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霸王花51yesbaidu seo上海網站優(yōu)化
這邊男演員正在抵抗油膩危機,那邊女演員們在感慨沒有戲拍,影視資源在男女上尤為不平等,可能是男演員們過于不中用,各方爸爸把目光聚焦到了女性群體上,一大波都市女性群像劇即將來襲。
曾經女性群像劇也風靡一時,上一部被大家追捧的《歡樂頌》就引發(fā)了全民熱議,最早還有多年前蔣雯麗那英領銜的《好想好想談戀愛》,還有再之前的《粉紅女郎》。
其實國外的劇集一直對女性題材信手拈來,從百看不厭的《欲望都市》開始、再到《絕望的主婦》、《緋聞女孩》等等,幾個好姐妹的故事可是怎么講都講不完,怎么演都好看。
但這波都市女性群像劇批量來襲,卻很讓人懷疑,是不是又是一批打著女權的幌子,最后發(fā)現(xiàn)換湯不換藥,還是瑪麗蘇那一套的“偶像劇”。
現(xiàn)在整個影視市場,都是女性觀眾為主,明星和投資方自然也會更喜歡拍講女性題材的戲。 可喜歡拍是一回事,能不能拍好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離不開男人的女性群像戲
這幾年,無論是大女主戲,還是以女性群體為主的戲都很多,甚至很多的戲打出了“女王”的標簽。
乍一看,姑娘們各個獨立自主,目標堅定,對待愛人推心置腹,對待仇敵心狠手辣……儼然拋卻了傻白甜思維,立志成為新時代女性楷模。
但仔細一琢磨,這些所謂的女王除了嘴皮子更利落點,其靠開掛、靠運氣、靠愛人相助的行事邏輯,與以往的瑪麗蘇又有什么不同?
國產劇中的女性形象一直廣遭詬病。 古裝劇“大女主”們貨不對版,無法走出靠男人拯救的瑪麗蘇套路。 諜戰(zhàn)、刑偵等強情節(jié)劇中的女性,總被塑造成拖累節(jié)奏、作死送人頭的豬隊友。 現(xiàn)代劇里的女性形象過于單調刻板,鮮少觸及當代女性生活與工作的現(xiàn)狀,不能讓看著海外劇長大的新生代觀眾滿意。
無論是發(fā)生什么時代,所有的主題,基本上都可以統(tǒng)一為“所有男人都愛我”的故事。 像《那年花開月正圓》。 明明它應該說的是陜西女首富周瑩,如何搞大買賣。 可最后,還是變成了“一個女人和五個男人”的情感糾葛。
女主永遠是傾國傾城貌,智謀過人; 不是出身寒微就是因變故跌落凡間,不用困于烏煙瘴氣的廚房,不必面對日益繁重的工作,憑借著自己的努力,以快進百倍的速度攻克萬難。
獨立君特別不明白的一點是,為什么一說到優(yōu)秀的女性,我們的衡量標準就只能局限在有多少男性追求她這件事上呢。
相比之下,國外的女性題材就豐富得多了,他們有很多都已經和情愛無關。
但觀察目前立項的這幾部女性群像劇,《三十而已》《二十不惑》,分別展示了都市女性群像和四名即將大學畢業(yè)女生的成長困惑。 《他其實沒有那么愛你》《流金歲月》《玫瑰之戰(zhàn)》三部作品領跑,從現(xiàn)代女性職場與情感生活,到時代背景下女人成長故事,再到中年女性生存現(xiàn)狀。
一路盤點下來,第一感覺是劇情同質化嚴重,“姐妹攜手步入三十歲”、“姐妹攜手從校園走進社會”都看到了不止一次。 第二感覺是無語,繞來繞去,故事里的女人似乎還是離不開戀愛、結婚、老公、孩子。
能演“職業(yè)女性”的女演員太難了
這兩年女演員,尤其是中年女演員的處境備受關注,受到各方面因素影響,女演員的花期普遍較短,往往需要面對新生代一茬一茬往外冒,自身競爭力下降的危機。
有一個問題不得不承認,我們并非沒有優(yōu)雅美麗、有氣質的優(yōu)秀女演員,但是能讓人引起共鳴的職業(yè)女性角色卻是鳳毛麟角。
