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專輯根據(jù)嚴思先生作品整理而成,至少64集。
● 《傳習錄》是明代哲學家王陽明的語錄、論學書信的簡集,為“陽明心學”。
● 王陽明的心學正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精華,也是增強中國人文化自信的切入點之一。
——華中師范大學文化教育經(jīng)典研究中心學習研討群
【原文】(79條)
問:“身之主為心,心之靈明是知,知之發(fā)動是意,意之所著為物,是如此否?”
先生曰:“亦是。”
只存得此心常見在,便是學[1]。過去未來事,思之何益?徒放心耳![2]
“言語無序,亦足以見心之不存?!?/p>
【嚴思注釋】
[1]或問至誠前知。先生曰:“誠是實理,只是一個良知。實理之妙用流行就是神,其萌動處就是幾,誠神幾曰圣人。圣人不貴前知。禍福之來,雖圣人有所不免。圣人只是知幾,遇變而通耳。良知無前后,只知得見在的幾,便是一了百了。若有個前知的心,就是私心,就有趨避利害的意。邵子必于前知:終是利害心未盡處”。(《傳習錄》281條 )
子思所謂“至誠如神,可以前知”者也。然子思謂“如神”,謂“可以前知”,猶二而言之。是蓋推言思誠者之功效,是猶為不能先覺者說也。若就至誠而言,則至誠之妙用即謂之神,不必言“如神”。至誠則無知而無不知,不必言“可以前知”矣。(《答歐陽崇一》)
[2]孟子曰:“仁,人心也;義,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雞犬放,則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告子上》)
【嚴思疏解】
“存得此心常見在,便是學”,即《系辭》所謂“君子見幾而作,不俟終日”,《中庸》曰:“君子而時中”、“時措之宜也”。
《傳習錄》281條“良知無前后,只知得見在的幾,便是一了百了”,相對于本條“只存得此心常見在,便是學”,前者說“知”,后者說“存”。從功夫論上說,“知”比“存”境界更高?!爸靡娫诘膸住?,相當于“主一”或“率性”,“存”如孟子曰“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為修道而學,或曰“守約”。其間的區(qū)別正如“盡心知性”高于“存心養(yǎng)性”。
為什么說“只知得見在的幾,便是一了百了”?“知幾”為“時中”,能“時”則能“久”,如《中庸》26章曰:“不息則久,久則征,征則悠遠,悠遠則博厚,博厚則高明”。能博厚、高明、悠久,自然能覆物、載物以至于成物,故曰“一了百了”?!按娴么诵某R娫凇?,這是“守約”,與“守約”相對的是“放其心而不知求”。“守約”功夫從時間上趨向于盡精微,相當于在空間上趨向于致廣大,這便是“學”?!皩W”則內外打通,向外擴充其實也是在向內涵養(yǎng),即是反求諸己、求其放心。
“放心”一說源自《孟子·告子上》。孟子曰:“仁,人心也;義,人路也”。為仁由己,欲仁而得仁,義也在內而不在外,但常人卻“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此心被外物擾動是放溺其心,離開當下而去回憶過去、思考未來,也是放溺其心。然而孔子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孔子主張“遠慮”,“遠慮”其實不是離開當下而向未來展望,“遠慮”就體現(xiàn)在當下,就是“守約”。遠者,大也,把所有影響因素都充分考慮到,才會沒有近憂。所謂“深謀遠慮”,遠者,深也,趨于極致就是《系辭》所謂“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
《金剛經(jīng)》說:“過去心不可得,現(xiàn)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在佛家看來,過去心、現(xiàn)在心、未來心都是妄心。而儒家卻認當下的現(xiàn)在心為真心,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儒家的直下承擔,對人的主體性的肯定,就體現(xiàn)在當下一念真心,無此一念真心,就無進德修業(yè)與仁民愛物可言。所謂“現(xiàn)在心不可得”,這個作“得”字賓語的“心”了無可得,但作為主語的能“思”之心,不能是虛幻的。
