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被稱為“花園之城”,的確是名不虛傳的美譽。她的滄浪亭、獅子林、拙政園、留園分別代表了宋、元、明、清的造園的藝術和風格,爭妍斗艷,各具特色。拙政園和留園與北京的頤和園、承徳的避暑山莊一起還被列為中國的四大名園。蘇州除了上面提到的四所名園外,享有盛譽的園林還有網(wǎng)師園、怡園、西園、環(huán)秀山莊等。據(jù)說到清朝末年城內有園林170多處(也有說有200多處),但至今保存完好的有69處,對處開放的有19處。所以稱之為“花園之城”,可謂名副其實!
但今天這里要介紹的一個園林叫東園(起初叫城東公園),恐怕不少人不熟悉了。它不屬于古典園林的范疇,它初步建成于1979年,是在一個叫“蔣桃園”的廢墟上與古城墻遺址、內城河一起,通過人工改造而成的新園林,園齡還不足40歲。它占地面積達270畝(18公頃)。其北鄰是原蘇州動物園,前年動物園遷至上方山后,去年啟動了東園的改造工程,把原動物園的地方也合了進來,面積達到了18.2萬平方米。其中陸地面積為13.5萬平方米,水面積4.7萬平方米,綠化面積達7.2萬平方米,成為一個集健身、康復、休閑和供兒童?樂的免費公園,今年5月9日正式重新開放了。
東園位于蘇州市老城區(qū)的東北方向,在婁門和相門之間,園的東面就是護城河,護城河的西岸是原蘇州古城的城墻(我青少年時多次乘火車經過蘇州,都能看到高高的城墻)解放后的1958年,古城除了胥門、盤門和金門三座門樓和部分城墻,作為歷史遺跡保留供參觀和研究外,其余的城墻和城門樓全都拆了。這是后來重建的婁門城樓。
現(xiàn)在在婁門地區(qū)開辟了一個新廣場,供民眾活動,并在廣場上聳立一座民族風情的四腳牌坊,一面正中刻有“婁隅增輝”四字。說起婁門,我就順便介紹一下蘇州的建城史吧!公元前514年伍子胥奉命建造闔閭大城,雖然城墻是用土堆砌的,但它畢竟是蘇州城的肇始。當時的土城開了八個門,今天這個婁門原名疁門,直到王莽時才改稱婁門的。到唐代這八個門東面是婁門和匠門(后改名為相門),南面是蛇門和盤門,西面是胥門和閶門,北面是平門和齊門。到1949年解放時增至10個門,(其中葑門是否是蛇門,我未找到根據(jù)),新增了金門和新胥門。
另一面刻有“煙波勝賞”四字。正反兩面中間的立柱上還鐫刻了一副楹聯(lián),描繪了這個廣場的功能和特色。
蘇州的城門有一個與眾不同的特色,就是都有陸、水二門,水門是專供船舶進出之用。而婁門的水、陸城門還有三重,極富蘇州風格。蘇州城被大規(guī)模拆除是1958年,但局部破墻早在上世紀初就開始了。1922年9月南新橋建成通車就破了城墻,葑門城樓是1936年拆除的,婁門1948年拆除了外城、中城和內城上的城樓。到1951年南面的城墻全部拆除,在護城河上建立了人民橋。到1958年,市政府決定除留下少量城墻外,其余全拆除。故而到七十年代后期,原長達15公里的古城墻只剩下1249.98米,占原長的8.22%。其中有磚石保護的零散城墻僅有618.19米了。
夜幕下的牌坊。
從八十年代至今,在各界的努力下,古城墻的恢復修建工程不斷推進。依托護城河,盤門東段、南園段、閶門的城樓城墻、與平門的城樓城墻連成了一條秀麗的環(huán)古城風光帶,展露了新姿。
這是在東園東側靠古護城河的西岸,應該是在被拆古城墻的遺址上,建立起來的一條供游人從容步行的休閑道路,路上還建有亭子和親水的碼頭。
這個攢頂四脊飛檐的涼亭,具有中國古典建筑之美,非常靈動、悅目。除此之外,它還有給游客以遮風避雨的方便。
