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來狄仁杰又改任為侍御史,當(dāng)時的宰相王立本深受皇帝李治的信任與重用,權(quán)傾一時,借勢壓人。其他官員對他都是敢怒不敢言,唯有狄仁杰敢當(dāng)著皇帝的面彈劾王立本,一開始李治是駁回的,但也經(jīng)不住狄仁杰再而三地當(dāng)面彈劾、列舉罪狀,最終李治還是治了王立本的罪。
這時候,狄仁杰的人品與才干已經(jīng)被武則天看在眼里了,所以在武則天稱帝,建立周武王朝后,任命狄仁杰為宰相。
-2-
武則天為了坐穩(wěn)皇位,任用一些酷吏幫自己清理“絆腳石”,來俊臣便是最狠辣的三大酷吏之一,幾乎沒人能承受住他的嚴(yán)刑逼供,只能乖乖地畫押認(rèn)罪,他為武則天鏟除異己、鞏固帝位幫了大忙。
狄仁杰因為立場不同,得罪了來俊臣,便被其誣陷謀反之罪,狄仁杰知道自己這把老骨頭,根本扛不住來俊臣的嚴(yán)刑拷打,便直接認(rèn)了罪。
這也讓來俊臣對他放松了警惕,狄仁杰便找機(jī)會以血為墨,寫下了自己的冤屈,讓兒子狄光遠(yuǎn)帶著去面見女皇武則天。武則天看了狄仁杰的血書,又召來俊臣前來對質(zhì),沒想到來俊臣早有準(zhǔn)備,讓人偽造狄仁杰筆跡寫下了《謝死表》。
雖然有狄仁杰的認(rèn)罪書和《謝死表》,都可以定罪了,但以武則天對狄仁杰為人的了解,加上他的血書自然清楚他是冤枉的。但此時正是鏟除異己、穩(wěn)固皇位的關(guān)鍵時期,武則天思來想去,只能先將狄仁杰貶為彭澤縣令,等到合適的時機(jī),再把他召回重用。
-3-
狄仁杰就這樣當(dāng)上了彭澤縣令,但魏王武承嗣卻沒想放過他,多次上奏請求女皇誅殺狄仁杰,但武則天都拒絕了,給出的理由是,“朕好生惡殺,志在恤刑。渙汗已行,不可更返。”
武則天任用酷吏鏟除異己,對李唐王室大開殺戒,又怎么會是"好生惡殺"之人呢!她只是想保住狄仁杰,也不想魏王等人再談及此事,才這樣說。
果然沒過幾年,契丹孫萬榮作亂,冀州陷落,一時間河北震動。武則天立刻起用了狄仁杰為魏州刺史,孫萬榮聽說后不戰(zhàn)而退,魏州百姓爭相為狄仁杰立碑頌德。
次年,狄仁杰再次拜相,依然剛正不阿、敢于勸諫,武則天在朝政上對狄仁杰也越來越倚重。
-4-
武則天晚年豢養(yǎng)男寵,寵幸張易之、張昌宗兩兄弟,還給了他們很大的權(quán)力,弄得滿朝文武苦不堪言。只有狄仁杰敢出言勸誡武則天,不要沉迷男色。武則天大肆興建佛像,狄仁杰立刻上書直言利弊得失,最終武則天放棄了修建佛像計劃。
狄仁杰的這些勸誡,雖然逆著女皇的心意,但武則天太了解狄仁杰就是個一心為天下的人,所以也從未怪過他,依然將他視為知己,對他推心置腹,還總是親切地稱呼狄仁杰為“國老”。
有一次,武則天與狄仁杰談到周武王朝的繼承者問題,狄仁杰直言不諱地說:“若是陛下的兒子繼承了皇位,將來陛下就可以尊享太廟,受子孫祭拜。若是陛下的侄子繼承了皇位,將來被供奉的則是他的母親。" 這句話也點醒了武則天。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