對于“空”或“無”,務必給它設定一個范圍,陸象山說:“《系辭》言神無方矣,豈可言無神?言易無體矣,豈可言無易”??梢哉f“神無方而易無體”,但不可說無神、無易。再如陽明先生說:“心無體,以天地萬物感應之是非為體”??梢哉f“心無體”,但緊接著必須以“知”來說心性,其實即是以“用”來說“體”。如果讓“空”字橫掃一切,就會墮入魔道。
達摩對慧可說:“將心來,吾與汝安”,慧可內觀其心,說:“覓心了不可得”。達摩說:“吾為汝安心竟”。“覓心了不可得”,作“覓”賓語的“心”可以說是“空”的,但還有一個主體之心,孟子所謂“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此心不可“空”,故曰“不思則不得”。陽明先生說:“知來本無知,覺來本無覺,然不知(不覺)則遂淪埋”?!爸獊肀緹o知,覺來本無覺”,即佛家所謂“覓心了不可得”,這正體現(xiàn)出儒家為己之學的簡易直接。但還需注意后一句,“然不知(不覺)則遂淪埋”,這體現(xiàn)出儒家以“誠”(真切)論“性”,與佛家以“空”論“性”的本質區(qū)別,所謂無知無覺,其實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覺,有成己成物、仁民愛物之大用。
陽明先生認為:“凡功夫只是要簡易真切,愈真切,愈簡易;愈簡易,愈真切”。“知來本無知,覺來本無覺”,這是“簡易”;“不知(不覺)則遂淪埋”,強調君子要去“知”與“覺”,這是“真切”。佛家典籍里面陷阱多,老和尚說“吃飯只知吃飯,睡覺只知睡覺”,如果不能“存得此心常見在”,心隨物轉,雖集中精神只做一件事,也是“逐物”。佛家鼓吹“現(xiàn)在心不可得”,一不小心就會墮入頑空斷滅見。
陽明先生曰:“吾輩用功只求日減,不求日增。減得一分人欲,便是復得一分天理,何等輕快脫灑,何等簡易”。儒家在“減”上用功,與佛家蕩相遣執(zhí)有什么區(qū)別?陽明先生說得明白透徹,“減得一分人欲,便是復得一分天理”,功夫越是簡易,越是真切,“空”最后落實在“一”上,《中庸》所謂“誠者物之終始”,孔子所謂“吾道一以貫之”。儒家破中有立,并且“立”恰恰是“破”的必要條件,也是“破”的歸宿,“人須有為己之心,方能克己;能克己,方能成己”。而佛家主張“過去心不可得,現(xiàn)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只破不立,三心皆不可得,必然往而不返,墮入空門。
【學習體會】
對于“身之主為心,心之靈明是知,知之發(fā)動是意,意之所著為物。是如此否?”這句,陽明的回答是“亦是?!敝浴耙嗍恰笔且驗樘釂栒哌@里說的“知”是心的“覺知”功能,這些表述,《傳習錄》前文皆能尋到與這里相印證之處。
下面這句“只存得此心常在,便是學。過去未來事,思之何益?徒放此心耳!”說來也沒什么新意,其中所表達的“心要專注于當下”的觀點?!巴椒糯诵亩边@句中的“放心”的提法是孟老夫子的原創(chuàng),指人的“放逸之心”,這和我們現(xiàn)代常說的“請您放心”中的“放心”的含義完全不同,需要特加留意。
陽明認為人心跑到過去或者未來都只是放縱了心這匹野馬,馬要存養(yǎng)在欄中,才能致其力于有意義的地方。這個有意義的地方陽明認為就是“當下的天理”,也就是程頤說的“心要在腔子里”的意思。
這種尤其注重“當下的天理”的特色,正是陽明心學最大的“務實”的特色,正是儒家那種自強不息自助者天助精神的具體表露。
“說話沒有條理,也足以看出是沒有存養(yǎng)本心?!边@句是陽明針對人的言談而談的,言為心聲,說出的話沒有次序,沒有條理,正是內心沒有存養(yǎng)好天理的表現(xiàn)。所以在現(xiàn)實生活中,通過觀察一個人說話是否“在理”就可以判斷出他的心這匹野馬,到底是放逸在田野之外還是存養(yǎng)在欄中。
【參考譯文】
陸澄問:“身之主宰為心,心之靈明為知,知之發(fā)動為意,意之所著為物,真的是這樣嗎?”
先生說:“這樣說也正確。”
“只要常把此心存養(yǎng),便是學。從前和將來的事,想它何益?唯失落本心而已。”
“說話秩序顛倒,也可看出沒有存養(yǎng)本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