從進門處的這塊東園景區(qū)各點的指示圖上,看到有三個入口處,最靠北的就是在婁門廣場南端的婁門入口處,我們就從這里從北向南走的。圖上有一快四面環(huán)水的“康體休閑區(qū)”,那是原來蘇州動物園所在地,前幾年動物園遷走了,改成了東園的康體場所。再向南一塊叫“大草坪”的區(qū)域,就是老的東園所在地了。
由于東園的水面積占整個園區(qū)的四分之一強,所以園內的陸地、道路基本都被水所包圍,能入鏡的景色,都靠大片的水來襯托。
供游人步行的道路也都與水相鄰,靜靜的流水、依依的楊柳、殷殷的鮮花陪伴著你。
中國式的園林建筑,少不了這類各式涼亭和水榭。古代不少散文名家以亭為題材的名篇也真不少,在唐宋八大家中,宋代的歐陽修有《醉翁亭記》、《豐樂亭記》,蘇軾有《喜雨亭記》、《放鶴亭記》,蘇轍有《黃州快哉亭記》,明代的歸有光也有《滄浪亭記》(我讀初中時語文課以《古文觀止》為教材,所以都拜讀過的)??梢姽糯娜藢νな浇ㄖ南矏郏?/h1>
除了亭外,還有這種長廊,也是文人雅士們十分流連的地方。廊的兩側綠樹成蔭,清風徐來,空氣分外清新;鳥語嚶嚶,蟲聲唧唧,種種天籟之音,使游客陶醉其間!
有水必有橋,所以各種形態(tài)的橋也一定是中國園林里的標配。它不僅是供行人穿越水面之需,也是構通園林脈絡的重要手段。少了它,園林就會死氣沉沉,沒有活力。
冬季的雪景也是園林中值得觀賞的風景,難怪曹雪芹先生在寫《紅樓夢》時,也要在第50回里(蘆雪庭爭聯(lián)即景詩,暖香塢雅制春燈謎)寫了大觀園的冬天雪后,女眷們賞雪吟詩的樂事。
我再介紹一下園內的二所很令人注目的建筑!其一是唯一的兩層建筑物——涵碧樓。由于它臨水而筑,區(qū)位適中,所以特別醒目。
這家鴻運涵碧樓是園內唯一的歺廳,主供蘇州特色的菜肴,食客坐在里面,一面可以欣賞到窗外的湖景,一面享用著美味的佳肴,感覺一定會很好。
這個匾額上題名“明軒”的敞廳,廳里的家具,以及廳外的庭院,都是明代的格局,原物從1980年3月起,陳列在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內。它是以蘇州網(wǎng)師園內的“殿春簃”這個小小院落為蘭本建造的,這個小院布局緊湊、疏朗相宜、淡雅明快,集中反映了蘇州古典園林的精華。蘇州又把它復制并陳列于此!
碧綠的芭蕉
看看!占地僅460平米,建筑面積230平米的庭院,何等迷人呀!這也是我國園林出口的首例。
湖面上要是只有粼粼的波光和陣陣的漣漪,就顯得有些單調了,所以必須要有水禽相伴,才能引人流連忘返!這里湖面上出現(xiàn)了好幾種具有觀賞價值的禽類,這是靜靜地浮在水面上的黑天鵝。
幾只羽毛灰黑還處于成長中的黑天鵝,像人一樣年輕有活力,它們在水面上十分活躍。
鴛鴦,這是中國人最喜歡的水禽。在舊時中國人的婚禮上,總少不了有牠們的倩影!
“沙上并禽池上暝 ,云破月來花弄影”,這是宋代詞人張先流傳千古的佳句,前一句說的就是鴛鴦。
看看這兩對鴛鴦,頭反扭著插入了自己的翅膀里,安安靜靜地睡去了!
最后讓我們一起來欣賞東園的花卉吧,我就免開尊口啦!
這個美篇所用的照片,全部是我過去的老軍友周以禮同志所拍攝,構圖很美、畫面非常清??。他們的家就在婁門廣場附近,離東園咫尺之間,東園簡直就是他們的后花園,真是天大的幸運。最近給我發(fā)來了幾十張東園的照片,引發(fā)了我制作美篇的沖動,終于做成了這個美篇。我僅僅是加以編排和添加了一些文字說明而已。因為不熟悉情況,謬誤難免,請予指正,并謝謝觀看!
更新于 2018-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