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故事”無疑對傳播歷史文化知識極有好處,甚至有學者公開宣稱“故事永遠比道理容易傳播”。但我以為,講歷史故事畢竟不是編小說,即令是運用文學敘述的方式,也須首先基于歷史的真實。在汗牛充棟的史料留存中爬梳,那是需要相當專業(yè)的學養(yǎng)和比對互證的判斷力的。
《蘇州市志》對城門的記載是引用唐代《吳地記》說,筑大城,周回四十七里。陸門八,以象天之八風;水門八,以法地之八卦。筑小城,周十里。門之名,皆伍子胥所制,并記載了八大城門:“西閶、胥二門,南盤、蛇二門,東婁、匠二門,北齊、平二門”。一圍時斷時續(xù)的城墻,十二座或存或廢的城門。2500多年的風風雨雨,鐫刻下蘇州古城難以磨滅的歷史腳印。
今天,我們就來踏著現(xiàn)存的城門古跡,聊一聊蘇州的城門。
城門城墻是蘇州古城的素雅外衣,千百年來不知為古城阻了多少風,擋了多少雨,拒了多少來犯之敵。呵護蘇州古城,理應從保護這層“外衣”入手。
閶門
穿越千年歷史 歷經(jīng)風流紅塵
閶門,乃蘇州古城之西門,通往虎丘方向。
一句在蘇州廣為流傳的老話,“金閶門、銀胥門”,足以說明了這座城門下的繁華景象。
從清代乾隆年間的《姑蘇繁華圖》中可以看出,閶門內城門臨閶門大街(今西中市),上有城樓。外城門靠吊橋,甕城為長方形,甕城內另有套城,并還有南、北兩個童梓門。
閶門原貌
1927年市政籌備處工務局進行建設時將套城拆除,又將原來狹小的舊城門拆除,并于1934年仿金門羅馬式建筑改建城門,改建后的閶門共三門,中為車行道,兩側人行道。
現(xiàn)在的閶門
胥門
回歸質樸 感受最寧靜的內心
吳趨自有史,請從閶門起。閶門,乃蘇州古城之西門,通往虎丘方向。閶門始建于春秋時期,是闔閭大城的八門之一。門名為“閶”,以象天門,可通天氣。其含義為:攻打楚國,乃是天意所為。伍子胥帶領大軍從此門而出,打敗楚國得勝歸來,將閶門改稱為“破楚門”,以示紀念,故曰:吳趨史自閶門啟。閶門更是曹雪芹筆下“紅塵中一二等富貴風流之地”由它延綿而起的西中市仍然是蘇州最有味道的一條街。
據(jù)說,胥門因“伍子胥宅在其傍”得名。更因城門上懸掛過伍子胥的頭顱而天下盡曉。實際的情況是,胥門是因對面的姑胥山而得名。伍子胥作為蘇州城之父,吳地百姓對其敬仰有加,為紀念、供奉、祭祀這位功臣,一些地名亦以其名冠之。
伍子胥
胥門位于城西萬年橋南。胥門作東西向,為春秋吳國建造都城時所辟古門之一,以遙對姑胥山(即姑蘇山)得名?!短K州府志》云:“胥門,西門也,在閶門南,一曰姑胥門?!?/p>
胥門原貌
胥門胥江
現(xiàn)存城門為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重建,明清重修。拱門高4.65米,寬3.3米,縱深11.45米。
現(xiàn)在的胥門
盤門
市井生活 平凡簡單的日常
如果說蘇州是一部書,那么盤門則是封面,從這里便可翻開蘇州2500年的歷史。因其結構之精巧,造型之優(yōu)美,有著“北看長城之雄,南看盤門之秀”之譽。
曾有詩云:曲徑委蛇路百盤,天光云影落驚湍。蟠龍厭越渾閑事,直作蛇門一例看。說的正是蘇州的盤門。盤門古作蟠門,蟠龍的蟠,在春秋時期蘇州建城時有嘗刻木作蟠龍,鎮(zhèn)此厭越之意。位于蘇州城西南隅的盤門,是蘇州現(xiàn)今唯一,保存較完整的古水陸城門。
而今,大家所見的盤門,已經(jīng)是經(jīng)過幾度重建翻新后的模樣,隨著歲月的消逝盤門不斷發(fā)生著變化。驀然回首,千年的吳門橋依然橫跨兩岸,還有橋下那奔流不息的大運河水。
盤門原貌
近年新建的城樓為雙層樓閣式,飛檐朱欄。那塊瀟灑雄建的章草扁額,是被稱為當代書圣王蘧常的墨跡,"中吳鎖鑰"四個字概括了盤門獨特的戰(zhàn)略位置。
現(xiàn)在的盤門
蛇門
燈火闌珊 人間的煙火氣
在伍子胥所建的蘇州八城門中,就有一個叫做蛇門,不過和閶門的繁華,平門的熱鬧相比,這里卻是被蘇州人遺忘的角落。
蛇門城門和城墻均在,當然也是重建了一部分。這里和“五龍會閶”的閶門外水系非常相似,也是五條河匯聚再次,歸于一條河。
五龍會閶位于城西北,覓渡橋則是城東南。蛇門是蘇州最初建起來的8個城門中,唯一一個沒有遺址的地方。
按照天干地支,城南巳位,在生肖中屬蛇,這個門,也被稱為蛇門,這是春秋古城八門中,唯一一個用動物來命名的城門。
覓渡橋對岸,相傳乃蛇門遺址
