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美之心,人皆有之”,自有人類文明以來,就有了對美化自身的追求。在原始社會,一些部落在祭祀活動時,會把動物油脂涂抹在皮膚上,使自己的膚色看起來健康而有光澤,這也算是最早的化妝行為了。由此可見,妝飾的歷史幾乎可以推算到自人類的存在開始?!芭疄閻偧赫呷荨?,和朋友們一起分享古代女子的妝飾知識。
畫眉
畫眉是中國最流行、最常見的一種化妝方法,產(chǎn)生于戰(zhàn)國時期。屈原在《楚辭·大招》中記:“粉白黛黑,施芳澤只?!薄镑旌凇敝傅木褪怯煤谏嬅肌h代時,畫眉更普遍了,而且越畫越好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當屬卓文君的遠山眉。
額花鈿
關于花鈿的起源,有一個亦真亦假的美麗傳說:南朝《宋書》中寫,宋武帝劉裕的女兒壽陽公主,在正月初七日仰臥于含章殿下,殿前的梅樹被微風一吹,落下一朵梅花,不偏不倚正落在公主額上,額中被染成花瓣狀,且久洗不掉。宮中女子見公主額上的梅花印非常美麗,遂爭相效仿,當然她們再也沒有公主的奇遇,于是就剪梅花貼于額頭,一種新的美容術從此就誕生了。這種梅花妝很快就流傳到民間,成為當時女性爭相效仿的時尚。
額黃
額黃是一種我國婦女的古老美容妝飾,也稱“鵝黃”、“鴉黃”、“約黃”、“貼黃”,因為是以黃色顏料染畫于額間,故有此名。古代婦女額部涂黃的風習,大約同花鈿一樣,起源于南北朝或更早些。更可能與佛教在中國的廣泛傳播有關,當時全國大興寺院,塑佛身、開石窟蔚然成風。婦女們從涂金的佛像上受到啟發(fā),也將自己的額頭染成黃色,久之便形成了染額黃的風習。有的資料上稱額黃就是花鈿,事實上是額黃是畫的,而花鈿是貼的。
斜紅以及啼妝
斜紅是古代一種特殊的面飾,梳妝時,在女子眼角兩旁各畫一條豎起的紅色彎彎新月形。相傳魏文帝曹丕的妃子薛夜來眼角碰傷流血,血痕使之越發(fā)美麗,后人效仿,用胭脂涂畫,時間一長,便演變成一種特殊的妝式--斜紅,又稱曉霞妝。而啼妝流行于東漢,薄施脂粉于眼角下,視若啼痕,故名。歷史上最有名的啼妝當屬東漢權臣梁冀之妻孫壽所畫的啼妝。史書上稱她“色美而善為妖態(tài),作愁眉、啼妝......以為媚惑?!?nbsp;
面靨以及點痣
面靨是施于面頰酒窩處的一種妝飾 , 也稱妝靨。起初并不是為了妝飾, 而是宮廷生活中的一種特殊標記。當某妃例假來臨,不能接受帝王御幸,即在臉上點上小點,稱為點痣,也叫點“的”,女史見了,即不用列名,后來逐漸成為一種妝飾,而專門在嘴角邊所點的,即是面靨。
傅粉
傅粉即在臉上搽粉,這是中國古代婦女最普遍的化妝方式。古時所稱粉有兩種,一種是用米研碎制成,稱米粉;另一種是用白鉛化成糊狀的面脂,又叫“鉛華”或“鉛粉”的,兩種粉都是用來敷面,使皮膚保持光潔。古時候最經(jīng)典的傅粉故事莫過于傅粉何郎(三國時何宴長得白讓人懷疑是搽了粉)、徐娘半妝(南朝梁元帝后妃徐昭佩因嫌帝是個獨眼,只傅粉半臉以笑元帝)和宋玉夸人(登徒子好色賦里所稱的女子著粉才太白,施朱則太赤)。
胭脂
胭脂是古代婦女常用的化妝品,有兩種,一是以絲綿蘸紅藍花汁而成,名為“綿燕支”;另一種是加工成小而薄的花片,名叫“金花燕支”。這兩種胭脂都可經(jīng)過陰干處理,使用時只要蘸少量清水即可涂抹。胭脂的位置往往集中在兩腮,所以雙頰多呈紅色。廣義的胭指還包括唇用的口脂。
唇脂
唇脂即現(xiàn)在的口紅,也叫口脂,在中國古代當屬胭脂。據(jù)史料記載,中國唐朝貴族婦女和教坊歌妓喜歡以檀色(赭紅色)注唇,后世沿用。
頭飾
古代的頭飾有很多種,女子有插花、頭油、插梳、插簪、笄、釵、華勝、擿、步搖、戴冠等,其中冠與帽是有區(qū)別的,帽是為了保暖,而冠是為了妝飾。除了這些妝飾之外,古人也有很多種好看的發(fā)式,在女子發(fā)型中,曹丕之妻甄洛所設計的靈蛇髻最有名氣。
服飾
中國服飾的歷史源遠流長,女子的服裝也是多種多樣,衣服已經(jīng)不再是僅供保暖遮丑的用品,而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妝飾。
其它飾品
古代女子除了上述頭飾和服飾之外,還有很多其它的飾物,如荷包、香囊、香墜等,如今盛行的耳環(huán)、手鐲、項鏈在古代也很常見。
不得不提到的“三寸金蓮”
“三寸金蓮”是古代對纏足婦女被纏以后的足部的“美稱”。纏足是中國古代的一種陋習,即把女子的雙腳用布帛纏裹起來,使其變成為又小又尖的“三寸金蓮”,“三寸金蓮”也一度成為中國古代女子審美的一個重要條件,小腳的花鞋便成為古代女子的重要妝飾,這是古代一種病態(tài)的審美。在談到中國古代女子妝飾時不能不提到纏足,因為它給古代女子造成的痛苦令人難以忘記。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