憑個人本事登基且坐穩(wěn)皇位的,女皇帝!
在武則天之前還有兩位也是正式登基的女皇帝,但可惜都不是憑自己本事坐上去,而且都沒有持續(xù)太長時間,因此不被正式承認。
第一位出生在北魏叫元姑娘(沒有名字,是后人為了記載她加上去),之所以能登基,是因為她是北魏孝文帝唯一的孩子,但可惜是個女孩,當時胡太后想要把控朝政,就向大臣宣布元姑娘還是男孩兒并立她為帝。
但第二天穩(wěn)住朝政后就將她廢棄,而后來元姑娘和胡太后也都在河陰之變(北魏歷史上最大的浩劫)被殺,所以說元姑娘的皇帝之位僅僅坐了一天,而且那時的她還不足一歲。
第二位是陳碩真,農民領袖,而且就在永徽四年(公元653年,武則天丈夫唐高宗李治的年號)起義并稱帝,但可惜她的皇帝夢也只做了一個月而已。因為當時的唐朝正是強勢上漲,所以這種小規(guī)模的農民起義根本不可能成功(不知道武則天是不是看了陳碩真后才有的這個想法)。
筆者前面說這些是想告訴大家,歷史上的武則天有多么牛逼,畢竟5000年才出了一個她!好了,回歸主題,武則天在當時向身邊的幾位近臣問了一個什么問題,狄仁杰又是用什么樣的方式為大唐延續(xù)了200余年的國祚(國運傳承時間)的呢?
大約在公元699年至705年之間,史料記載了這么兩段話(一個意思)。陛下掩神器而取之,十有余年,又欲以三思為后。且姑侄與母子孰親?陛下立廬陵王,則千秋萬歲后常享宗廟;三思立,廟不祔姑。
仁杰每沉著言于太后曰:“太帝以二子托陛下,陛下今乃欲移之他族,無乃非天意乎!且姑侄之與母子孰親?陛下立子,則千秋萬歲后,配食太廟,承繼無量;立侄,則未聞侄為皇帝而姑于廟者也。
上面這兩段話相信也不用筆者解釋,并不難理解。他們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說武則天曾經向身邊近臣(狄仁杰、李昭德和張柬之等)問了一個問題,我死后應該把皇位還給李家還是送給武家?而狄仁杰則說了這么兩段話,具體是哪一段已經不可考了,但大概意思都是一樣的。
我們都知道,狄仁杰是非常效忠于李家的,在他掌管鸞臺(就是武則天時期的一種部門名字,狄仁杰巔峰時官職為同鳳臺鸞閣平章事,就是宰相的意思)時曾經多次保護李唐宗室,尤其是早年的章懷太子也就是當年的廬陵王李顯(武則天和李治的第三子)。
可能會有粉絲問,難道就憑狄仁杰的一句話武則天就會改變在皇位傳承這樣的大事兒上的想法?當然,如果只是單憑這一句話武則天當然不會改變這樣的想法,但問題在于,那時候的武則天有兩個原因,讓她不得不同意狄仁杰的話。
第一個,武則天是信佛的,狄仁杰的話無疑是告訴他,如果傳皇位給武家的武承嗣(武則天侄子,雙手沾滿了李唐宗室的鮮血),那么她肯定是不能進唐朝的宗廟。因為她的丈夫是李治,而且她是皇帝的姑姑,哪有侄子供奉已經嫁人了的姑姑的道理。
所以說,武則天只能選擇還神器(江山)于李唐,因為她是李顯和李旦(二人都是皇帝,唐中宗,唐睿宗)的親生母親,更是李治的皇后,因而必然能進入太廟享受祭祀。
第二個,武則天上位之前不知道因為什么原因(有人說是她小時候被家里人欺負,有人說是她為了向李治表忠心)殺了很多武家人,他的哥哥,嫂子還有其他侄子都慘死于屠刀之下。假如說她傳位給武承嗣,那么武承嗣很有可能翻舊賬從而否定她的一切,如此一來不但她的皇帝封號不保,就連她的兒子也活不了。
綜上所述,狄仁杰憑借武則天與武承嗣的特殊地位,用先聲奪人的方式成功說服武則天換政于李唐(在這兒聲明一下,那會兒武則天并沒有真的那么做,但是心里已經有了這個想法,所以后來神龍政變后,她非常坦然地還位給李顯,否則李顯必然得擔上一個弒母的名號),也就是因為他的這一句話,讓唐朝沒有從武則天手中斷代,算是間接地給唐朝增加了大約200年的國運(如果給武承嗣,那唐朝就是三代而亡)。
參考資料:《資治通鑒》《新唐書》《舊唐書》等。
圖片來源于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系作者刪除。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