蛇門最初究竟是如何被毀的?是不是桂花公園里的那段新恢復的城墻就是古代蛇門的位置?或者還有其他什么地方呢?蛇門城樓上那塊碑,到底去哪里了?蛇門迷蹤,倒顯得撲朔迷離起來。
蘇州人對蛇,一直有種敬而遠之的感覺。敬是因為有對蛇的崇拜,認為蛇,是家里的守護神。
遠是因為蘇州是水鄉(xiāng),水邊草叢,稻田,竹園,果園,后花園,山上灌木叢里,都可能有蛇棲息,其中就有毒蛇,萬一被咬,那是關乎“人性命”的大事。
現(xiàn)在的蛇門
婁門
燈火闌珊 人間的煙火氣
公元前514年,伍子胥建闔閭大城,開八門,東北邊的門名為疁(liu)門,到漢代王莽時期改稱婁門。
它是2500年的水陸交通樞紐。蘇州的城門各有分工,譬如閶門,是最繁華的商業(yè)中心,那婁門就要算得上是水上交通樞紐。婁門集貿市場算得上是古城中很知名一個市場,早在清朝,這里便是蘇城著名的米市,交通之便,人氣之旺,古而可鑒。
那時的婁門還是一個具體的門,城樓翹角,舟船熙攘,三重陸門,三重水門,最有蘇州水城的城門風格了。
婁門原貌
婁門陸門分外城、中城、內城三重,水門也有三道具金湯之固。
比婁門更重要的,是婁門和永寧橋下流過的婁江。而要說起婁江,要從遠古時期說起。據(jù)說大禹治水到蘇州,形成了“三江既入,震澤底定”的樣貌。
這其中的震澤指的就是太湖,三江則是指東江、婁江和淞江。正因為這個規(guī)劃,小小內陸的蘇州也有了重要的出???。有多重要?大航海時代中國唯一的行動——鄭和下西洋!
現(xiàn)在的婁門
相門
燈火闌珊 人間的煙火氣
相門,又稱匠門,亦稱干將門,東門也。有水陸兩路,水陸通大海,沿松江,下護瀆,所以吳王闔閭命干將于此鑄劍,以便運輸。古時因附近多數(shù)居住工匠而得名?!皩㈤T者今謂之匠,聲之變也”,訛音為相門。
相門段古城墻南起干將路,北至耦園,新建段370米,加上北段遺址,總長近650米,城墻底寬12米,頂寬9米,城樓最高處達到了23.8米。
干將莫邪的故事,傳頌至今依然津津樂道,凄婉哀絕是它的表面,巍然劍氣是它的內里。不同于閶門的繁華,相門自有一股平淡的味道,近年來新修的相門,見證著半數(shù)蘇州人一天的作息,一條干將路,迎著朝陽,向著夕陽,出門和歸家,日復一日地演繹著新式蘇式腔調的城市生活美學。
相門原貌
如今的相門,更有一番歲月變遷的味道。遠遠望去,給人一種歷史厚重感,就像一位歷史老人,一如它記載著蘇州千百年來城墻的歷史一般,臥聽河水緩緩流淌,靜看蘇城滄桑變化。一段城墻,一頁歷史;鐫刻了歲月,記載著興盛和衰亡。那一座座城門,容納了蘇州人二千五百年的悠悠時光。仿佛沿著蘇州的城墻走一走,就能道盡門里門外的蘇州故事。
現(xiàn)在的相門
平門
燈火闌珊 人間的煙火氣
平門,仿佛安寧,實則也是座赫赫威名的城門——伍子胥率大軍攻打齊國,得勝而歸,從此門凱旋而入,因為是“平齊”所以得名“平門”。意義如同歐洲國家的凱旋門。得名則如中國的許多城市——西安、北平、南寧……實是彰顯戰(zhàn)功的意思。
平門原貌
不過這是歷史中的平門,平門與蘇州人而言更多意味著一個地標所在——火車站。平門是王侯將相的平門,而平門火車站則是百姓的。
平門也便是從此進入蘇州城的那第一眼。如同平門橋上的對聯(lián)——憑欄極目,讀一城珠璣,三吳風物。逐浪飛舟,懷十里煙水,千古江山。
現(xiàn)在的平門
齊門
燈火闌珊 人間的煙火氣
蘇州城東北的一個城門,叫齊門,又叫望齊門?!饼R”是齊國的國名,闔閭城是吳國的,為什么要取這個名字呢?有這么一個故事。
春秋時期,吳王闔閭胸懷大志,一心想在諸候中稱霸。他任用伍子胥、孫武等一班人才,勵精圖治,安邦興國。沒幾年,國勢強盛,兵力充足。吳王闔閭南伐越國,西破強楚,北懾齊晉,在諸候中稱為“霸主”,實現(xiàn)了他的愿望。
上世紀50年代初拆除城樓,1978年拆除水陸兩城門。所以現(xiàn)在已經(jīng)沒有齊門這座城門了,現(xiàn)在蘇州人所說的齊門是指當初齊門所在之地那一片區(qū)域。
有人說那“古城墻”、“古城門”是“磚古墻不古”。但望著這渾然一體,古典風格的城墻、城樓、平門橋,以及現(xiàn)代材質古典氣韻的火車站,如果時光隧道中的平門能夠并行,你一定會發(fā)現(xiàn)這絕對是歷史中最美的平門。不是那場虛幻的勝利,是更便利的通途,是古蘇州跨入現(xiàn)代的一扇大門。
曾經(jīng),城墻是一座城的守衛(wèi),盡職盡責地保護著一方百姓。如今,城墻是一道風景,講述著曾經(jīng)的歷史與美。
聯(lián)系客服