2018年3月,網友@SUM不二在微博上發(fā)布了一個名為“淑女的品格”的腦洞。 四個美麗自由、有錢任性、不婚主義的大女人,再代入俞飛鴻、陳數、曾黎、袁泉等氣質女神的美顏,很快得到了廣大網友的轉發(fā)支持,以及陳數、曾黎兩位“正主”的親自翻牌。
緊接著,這一創(chuàng)意被陳數所在的壹心娛樂拿下,同名電視劇正式立項。 這一事件不僅成為民間腦洞變現(xiàn)的第一例,也引發(fā)了業(yè)界對于“女性群像”概念的關注。
“淑女的品格”大火的背后,是網友的惋惜——中生代女演員顏值與實力兼具,卻沒有足夠分量的角色、足夠精彩的故事供其演繹。 袁泉在《我的前半生》中出演的唐晶,堪稱國劇中的職場女強人的教科書,戲里的遭遇卻是被閨蜜搶了男友。
最讓我們這些現(xiàn)代女性無法接受的,大概就是這些“大女主”雖然號稱是獨立女性,但專業(yè)技能實在太差,也沒有辦法在戲里看到她們的奮斗和成長。
一方面,以國產編劇的過往表現(xiàn)來說,在職業(yè)劇情上不露怯是不可能的,只能靠談戀愛來填補時長。 多位女性角色的存在,實在是天然方便往里夾帶閨蜜撕逼、分手出軌等狗血套路。
所謂自強自立的一生,好像完全就是靠開掛。 反正這些女主,不僅天賦過人,運氣也爆燈。 我等凡人是很難想象,天底下為什么會有這么輕松的工作? 說升職就升職、說加薪就加薪,就好像老板是她老爸一樣。
另一方面,能演出職業(yè)女性氣質的演員不多,可能太多的女演員過于注重臉蛋的美感,而不太在意氣質的打磨,比如《創(chuàng)業(yè)時代》里baby的整體氣質就非常不符合職業(yè)女性的設定。
女性群像劇是不是偽命題?
很明顯,從前幾年的“瑪麗蘇劇”,到近幾年大火的“大女主劇”“甜寵劇”,這些劇集類型的垂直細分與女性觀眾市場的觀劇口味密不可分。
在現(xiàn)如今的大環(huán)境下,國產劇其實很難真正去探討性侵、家暴、反婚反育等尖銳話題。 但如果沒法直戳痛點,那起碼要找到女性角度的爽點和燃點吧? “淑女的品格”乃至整個“姨圈”的崛起,底色其實從來都不是現(xiàn)實主義,而是YY啊朋友們!
從前,我們看的劇都是“杉菜式”的,女主傻白甜,弱弱地等男主解救; 后來大家開始愛看“花千骨式”的,女主開始特別單純弱小,然后慢慢強大。
而現(xiàn)在愛看“魏瓔珞式”既不“真善美”、也不“傻白甜”一路打怪升級、手撕仇敵……
從“瑪麗蘇”進化到了“女性奮斗”,再到“女性自強”的進階,看似一步步打破傳統(tǒng)直男癌“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價值觀。
但其實天天嚷嚷著女權的大V們可能粉的小鮮肉,看看今年的流行劇,女性朋友們似乎更喜歡《親愛的,熱愛的》這類的甜寵劇,或者是《陳情令》這樣的男色作品,畢竟人生已經已經很苦,大部分的人還是喜歡看甜甜的戀愛。
所以在重新炒起“女性群像”概念之前,網劇中便已經出現(xiàn)了一批女性群像,試圖聚焦當代社會中的女性。 如改編自日本IP的《問題餐廳》、《北京女子圖鑒》、《上海女子圖鑒》,改編自韓劇《青春時代》的《最親愛的你》,還有女警組團破案的刑偵劇《冷案》,等等。 但即便口碑不錯的,影響力也不大。
雖然嘴里說著喜歡大女主、喜歡獨立女性,可收視率和流量還是很誠實,承認吧,大家還是喜歡狗血的劇情,喜歡丈夫出軌、被家暴、在職場中遭遇歧視、難以走出的童年陰影……
所以女性群像劇本身可能就是個“偽命題”,等什么時候觀眾開始把目光從男人身上移開,追求女性經濟獨立之上的精神獨立,那個時候獨立自主的女性群像戲才有一席之地,不然始終都是披著各種瑪麗蘇神劇。
想要塑造出觀眾喜聞樂見的女性角色其實很簡單,先從真正的平等開始吧!
閱讀原文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